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比较教育学论文 >

美国中小学服务学习的功效和引入探讨

来源: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作者:崔海英,李玫瑾
发布于:2019-07-12 共7786字

  摘    要: 美国中小学的服务学习之所以能够在美国日趋成熟并走向世界, 既与其有着宽广而有力的支持系统——法律保障、资金保障、网络资源、师资培训和制度保障等不无关系, 也与其在实践中的卓越功效密不可分。服务学习让青少年从关注个人发展到关注整个社会, 这在增强其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最终发展出一个健全完善的人格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欲引进和实施美国的服务学习, 必须深刻剖析其有利于未成年人形成健全的人格、对学校和社区以及它们之间关系产生积极影响的机制, 探究其直接、间接和延伸的多重功效。在此基础上我国应为服务学习提供法律保障和资金保障, 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方合作的教育模式, 建立系统的服务学习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重视学生创造性发展。

  关键词: 美国中小学; 服务学习; 支持系统; 教育模式;

  服务学习在美国教育体系中是一种融社区实践与课堂教学为一体的创新性、开放性教育实践方式, 这种方式在美国的幼儿园、中小学乃至大学都非常常见。目前, 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日本、新加坡、印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以及我国的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在实施服务学习。服务学习起源于美国, 在美国的发展自然较为完善。服务学习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 形成完善人格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美国中小学服务学习的内涵、社会支持系统等进行详细考察的基础上, 探讨美国服务学习的实施功效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美国服务学习的内涵释义及特质

  服务学习兴起于美国, 与社区服务的发展密不可分。到20世纪, 社区服务活动成为政府大力推广的行为。约翰·杜威的“学习必须以经验为基础”的假设, 他的“做中学”、“教育即生活”、“反思”等理念为服务学习提供了理论支撑。

  第一, 服务学习的内涵释义。 (1) 不同认知视角下的服务学习。“在过去的20年里, 服务学习的界定至少有200种”[1], 人们对服务学习的界定与认知视角有关。视作教育哲学的人认为服务学习是培养学生公民责任、爱心和民主意识的重要途径。视作课程工具的人认为, 服务学习必须与课程标准相结合, 强调反思的重要性[2]。视作学习计划的人则把服务学习作为一项学习计划[3]。 (2) 《美国国家和社区服务法案》规定:“服务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 学生主动参与并得到发展, 发生在社区并满足社区需要;与中小学、高校以及社区相协调, 有助于形成公民责任感;与学生的学术课程相整合, 并为学生规定时间进行反思。”[4]综上, 笔者把美国的服务学习定义为:服务学习是贯穿于美国中小学、高校的一种学习方式, 结合学科或课程安排, 通过向社区提供服务并安排反思来加深课程学习, 在满足社区需求的同时,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促进学生全人的发展。

  第二, 服务学习的特质。 (1) 强调协同合作。美国的服务学习之所以深受教育界青睐, 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强调协同合作精神, 强调学生、学校、社区乃至当地政府之间是一种协作和互惠的关系。这就需要服务学习计划真正找准社区需求, 学校与社区之间需要建立长效协作沟通机制, 必要时还要与有关政府部门等进行沟通协作。 (2) 重视多学科融合。服务学习要与课程相结合, 学生要将课堂所学付诸实践,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服务学习项目往往会把多门学科融入其中。因此, 多学科的对话与合作, 在满足社区需求、加深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理解的同时, 也促进各学科之间的融合与发展。 (3) 凸显反思环节。反思是服务学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贯穿于整个活动中。反思是一个暂停键, 它让学生在对理论知识、服务过程及所获经验分析的基础中进行批判性思考, 把自身的认知、情感等置于社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大背景中去思考。反思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同时也促使老师反思, 以完善之后的服务学习设计。

美国中小学服务学习的功效和引入探讨

  二、美国中小学服务学习的支持系统

  美国中小学的服务学习因其灵活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赢得了广大教育者的高度赞誉, 它的发展也愈加成熟和完善, 这与其有着宽广而有力的支持系统是分不开的。

  第一, 法律保障。法律保障是美国的服务学习能够成功实施的根本保障, 完善的法律为在全美国范围内深度推开服务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重要的标志性法案如表1所示。

  表1 美国关于服务学习的标志性法案[5]
表1 美国关于服务学习的标志性法案[5]

  第二, 资金保障。美国各个层级服务学习的组织和开展机构都得到了数量可观的资金支持。经梳理, 服务学习的资金支持主要源于四种渠道, 如下页表2所示。

  第三, 网络资源支持。美国联邦和各州教育部门创立了各种与服务学习相关的网站, 如National Service-Learning Clearinghouse (NSLC) 等。NSLC网站详细介绍服务学习的历史、实施、影响力及相关政策, 支持各个层面服务学习的开展, 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消息及时更新[5]。

  第四, 师资培训支持。职前教育方面, 美国大学的师资教育课程对职前教师服务学习的时间有具体要求, 有的大学用学分要求来保障学习成效。在职培训方面, 为教师提供服务学习的背景资料、学习规划、评估工具等系列资源, 为在职教师提供技术支持和各类培训[5]。

  表2 美国中小学服务学习的资金支持来源[8]
表2 美国中小学服务学习的资金支持来源[8]

  第五, 制度保障。美国的服务学习有着科学、系统的制度设计和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其制度设计包括服务学习的各个环节都有系统的可操作的规定, 对各个阶段服务学习的学时和学分都有具体规定, 而且作为本阶段毕业的要求。美国的服务学习的全过程均有系统严格的考核评价机制, 用问卷调查方式、小组讨论方式或者专业评价工具进行评价。

  三、美国中小学服务学习的功效分析

  美国中小学的服务学习在其诞生之后的几十年里何以能在美国遍地开花并走向全球呢?这主要是因为服务学习有着卓着的实施功效, 它能够形成一个“三赢”局面, 即学生、教师和社区/机构均能从中获益[10]。

  1. 直接功效:有利于未成年人形成健全的人格

  “人格, 是指人在成年后在其各种心理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整体、独特、稳定的心理活动倾向和心理征象。”[11]人格也称个性。华德斯坦和莱赫的研究表明, 在个性发展方面, 参与服务学习的学生更自尊、更自信, 包容性也更强, 更能接受社会的多样性, 更愿意尊重他人, 更愿意参加各种社会活动[12]。中小学生的人格尚未发展成熟, 学校教育对其健全人格的发展至关重要。人格由动力系统、制动系统如和表现风格系统构成[11]。只有未成年人的这三大系统都成熟完善、社会情感发展良好, 才能构建其健全的人格。具体来说, 中小学开展的服务学习在未成年人健全人格养成方面具有以下作用。

  第一, 服务学习对于未成年人人格动力系统的构建作用。斯蒂芬斯的研究表明, 参与服务学习的学生课堂表现更好、参与度更高, 有着更为强烈的学习动机[12]。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如果学生能真实地接触生活的问题, 那么他就会愿意学习、想要成长、寻求发现、希望掌握、渴望创造。”[15]服务学习就是为学生提供接触生活的机会, 让其在实践中萌发真正的学习动机。人的需要是人格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开展和实施服务学习, 能够很好地满足未成年人的归属和爱、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些高级需要, 这些满足能让人产生强烈的幸福感、宁静感和内心生活的丰富感, 这是低级需要的满足难以达到的[16]。

  第二, 服务学习对于未成年人人格制动系统的构建作用。斯梅蒂克的研究发现, 学生时代的服务学习能够影响其以后的职业选择, 更容易使其形成终身服务社区的价值观[12]。“在良好的条件下, 人们渴望表现出诸如爱、利他、友善、慷慨、仁慈和信任等高级品质。”[16]服务学习就为学生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良好的条件, 使他们更容易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 在关键时刻发挥制动作用。

  第三, 服务学习对于未成年人人格表现系统的构建作用。米勒等人的研究发现, 在实施服务学习项目质高效优的学校中, 半数以上学生在学业表现方面改善显着;数学、英语等技能考试的得分更高, 有83%的学校报告称, 学生的年级平均分提高了76%。伯纳德认为, 服务学习对学生价值感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极有帮助[12]。布莱恩的研究表明, 服务学习对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颇有助益, 能够增强演讲信心、提高演讲自我效能感、锻炼演讲技巧、提升演讲表现[10]。弗莱克等的研究发现, 服务学习组学生的学业成绩远超控制组, 服务学习并没有分散学生注意力, 而是一种教授课程的教学手段[21]。由此可见, 服务学习会让未成年人表现风格方面更加完善和迷人, 能力、性格也能够得以锤炼、提升和完善。

  第四, 服务学习对于未成年人人格社会情感的构建作用。米勒等人的研究表明, 参与服务学习的学生更富有社会责任感。在社会责任感、人际交往等方面得分会更高。科恩和金西的研究表明, 参与服务学习的学生对社会认识更深刻, 更愿意参与其他一些社区活动[12]。德普林斯等的研究发现, 参与服务学习的学生的公民参与意识大大增强, 更愿意在成年后做志愿者、更理解社会公平问题等[21]。约里奥和叶对48个实证研究进行了元分析, 认为服务学习对培养学生理解社会问题和形成自己见解方面具有积极影响[24]。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 社会情感在儿童正常心理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是儿童是否健康成长的晴雨表[25]。所以他期待在家庭、学校和现实的大千世界之间建立一个平台来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 服务学习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阿德勒特别强调社会意识或社会责任感的作用, 如果个体欠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就有可能做出无益于社会甚至有害于社会的行为[25]。当学生走出校园, 去关怀住院病人、孤寡老人、残障人士、退伍老兵时, 他们会在现实场景中去体验和思考健康、贫穷、公平、正义等问题, 视野更宽广也更现实。因此, 学生在服务学习中会逐渐形成良好的社会情感, 养成公民意识, 培养对国家的责任感。

  2. 间接功效:对学校和社区以及它们之间关系产生积极影响

  第一, 服务学习对学校和教师产生了积极影响。相比传统课堂, 服务学习强调与课程相结合, 学生由此所得远比单纯的课堂讲授获益要多, 教学质量和效果得以提升;由课堂到社区、从虚拟到现实, 教学资源进一步扩大, 使学校能够在发展中获取更多的社会支持;构建了新型师生关系, 服务学习需要师生共同去考察社区需求、共同反思, 师生之间某种程度上是合作关系;传统教学中教师备课相对简单, 但组织实施服务学习却费时费力, 教师为了更好地开展服务学习, 不仅自己备课要充分, 而且还要与其他教师交流、与社区协商, 这些都有助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第二, 服务学习对社区/机构产生积极影响。克拉克的研究表明, 社区能够从服务项目中大大获益———有利于社区寻求新的发展资源;有助于社区实现自己的目标;密切了社区与大学的关系;使社区居民/机构工作人员更加活跃和自信[12]。服务学习是师生在充分考察社区需求的基础上做的计划, 是有问题导向的, 故能切实让社区受益;服务学习有利于促进机构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和改善服务质量, 同时也促使机构不断改革, 以迎接服务学习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提供服务学习场所使社区/机构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且有可能使其获得新的发展资源和机遇。

  第三, 服务学习对学校、社区、家庭之间的关系产生积极影响。弗莱克等的研究发现, 服务学习能使学生和教师、学生和社区之间建立更深层次的、有意义的关系链接[21]。服务学习强调家庭和社区成员的积极参与, 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家校之间的积极关系会为服务学习提供良好的教育氛围, 家长们可以贡献自己宝贵的资源、信息和想法, 扮演支持者的角色[29]。在评估阶段, 学生会跟社区成员、父母等分享自己的成果和经历[9]。州教育部门每年举行的服务学习会议会邀请社区、学生和家长代表参加, 为他们提供展示成果和交流的机会[9]。美国的服务学习促使学校、社区、家庭三方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形成教育合力。

  3. 延伸功效:有利于防控未成年人犯罪

  贝卡利亚认为“预防犯罪的最可靠但也是最艰难的措施就是完善教育”[32]。美国有研究表明, 服务学习可以减少学生不良行为, 参与服务学习的学生不太可能出现怀孕或者被逮捕等行为[9]。博格和罗伯茨的研究证实, 社会责任感与自我控制行为有关, 社会责任感越强, 越不可能进行酗酒、吸毒、危险性行为、自杀, 也更不可能进行暴力犯罪[34]。以下从犯罪学的相关理论具体分析服务学习对防控未成年人犯罪的作用。

  第一, 社会控制理论视角下的服务学习与未成年人犯罪。社会控制理论认为, 绝大多数人不犯罪是社会控制的结果, 是社会控制预防和阻止了人们犯罪[35]。对于在校的中小学生而言, 家庭和学校是社会控制的主要力量。开展服务学习, 控制力中又多了一个社区控制环节, 那么对于防控未成年人犯罪自然是有益的。家、校、社区三方形成的教育合力对未成年人的控制力会更强大。赫希认为绝大多数人从未实施犯罪行为是因为他们担心犯罪会让其失去家庭、学校、朋友、邻里等重要社会因素的支持[35]。参与服务学习的未成年人与这些重要社会因素的凝聚应该是增强的, 故未成年人越积极参与服务学习, 越不容易犯罪。

  第二, 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的服务学习与未成年人犯罪。社会支持理论认为, 社会支持对于预防和降低犯罪能够起到直接或间接影响[35]。社会支持可以促使一个人形成利他观念, 形成高自我控制, 减少其未来犯罪的可能性。服务学习不仅能够使未成年人得到学校和家庭的支持, 还能获得社区的支持。当一个人的社会支持越多元、越一致、越强大的时候, 其犯罪的可能性就会越小。

  四、我国中小学如何引进和实施服务学习

  美国的服务学习之所以开展得非常成功, 不仅与其有着宽广有力的支持系统———法律保障、资金保障、网络资源、师资培训支持、制度保障等不无关系, 也与其在实践中的多重卓越功效密不可分。“把服务学习纳入教育的愿望正在全球各地呈几何级数增长。”[29]由于我国大陆还没有真正引进服务学习, 在学习借鉴美国成功经验基础上的引进就成为一种必要和必须。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已经将“综合实践活动”明确列为中小学的必修课。教育部于2016年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构筑了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育人体系[39]。如果引进服务学习, 那么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学会学习、科学精神四大素养就有可能直接实现, 其他两大素养———人文底蕴和健康生活也有可能间接实现。这些要求与服务学习的理念都是相通的。服务学习在我国有实施的实践和理念基础。

  第一, 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方合作的教育模式。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 学校、社区、家庭三种教育力量是孤立的, 尤其是学校和社区之间的联系太少。服务学习正是强调社区的价值, 充分发挥社区在育人方面的作用。学校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中需起到核心作用: (1) 成立家长学校、家委会等, 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连接起来; (2) 学校要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服务学习, 帮助和见证孩子成长, 使服务学习收效更佳; (3) 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服务学习,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使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三者融合, 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完整的人”的培养。

  第二, 国家应为服务学习提供法律保障和资金保障。我国要想在全国引进和推行服务学习, 首先要在法律制度上予以明确保障, 出台专门的法规明确服务学习的重要性。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做出开展服务学习的规定。同时, 必要的经费投入与支持也是关键所在。因为服务学习要“走出去”, 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需要的教学资源多, 这就需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 广辟经费来源, 争取相关机构和基金会等的积极支持。

  第三, 建立系统的服务学习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我国对综合实践课并没有具体的课时等要求, 这就导致应试教育背景下对综合实践课的忽视甚至忽略。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引进和实施服务学习过程中, 要建立系统、科学、可操作的制度体系, 综合运用多种考核评价方式。在服务学习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的设计上, 需制定可行的教师激励机制和实施细则, 对教师在实践课的参与度、融合度和组织效果等方面进行细化评价, 既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又要保证服务学习课程的有效性。

  第四,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重视学生创造性发展。我国引进和实施服务学习时, 要注意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1) 注重对教师的教育。改革的难点在教师, 教师要有参与改革的意愿。同时要为教师提供丰富的资源, 为其提供专业培训。 (2) 关注反思环节。要在整个活动中为学生提供时间去反思,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 (3)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引导和指导作用, 师生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

  综上可见, 在我国中小学引进和实施服务学习对教育领域意义重大。服务学习能够让未成年人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使其从关注个人发展到关注整个社会, 通过在与社会的初步接触中, 加深对社会的理解, 增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并最终发展出一个健全完善的人格。这就会使人们充分意识到教育的完整化问题, 教育绝不仅仅局限于课堂, 教育的广阔天地在社区和社会。

  参考文献

  [1]王莉:《美国中小学服务学习的实践育人研究》, 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第6页。
  [2]Tai-Seale T. Liberating Service Learning and Applying the New Practice. College Teaching, Vol. 4, No. 1 (2001) , p. 14-18.
  [3]Muscott H. An Introduction to Service-learning for Students with Emotional and Behavioural Disorders:Answers to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Beyond Behavior, Vol. 10, No. 3 (2001) , p. 8-15.
  [4]张振宇沈蓓绯:《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深化发展的思考——以美国学校服务学习为鉴》, 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
  [5][6][7][8]陈晨:《学校与社区:美国服务学习对我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启示》, 载《现代教育论丛》, 2010年第9期。
  [9][30][31][33]王菲:《美国中小学服务学习的研究》, 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第28、33、29、43页。
  [10] [20]Mc Natt, D. Brian. Enhancing Public Speaking Confidence, Skills, and Performance:An Experiment of Service-learning.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Vol. 17, No. 2 (2019) , p. 276-285.
  [11][13]李玫瑾:《犯罪心理研究:在犯罪防控中的作用》,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第40、40-44页。
  [12][14][17][19][22][27]赵立芹:《从做中学:美国服务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第17、15-16、17-18、15-16、16、18-19页。
  [15]卡尔·R·罗杰斯:《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 杨广学等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第266页。
  [16] [18]李树业:《<动机与人格>导读》,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59、40页。
  [21] [23][28]Fleck Bethany, et al, . Linking class and community:an investigation of service learning. Teaching of Psychology, Vol. 44, No. 3 (2017) , p. 232-239.
  [24]Yorio, P. L., &Ye, F. A Meta-analysis on the Effects of Service-learning on the Social, Personal, and Cognitive Outcomes of Learning. 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Education, Vol. 11, No. 1 (2012) , p. 9–27.
  [25][26]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儿童的人格教育》, 田颖萍译, 北京:台海出版社2016年版, 第6、218页。
  [29] [38]凯瑟琳·伯杰·科:《服务学习指导大全》, 益公益交流中心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第38、2页。
  [32]切萨雷·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 黄风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第109页。
  [34]亚历克斯·皮盖惹:《犯罪学理论手册》, 吴宗宪等译, 北京: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 第35页。
  [35][36][37]江山河:《犯罪学理论》, 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第104、107-108、156-157页。
  [39]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载《中国教育学刊》, 2016年第10期。

作者单位:铁道警察学院公安基础教研部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
原文出处:崔海英,李玫瑾.美国中小学教育中的服务学习及其启示[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38(04):128-133.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比较教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