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表演论文 >

歌剧《白毛女》演唱中人物音色的塑造

来源:艺术教育 作者:钱树林
发布于:2020-03-09 共3835字

  摘要: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 音色的运用变化对于音乐作品的演绎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不同的人、不同的情绪都能展现出不一样的音色, 它是一种人物性格的表现和情感符号。通过运用不同的音色, 能塑造出很多不同的人物形象, 体现出人物的心理活动。文章介绍了音色的概念, 并以歌剧《白毛女》为例探讨音色的表现形式, 认为音色可以把握不同风格的作品, 凸显出演唱者的个性和提升审美价值。

  关键词:歌剧表演; 音色; 唱段; 人物形象;

  音色, 又名音品, 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人声的不同和响度的不同, 都能产生不一样的音色。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决定了音调的高低, 发声物体的振动振幅决定了响度的大小, 而发声体的音色则取决于不同物体的特质, 以便区分。发声体因结构或材料不一样, 导致发出不同的声音。虽然有可能存在发声物体发出的音高和强度相同, 但是人们依然可以根据不同的音色去区分出它的声原, 也可以从心理、生理、物理方面分析音色的概念和内涵, 进而得出更深层次的认知。音色的心理属性, 指声音的色感特性;音色的生理属性, 指音色是大脑对声音的特殊感性而形成的音乐表象, 在脑中留下印记;音色的物理属性, 指泛音强度的组成成分结合声音的位相所形成的特性。

  一、歌剧表演中唱段的表现形式

  在声乐表演的舞台上有着不同的表演形式, 如独唱、合唱、重唱、轮唱、齐唱等, 不同的演唱形式对演唱者音色的要求是不同的。独唱, 是由一个人单独进行演唱的形式。独唱是个性艺术, 在演唱达到一定水平时, 演唱者就可以寻找自己特有的演唱风格, 从而充分表现自己音色的独特性。合唱, 是一种集体演唱音乐作品的音乐表演形式, 存在多声部的形式, 根据不同的年龄分为童声合唱、女声合唱、男声合唱和混合合唱。在合唱中, 整体的音色需要统一、和谐, 个人音色应该融入整体音色中, 这是合唱中对音色的基本要求。重唱, 需要两人或两人以上同时进行演唱, 但只要求按照自己的声部进行演唱, 可以根据人数的不同分为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等。重唱的音色在很大程度上跟合唱一样, 要求有一定的统一性, 除此之外, 还要求每个声部有一定的对比性。齐唱, 指的是一个歌唱的集体, 大家唱的都是相同的一段旋律, 是单声部的大齐唱。齐唱的音色也需要统一, 不要过于突显个人的音色。

  歌剧是一种综合性的音乐舞台表演艺术, 但歌剧演唱中对音色的要求与其他的音乐表现形式不同。歌剧是要以故事情节为支撑, 要通过音色来表现故事情节中的人物、冲突等内容, 这就要求歌者对音色具有掌控力以适应剧情的发展, 这就是歌剧的独特魅力所在。此外, 歌剧演员需要具有符合人物特征的独特音色, 在歌剧表演中, 不但可以将自身的情感表现出来, 还可以将歌剧中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充分体现出来。可以说, 歌剧演员的音色对歌剧来说很重要, 要能够表现剧情的跌宕起伏, 从而使音乐表现具有一定的厚重性。

  二、歌剧演唱中人物音色的塑造

  (一) 音色的塑造

  在歌剧表演中能够有效地对人物心理等信息进行传达的是音色。如果音色较为饱满、爽朗, 就能够将一种激动、兴奋的情感表现出来;如果音色较为刚劲、明亮, 就能够将一种刚强、坚定的情绪表现出来;如果音色较为热情、豪放, 就能够将一种非常兴奋的心理表现出来;如果音色较为低沉、没有活力, 就会带来一种悲凉的情感基调;如果音色较为婉转、柔和, 就能够将一种和谐、亲切的气氛表现出来;如果音色较为清脆、柔润, 就能够将一种纯洁之美表现出来等。总之, 音色的丰富运用, 可以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 使不同人物都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音色的塑造对歌剧演唱者来说是一门学问, 演唱者不但要将角色的情感进行表达, 而且也体现着角色的性格特征, 所以音色存在着深厚的实质性作用。

白毛女歌剧

配图:白毛女歌剧

  (二) 选择人物形象

  每个人都因自身的特点有着独特的音色, 可以说为角色的塑造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一些演唱剧本中, 对歌手所要演唱的部分做了较为明显的要求。例如, 演唱者所扮演的形象是较为神圣的, 声音就要更加温和;如果扮演的是狠角色, 声音就要呈现出尖酸特点;如果扮演的是天真烂漫的角色, 声音就要更加童真;而扮演善良的妇人, 声音则要更加低沉、温暖。不难发现, 在角色扮演中, 音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要根据歌手的音色对角色进行划分, 人物角色与音色之间的关系不只是表现在歌曲的演唱方面, 更是歌手在实践中探索的呈现。

  (三) 人物形象和作品的完美结合

  要根据歌手声带的特征、年纪、性格等因素选择角色, 才能更好表达作品的内涵。所以, 选择适合人物的音色, 这已经成为声乐艺术表演的规律。良好的音色掌控能力可以使歌手在表演时演绎出多种情绪, 从而表现出声乐作品的内涵。作为一名优秀的演唱者, 需要根据作品的内涵, 运用不同的歌唱情绪、情感以及呼吸、共鸣等展示出独特的艺术形象。从而更好地将舞台上音乐作品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展现给观众。笔者以中国歌剧《白毛女》中的人物唱段为例进行分析。

  1. 喜儿的唱段分析

  歌剧《白毛女》中的主要人物喜儿在整部剧中都有着较大的情感波动。人物形象的情绪是欢快、愉悦的, 演唱者在演唱的时候需要注意音色的控制, 用清脆的音色将喜儿活泼、纯朴、天真可爱的性格, 以及迫切地希望父亲快点回家的喜悦感表现出来。

  全剧中, 喜儿情感的变化在歌曲《我要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作品表现了喜儿遭黄世仁的玷污后, 在张二婶的帮助下逃到了深山老林后内心情感的变化, 此时的喜儿已不再是之前甜美嗓音的女孩, 而是变成了一个极具反抗意识的、富有复仇心理的时代女性。此时, 那个演唱《北风吹》《扎红绳儿》的人物形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原本天真可爱、纯朴的小女孩因为经历了这一磨难, 她的内心变得坚强了, 整个人的状态也与之前不一样, 她的内心充满了仇恨和愤怒。这一阶段的演唱要用铿锵有力来表达喜儿此时的心境。演唱者要把握好这一阶段的情感变化, 该歌剧的作曲家为了能将喜儿报仇的信念和主题发展得更好, 特意在这个唱段中引用了河北梆子的音乐元素, 唱腔十分高亢激昂, 富有感染力, 在表现慷慨悲愤的情感的同时, 也让观众感觉到喜儿不屈于命运的决心, 在悲凉的同时也有一丝的不甘, 与此时的人物形象能很好地契合。

  2. 杨白劳的唱段分析

  歌剧中, 喜儿的父亲杨白劳是一个贫穷的农民, 他的唱段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如歌曲《十里风雪》, 这一经典唱段中, 总共由四个小节的引子和四个部分构成, 全曲一共有六十个小节组成。这个唱段由作曲家黎英海创作而成, 在创作之前黎英海深入分析了此时杨白劳的性格特征, 在调式调性上进行了两次调整。第一次调整是在歌曲引子部分和歌曲第一、第二两个乐段 (AB部分) 中完成的, 在后两个部分中作曲家分别运用了五声徵调式, 歌曲在进行到第三部分的时候 (C部分) , 乐曲由原来的徵调式转换成了商调式。为了使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符合剧情的需要, 歌曲第二次调整是从第三部分 (C部分) 的#C商调式转换到了第四部分 (D部分) bE商调式上。经过两次民族调式的转换, 生动地反映了杨白劳长期遭受恶霸地主迫害的悲惨遭遇, 将杨白劳痛失爱女时的悲伤之情刻画得栩栩如生。

  这部作品主要是由男中音演唱, 整首曲子流畅并且抒情。这个唱段演唱的速度相对比较缓慢, 需要用较低沉的音色进行演唱, 突显出杨白劳在当时环境下形成的一种自然的反应。杨白劳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应该怎么走?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唯有自己一个人在寒冷的黑夜里伤感, 还要想方设法躲避恶霸地主, 因此在演唱这个唱段的时候要具备一定的演唱基础。演唱者展现出来的音色应该放轻一些, 彼时杨白劳躲在帐篷7天之久, 身体的承受力已经达到了极限。这也为后面地主恶霸黄世仁欺压杨白劳, 以致他接受接二连三的打击而倒下埋下了伏笔。

  3. 黄世仁的唱段分析

  在歌剧《白毛女》中, 黄世仁是个地主恶霸的形象, 他的唱段并不多, 但这为数不多的唱段却对黄世仁的人物形象的刻画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歌曲《花天酒地辞旧岁》, 为了表现地主家的派头, 唱段的速度选为中速较为合适。这个时候的黄世仁目中无人, 又正好是过年, 他的内心又在计划着把喜儿骗过来的事, 所以心情格外高兴。在歌剧《白毛女》中, 黄世仁角色的扮演者应该选用男高音, 要求保持相对稳定的气息来表现他此时的心境, 特别是这中间的几个下滑音, 在唱的时候要相对轻便灵巧一些, 还要唱出地主恶霸那种轻佻与自鸣得意的感觉。但是为了将地主那种奸诈、无耻的形象表现出来, 所以在演唱的时候还需要运用到哼鸣, 这样的音色就不会显得太过结实。除此之外, 演唱者还应该与唱段中的歌词连结起来, 把地主那种唯利是图的心理状态表现出来。该唱段有很多弱起小节, 唱的时候要坚定一些。因为这时黄世仁的家庭还是很富有的, 极具地方势力, 歌词“我家自由谷满仓”“城里还有人”都表现了黄世仁的家庭背景, 因此他才会那么的不慌不忙、处事不惊。

  结语

  总之, 通过歌剧《白毛女》的人物形象分析, 可以看出歌剧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 需要依靠音色的表现, 这就要求演唱者对自己的音色有极好的掌控力, 能够表现不同阶段的人物性格要求。演唱者要认真对待二度创作, 不断去研究、揣摩歌剧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 才能做到人物形象和音乐作品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罗国玲.浅析音色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及表现[J].艺术科技, 2017 (1) .
  [2] 刘依思.歌剧《白毛女》中杨白劳芝术形象塑造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
  [3] 朱泓阳.对民族歌剧《白毛女》中主要人物形象及其唱段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1.

作者单位: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原文出处:钱树林.歌剧表演中音色的运用探析——以歌剧《白毛女》为例[J].艺术教育,2018(03):96-97.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表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