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尿症,是小儿 5 岁以后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不随意排尿,又称遗溺、尿床。轻者数夜一次,重者一夜数次。分为原发性遗尿和继发性遗尿,原发性遗尿较为多见,大多为功能性;继发性遗尿常伴有全身或肾脏疾病。。现将我院收治的33 例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33 人均为门诊病人。均为原发性遗尿( 功能性遗尿),经实验室检查(脑电图、尿常规、脊柱 X 线检查)已除外癫痫、尿路感染、糖尿病、脊柱裂等器质性病变;其中男孩 26例,女孩 7 例;年龄 5 -10 岁 28 例,10 岁以上 5 例;病程 2 个月至 2 年等。临床表现:经常睡中遗尿,轻者数夜一次,重者一夜数次,醒后方觉,四肢乏力,面色少华,食欲不振,肢凉怕冷,腰膝酸软,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1. 2 治疗方法
1. 2. 1 草药治疗:方剂:温肾健脾散( 自拟) 方药组成:生芪 20- 30g、党参 8 - 10g、山药 10 - 12g、升麻 5 - 10g、菟丝子 5 - 10g、覆盆子 10 -15g、五味子 3 - 5g、肉桂 3 - 5g、炙麻黄 5 - 10g、菖蒲 8 -10g、补骨脂 8 -10g、炙甘草 3 -5g,方中每种药品剂量可根据患儿的年龄及体重自动调整。
1. 2. 2 推拿治疗:补肾经,方法:小拇指末节罗纹面向心推 400次;揉丹田,方法:脐下 2 -3 寸揉 3min;揉肾俞,方法: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 1. 5 寸揉 100 次;揉龟尾,方法:尾骨尖端揉 30 次;按揉三阴交,方法:内踝上 3 寸,胫骨后缘凹陷中按揉 50 次;揉百会,方法:前后正中线和两耳尖连线交点处 50 次。补脾经,方法:拇指挠侧指端到指根向心推300 次;补肺经,方法:无名指末节罗纹面向心推 300 次;揉中脘,方法:前正中线脐上 4 寸揉200 次;捏脊,方法:由后背正中线龟尾至大椎右下向上将双手食指屈曲,用食指桡侧缘顶住皮肤,拇指前接,两指同时用力捏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捏 3 -5 遍;按压足三里,方法:外膝眼下 3 寸,胫骨旁开 1 寸 50 次。治疗 20d 为一个疗程。一般治疗 1 -2 个疗程后,评估疗效。治疗期间帮助患儿树立自信心,消除自卑感,及时鼓励进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及紧张,晚餐后控制饮水量,临睡前主动排尿。
1. 3 疗效标准:痊愈:经治疗 1 - 2 个月内无遗尿现象,1 年内无复发;显效:治疗后偶有遗尿现象;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改善。
2 结 果
治愈 23 例(占 69. 6%),显效 7 例(占 21. 2%),无效 3 例(占 9. 0%),总有效率为 90.9%。
3 病案举例
王某,男,8 岁,于 2010 年 10 月 26 就诊。患儿经常睡中遗尿,每天都有,多则一夜数次;病程长达 3 年,未曾治疗。查患儿四肢乏力,面色少华,食欲不振,肢凉怕冷,腰膝酸软,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根据舌、脉、症等表现,辨证为肺脾气虚,下元虚寒,治以温补肾阳,健脾益气,固涩小便。治则是补肾健脾,固摄止遗,小儿推拿配合口服中药治疗。
方药:生芪 30g、党参 8g、山药 12g、升麻 8g、菟丝子 10g、覆盆子 15g、五味子 5g、肉桂 5g、炙麻黄 8g、菖蒲 10g、补骨脂 10g、炙甘草 4g,每日一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
服药结合小儿推拿,推拿如下:补肾经 400 次;揉丹田3min;揉肾俞100 次;揉龟尾30 次;按揉三阴交50 次;揉百会50次;补脾经300 次;补肺经300 次;揉中脘200 次;捏脊,3 -5 遍;按压足三里 50 次。
7d 后症状减轻,未诉其它不适,继前法治疗,中药配合推拿,推拿每天一次,连续治疗 15d 后,遗尿次数明显减少,最长时 5d 一次,家属信心大增,坚持治疗第二疗程 15d,总疗程一个月后,再无遗尿,休息 2d 后继上法巩固治疗 7d 后,随访半年再无发作。治疗期间嘱家属要有信心和耐心,要求谨遵医嘱,晚饭后少喝水,尽量不喝含糖饮料。
4 讨 论
小儿遗尿症,属中医小儿杂病中“遗尿”范畴。遗尿若长期不愈,致使儿童精神上产生自卑感,且对小儿的心里、生理造成影响。西医学认为,遗尿是由于神经发育尚未成熟,大脑皮质或皮质下中枢的功能失调,或为膀胱脊髓神经支配的兴奋性发生变化所致。少数患儿由于器质性病变所致,如癫痫、尿路感染、糖尿病、脊柱裂。
中医儿科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将其分为下元虚寒、肺脾气虚、肝经湿热三种证型,本法只适用于下元虚寒和肺脾气虚两个证型,肝经湿热不在讨论范围之内。中医理论认为:肾主水,且肾主水的实质是指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肾系病证的多种症候,如水肿、遗尿、尿频、蛋白质等都与水液代谢失常有关,其病机往往都是封藏失职,气化不利。但是,要维持人身正常的水液代谢,除肾阳的温煦外,尚与脾气的传输及肺气的宣散敷布密切相关。肺脾肾三脏协调作用才能完成水液代谢。若先天禀赋不足或者素体虚弱,导致肾气不足,下元虚寒,肾气失于固摄,致膀胱失约而遗尿,肾虚则真阳不足,故面色少华,四肢乏力,肢凉怕冷;腰为肾之府,肾主骨,故腰膝酸软;下元虚寒,故小便清长;肺主一身之气,为水之上源,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功能;脾属中土,主运化水湿而制水。肺气虚弱,治节失司,脾气虚弱,不能上输于肺,致膀胱失约而遗尿。食欲不振,大便溏薄亦为脾虚之症,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等均为肺脾虚,下元虚寒之象。
因此,治疗时应根据病情轻重、发病特点辨证施治,采取先后天同补,既健脾又温肾以固本,同时又配合固涩止遗开窍醒神之法以治标,达到温补肾阳,健脾益气,固涩小便之目的。方中生芪、党参、山药健脾益气,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补骨脂补肾固涩止遗,肉桂温补肾阳,温煦使肾水得已气化,升麻升提阳气使阳气得已上升,麻黄、菖蒲开窍醒神使睡眠不至太沉,憋尿时能够及时自醒。
小儿推拿可刺激支配消化器官的副交感神经,主要是迷走神经,可使经络疏通,行气活血,补肾经、揉丹田培元固本,温补下元;揉肾俞滋阴壮阳,补益肾气;揉龟尾、三阴交健脾胃助运化;揉百会安神镇惊升阳举陷;补脾经健脾胃、补气血;补肺经补益肺气;揉中脘健脾和胃、消食和中;捏脊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陪元气;按压足三里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此疗法总的治疗原则与中药治疗方向完全相同,殊途同归,强化了治疗作用和效果,而且安全无副作用,无创伤,痛苦少,且简便易行,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苏树蓉. 中医儿科学[M]. 第 1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2.
[2] 江育仁. 中医儿科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129.
[3] 张琪. 张琪临证经验荟要[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 12.
[4] 诸福棠,吴瑞萍. 实用儿科学[M]. 第 6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小儿厌食是常见的脾胃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较长期的食欲减退或消失、食量减少为主要症状。各年龄儿童均可发生,以2~6岁者多见。厌食情况若长期得不到改善,严重者可导致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低下,易患各种感染性疾...
咳嗽作为小儿肺系常见病症,多由外感风邪和内伤乳食所致。作为一种特殊类型,食积咳嗽为临床所常见,也易被忽视。小儿脾胃虚弱,乳食不知自节,家长喂养常有不当等均是小儿食积的重要因素[1].现代医学多对症给予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显,而一般的宣肺止咳药物...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嗜酸性粒细胞(EOS)、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
厌食是指小儿食纳不振、厌恶进食的一种常见脾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