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医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保健医学论文 >

“治未病”发展源流、思想内涵及当代应用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发布于:2014-08-02 共3734字
论文摘要

  在当代疾病医学逐渐向健康医学转变的趋势下,“治未病”中蕴含的诸多观念认知、防治技术、生活行为方式等适应了人们的健康新需求,再一次彰显出巨大的时代价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预防保健( 治未病) 服务科技新纲要( 2013 -2020) 》提出了系统整理和诠释中医“治未病”理论,建立理论框架体系; 优化集成一批效果明确、经济适用的中医预防保健方法和技术等四大主要任务。以期本文的分析能对中医“治未病”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有所裨益。

  1 “治未病”研究总体概况

  笔者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CNKI) 为数据库,以“治未病”为关键词,以中文核心期刊为限制条件,截止 2013 年 6 月,共有文献380 篇。其中主要研究中医"治未病"内容的有368 篇,各年份研究数量分布如表 1 所示。2004 年以前每年的研究文献数量均为个位数,2005 年以后的研究逐步增加,自新医改以来呈现高峰时期。不难发现,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改革、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推进以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中医“治未病”的研究工作正逐步深入进行。

  2 “治未病”发展源流研究

  中医学汇聚了中国古代先人数千年的实践智慧结晶,中医“治未病”的提出同样源于古代避祸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思想。

  《周易》: “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是中医“治未病”理论的萌芽。王颖晓认为,诸如《管子·牧民》: “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故祸不萌”、《孙子兵法》: “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 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等中国古代治国用兵、为人处事中渗透着的避祸防患、预防为先的思想,影响到医学界,便促成《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的提出。《黄帝内经》首次提出“治未病”一词并就其预防思想做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谓: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灵枢·逆顺》: “上工刺其未生者也……故曰: 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等,开中医预防思想之先河。

  后世医家继承和发扬《内经》“治未病”理论,得以不断完善。

  吴鸿对“治未病”的传承与发展作了较为系统的整理: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论断,成为后世“治未病”之一大法则; 唐代医家孙思邈尊《内经》之义,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 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总结前贤之见,阐明“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强调在疾病面前时刻掌握主动权; 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根据温病发展规律提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充实了“治未病”理论的内涵。其他诸如华佗的“五禽戏”健身法,葛洪的气功摄生等,同样丰富了“治未病”理论。

  3 “治未病”思想内涵阐述

  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时至今日,中医“治未病”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防治理念和措施。“未病”包括健康无病的平稳状态; 病欲发而有先兆状态; 病而未传状态; 病将愈、有可能出现遗复的状态。相应地,“治未病”包括: ( 1) 平素养生,防病于先。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指导人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养生颐寿,以提高身体素质,从而达到不得病或少得病的目的。( 2) 欲病救萌,防微杜渐。如《素问·刺热》曰: “肝热病者,左颊先赤; 心热病者,颜先赤; 脾热病者,鼻先赤; 肺热病者,右颊先赤; 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疾病倘若处于萌芽状态,应当及早治疗,防微杜渐,防止疾病的发作。( 3)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疾病已发生,辨证治疗除注意病所之外,还应根据脏腑、经络、气血、官窍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疾病过程中的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以防止病之传变。具体而言,又可分为早治防传与慎治防变两端。( 4) 瘥后调摄,防其复发。

  有些疾病通过治疗渐趋康复,但若调养不当,则往往会出现复发或后遗症,此时应根据不同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采取适当的调养方法以及善后调治。

  4 “治未病”当代应用研究

  在所收集的文献中,应用“治未病”理论和方法进行临床实践防治各种疾病的研究占较大比例。笔者根据各研究所防治疾病的病种将其归类总结,如表 2 所示。

  不难发现,有关健康养生和当前高发慢性病有关病症的防治研究较多。随着各种高发慢性病对人类健康威胁的不断加大,预防发病以及发病后的治疗可充分发挥“治未病”的优势。周少林结合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决定着是否发病以及疾病的倾向,辨明各类不同体质变化,调整改善体质状态,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中医“治未病”必将达到的更高境界。黄淑芬通过饮食、情志、药物、艾灸、运动等内外结合,综合调治气虚体质,疗效明显。刘彤则结合中医体质学说探讨了肝阳质等三种体质人群高血压病早期的中医药防治方法。李逊认为在“治未病”的思想指导下,中药早期干预高血压前期和原发性 I 级高血压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探讨了清肝降压饮早期干预高血压前期和原发性 I 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同时,陈俊从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病盛防危、病后防复五个方面浅析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发病病程中不同时期的体现,探讨“治未病”理念在糖尿病分期防治中的指导意义。朱磊基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病防复三个层次提出了中医药防治中风病的思路和方法。现代医学仍无法有效解决的疑难病症,如肿瘤、艾滋病等,中医药则有很大用武之地。杜彩霞研究了艾灸在无症状 HIV 感染期的干预,发现可起到培补阳气、益其真阴、防病治病的作用。

  李勇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指导,扶正作为主要治法,兼以祛邪,辨证论治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认为中医药干预达到早期免疫重建将是艾滋病无症状期治疗中重要的方法。毛德文从预防神明受戕、脉络受损、水泛三焦、邪从热化、毒疥痰互结等方面阐述了“既病防变”思想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为预防原发性肝癌进一步恶化开启了新的思路。

  “治未病”在妇科类疾病的防治与调护中亦具有独特的优势,已有较多深入的应用研究。如表 2 中,在其他诸多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防治中,中医“治未病”均可发挥独到作用,亦已进行广泛的研究,凸显"治未病"对当代人类健康事业促进与贡献。

  5 中医“治未病”的管理创新研究

  在挖掘和完善“治未病”理论、创新“治未病”服务产品和技术、扩大临床使用范围的同时,如何更好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作用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巨大需求,实行有效的管理、提高服务的供给效率是关键。当前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仍以原有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为主要依托,所开展的业务基本上独立于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之外。在现代医疗和卫生服务体系中,需探索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的模式、体系建设以及完善激励约束等机制的设计,但目前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仍较为缺乏。

  罗光波总结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实践经验,认为发挥大学的科技优势,能协助解决社区中医“治未病”工作中中医疗机构和医疗行政部门各自为战,难以协调解决地区区域性健康等一系列问题。张海生则认为,加强“治未病”企业化运营组织机构的建设,是保证“治未病”思想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需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大力发展“治未病”健康产业。符美玲则认为,在大力发展中医社区健康管理、建立新型的卫生保健服务的同时,也应吸引民间资本,通过市场竞争发展和规范中医健康产业,提高其服务质量与利用率。

  6 结语与未来研究展望

  经过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医“治未病”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广大中医人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健康需求的新变化,发挥优势,适时地将其运用到各类慢性病、疑难病以及突发性疾病等的防治之中,造福人类。展望未来,中医“治未病”仍蕴含巨大的财富可以挖掘: 一是在已有的经典典籍研究基础上,应继续挖掘“治未病”的理论和内涵,可系统整理保存于民间、中医古籍、各种典藏文献甚至方志中的" 治未病" 理论和方法,丰富其基本理论和科学内涵。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二是能够不断创新“治未病”技术和产品研究,创新不同病种的健康干预方法技术,应用到更多的适宜病种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能够加强各种“治未病”服务的标准化研究和标准体系的建设,让群众更加信赖。三是创新中医“治未病”服务提供的管理模式与体系建设。针对我国当前卫生资源的现实境况,应不拘泥于具体形式的限制,可充分发挥政府、社会、企业、个人多元主体作用,不断探索中医“治未病”服务形式多元化管理模式。过程中完善投入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等,以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建设。

  参考文献:

  [1][2] 贾天奇,李 娟,樊凤杰,等. 传统体育疗法与未病学[J]. 体育与科学,2007,28( 4) : 12.
  [3] 王颖晓.“治未病”思想的理论探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 2) : 427.
  [4] 陈 曦. 论“治未病”的核心观念[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 6) : 701.
  [5] 吴 鸿,高水波. 浅析中医“治未病”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 11) : 1196.
  [6] 姜良铎. 健康、亚健康、未病与治未病相关概念初探[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 2) : 167.
  [7] 陈瑞芳,朱娅君.“治未病”说略[J]. 新中医,2008,40( 12) : 106.
  [8] 吴 瑕. 传统体育养生与治未病[J].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 4) :1047.
  [9] 靳 琦,王 琦. 中医“治未病”说略[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 11) : 725.
  [10] 王海燕. 从《内经》“治未病”谈亚健康状态的干预[J]. 新中医,2008,40( 4) : 104.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保健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