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毕业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本科毕业论文 > 财务会计毕业论文 >

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来源: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蔡俊瑛
发布于:2020-04-18 共6115字

  摘要:尽管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已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然而会计信息失真情况仍然相当严重,而近两年的银广厦事件与纵横国际事件,更是让人触目惊心。本文综合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六大原因,并提出了七大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对策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会计核算的依据不真实或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虚假,不符合实际情况。信息失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财务报告完全是假的,就是骗,无中生有、恶意编造,根本不顾任何道德和法律,如银广厦、琼民源;第二类是操纵、 利用信息不对称和财务技能的优势,内外串通、共同作弊,对信息进行歪曲和粉饰,如安然、世通、施乐;第三类是由于会计人员素质上的局限性而导致的技术失真,通常表现为会计报表错误,前后不一致。由于信息失真对宏观、微观经济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所有各方面对这种现象都需引起充分的重视。

  会计作为一项以提供会计信息为职能的管理活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确定的会计核算目标:“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则是实现以上目标的关键。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必须满足真实、相关、及时、可比、清晰等方面的要求,其中真实性是最基本的要求。如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不管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还是企业内部经济管理部门,或者是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等有关各方,都需要通过会计信息了解企业,并作为相应决策的依据。如果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不仅无法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经营与财务情况的需要,而且将严重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1996年财政部在全国重点调查了83.9万个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有16.3%的单位会计信息失真。

  1999年12月,财政部公布了对100户经社会审计机构审计的国家企业1998年会计报表抽样结果,81户企业存在资产不实问题,共虚列资产37.61亿元; 83户企业存在所有者权益不实问题,共虚列所有者权益26.12亿元; 89户 企业存在损益不实问题,共虚列利润27.47亿元。

  2002年,财政部组织开展了对部分企业2001年度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工作,共调查了保险、烟草等行业192户企业以及相关的91户会计师事务所,共查出这些企业资产不实115亿元,所有者权益不实24.2亿元,利润不实24.2亿元。一系列的会计造假、舞弊事件表明会计失真已是当前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秩序的突出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亟待克服的顽症。宏观会计失真,会掩盖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隐患,使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的正常运行环境受到破坏,影响利益分配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基层会计信息失真,使微观主体无法掌握实际情况,造成决策失误,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潜在的危机。

  同时,会计信息失真必然造成管理混乱,为经济犯罪活动提供方便,滋生腐败,并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如虚假的会计信息对投资者、债权人的预测和决策起着误导作用,使其利益受损,引起纠纷不断,影响社会稳定;还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税收减少,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削弱会计的经济管理作用,阻碍经济发展,危害非常严重。找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研究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是当前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一)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偏低

  会计人员是会计活动的主体,会计信息失真是通过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和计量,并予以记录和报告而产生的,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会计信息失真的过失性失真,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相关,因为责任心、技能、心理素质均包括在职业道德中。故意性失真中,除了单位负责人的责任与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难以发现业务经办人提供虚假原始凭证外,其余可能都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相关了。由于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不高的会计人员,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错误。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特别是由于会计人员业务水平有限,对法规制度理解不深、不透,对客观经济活动中一些需要会计人员进行评估、推理、判断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及某一会计事项进行复杂的计 算确认时,不可避免地出现计算的会计数据偏离实际情况,使会计信息出现不实。典型的会计工作错误有:账户分类错误;数据计算与书写错误;会计估计错误;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划分的错误;漏记了已完成的交易业务;漏对应计项目与递延项目进行调整等。

  (二)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内部控制机制是企事业单位为维护资产的完整性,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以及对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计划、考核和评价而制定的制度、方法和手续的总称。不少企事业单位高层管理人员对这方面认识不足,致使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过于马虎、简单,各种错账不能被及时觉察和抑制,其反映的会计信息自然不可能真实可靠。

  企业缺乏会计监督的自觉性。企业的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的财务行为与会计法规制度发生抵触时,往往片面强调搞活经营,而放松对违纪违规行为的监督,削弱了会计监督。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各种经济监督之间监督标准不统一, 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无法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

  (三)产权制度不明晰

  现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不明晰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我国国有企业经过多年的“放权让利”改革,主要围绕落实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制度。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所有权分离,两者在经济上的联系表现为一种契约关系。经营者看重的是短期经济效益给自己带来的利益,而不会关心企业长远发展,采取与所有者期望相反的会计政策,使会计信息失真。

  (四)会计舞弊

  会计舞弊是指在会计工作中,在计量、确认、记录、报告等方面故意违反国家现行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的规定而产生的错误。会计舞弊与会计工作失误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故意的,经过精心策划,难以发现,以欺骗会计信息使用者并获取直接利益为目的;后者是无意的,未经掩饰容易发现,没有目的。

  (五)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不合理

  长期以来,对企业业绩的考核评价侧重于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而不关心产生这种结果的程序或过程是否合理。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把注意力集中在利润、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性评价指标上,而较少利用和分析一些相关的非财务性评价指标;只强调企业的经营成果是否达到了既定的目标,与过去和相关单位比处何种水平等,而忽视企业是通过什么程序或采取哪些过程来达到这种结果的。正是由于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对于结果状态的过于偏爱,以及对会计信息产生过程有所忽视,从而促进了企业短期行为、会计造假及违规交易等一系列状态运作随之发生,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六)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不够

  尽管我国的会计法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存在,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不够,使得违法的机会成本很小。违反会计法规的巨大利益诱惑与低廉机会成本所形成的反差使得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见不鲜。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探讨

  近几年来,虽然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多项措施对普遍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进行了治理整顿,取得了明显成效,使会计工作质量有所提高。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多年存在的会计凭证造假、会计账簿虚构、会计报表虚假的问题远未从根本上解决,仍然影响着市场经济和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另外,我国加入WTO后,要求整个市场经济要依法办事,依国际法规和程序办事,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客观、透明、公允,会计信息失真、秩序混乱的状况必须改变。由于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具有多面性和综合性,治理与防治也应是全方位的,应通过社会各方面的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探讨

  (一)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不断增强法制意识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要通过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来实现

       首先,会计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既要掌握会计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又要通过对会计核算的考核分析来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为企业的现代化经营与管理提供参考。其次,会计人员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做到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密守信,以“不做假账”为道德觉悟,以《会计法》为行为准则,做到自律、自重,依法理财。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实质上是向社会提出了提高道德觉悟、重视道德修养、净化环境的基本要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应自觉提高职业道德意识,从而营造出建设职业道德的和谐环境。

  当然,我们也不能坐等外部环境净化之后再来谈会计职业道德问题,会计人员也决不能因环境差而放弃职业道德修养。因此,面对当前环境,“出污泥而不染”应成为会计职业界的一种高尚追求,以赢得社会对会计职业的崇敬。

  另外,会计从业人员要自觉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强化法律观念,认清弄虚作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是一种违法行为, 自觉接受监督,将外在监督转换成自我约束的需要,自觉杜绝违法行为,提高法制意识水准,带头维护会计法规的尊严。加强法制建设与《会计法》的学习和实施力度,使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熟悉《会计法》以及财经法纪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心中有数,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通过加大法制建设和监督力度,使之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成本”大大高于其所得收益。

  (二)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增强单位自身约束监督机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堵塞漏洞、增收节支、保证国家资金和财产安全、完整的重要措施,是贯彻执行国家会计法制、法律、规章、制度的重要基础。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加强对会计信息的采集、归纳、记录、汇总等过程和相关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可及时发现并有效纠正会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经济管理活动。做到以法律来约束人,以制度来规范人,用法律和制度来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预防、控制和避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

  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会计信息的合法与公允,经济业务合规合法,并提高经营效率。健全的内部控制,通过适当授权和职责划分,确保经济业务合规合法,通过会计工作的内部分工及原始凭证的审核、记账凭证的编制与审核、记账与对账、资产清查、会计报表编制与审核等相互交叉稽核和内部审计的独立稽核,预防、发现并纠正会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失误,以此来减少会计信息失真。这也是新《会计法》中增加了要求各单位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理论依据,实际上也是反映了国家希望通过相关法律促进各单位内部建立内部控制来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愿望。

  (三)建立“三位一体” 的会计监督体系

  为从根本上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要按《会计法》要求建立“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即以国家财政部为主体的国家监督、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以单位为主体的内部监督。对各单位会计工作进行监督,首先是财政部门要经常进行检查指导;其次是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事务所对其会计行为进行查验、评估;三是通过内部权、责、利合理安排,形成-个相互交叉、相互制约、相互信赖的监督制度。通过建立这样一个严密、有效的监督体系来保证会计工作依法有序进行,根除做假账的土壤,从而确保会计信息质量。

  (四)明晰企业产权,强化约束机制

  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对企业产权进行明确。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混乱,是因为很多管理者未能认识到所有者财务和经营者财务的差别,使所有者和经营者责任不明且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致使所有者的所有权得不到保护,同时又使经营者的经营权不能完全施展。

  只有产权明确,才能财务清晰,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才能解决。

  (五)加强外部检查和监督及加大处罚力度,发现和处罚会计舞弊行

  对于会计舞弊,只有通过外部检查和监督才能发现和揭露,也只有通过加大对会计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才能减少会计报表舞弊。健全以审计监督为主,财政、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监督检查及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综合外部监督体系,推广经济责任审计,真正做到“不经审计,不得离任;不经审计,不得提拔”。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越有效,会计舞弊的动机就越弱,会计信息质量就越高。

  在我国现行法律中,《会计法》、《证券法》、《公司法》、《刑法》等都规定了提供虚假会计资料的处罚规定。只有坚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会计舞弊行为才会越来越少,会计信息质量将会越来越高。

  (六)改进企业业绩评价体系

  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应当注重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科学性。考核方案设计和业绩评价指标的选择中应加强对会计信息产生全过程的考核,避免对于结果状态的偏爱,以正确弓|导会计工作的运行,保证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七)加快会计电算化和会计网络建设

  实现会计电算化,使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和生成有了相对统一的规范。用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必然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核算质量,增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是防止做假账的有效手段,也有利于会计账、证、表的规范处理和会计档案、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使他们将更多的精力用于财务管理和业务学习。实现电算化的同时实现网络化,财政和监督部门]还可以从特定的网络上了解各单位的会计工作情况,便于及时发现和解决违法违纪行为,有利于进行管理和监督。

  总之,解决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既容易又复杂的实际问题。说容易,是因为这个问题本来不应该成为问题;说复杂,是因为会计信息与会计信息提供者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他们为了避免承担责任,最大限度地享受权利和利益,在主观上具有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强烈动机。因此,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公允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和管理者与会计信息提供者博弈的结果,这种博弈将会一直持续下去,从而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也是一个较长时期的任务,不能希望一蹴而就。

  有先哲云:天下欲乱计先乱,天下欲治计先治。希望我们所有的会计人都能铭记朱镕基总理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的题词:“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诚如此,则殷鉴不远,未来可期。

  [参考文献]

  [1]朱锦余会计信息失真的综合分析及对策[J]财务与会计导刊,2001,(12).

  [2]吴雪贞.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任重而道远[J].会计之友,2002,(10).[3]翟照艳.会计信息市场失灵的分析与防范[J]会计时空,2002,(6).

  [评析]

  蔡俊瑛同学的《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选题立足于目前会计领域出现的严峻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论文理论联系实际,从会计人员的素质、企业内部机制、产权制度、会计舞弊、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和处罚力度等六个方面对会计失真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通过自己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合理的应对策略。原因分析全面客观,探讨策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如提出的加快会计电算化、会计网络建设和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等对策,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文章结构严谨,正文主要撰写了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和对策两大部分,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体现了论文结构的完整性和层次性。文句顺畅,观点鲜明,逻辑清晰,更可喜的是作者能赋予文章内容上的一些新意,是学生同类文章中的上乘之作。

  (点评:谢芳)

原文出处:包锦阳.大专生毕业论文(设计)[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98-108.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财务会计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