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着名作家,一生发表了十四部小说,四部短篇小说集,诗八卷和一部史诗剧。
经过近百年的关注,他已成为中国学者研究英国文学绕不过的经典作家。学界对哈代小说作品经典化的研究多以译介为主题,比较单一,比较文学媒介学可以为经典化研究提供系统分析的视角。法国比较文学家梵第根①认为,在两国文学的交换间个人团体、批评、译本和翻译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121 -134.
梵第根认为的个人媒介特指早期促成某些外国作品在他们本国之传播的人。而集团、文学会社和文学“沙龙”则在团体媒介之列。批评文字包括报刊杂志上的短文章、小册子。将作一个外国作家介绍到接受者国家移植之用,二是论文研究,巩固传播成绩。译本是读者欣赏原作的选择。在现代信息迅速发展的环境下,梵第根的分类已不足以覆盖哈代小说在中国经典化的方方面面。结合中国具体情况,笔者以上述分类为基础,在个人媒介类加入其他对哈代小说经典化做出贡献的个人,即翻译者、研究学者和教师; 批评则分为研究论文、研究专着。此外,笔者纳入学界关注较少的教育体系和影视改编因素,系统探讨哈代小说在中国的经典化并指出几方面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哈代小说在中国经典化的几个因素
( 一) 个人和团体媒介
在推动哈代小说在中国的经典化过程中,一些个人和团体贡献了重要力量。
最初向中国读者译介哈代的重要人物是徐志摩,他第一次把哈代诗歌译成中文并把其名称翻译成现在通用的“哈代”[2].此外,他还在演讲和课堂中热情介绍哈代的小说和诗歌。而对哈代小说的第一次译介则是周瘦鹃译的《回首》( Benighted Travel-lers)[3].之后在 1918 年,周作人在《人的文学》中提到英国哈代的小说 Tess,是绝好的人的文学,这也是中国学者开始研究哈代的一个标志[4].在哈代进入中国的初期,民国大家们促进了中国读者认识哈代。有了最初印象,有兴趣的读者会阅读译本来欣赏哈代小说。着名翻译者张谷若、吕天石、孙法理等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张谷若使用胶东方言来翻译哈代小说,保留了其特色,使苔丝、裘德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也因此被誉为“哈代专家”.孙法理的翻译因准确而备受读者喜欢。此外,国内涌现出很多研究学者,对哈代小说作品的主题、艺术手法、创作思想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和富有成效的探讨,如何宁、聂珍钊、吴笛等,通过出版哈代研究专着、发表论文,组织学术会议等推动了哈代在学术界的流行。另外,教师个人也是哈代小说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媒介。他们是园丁,默默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承担着传播经典的作用。例如笔者就是在导师的影响和建议下选择哈代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些媒介中,文学教师这一环节常常被忽略,教师对哈代的个人喜好会影响他讲授时所用的时间和精力,最终影响学生对哈代小说的接受。
文学团体的活动促进了哈代在中国的流行,尤其是徐志摩等发起的新月社。新月社于 1923 年春在北京初具雏形,社里活动做得最多的就是朗诵诗会[5].加上徐志摩对哈代的喜爱,表现在文学活动中就是在同人中推介。后又创办《新月》月刊和新月书店、《诗刊》专栏等作为阵地,翻译了不少外国文学作品。由于深受英美文学的浸染和影响,新月社成员胡适、徐志摩在对外来文学的翻译中侧重选择英美近现代作家作品,重点有英国作家济慈、哈代、曼斯菲尔德等[6].新月社作为19 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较具影响力的一个社团,其在活动中和刊物上对哈代的介绍无疑是哈代在中国经典化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还有各类外国文学年会举办的学术会议能够有效的对一段时期的外国文学研究进行总结和趋势展望,这些都促进对哈代小说的研究。
( 二) 译本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截止 2015 年,《德伯家的苔丝》国内有 58 个中文译本( 不含重印和再版本) .《无名的裘德》《远离尘嚣》《卡斯特桥市长》分别有16、11 和 5 个中文译本。这其中包括全译本、缩译本、改译本、中英对照本等不同的形式,满足了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促进了哈代小说在中国的普及。
根据现有资料,郭有守译《无名的裘特》是最早的哈代长篇小说译介,1929 年发表在《金屋月刊》上。但是略显诘屈聱牙[7].此后张谷若、孙法理、吴笛的译本较为流行,这与译者的翻译水平和风格有关。
对于非外语学习者来说,译本是他对外国小说的直接印象。质量上乘的译文能再现原文魅力,吸引读者。哈代小说的译本虽然多,但是质量参差不齐,译文不准确的现象很多,损害了哈代原着的精神。比如《苔丝》第四十五章中苔丝再次遇见亚雷之后的描述:
原文: “Within the distance of a mile she met asolitary shepherd. ”
[8]336张谷若译: 走了不到一英里,她遇见一个孤单的牧人。
[9]4171[10]146从例子可以看出,译本会出现漏译、增译或者错译的情况,影响读者对原作的认识。
( 三) 批评
早期对哈代的批评文章常附在作品的译介之后,即梵第根所指短文章和小册子等。理白在 1921年《小说月报》“译丛”栏中发表的署名为英国哈提着的短篇小说《娱他的妻》后的译者附识中简要介绍了哈代的生平和着作情况,并指出哈代的着作写的尽是“人生”,是“悲观派”和“宿命论”者[11]240.
之后哈代的研究专着和期刊文章逐渐增多,笔者在中国知网中输入主题词“哈代”进行统计,发现研究哈代的论文在 2001、2006 年两个节点开始大幅度增长,2007 年之后持续每年发表 200 多篇。
关于哈代的研究论文增速很快,但研究话题重复。王桂琴分析了 1980 - 2004 年期间研究哈代小说的论文,发现研究主题多集中在创作思想、悲剧艺术、哲学、宗教、宿命观和女性观[12].在她研究的基础上,笔者统计了 2005 -2015 年间的哈代的研究论文。在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里设置主题词为哈代并含小说,时间期限为2005 -2015( 截止2015/02) ,共搜索到文献 1616 篇,其中除去不相关文献 45 篇,运用中国医科大学教授崔雷研发的 Bicomb( 《书目共现分析系统》) 软件进行关键词频矩阵统计,得出高频关键词( 即对所有哈代研究论文的关键词进行计数,得出出现最多的关键词排序) ,得出“苔丝”以 147 频次居第二( 第一是哈代) ,悲剧观、宿命论和宗教、女性主义等话题位居前列。新出现的则有生态批评关键词,这也与生态批评在我国的快速崛起有关。2008 年丁世忠出版的《哈代小说伦理思想研究》中就着重介绍了哈代小说中的生态伦理。此外,英国文学史和社会作为高频关键词的出现也说明研究者突破了单个作品文本的局限,这是一大进步。
与国外哈代研究论文的广度和深度相比,国内研究主题略显不足。国外除关注哈代生平、作品语言结构等,还通过服饰、建筑、音乐等角度分析哈代作品,主题多样有新意。近年来对哈代小说的研究有了一些变化,表现为对其现代性和影视改编的关注。在基思·威尔逊的《托马斯·哈代研究指南》②中不仅选取了 J. B. 布伦的《哈代与视觉艺术》,还单独列一章讨论哈代和现代的关系。近几年多个数据库中也出现了电影改编的主题,如安娜·理查森的《苔丝的电视“待遇”》。此外,《哈代小说的电影电视改编》《荧屏上的哈代》等着作的出版也证明了这个趋势。但是在中国,CNKI 中只检索到 27 篇与哈代电影改编相关的论文,其中 24 篇论文是关于《苔丝》的改编电影。这表明中国哈代的研究仍存在滞后性和单一性。
研究专着是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经验的提升,其出版在经典化的过程中更是重要的一步。国内出现的第一部哈代研究专着是1937 年出版的李田意的《哈代评传》[13].在陆志国文③的统计基础之上,笔者将 2002 -2015 年来自亚马逊、当当、图书馆和读秀的资源进行整理分析,得出哈代研究专着出版的三个特点。一是数量增多。
2002 - 2015 出版哈代研究专着 28 本,2006 年和2014 年均有一本以上出版。其中李田意的《哈代评传》和朱炯强的《哈代---跨世纪的文学巨人》等多次再版。其他如聂珍钊的《托马斯·哈代小说研究: 悲戚而刚毅的艺术家》和张中载的《托马斯·哈代---思想和创作》多次重印,证明了哈代作品的流行。二是质量提升。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由于资料的增加和变化,看待问题的想法也在修正,这是推进学术进步的动力。如吴笛 1994 年出版了《哈代研究》,2009 年出版《哈代新论》,这一“新”字是吴笛融合了现代的生态批评理论和比较文学学科中的跨文化研究视角对许多问题提出了新的理解。三是研究话题也从综述类转向多样性。如高万隆的《婚恋女权小说: 哈代与劳伦斯小说的主题研究》从哈代对劳伦斯创作的影响出发,对比了二者小说中性爱与婚姻的异同。张玲也对哈代的乡土小说进行了系统研究。2014 年新出版的《哈代研究文集》和《哈代学术史研究》是对当下经典化研究趋势的又一次整合,展现了国内哈代研究的最新成果。
笔者认为,哈代小说的经典化不仅只有上述几个因素的作用,还需要在教育体系中进行强化,主要体现在文学史及作品选读等教材和教育政策方面。
外国文学史课程在高校中文系和外语系均有开设。程爱民曾带领团队对国内 50 多所高校的英美文学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得出高校外语系较常用的英国文学教材包括陈嘉的《英国文学史》《英国作品选读》吴伟仁编《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等[14].中文专业的文学史教材有《外国文学史( 西方卷) 》( 王立新,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编,2013) 、《外国文学》( 陈应详,普通高等教育中文专业的外国文学教学用书,2009) 等。笔者考证后发现上述教材均对哈代小说进行了着重介绍。现在英语教学点数量多,高校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大学课程教材中对哈代小说的推介对其在中国的经典化有深刻的影响。在笔者搜集到的 72 本包含英国文学史的教材中,绝大多数都单列章节或者在概述中介绍哈代小说。收录较少的如人民出版社 1986 年出版的由苏联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编着的《1832 -1870 英国文学史》。此书成于 1955 年,当时哈代在英国已是经典作家。从书的措辞中可以看出作者偏向于革命的、揭露社会现实的作品,收录较少这或许与哈代小说作品主题偏悲观主义有关。少量书中有节选阅读,多是《德伯家的苔丝》中第三十五章苔丝坦白和第五十八章苔丝被捕。在文学史中的大范围推广对哈代在中国的经典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书中对哈代的介绍属于普及性的介绍,一般遵循着“生平和创作、重点作品详述( 《德伯家的苔丝》) ”的通史模式,文本分析不多,这造成读者对哈代的认识不深刻,无法领略作品厚重之美。这方面仍有待加强。外语教育政策也推动了外国文学在中国的流行。《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指定英语专业阅读参考书目中有《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荐的大学生必读的一百本书中《德伯家的苔丝》也在列。
另一方面,在当代多媒体盛行的时代下,外国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的流传能够有效促进其经典化进程。哈代的经典小说一直受到影视制作人的关注。
1921 年拍摄《卡斯特桥市长》时,哈代曾亲自到片场指导[15]13.《苔丝》《卡斯特桥市长》《远离尘嚣》等均被改编成电影。据纳米尔统计,哈代小说在国外有 12 部电影改编,10 部电视剧改编[15]247,但是在中国的资源却很少。目前在中国公映的是 1982 年上海电影译制厂制作的《苔丝》,着名配音演员刘广宁为苔丝配音、童自荣配音安吉尔·克莱尔,苏秀、毕克、李梓参与其中。它和《追捕》《哈利波特与密室》等 25 部影视作品 27 次荣获华表奖、金鸡奖和飞天奖[16],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国内网络资源有波兰斯基导演《苔丝》( 中文配音和英语版) 、英国 BBC 出版的迷你剧集《苔丝》《无名的裘德》( 绝恋) 1996 年版( 中文配音和英语版) 、《远离尘嚣》《卡斯特桥市长》预告片等。由此可见,中国对哈代的影视译介还远远不够。现代社会是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特别是网络。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剧使文学实现跨媒体传播,文学由文字转向了视听多种表现形式,扩展了文学空间[17].哈代小说作品在中国的批评,包括研究论文和研究专着都已经取得较大的成绩,在高校英语教育中也得到大力推广,但是在影视改编部分的推行上还有很大的空间。上文提到,目前国外研究已经开始转向影视作品研究,国内学者对这方面研究不足,只有少数学者关注,如吴笛的论《苔丝》中的影视误译问题。这也是研究外国文学作品在中国经典化的一个新的方向。
三、结论
哈代小说在中国的经典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需要个人团体、批评、教育体系和影视改编的多重作用。个人媒介中,除了众所周知的早期推介者和翻译者外,文学教师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批评中的研究论文和研究专着虽然增速较大,但是存在主题单一和滞后的问题,我们需紧跟国际研究形势,引入新的批评方法,将小说与当下环境结合起来。
哈代经典小说在教育体系中得到了强化,但尚属于普及性的介绍,原本选读很少,还不足以让学生对哈代小说的魅力有深刻认识。有关哈代小说的影视作品国内资源很少,对其研究仍然不足,这是促进哈代小说在中国经典化的进程中今后努力的方向。在各种媒介中,《德伯家的苔丝》都作为哈代的代表作品进行推广,这与早期的译介选择和高校教育有很大关系。关于哈代的其他优秀小说关注还远远不够,这都影响我们对哈代的全面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将会不断修正外国文学作品在中国的经典化范式,给学者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哈代小说在中国经典化的研究为中国文学经典走出去提供了经验,我国可以适当培养个人团体媒介,如吸引外国留学生来华并为他们开设中国经典课程。加大对孔子学院的扶持,同时积极推动高质量的经典西译和影视改编,全面促进中国文学经典走出去。
注释:
①梵第根( Paul Van Tieghem,1871 -1948) 是法国着名比较文学家,着有《比较文学论》等。
②参见 Wilson,K. ed. A Companion to Thomas Hardy[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2009.
③参见陆志国。 哈代在中国的译介[D]. 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2004 年第 69 页。
林语堂在《吾国吾民》中塑造的独特的中国形象。这部作品是在和西方文化互相比较的基础上产生的, 所以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去分析这种异国形象能更好地促进理解。...
艺术是民族审美方式的体现,悲剧作品是民族悲剧精神的体现。由于传统文化、审美心理、地理环境、宗教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悲剧和西方悲剧作品形成了不同的特殊品格,以至于一些人产生了中国没有一部严格意义的悲剧的看法。其实,从中国悲剧内部联系和深层结构...
引言赛珍珠(PearlsSydenstrickerBuck),美国着名女作家。生于一个传教士家庭,出生不久便随父母来到中国,在中国生活了将近四十年的时间。童年在江苏镇江渡过,中国保姆让她接触并喜欢上了中国的民间故事,启蒙老师则教授她古汉语,而母亲则为她介绍...
结语福楼拜的小说在法国文坛和欧洲小说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创作给小说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开辟了新的道路。福楼拜是一个作家,更是一个艺术家。福楼拜的小说创作承前启后,既发扬了巴尔扎克式的现实主义传统,又开创了一种文体更为精湛、...
朴趾源(1737-1805)是朝鲜李朝后期着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创作的小说短小精悍,见解深刻,充分反映出时代特征,揭露了朝鲜王朝封建制度末期社会的腐败和消极现象,带有明显的批判现实主义色彩.鲁迅(1881-1936)是中国现代最着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
20世纪初期,中国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登上了历史舞台,而创办于此时的《大公报文学副刊》(以下简称《文学副刊》)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这门新生学科在中国的传播。按照学界对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发展脉络①,《文学副刊》创办的6年(1928年~1934...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张江先生认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当代西方文论的引进,对于改变中国文学理论研究和方法,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这也面临着一定的问题.他认为中国文学界对西方文论的辨析、反思不够,常常以西方审美来裁剪中国的审美,背离中国...
爱伦·坡所创作的侦探小说是这方面叙述的典范,比后现代主义的美学思想要早很多,人们不难想象他和后现代主义作家纳博科夫以及约翰·巴斯、乔治·路易·波杰斯等人的思想是一致的。...
1《吾国吾民》扬名海外林语堂自塑的中国形象不同于在他之前,形形色色的西方游历者、传教士和自诩为中国通的西方人所绘制出的各色斑斓的中国图景。林语堂以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林语堂,2007:32)为指针,开创了独具影响力的对外讲中局面,塑...
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上,废名与沈从文这两个名字常常同时提及,因二人作品类型、风格的相似常被划分到同一派别,诸如乡土文学、抒情文学、京派文学。他们的作品确有诸多相似之处,同属于京派文学,远离政治、远离社会现实而向自然贴近,在田园牧歌中思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