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理论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学理论论文 >

从社会学角度审视农村公路与文化变迁的关系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发布于:2014-07-02 共4564字
论文摘要

  农村公路是农村地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公路修通后农村文化环境,农民精神面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也发生了不同程度变化。上述农村文化变迁发生在公路项目实施后是巧合还是必然,如果相互关联又是通过何种机理发生的? 这是交通工作者,农村研究人员,特别是政府决策人员密切关注和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将农村公路置于社会学视野下,审视农村公路与文化变迁的关系,以期为农村公路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农村公路影响研究综述

  国外农村公路影响研究涉及经济发展、家庭生活等方面。黄先耀 ( 2003) 以河南省重渡沟村为例指出交通条件改善与某一地区的社会发展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两者之间需通过中间因素 ( 初级市场) 起作用,而交通条件改善促进了交易网络和市场的形成。
  交通条件改善、市场形成、经济的发展又引起了农民就业结构、生活方式、社会成员价值观念以及社会整合方式的变化。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已有农村公路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改善社会福利方面,对生态环境、女性地位提高也有涉及,但对农村公路与文化变迁的关系机理鲜有研究,尚处于概念界定、现象描述的理念阶段,受到概念框架、数据案例及方法论的限制。因此,站在交通作为农村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元素的角度,将农村公路和农村文化变迁联系起来,从社会学的视角审视农村公路与文化变迁的关系,对于客观、全面的认识农村公路影响,更好地建设农村公路、服务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 文化变迁理论

  2. 1 文化进化理论

  文化进化理论源于 19 世纪下半叶欧洲兴起的进化理论,基于对人类进步的乐观信仰以及在此思想指导下对不同类型文明的比较研究,从而得出人类文化是一种单线或单向的、由低级向高级、由原始、野蛮阶段向现代、文明阶段有序进化的规律,认为文化的变迁源于受动力规律支配的一般进化法则。

  2. 2 文化传播理论

  文化传播理论兴起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认为文化变迁缘于文化传播。文化传播学派代表拉策尔将文化要素分布绘制在地图上,分析这些文化要素分布的具体范围,推出文化要素是伴随着民族迁徙而扩散开去的,从而证明文化变迁缘于文化传播。从文化变迁的历史看,每一种文化都包含有许多因传播而得的东西,林顿认为这种比例高达 90%。因此,文化传播学派认为文化传播在文化变迁中的作用是无法抗拒的。

  2. 3 文化创新理论

  文化创新理论代表巴尼特指出 “创新应被界定为任何在实质上不同于固有形式的新思想、新行为和新事物,创新是所有文化变迁的基础”。克莱德·伍兹认为: “系统中某一部分的变迁一般会促成另一部分的变迁”,新工具、新技术、新制度、新思想都可能引起人们价值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等各领域的改变,促成整个文化系统的变化。

  3 文化变迁影响因子抽取

  3. 1 基于文化进化理论推衍的文化变迁影响因子

  ( 1) 生物因素

  按照文化进化论的一般性原理,动物的进化不仅是结构的进化,而且包括行为的进化。换言之,文化进化论学者认为人类的文化行为是从低等的动物行为演化而来的,进化的机理就是基因的自然选择,是生态环境中群落基因库的变异和基因群的分布。也就是说人类的进化导致了文化变迁,文化变迁是生物有机体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即人类进化是文化变迁的生物因素。

  ( 2) 心理因素

  古典进化论认为文化的进化源于人类心理一致。人心理的发展是由非理性向理性、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决定了作为心理派生物的人类文化也经历了类似过程。人类心理的不断完善、智能的不断提高、人的欲望是人类文化变迁的动力,即文化变迁的心理因素。

  ( 3) 环境因素

  人类作为生物种群,从漫长的生物进化历程中生存和繁衍下来,其文化和社会行为特征必然具有环境适应性。一旦环境发生变化这些特征会随之进行调整,即环境差异导致了文化变迁。这里,环境因素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制度环境和生 态环境。

  ( 4) 经济基础因素

  文化进化论坚持文化由低级向高级有序进化的规律。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作为社会意识结构的核心,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变迁是文化变迁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3. 2 基于文化传播理论推衍的文化变迁影响因子

  文化传播需要信息载体,文化传播学派代表拉策尔认为,迁徙和其他形式的接触是各地文化相似的主因。因此,应把人口流动、媒介接触、教育与文化变迁联系起来。

  ( 1) 人口流动因素

  文化传播理论认为文化变迁源于文化要素在不同文化系统间的移动和交流,而文化要素本身无法移动,人是文化的体现者和搬运工。不同文化以一定群体为载体通过人口流动发生接触、交流和融合。因此,引发人口流动的贸易、打工等经济活动,旅游,通婚,移民是文化变迁的重要诱因。

  ( 2) 媒介接触因素

  大众传媒以社会主流文化为背景,展现主流行为规范及价值标准,传递人类社会最新变动和时代道德标准、社会价值观等精神文化因素,并向农村辐射渗透,补偿乡村自然形成的隔绝状态,以文化示范推动文化变迁。

  ( 3) 教育因素

  教育将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成果向受教育者主体内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价值观念、知识结构、个性特点和行为方式,进而又以行为和语言的形式表现于社会生活中,丰富和更新原有文化系统,对社会文化起到活化和促进作用,推动文化变迁。

  3. 3 基于文化创新理论推衍的文化变迁影响因子

  文化创新理论认为科学技术会引起文化变迁。民族、区域文化的源泉是在远古时期由于特定自然生存环境而逐步形成的生活样式和血缘关系。自然界各异的物质存在成为各民族文化的根源,并从中提取对他们生存至关重要的意义,形成相应的价值观。正是这种根源系统使得民族、区域文化具有不可化归的独特性。而科学技术消解了民族、区域文化来自自然的独特根源,实现不同文化之间 “块”的消融。同时,诸如互联网等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了人们的文化观念,并为文化多元提供了广泛空间和可能。

  4 农村公路与文化变迁

  4. 1 农村公路与心理因素

  社会环境对人心理的发展起关键作用。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制约人心理发展的程度和范围; 社会关系影响人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性质; 社会精神文化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容。社会环境的不同会造成个体心理发展的巨大差异。农村公路密切了城乡之间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弥合了城乡二元分割造成的社会环境差异,使农民接触到先进的社会生产方式,了解了现代社会关系,感受到多元、积极的社会文化,促进农民心理发展,推动农村文化变迁。

  4. 2 农村公路与环境因素

  开放的自然地理环境,加速了文化间的交流,形成了包容并蓄、文明开放的文化特征; 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固化了文化形态,成为因循守旧的根源。农村公路打破了农村地区封闭的自然状态,文化传递、信息交流的物理阻隔消除,外来文化强烈冲击农村地区传统文化,并被当地群众接受、遵从、模仿,农村传统文化出现变异、重构和整合。
  农村公路方案设计综合考虑村庄形成历史,规划了与村镇借景自然、突出乡村历史与地方特色的衔接方案,景观设计兼顾土地、水体、植被以及建筑物,引发了农村生态环境极大改善并激发了沿线群众的自信心和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农民群众生活态度更加积极,乡风民俗更加文明。

  4. 3 农村公路与经济基础因素

  农村公路建设优化了农村投资环境,吸引了投资,促进农村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加速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型; 改善了农产品流通环节,方便了农民外出务工,为发展农家乐及关联服务提供了交通基础,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文化上层建筑的适应性调整。

  4. 4 农村公路与人口流动因素

  ( 1) 农村公路与贸易、打工等经济活动

  农村公路使农民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增加,搅动了农民致富的念头,激发他们义无反顾地投入城市,外出务工,而良好的交通条件也使农民在住地与城市之间进行 “钟摆式”务工成为可能。另外,交通条件改善也活跃了城乡贸易。

  ( 2) 农村公路与旅游

  农村公路规划时会综合考虑旅游景点的交通需求,将旅游景点纳入交通设施覆盖范围,为其提供到达和停车等配套服务,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 3) 农村公路与通婚

  传统农村社会具有同质性和流动性小的特点,交往圈狭小。青年人找对象只能依靠熟人在本村或附近村庄寻找。农村公路打破了农村封闭的环境,大量农业人口进城务工,促使农村社会由血缘向业缘关系转变,而业缘关系的形成促使不同地区农村男女因工作接触的机会增加,自主择偶的方式、机会增加,择偶距离、范围扩大。另外,距离对婚姻有负面影响,交通条件改善拉进了农村的时空距离,改变了人们的距离观,有利于农村通婚圈扩大。

  ( 4) 农村公路与移民

  农村公路规划时,决策者会综合考虑交通建设和异地扶贫问题。对于那些居住偏远,人口不多,地质条件恶劣,而公路建设技术复杂、成本又高的地区会权衡利弊,往往采取整村搬迁、异地扶贫的方式,将其安置到条件较好的地区。农村公路对贸易、打工等经济活动,旅游,通婚,移民等行为产生影响,推动了农村人口流动,进而影响农村文化变迁。

  4. 5 农村公路与媒介接触因素

  农村交通条件改善推动了农民致富增收,在基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农民精神文化需要增加,电视、广播、电影甚至网络等大众传媒在农村得到推广。交通条件改善也加速了大众传媒向农村的流动,送书下乡、送戏下乡活动增加,农村有线电视、广播基站和互联网建设也由于交通先导条件改善,工程难度、成本降低,建设速度加快。与此同时,交通本身也在向当地群众传播先进文化。交通行业形成和弘扬的 “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 “铺路石”精神以及在农村公路建设、运营管理等环节体现的交通文化,不断向沿线群众传递交通文明,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地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4. 6 农村公路与教育因素

  我国有大量农村分布在山区,又以散居、杂居为主,道路不畅成为山区儿童失学、辍学的重要原因。农村公路以及客运班线的开通,消除了家住偏远地区儿童就学的交通障碍,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显着提高,去距离更远、教学质量更优学校的人数也明显增加。另外,交通条件改善也为农村教育资源整合,撤并学校、集中教育力量,提供优质教育服务消除了交通障碍,提供了可能,有助于推动农村文化变迁向更深层面发展。

  4. 7 农村公路与科技创新因素

  农村交通条件改善使农业机械等科技成果得以在农村推广。同时,农村交通条件改善推动的城乡交流密切和农民收入增加,加快了科技成果在农民日常生活中普及,各种现代化家用电器进入寻常百姓生活,给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深刻变化。

  5 结论

  本文将农村公路置于社会学视野下,从社会大系统的角度审视农村公路与文化变迁的关系。基于文化进化理论、文化传播理论和文化创新理论,建立了文化变迁影响因子集并以此为联系节点,研究农村公路与文化变迁的关系,对客观、全面的认识农村公路影响有一定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先耀. 初级市场的形成与农村社会变迁—一个公路交通扶贫项目的社会学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2003.
    [2] 季求知. 农村交通建设与社会变迁. 长安大学,2010 .
  [3] 谭贤楚,刘伦文,龙永红,周书刚. 互动发展: 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与文化变迁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2007( 6) .
  [4] 李应军. 试论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挑战. 商业时代,2007,32.
  [5] 刘曙东. 中国近代城乡的文化差异及启示.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 1) .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社会学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