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背景
使命感是一个心理学名词,社会使命感特指个体受到社会和时代的感召,内心响应并有意实践的感受状态。大学生是社会成员中思维活跃、文化程度较高、自我实现意愿较强的群体。已有研究指出,强烈的使命感能够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明确的成才目标,将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国家需要结合起来,激发大学生报效祖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粟迎春,2011;叶新征,2008;董阳,2001)。少年强则中国强,社会使命感教育对于正接受分专业高等教育、即将进入社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与社会关系的学科,学科属性决定了课程紧贴现实、求真务实的特点,也因此成为广大同学选修课程的主要原因。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深感社会学类课程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使命感,但两者之间究竟有无具体联系、能否互相促进,尚无实证支持,这从而构成本文研究的起点:笔者通过对选修社会学公选课的大学生开展调查,了解学生对社会使命感的基本认识;借助调查明确教学重点,探索在社会学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社会使命感的途径,帮助他们找到理解社会、解释问题、履行使命的方法和技术。
二、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社会使命感涉及个人对外在社会环境的感知与体验,因概念抽象、难以量化,笔者采取开放式提问进行研究。我们在2012-2013的三个学期对180名选修学校文化素质公选课《社会学入门》的同学进行了两次自填式问卷调查:第一次调查在开课第一周,主要了解学生来源、选课目的;第二次调查安排在结课前,专题询问大学生社会使命感的相关问题。
鉴于问卷都是开放式提问,笔者对资料的分析是逐项录入学生回答内容后用R软件对答案进行词频分析。②词频分析法是在原文中根据词频选出重要词语,用于反映所有回答内容的主题,尤其便于研究者把握内容的重点和特点。词频分析做出的词云图(word-cloud)更是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内容中关键词的出现频率和重要程度。
三、主要发现
(一)学生选课需求
《社会学入门》是学校文化素质公选课中广受好评的课程,面向全校所有本科生开放。由于校区分割,本课的学生近七成是文科专业高年级学生,其他为理工科专业大三及以上的同学。
选课原因是同学的需求表达,对于教师了解学习动机、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内容至关重要。我们对选课原因进行了分类梳理(见表1),从表格中解读出两层意思。
1.社会学学科具有吸引力。表1显示,超过四成的学生(44.4%)是对社会学感兴趣而选修课程,其中部分同学是为了考社会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做准备。10.6%的同学因为本专业与社会学相关,选修社会学来完善其知识结构。有8.9%的同学更是直接表达了身为理工科学生对社会学的好奇,有意通过选修填补自己在社会科学知识方面的空白。这三类学生都可视为是出于兴趣而选课,加总起来占比达到63.9%.
2.大学生了解社会的愿望迫切。除了因为兴趣选修社会学课程,还有同学是出于了解社会的迫切愿望而修习本课:24.4%的学生明确表示选修该课是为了了解社会、便于将来融入社会。在问到最希望了解哪种调查研究方法时,绝大多数的回答集中于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参与观察法。
学生的回答让笔者感受到大学生对社会现实的困惑和迷惘---他们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去理解社会事件;但同时,选课行为本身又向我们传达了他们渴望理解社会、投身实践的社会使命感:不少同学对课程中涉及实地调查的内容反响热烈,一些学生更是带着研究选题来学习本课。同学们对知行合一的重视正是我们开展社会使命感教育的驱动力。
No.11:看重课程中的“社会”二字,平时学习的环境封闭又纯洁,希望看到社会更真实的样子,为毕业后进入社会先做个准备。
No.30:选这门课就是为了能够提高自己对社会的了解,认知社会的结构,将来进入社会后能够更快地融入社会并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大学生社会使命感认知情况
随着课程的进行,我们在结课前随堂对学生进行了第二次调查,专题询问他们对社会使命感的认识和理解。156名同学参加了此次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4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5%.
1.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感关联紧密。大学生如何理解社会使命感?回答内容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前5个名词分别是:“社会”291次、“责任”41次、“责任感”40次、“人”34次、“贡献”31次。可见,除了将社会使命感指向社会本身,同学们把社会使命感与责任、责任感联系在一起,正因为感知到责任,才形成使命。
No.15:社会使命感首先表现为对自身行为的责任感,即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然后为爱岗敬业、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尊老爱幼。
No.49:我认为社会使命感是一个人认为自身对社会所具有的责任,并必须承担起这种责任。2.社会使命感自我评价。调查显示,99.4%的同学认为自己具有社会使命感,体现社会使命感出现频率最高的前5项名词是:“社会”118次、“人”17次、“现象”14次、“问题”和“事情”12次、“志愿者”11次。可见,大学生对社会使命感的自我评价主要来源于他们对社会事件的关心与反应,并且志愿者的角色或经历是其社会使命感的一项来源。有9位同学认为自己没有社会使命感,他们使用的描述性词语是“关注小我”、“不关心时事”、“不参加志愿者活动”.
一方面是学生的社会使命感自我评价较高,但当涉及评价身边同学的社会使命感时,分歧凸显(见表2)。仔细分析回答内容我们发现,持肯定意见的同学其判断依据是身边的同学关心社会事件、参与志愿服务、有道德感、遵纪守法、行为规范良好;而认为身边同学部分有社会使命感、部分没有社会使命感的学生,其判断依据是身边同学在社会活动机会出现时有些人参与、有些人疏离的态度和行为。
No.35:有,他们现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志愿活动帮助社会,充实自己的知识,希望以后在社会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No.91:没有。对社会事件冷漠,有些人只关心自己的温饱。
No.126:部分有。身边有很多同学常在一起讨论社会热点问题,经常参加志愿服务,但也有不少同学对于社会和他人并不太关心,只关注自己的小天地。
3.社会使命感的触发。社会使命感属于个体感知,对社会使命感的观察有赖于态度表达和外显行为。我们设计了两个问题考察大学生社会使命感的触发:一个是在校期间的触发事件,一个是在校期间的触发课程。
触发大学生社会使命感的事件非常广泛,在排除了“社会”、“事件”、“问题”、“人”等与内容分析关联程度不高的热词后,出现频率最高的前5项名词是:“地震”38次、“学校”11次、“同学”10次、“讲座”8次、“老师”8次“、使命感”8次“、公益”6次“、志愿”6次。四川及周边地区多次发生的地震对同学们社会使命感的影响很明显,来自讲座和老师的影响也不可忽视。社会使命感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部分,超过八成的同学(81.2%)在课堂教学中触发了社会使命感。
从触发课程看,51.7%的同学是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受老师的引导触发了社会使命感,教师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起到了正面作用。除专业课外,三类课程在触发大学生社会使命感中作用显着:第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毛泽东思想概论为代表的“两课”切实负担起思想教育的作用---有30名学生(20.1%)回答他们的社会使命感是在“两课”中触发的。第二,社会学类课程表现抢眼,22名学生(14.8%)提到《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对他们社会使命感的触发。第三是《中华文化》系列课程,15名同学(10.1%)认为该课程触发了其社会使命感。还有部分同学提到了《军事文化》课程、党团校课程和一些校园讲座对他们社会使命感的触发。4.社会使命感对大学生的作用。社会使命感对大学生有何作用?首先,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认为大学生需要社会使命感,其中11人(7.4%)表达出“强烈需要”.那么同学们如何看待社会使命感的作用呢?词频统计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是:“社会”180次、“发展”39次、“人”38次、“和谐”30次;出现频率最高的名词前5项是:“人”38次、“使命感”22次、“个人”21次、“国家”18次、“凝聚力”12次。可见,同学们认为社会使命感有“发展”、“和谐”的作用,与“社会”和“人”有关,并且社会使命感把“国家”和“个人”联系在一起,涉及“使命感”和“凝聚力”.
No.4:对个人成长有积极引导作用,对社会和谐建设有很大影响。
No.55:个人组成了社会,每个人的使命感会增加社会凝聚力。
No.150:可以促使我们更努力地学习、工作、改造世界,从而生活在一个更美好的社会中。
5.提高社会使命感的途径。调查最后询问了大学生提高社会使命感的途径。出现频率最高的动词是:
“关注”32次、“活动”27次、“学习”23次;出现频率最高的名词前5项是:“社会”99次、“事”21次、“人”19次、“新闻”17次、“知识”11次。我们把回答的具体内容分类后发现,大学生认为能够提高社会使命感的方法可可以分作四类:“投身实践”占38.3%、“关心时事”占34.2%、“学知识”占30.2%,余下为榜样示范、学校教育等归入“其他”的类型。
③在人才培养中我们历来强调“知行合一”,这组数据却揭示出大学生在如何提升社会使命感的问题上并没有一致的看法,从而为社会使命感教育提出了多样化、多元化的要求。
No.37:通过学习、阅读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学校应该加强教育。
No.68:多关心新闻,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维护社会公德,遵守社会规范。
No.131:多看哲学、社会学等思想深度较高的书,培养悲悯和同情心,多关注社会事件,多参与志愿者、公益性活动。
四、基本结论
社会使命感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就是培养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精神动力。本研究通过对选修学校文化素质公选课《社会学入门》的学生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对以文科为主的高年级本科生社会使命感的基本情况形成了初步印象。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呈现下列特点:
第一,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感密切联系。学生认同使命感中基于责任的部分,其社会使命感出自他们的社会责任;但他们对社会使命感的理解过于偏重对现状就事论事的反应,缺乏响应时代需求、要在未来引领社会发展的气魄和雄心,显得发展性、理想性不足。
第二,重大社会事件对激发大学生社会使命感有直接影响。四川及周边地区多次发生的地震在让同学切身经历灾难事件的同时,促使很多人主动关心灾区的情况,激发了他们贡献力量的强烈愿望。调查发现,越是关心时事,大学生的社会使命感越明显;那些被认为缺乏社会使命感的同学的主要表现则是对社会事件置若罔闻。
第三,社会实践能够激发大学生形成社会使命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投身社会实践对大学生了解社会现实、产生改变的动力有决定性作用。很多同学在回答中都提到了志愿者、公益行为和慈善活动。无论是了解志愿者模范的实践经历,还是自己作为志愿者提供服务,大学生都将志愿活动看作践行社会使命感的表现。
第四,课堂教学能够影响大学生社会使命感形成。我们在调查中欣喜地看到,超过一半的同学都是在专业课教育中受老师影响激发了社会使命感,说明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很好地实现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除了专业课程,“两课”和社会学类课程对于大学生培养和形成社会使命感作用显着,《社会学入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课程一直是公选课热门即可为证明。
总的来说,本项研究尝试呈现选修社会学公选课的大学生社会使命感的基本情况,探索修习社会学类课程对于培养、激发大学生的社会使命感的作用。我们看到,选课同学怀着对社会现实的强烈好奇和困惑走进课堂,通过学习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规范方法来探寻科学系统解答问题的思路与技术。而社会学课程与现实的贴近、对实证的强调、对实践的重视在成为学生热衷选课的原因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对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展开思考。因此,我们建议学校教务部门重视社会学类课程的普及,甚至可以考虑以学校公共必修课的方式推广,让每个大学生都接受社会学基础教育,增进他们对社会的关心和了解,鼓励社会实践,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蔡扬波。家校视阈下当代大学生使命感缺失反思[J].出国与就业,2011,(19)。
[2]董阳。浅析当代大学生使命感的缺失[J].高等农业教育,2001,(11)
[3]黄英。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与成才[J].人才开发,2007,(6)。
[4]粟迎春。大学理念与大学生使命感[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1,(4)。
[5]粟迎春。当代大学生使命感教育的理性思考[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1,(3)。
[6]陆晓云。运用主流文化激发大学生历史使命感[J].社科纵横,2008,(9)。
[7]杨洪波。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J].学理论,2012,(33)。
[8]叶新征。加强大学生使命感教育探讨[J].职业时空,2008,(10)。
引言半衰期是研究文献老化现象的科学计量指标,对文献的半衰期研究一直是科学计量界的重要研究内容。文献半衰期最早可以追溯到1943年戈斯内尔(C.F.Gosnell)的一篇博士论文,他提出用文献老化(Obsolescence)来表示文献资料的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失去...
一、引言随着中国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在物质基础逐渐强大的同时,社会价值观没落、道德标准降低、娱乐低俗化等问题日渐暴露,种种信号表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体系已经到了迫切时分。正值此时,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坚定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
被誉为社会分析的科学和艺术的至今无人能及的大师的韦伯,对当代社会科学和学术思想做出了无以伦比的贡献,而这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他的方法论学说.我们重温韦伯的社会学方法论著述,不是找出某些现成答案,而是要从中寻找启迪.一、与功能社会学和还原社会学...
5课堂教学领域中的价值中立在课堂上,对于教师如何做到价值中立这一原则,韦伯有两个方面的要求:首先,教师要区分清楚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这两层含义;再次,教师不得在课堂上单方面灌输自己的政治利益倾向。《以学术为业》这篇文章是1918到1919年之间(时...
一、引言目前,大数据(bigdata,megadata),也称巨量资料,是那些需要由新模式来处理的信息资产。这些信息资产,具有更强的决策力、具有流程优化能力,还具有海量性、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特点,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热点。另一边,上个世纪50年代起以美国...
在工业社会学中一个长期存在的分歧来自对学术价值的两种不同看法,这两方面都认为自己是要解决当代工业世界最紧迫的问题。双方都是为了满足各白所代表的阶层的特殊需要。一种人所代表的是企业经理和管理者阶层这些人谋求改进组织行为,维持组织结...
一、国内研究现状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齐美尔作为德国三大社会学奠基人之一,其作用与同时期的韦伯,滕尼斯同样重要,但是在同时代人眼中,齐美尔就是一个不易归类的使人不安而又令人着迷的形象[1].加上齐美尔本身的人格特质,个人经历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