植物保护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植物保护论文 >

“红颜”草莓炭疽病形成、症状及处理技术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3-07 共2148字

摘要  

  1 炭疽病的症状及田间诊断

  据监测结果显示,红颜草莓感染炭疽病的时段主要集中在种苗繁育中后期和定植初期,在双流县主要集中在 5 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炭疽病除可以侵染匍匐茎、叶、花、果实,引起局部病斑外,还易侵染草莓的短缩茎,造成全株萎蔫枯死,因而炭疽病被我县农民俗称为红颜的"癌症".匍匐茎、叶柄、叶片染病,初始产生直径 3 ~7mm 的黑色纺锤形或椭圆形稍凹陷的溃疡状病斑,当病斑扩展成为环形圈时,病斑以上部分萎蔫枯死,湿度大时病部可见肉红色黏质孢子堆。果实受害,产生近圆形淡褐至暗褐色病斑,前期病斑表面干燥稍凹陷,后期也可长出肉红色黏质孢子堆。短缩茎部位染病,初始 1 ~2 片展开叶失水下垂,傍晚或阴天恢复正常,反复几天后病情加重,全株枯死。切断茎基部可见横切面上由一侧自外向内发生褐变,维管束不变色,此特征与黄萎病病斑从根茎四周向内发展有所区别,同时与根腐病整个维管束褐变也有所区别,可作为田间初步诊断依据之一。

  2 炭疽病发生规律

  此病为真菌性病害,目前已报道的炭疽病主要由 3 种病原菌引起,分别为草莓炭疽菌( C. fragari-ae) 、胶孢炭疽菌 ( C. gloeosporioides ) 、尖孢炭疽菌( C. acutatum)[1].病菌通常以分生孢子在发病组织或落地病残体中越冬,当外界温湿度适合时开始萌发成为初侵染源,大量分生孢子借助雨滴飞溅、喷雾灌溉及带菌的操作工具、病叶、病果等进行传播。

  病菌侵染最适气温为 28 ~32℃,相对湿度在 90% 以上,是典型的高温高湿型病害。5 月下旬,当气温上升到 25℃以上,此时正是草莓育苗关键时期,匍匐茎或小苗最易受病菌侵染。7 月至 10 月上旬,此时气温均在 30℃以上,病菌传播蔓延最为迅速。此阶段包括育苗后期和移栽前期,如遇连续阴雨或阵雨,该病将呈现暴发趋势,特别是老残叶多、氮肥过量、植株幼嫩、育苗密度过高( 超过 50000 株/667m2) 及田间排水不畅的苗地发病严重,可在 1 ~2 周内造成毁灭性损失。移栽后至地膜覆盖前,是生产中容易被忽略的时期,该时期常常因摘除老叶、匍匐茎等操作给植株留下伤口,且此时因温度较高未覆盖地膜,下雨、浇水等容易溅起带菌泥水使植株染病,造成花期延后、花期不齐、严重缺窝。

  3 炭疽病综合防治措施

  炭疽病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主要根据其喜高温高湿的特点,在整个发病高峰期密切围绕降低温度、降低湿度、减少病原、提高抗性、科学用药等 5 个方面,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

  3. 1 降低温度

  3. 1. 1 遮荫降温 可以采取遮盖遮阳网降温,与玉米、葡萄等套作遮荫降温,有条件的可采用搭棚避雨育苗。

  3. 1. 2 控制繁苗密度 当到 7 月下旬密度较大时,剪断母株匍匐茎,及时挖除母株中的病株,并可分级假植种苗,以降低苗圃密度,同时注意清除杂草。

  3. 2 降低湿度

  最好采取滴灌、渗灌等设施灌溉技术,切忌大水漫灌,特别是暴热天气下浇大水宜在早、晚进行。

  3. 3 减少病原菌

  3. 3. 1 土壤消毒 可采用水稻轮作、淹水处理、太阳能高温消毒、用棉垄及石灰氮等药剂熏蒸土壤等方法进行土壤消毒。

  3. 3. 2 带药移栽 移栽时选用 25% 吡唑醚菌酯( 凯润) 、25%嘧菌酯( 阿米西达) 等高效广谱性杀菌剂蘸根,防治炭疽病。

  3. 3. 3 保持田间清洁 随时摘除病叶、病茎、病株并集中烧毁。

  3. 4 提高抗性

  3. 4. 1 科学施肥 多施有机肥、农家肥,控制氮肥施用量( 8 月份开始苗圃严禁使用氮肥) ,增施磷钾肥,培育健壮植株。

  3. 4. 2 合理使用营养剂 育苗期特别是在大雨淹水后,可选用喷效等高效营养剂,提高植株抗性。

  3. 4. 3 大力推广植物诱抗技术 可选用 5% 氨基寡糖素水剂( 海岛素) 、0. 5% 几丁聚糖水剂( 太抗)等植物免疫诱抗剂,激发植株抗性。

  3. 4. 4 合理使用抑制剂 育苗期当子苗长势太旺、过于纤细、叶色偏黄绿时,可选择多效唑等植物生长抑制剂或拿敌稳、粉唑醇、三唑酮等带有抑制作用的农药,控制子苗长势,促使种苗矮壮。

  3. 4. 5 假植壮苗 可在 7 月下旬至 8 月初对草莓种苗进行假植栽培,促进种苗健壮,提高植株抗性。

  3. 5 预防为主,科学用药

  作者通过田间试验示范,筛选出了几种低毒高效杀菌剂: 发病初期可选用 42. 8% 氟吡菌酰胺·肟菌脂( 露娜森) 悬浮剂、或 50% 咪鲜胺锰盐( 施保功) 乳油、或 75%肟菌·戊唑醇( 拿敌稳) 水分散性粒剂、或 70%甲基托布津干悬浮剂等,每 10d 喷雾 1次,连续防治 3 次。有机种植可选用碳酸氢钾、或过氧化氢、或可草芽孢杆菌、或印楝油等进行防治[4].

  从草莓苗匍匐茎抽生期开始预防,重点喷雾短缩茎、匍匐茎等近地表部位。据笔者监测总结,当红颜草莓叶柄、匍匐茎或花枝呈红色时,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雨过天晴后,立即选用 25% 吡唑醚菌酯( 凯润) 、25%嘧菌酯( 阿米西达) 等预防 1 次。为达到最理想防治效果,每种药剂每季使用次数不能过多( 最好不要超 3 次) ,不可连续使用,应与其他药剂轮换使用。

  参考文献:
  [1]韩永超,向发云,曾祥国,等。 草莓研究进展( IV) 湖北省草莓炭疽病的调查及病原分析[C].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314 -319
  [2]谷军,雷家军。 草莓栽培实用技术[M]. 沈阳: 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
  [3]赵密珍,钱亚明,王静。 草莓优良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4]J. 卡略尔,M. 普里茨,C. 黑得瑞赤( 张云涛,张国珍主译) . 有机草莓生产指南[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45 - 47.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植物保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