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本科毕业论文 >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

“互联网+”背景下工商管理跨界培养的现状

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 作者:柳青
发布于:2018-08-09 共3397字

  摘要:“互联网+”给我国的各类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 以往注重理论课堂的教育方式, 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国家关于科学学科的发展建议和规划。尤其是在教育科学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 各类教育学科的建设都应当以培养国际化、专业化、综合性人才作为最终的培养计划, 在这种背景下, 工商管理专业的跨界培养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工商管理学科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文科大类, 一直以来以培养全方位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学科建设目标, 这就需要在整个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安排中, 体现出时代性和应用性。跨界人才的建设机制是我国高校培养人才的新方案, 是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全新选择, 有利于促进我国高校人才队伍与全球高尖端人才的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互联网+”; 工商管理; 跨界培养;

工商管理

  1“互联网+”背景下工商管理跨界培养的现状

  1.1 工商管理专业的实务性明显增强

  以往高校工商管理课堂教学多是以书本教育为主, 学生很少能参与企业或者政府机构的管理实践, 导致我国的工商管理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实务脱节的, 等学生真正进入工作岗位后, 会发现自己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实践工作的能力并不强, 这种问题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培养方案中将会得到缓解。“互联网+”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很高, 一般没有实务经验的学生难以适应计算机时代的工作安排和计划。同时, 这种培养方案在课堂教学中也在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 也有利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这些都是工商管理专业发展的必备因素。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必须在理论教学之外加强实务培养, 提高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

  1.2 工商管理跨界培养的尝试经验较少

  “互联网+”模式下的跨界培养在整体上还是处于尝试阶段, 且高校对于教育制度建设还处于摸索阶段。目前来说, 还没有一个全面的教育管理模式真正得到贯彻落实, 各高校往往是从国外工商管理的综合性模式吸取经验, 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 制订相应的跨界培养方案。但是, 我国的教育实践现状与国外有显著区别, 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不统一, 部分高校的文科类教学实践较差, 因此在整体上还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 采取不同的尝试政策。但是, “互联网+”背景下工商管理课程的实践经验较少, 部分高校的不同教学实践工作面对不同挑战, 仍然需要不断进行实践总结。

  2“互联网+”背景下工商管理跨界培养面对的挑战

  2.1 传统工商管理培养方案的影响制约

  我国的工商管理教育工作持续多年, 不同学校的教学工作也有多年的实践, 授课老师在数年的教育工作中也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要想推进工商管理跨界培养, 必须从教师的培养方案入手。但是, 由于教师的教学任务重, 因此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案。同时, 跨界培养方案需要其他部门配合, 尤其需要与其他学科老师进行交流, 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教学层面的统筹综合上没有改革传统培养方案的情况下, 盲目推动跨界培养的方案, 即使后期开展整改工作, 也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 工商管理跨界培养面临的首要挑战就是传统工商管理培养方案的制约, 高校与科研机构在开展工商管理跨界培养的工作时必须不断改革传统工商管理培养方案。

  2.2 工商管理学科建设不明确

  工商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 在实务中很难将其划入准确的学科范围内。因此, 对于工商管理跨界培养的总体方案难免存在着许多争议, 部分学者认为, 这是理论重于实践的体现。由于国家比较重视科学学科, 一些综合类的文科学科的建设投入明显不足, 没有充足的师资投入和充分的项目管理资金投入, 导致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十分缓慢。

  2.3 工商管理跨界培养的人才来源不足

  跨界培养方案对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极高, 既需要培养能够适应不同学科建设的高素质人才, 也需要能够承担学科创新与学术发展的人才。但是, 我国工商管理的培养起步晚, 实践经验不足, 人才供给结构也不是时十分合理, 这就导致工商管理的人才供给不足, 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现实需求。我国目前的人才供给结构是文科类的专业研究人员数量不足, 理工科的专业研究人员比例较大。这是由于我国一直以来将文科类的课程建设作为整体的理论学习课程, 没有制定完全的文科研究鼓励机制, 导致在实践中出现了重理轻文的现象。这类不完善的学科建设体制阻碍了国家文科科学建设的不断发展, 导致在实践中文科尖端人才极度缺乏。而工商管理在课程类型上是更加偏向于文科类的课程, 因此, 工商管理的人才培养现状也是不能适应学科跨界发展的需求。综合性人才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需要以往学科建设经验的不断积累, 也需要不断增强综合性的人才培养投入。

  3“互联网+”背景下工商管理跨界培养的建议

  3.1 加大工商管理跨界培养投入

  工商管理跨界培养既需要学科内部研究人员的不断研习, 也需要国家加大跨界培养投入。首先, 我国要在资金上支持高校通过一系列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工商管理跨界人才。其次, 我国可以通过财政补助的方式增加工商管理专业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加大整个教育体系的不断交流。最后, 我国可以在一些高校首先开展工商管理的跨界培养试点工作, 通过不断的理论与实践的交流融合, 先了解跨界培养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不断改进投入解决问题, 在试点工作成熟的情况下, 再在其他高校开展工商管理跨界培养计划。

  3.2 结合“互联网+”的发展实际, 学习国外工商管理跨界培养的有益经验

  国外关于工商管理的理论实践研究, 相比较国内具有更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因此我国在开展工商管理跨界培养的过程中, 可以学习国外学科建设的有益经验, 统筹整个建设方案的实际发展情况, 不断结合国内实际, 加以整改。国外的实践主要是集中在工商管理的跨界学科选择上, 国外将其与经济金融、法律学科等操作性文科建设学科相结合, 这样, 工商管理的人才培养既可以掌握本学科关于管理科学等经验建设的总结, 又能加强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掌握, 可以了解关于国家财政税收制度和相关行业法律规定的知识, 这是一种更能适应经济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培养办法。我国在工商管理培养中也可以采取这种办法, 加强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实践, 学习域外先进的培养经验, 尤其是国外关于跨界培养的具体实践, 再将这些经验与我国国情相联系, 在符合我国人才培养的政策下, 不断丰富工商管理培养的内涵和经验。

  4 结语

  我国工商管理的跨界培养方案, 是基于国际化快速发展对整个学科建设的现实需求, 同时也是响应国家“互联网+”政策的有力号召。将跨界培养计划与国家人才培养的具体教育政策相联系, 保障建设方案的可操作性, 尤其是要注重保障人才培养与学科进步的现实可实践性, 提升国内学科的国际化水平, 提高国内人才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水平。跨界培养是在教育发展新时代中的全新尝试, 在不断的学科建设改进工作中居于重要地位, 值得不断推进, 其他学科也可以效仿工商管理专业, 不断尝试, 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程琥.论我国网络市场监管的行政法治转型[J].行政法学研究, 2017 (1) .
  [2]杨一翁, 张欣瑞, 尚会英.微信与蓝墨云班课的应用--“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型市场营销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 2017 (1) .
  [3]周叮波.共享经济与企业创新--第八届全国比较管理研讨会综述[J].百色学院学报, 2016 (5) .
  [4]张旭梅, 官子力, 范乔凌.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电信运营商产业链延伸合作模式及策略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6) .
  [5]王凤莲, 谢荣见, 王邦伦, 等.“互联网+”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 2017 (1) .
  [6]周舟.“互联网+”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跨界培养对策与建议[J].江淮论坛, 2017 (3) .
  [7]李学兰, 陈雪琦.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学生自适应学习平台建设--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2) .
  [8]于茜虹, 陈锋.“互联网+”背景下工商管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制建设[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 (6) .
  [9]周永务, 钟远光, 谢维, 等.“互联网+共享经济”下的运作管理--研究热点与展望[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4) .
  [10]黄婷婷.互联网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培养模式[J].商场现代化, 2017 (15) .
  [11]张才明, 杨晓智.信息社会背景下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为例[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4 (6) .
  [12]罗仲伟, 任国良, 焦豪, 等.动态能力、技术范式转变与创新战略--基于腾讯微信“整合”与“迭代”微创新的纵向案例分析[J].管理世界, 2014 (8) .
  [13]叶广宇, 刘洋.范式转变中的全球价值链整合与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第八届中国战略管理学者论坛观点述评[J].经济管理, 2016 (1) .
 

原文出处:柳青.“互联网+”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跨界培养的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04):184-185.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工商管理论文
返回:工商管理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