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表演论文 >

斯琴高娃表演特征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7-04 共332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斯琴高娃的表演风格研析
【第一章】学术视角下斯琴高娃的表演特质研究绪论 
【第二章】斯琴高娃的艺术生涯及表演理念分析 
【3.1  3.2】斯琴高娃对角色的性格化塑造 
【3.3 - 3.5】斯琴高娃对停顿的应用技巧和把握 
【第四章】斯琴高娃个性化表演分析 
【结论/参考文献】斯琴高娃表演特征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5 结 论

  斯琴高娃是我国表演艺术领域里不可多得的人才,其务实低调的表演风格得到广泛的赞赏,而对于她自己来讲,这种低调并不是因为自己要刻意回避一些问题,诸如金钱,价值观念等等,斯琴高娃觉得自己还有更多的潜质有待发掘,自己的表演艺术还需要努力去实现更好的突破,有更好的品质表现。斯琴高娃表演艺术的内外在特质。

  在他人看来,斯琴高娃“表演功力深厚、得奖无数,可算是功成名就,但她自己听到这四个字却是可劲地摇头:‘不敢这么说,真不敢这么说,什么叫功成名就,未知的东西还太多,我必须要不停地学习,无论从台词还是人物的塑造,就生怕一个疏懒人就朽掉,到没辙的地步。’很少有演员像斯琴高娃这样,始终保持这一份自省和紧迫感,她说:‘我相信好演员必然都是感性的,只有感性才能让他们投入别人的生命,幻化出鲜活的人物。但同时我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醒,不能让阶段性的胜利冲昏头脑,如果说感性决定了演员是否能成功,那么理性则决定演员能走多远。’”

  在这样的情怀下,2008年拿下香港金像奖影后,斯琴高娃看到许鞍华在台上高兴得落泪,她下来接受采访的时候很淡定地说了一句:“我觉得《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里的每个角色,每个细节都是许鞍华养的”孩子“,感动是正常的”.在她看来,这是正常的,这是因为在经过努力后得到收获,得到认可。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斯琴高娃对待荣誉的心态,其实这与她的表演内在特质是分不开的,在她看来,这些收获是努力的结果,得奖虽然意外,但是也在情理之中。斯琴高娃在表演艺术领域里的这种追求体现出她独有的艺术特质。在她的理念中,只有“破”才会“立”,才能在角色塑造过程中,不断地把角色形象树立起来,实现表演艺术的创新发展。而在这种“破”和“立”的过程中,演员的综合素养以及丰富的体验都需要“走心”,只有“走心”才能走入到角色的内心,融入到角色的思想情感中来,实现角色的体现。同样,在“破”和“立”的过程中,斯琴高娃把表演艺术与中国文化结合起来,实现自我内在的突破,这也是她为什么定居瑞士还离不开中国的原因,在她看来,中国的传统文化给了自己表演艺术的立命之本。斯琴高娃的内在艺术特质决定了她在角色塑造过程中能以独特的视角切入到角色生活中,实现角色生活化的艺术创作,低头苦干,不负观众,不负导演以及“小伙伴”们的期望,不负自己,斯琴高娃就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地耕耘着自己的表演事业,从一个高峰到另一个高峰,即便在腿脚不灵便的时候还是坚持出现在舞台上,这是她内在特质使然。

  斯琴高娃所表现出来的外在形象在表演艺术领域里并不占优势,特别是在美女帅哥的社会环境下,斯琴高娃的外在形象并不突出。但是她把握角色由内而外的塑造技巧,让她的优势得到全面的体现,让她的外在特质得到人们的认可。无论是一个农村小媳妇,还是苦撑家庭经济来源的香二嫂,宫中的太后和皇后,还是大城市里的小市民,还是农村里的基层党员等等,斯琴高娃都能让她们一个个的“活”起来,成为观众眼里受欢迎的形象。特别是斯琴高娃给观众们留下的母性形象,成为她外在特质的最好诠释。

  通过以上的分析来看,斯琴高娃的表演艺术之所以能得到广泛的认同,塑造的角色形象受到观众的喜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斯琴高娃能在表演艺术实践过程中,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不同阶段的历史文化特点,掌握不同地域之间的民俗差异,把这些通过自己的“走心”由内而外的进行艺术体现,从而形成了她所塑造角色的个性形象,这是斯琴高娃内在特质和外在特质结合的结果,是她在内心里对表演艺术的融汇与理解的体现,她的艺术成就对中国的影视舞台表演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致 谢

  时光荏苒,从 2012 年入学至今,三年的研究生求学生涯即将步入尾声。回忆三年的点点滴滴,欣慰之余又感到无比的庆幸。之所以欣慰是因为我学到了很多东西,除了知识层面和科研能力的扩展与增强,人生境界更是得到了升华;之所以庆幸是因为我得到了许多老师的悉心指导以及同学的热情帮助,是这些良师益友使我体尝了三年快乐而又充实的研究生生活,在此,谨向那些曾经帮助、关心、支持和鼓励我的人们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首先,我要将最深的谢意献给我的恩师彭吉象教授。恩师渊博的学识、敏锐的思维和严谨、勤奋的治学态度是我永远想要效仿和学习的榜样;恩师谦逊的品格、善良的处世方式和宽以待人的为人之道是我终生受用的“影子”,时时刻刻伴随着我的生活。在我论文的选题和写作过程中,彭吉象教授都给了我许多指导意见,我始终记着彭吉象教授说过的一句话“好的文章是不断修改出来的”,所以我珍视每一次彭吉象教授反馈给我的修改意见,我对论文不断地进行修改,彭吉象教授也会不厌其烦的多次给我提出修改意见,正是彭吉象教授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和悉心的指导与帮助使我能够顺利完成硕士论文。我想说能够跟随彭吉象教授学习,聆听其教诲,是我人生之中最幸福的事情,为报恩师的教导之情,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追求,积极进取。

  其次,我要感谢在这三年期间教导和培养我的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的各位良师,正是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我的指导和帮助,使我顺利完成了研究生学业。

  再次,我要感谢陪我一起成长和学习的同窗益友。正是他们的包容和理解,使我度过了三年快乐的研究生生活,和他们在一起的欢声笑语将是我永远珍藏的美好回忆。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和亲人,是他们的默默支持与无私帮助使我能够毫无顾虑地、全身心地追求我的梦想,他们永远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永远是我能够停靠的港湾。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关心和爱护我的人们,祝愿他们身体康健,万事顺意!


    参考文献

  [1] 杨远婴。 电影理论读本[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2.

  [2] 玛丽·奥勃莱恩,纪令仪译。电影表演[M].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3.

  [3] 林洪桐。 表演艺术教 程[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

  [4] 大卫·马梅, 曹伟祯译。导演功课[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5] 王志敏。 现代电影美学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6] 大卫·波德维尔, 克里斯汀·汤普森。 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M].世界图书出版公 司, 2011.

  [7]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郑雪莱译。演员的自我修养(上)[M].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1.

  [8]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郑雪莱译。 演员的自我修养(下)[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

  [9] 罗伯特·艾伦, 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M].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0.

  [10] 贝拉。依特金。表演学[M]. 华夏出版社, 2000.

  [11] 李冉苒, 马精武, 刘诗兵, 等。 电影表演艺术概论[M].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5.

  [12]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吴霜译。 我的艺术生活[M]. 团结出版社, 2006.

  [13] 张丹。“性格化”视域下之表演[J].教师,2012(32)。

  [14] 芦丹。主持人的个性化特征[J].记者摇篮,2012(02)。

  [15] 峻冰。《香魂女》:美丽表象下的精神盲点[J].青年作家(下半月中外文艺版),2010(11)。

  [16] 李冰岛,李孝锋。“丑”得“精美”--赞斯琴高娃扮演的虎妞[J].电影评介,1983(01)。

  [17] 孙宜君。论《骆驼祥子》的语言艺术[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03)。

  [18] 斯琴高娃。学习·实践·探索[J].电影艺术,1980(8):34.

  [19] 阿很。斯琴高娃:中国电影我的根[J].旅游,1996(09)。

  [20] 王宁。《大宅门》人物塑造的成功与失败[J].剧本,2001(09)。

  [21] 李汝城,路玉坤。美是生活斯琴高娃谈饰演虎妞[J].山东外语教学,2002,86(1):53-56.

  [22] 高大林。一个人物五种角色--试评斯琴高娃在《香魂女》中的出色表演[J].电影评介,1993(08)。

  [23] 贾婷。一个倔老头的“终极关怀”[J]. 电影电视艺术研究, 2013, 3:199-201.

  [24] 厉震林。论 1979 年至 1984 年的中国电影表演美学[J].当代电影,2011(11)。

  [25] 宋法刚。《香魂女》:对女性悲剧的深刻解读[J].名作欣赏,2010(10)。

  [26] 昕莉。斯琴高娃:“权力女人”的绵长柔情[J].现代妇女,2005(02)。

  [27] 朱渊。斯琴高娃:不是我在塑造角色,是“她们”在“度”我[J].上海采风月刊,2013(06)。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表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