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是人体具有重要诊疗价值的全息学位系统之一。祖国医学很早以前就观察了它与全身经络、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密切关系和在诊断、治疗上的重要意义。数千年来,随着现代医学和生物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耳廓的全息功能,耳穴与内脏双向联系的特性及在治疗上的特殊疗效,有了进一步认识。耳穴电学特征的探测与传统耳穴望诊、耳穴触诊相比,具有可重复性、客观化、定量化的特点,被认为是耳廓部阳性反应点的一种客观测量手段。近年来,我们根据耳穴生理和病理生物电阻值得变化规律,利用HD-405型耳穴全息诊断系统,经439例常见病和癌瘤的临床验证,诊断符合率达97.18%,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临床已确诊的常见病和癌瘤患者439例患者,其中男性223例,女性216例;年龄:10~20岁13例,21~30岁34例,31~40岁112例,41~50岁124例,51~60岁104例,61~75岁52例。除4例癌症外其余均为常见病。
1.2耳穴全息诊断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HD-405型耳穴全息诊断系统进行。检测时患者坐位,一侧耳廓向术者,将非测试电极戴于患者腕部,术者手持笔形电极先测基准耳穴-肾上腺、内分泌,然后依据监测器立体彩色图形提供的穴位逐一检测,其参数自动输入计算机,经分析自行报告诊断结果和治疗处方。若需要还可将资料存档、打印、检索等。
2耳穴全息诊断与临床诊断验证结果。
本组病例多数同时患有多种病,故进行诊断对照统计时,均以每种疾病例次为准(表1)。
3讨论。
耳穴就是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是人体各部位与耳廓联系的体表反应点,当肢体或内脏发生疾病时耳穴会呈现出多种变异现象,即阳性反应,又称病理反应,如色泽形态的变异、痛阈的降低、电特性的改变等,这些耳穴反应的变化特征,对于协助诊断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1-2].
中医学运用耳穴的反应变化来诊断疾病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记载的:“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黄帝内经·太素》说:“小肠者,当耳前热。”元·张振《厘正按摩要术》也说:“两耳时红时热者,主外感风热”等。
随着技术发展,至今已有视诊法、触诊法、电探测法、染色法等。耳廓作为独特的通过局部来反应整体全息的微观世界,其变异反应具有与疾病的病位、病性相互对应的特性。
耳穴与整体特定部位之间的对应关系大致呈“倒置胎儿”的分布规律,其大致规律为:与头面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周,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体部和对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应的穴位集中在耳甲[3].当躯体不同部位发生病变之后,对应的耳穴也会产生高度特异性病理反应,由此根据耳穴反应为疾病的定位诊断提供了依据。
耳穴反应生理或病理变化的变异特性有多种。耳穴电学特性是经穴的一种生物物理特性。在众多的耳穴特性中,由于耳穴电特性参数变化显着,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中较易实现无损检测,并能给出较准确、可靠的定量观察指标[4-5].一般来说,耳廓电阻大多在欧5~1000欧姆之间,当人体某处有病变时,其对应的耳穴之电阻会降低20~500欧姆,耳穴探测治疗仪正是利用耳廓电阻的这种变化特性而制成的。用这种仪器可在耳廓上找出低电阻点(也称阳性反应点),观察这些低电阻点的变化可以诊断疾病,刺激这些阳性反应点可以治疗疾病。
通过对439例耳穴全息诊断分析,我们分析它的临床意义还在于:①可对疾病做出早期诊断。由于耳穴全息诊断是以人体生物电信息作为诊断依据的,所以脏腑病变初期,自觉症状尚未充分出现时耳穴就出现了电阻值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进行分析,即可做出早期诊断。②为耳穴治疗提供配穴依据。根据人体内脏与皮肤双向传导信息的特性,耳穴全息诊断查得的阳性耳穴也是治疗该疾病的主穴。③耳穴全息诊断作为群体体检的手段之一,能帮助筛选出被检查者体内存在的隐患。④可作为疗效评定的指标。
4总结。
本文报告了采用HD-405型耳穴全息诊断系统检测已确诊的常见病和癌瘤患者439例,与临床诊断符合率97.18%,且诊断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好,无创伤,无痛苦,诊断准确率高,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辅助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孙国杰。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01:194-206.
[2]王频,杨华元,王忆勤。中风病及其虚实证候的耳穴电阻抗非线性特征[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6):525-529.
[3]聂志娟,董勤。耳穴反应的特性与疾病诊疗的相关性研究评述[J].河北中医,2012,11(34):1741-1743.
[4]陈少宗。中国针灸学面临的挑战及对策[A].中国针灸学会耳穴、腧穴专业委员会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
[5]郭振丽,郭珊珊,陈少宗。耳针治疗胆囊炎、胆石症的选穴现状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6.
近日跟导师门诊,一个病人拿着住院病历来看病,出院病历上写着近十种疾病:①高血压3级极高危;②高三酰甘油血症;③冠心病;④慢性肾衰急性发作;⑤痛风;⑥慢性胃炎;⑦肺部感染;⑧肾囊肿伴钙化;⑨胆囊切除术后。见此情况笔者有点头绪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