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有了很大的进步,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对于企业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大大促进了企业的生产效益,改变了企业落后的管理 模式,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生产力,尤其是信息技术的的应用大大的提高了人们对信息的共享和生产的自动化,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出现对于企事业的管理 模式及水平都有较大的帮助,如今我国会计 电算化事业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着其发展, 所以,本人选择了这个问题进行探讨,本文首先阐述了相关概念,而后对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我国;电算化会计;成就;不足;分析;措施
摘要
目录
引言
第1章 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的概述
1.1 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的含义及特点
1.1.1电算化会计的含义及特点
1.1.2手工会计的含义及特点
1.2 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的关系
1.2.1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的区别
1.2.2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的联系
第2章 我国电算化会计的现状与不足
2.1 我国电算化会计的现状
2.2 我国电算化会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3章 我国电算化会计不足的应对措施
3.1提高对电算化会计的认识
3.2培养电算化会计综合性人才
3.3提高软件的智能化水平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引言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算化会计为会计翻开崭新的一页。在21世纪的今天,电子计算机作为一种能够自动、高效、精确的进行信息处理的现代化电子设备,无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电子计算机在会 计领域的应用更是对会计行业的一次巨大改革。与传统的手工会计、机械会计等会计手段相比,电子会计的准确性、高效性和可操作性都是毋庸置疑的。在会计核算领域,电子会计将会逐步代替传统的手工记账模式,这也将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电子会计是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数据的处理,从而实现会计数据处理的电子化操作。电子会计最重要的工具是电子计算机。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依靠电子计算机强大的信息记录功能和数据处理功能,会计电算系统将会成为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也会进一步得到发挥。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首先带来数据处理工具的改变,也带来了信息载体的变化,电算化会计对传统会计方法、会计理论都将发生巨大的影响,从而引起会计制度、会计工作管理制度的变革、会计电算化促进着会计信息的规范化、标准化、通用化,促进着管理的现代化。
电算会计化也极大地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了会计职能的转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电算化会计逐步替代了手工会计。
第1章 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的概述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 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 中的简称,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 .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
1.1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的含义及特点
1.1.1电算化会计的含义及特点
1.1.1.1电算化会计的含义
会计电算化是把电子计算机 和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的简称,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部分替代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会计电算化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新技术革命的必然产物,它不仅是会计数据处理手段的变革,而且必将对会计理论和实务产生深远的影响。
狭义的会计 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 为主体的信息技术 在会计工作的应用,具体而言,就是利用会计软件 ,指挥在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在手工下很难完成的会计工作过程。
广义上来讲就是指与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 的开发与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制度建设 、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
随着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含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引申和发展。它不仅指“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而且指其他相关的工作,如会计电算化制度的建立、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会计电算化的宏观管理、计算机审计、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
1.1.1.2电算化会计的作用
1.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实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会计核算 的水平和质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2.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变革,提高经营管理 水平。使财务会计 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
3.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会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4.电算化会计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处理会计信息时,要求会计人员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新知识,简单的操作能力必须具备。同时在会计知识的学习中也促进了会计人员素质的提升。
5.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
1.1.1.3电算化会计的特点
1 .集中性
信息处理的集中,会计电算化后,原在手工条件下需要由多人不同岗位分别完成的记账、算账、报账工作往往只需一二台计算机即可实现。在网络或多用户的环境下,同一组信息可以被不同的用户共享,信息处理集中化的特性更加明显。信息存储的集中,在电算化条件下,系统信息是集中连续存储的,只要计算机有存贮空间,可跨年度储存和利用会计信息。如此,对财务分析与管理尤为重要。
2.自动性
由于电子计算机具有强大的运算功能,系统由计算机来执行从会计凭证到财务报告全过程的信息处理,人工干预大大减少,客观上消除了手工方式下信息处理过程的诸多技术环节,如平行登记、错账更正(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过账、结账、对账试算平衡等,再者,计算机又承担起计提折旧、存货计价和成本计算等繁杂的核算工作。因此,相对于手工系统而言,电算化会计系统的技术性及其复杂程度也大幅度降低。
3.多元性
收集信息的多元化,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电算化的基础上,会计系统通过对各个部门的信息接口转换、接收货币形态的信息,同时亦可接收非货币形态的相关信息,其信息渠道更加宽敞。提供信息时间的多元化,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会计期间已不再是提供会计信息的约束条件,不仅可以按照既定的月、季、年来披露会计信息,而且可以随机快速地生成所需信息,如某种产品的“日成本”、“周成本”.并可对系统实施实时控制。处理信息方法的多元化,电算化会计系统在主体认定的计算方法(如固定资产折旧的直线法)的同时,如果需要亦可选用其他备选方法(如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进行试算,比较差异。此外,由于系统接收(或调用)了大量非货币形态的相关信息,便于系统运用有关数学模型和方法,进行财务分析、预测和决策。提供信息空间的多元化,借助于信息处理方法多元化的结果,电算化会计系统提供信息的空间非常广阔,根据需要,有货币形态的信息,亦有非货币形态的相关信息(如职工的招聘与下岗、社会公益事项),既有历史信息(历史成本),也有现在信息(重置成本、市场公允价值)和未来信息(预定成本、目标利润)。提供信息形式的多元化,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采用,电算系统除了提供数字化信息,也可提供图形化信息(如财务分析的直方图、折线图)以及语音化信息(如有声分析报告)。
1.1.2手工会计的含义及特点
1.1.2.1手工会计的含义
手工会计是一种以人工处理为主的数据处理系统,在手工会计信息系统阶段,财会人员用纸、笔、算盘、计算器等工具,对会计数据进行记录、计算、分类、汇总,并编制会计报表。
1.1.2.2手工会计的特点
1.复杂性
信息关系复杂,会计信息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等几大部分。这些信息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紧密关系,如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成本与损益之间的消长关系,总括信息与明细信息的核对与统辖关系。信息接口复杂,会计信息是以货币形式综合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其信息的源点和终点触及供、产、销每个环节以及人、财、物每个部门或单位。信息计算复杂,会计信息的处理过程自始至终离不开各种计算方法,如固定资产折旧的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存货计价的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个别认定法,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
2.有序性
会计系统对经济活动的反映与监督是根据经济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连续不断地进行的,即根据主体每一经济交易或事项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试算和编制会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其间,涉及会计信息的判断、确认、分类、计算、组合、复核、记录、再分类、再重组等多个技术环节来生成对外会计报表和对内财务报告,从而,再开始下一个会计期间的循环。这些环节环环相扣,循序渐进,不得随意打乱和跳跃。
3.规范性
会计信息处理具有一整套系统、完整的程序和方法,必须遵循“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以及行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信息的收集、处理、交换均必须以有形的实物为载体,如出库单、发票等原始凭证,活页式、订本式的账簿,具有一定格式的会计报表等,对于每一环节的处理结果都具有可验证性,并可追溯其来龙去脉,提供清晰的审计线索。
4.分散性
由于会计信息系统综合、系统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貌,使得会计信息处理的工作量很大,在手工条件下需要由多名会计人员分工协作才能完成。为避免人工在任何环节与任何时侯都可能出现的计算、记录等方面的差错,根据复式记账原理,环环检查、平行登记、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表核对、试算平衡等技术要贯穿于整个处理过程。
5.单一性
具体表现为:会计主体的单一,会计信息系统仅收集、处理和交换与主体直接相关的经济事项的信息,而不包括所在行业的信息,以及与企业有关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或市扬信息,如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有关股票市价。会计期间的单一,手工条件下,会计系统只能以“月”作为最小会计期间来提供会计信息,而不能提供更小单位期间的信息,如某产品的“ 周成本” 或“ 日成本”.货币计量的单一,会计系统只收集、处理和交换能够用货币描述的经济事项的信息,而不包括非货币计量的信息,如企业人力资源的投资与更新、企业环境绿化与“三废”治理的信息。核算方法的单一,会计系统只确认主体认定的核算方法所生成的信息,而不包括其他备选方法或程序所可能生成的信息,如主体认定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系统便不能存储和生成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认定的存货信息。信息确认的单一,会计信息系统仅收集、处理和交换已发生的经济事项的信息(历史成本),而不包括未发生的经济事项的信息,如未决诉讼、潜在的市场利润与风险等。
1.2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的关系
对于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的区别,1、电算化会计改变了手工操作下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一套账务处理流程,实现会计数据的自动化、电算化。2、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加强日常财会管理提供所需要的信息。3从广度和深度上扩展了会计数据的领域,为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分析、掌握发展规律创造有利条件。
1.2.1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的区别
1.2.1.1账户设置方法和账簿设置方法的不同
在手工会计中,会计有六大要素分别为: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利润 、收入 、费用 等六大类账户,根据六大账户设置总分类账和不同的明细分类账。明细账有:日记账、三栏式账、多栏式账、数量金额式账。手工会计中规定日记账 ,总分类账 要用订本式账簿 ,明细账 可以用活页账册。
在电算化会计中,把设置账户定义为:为了将来取得某种信息,预先设置好系统的基础设置:部门档案,职工档案,会计科目设置,凭证类别设置,项目目录设置,客户、供应商档案设置,结算方式设置。这些账户都要设置一个科目号,这个科目号的第一位,就标志这个会计科目 的大类别,前三位标志了总账的会计科目,例如:“销售费用”的科目代码是6601,广告费是“销售费用”的下级会计科目“660105”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各种处理,也方便于在工作中查找。电算化完全打破了手工会计下各种账簿的不同处理方式和核对方法,它实现了从凭证上来获取相关的数据,数据共享(同时产生现金日记账、银行日记账 、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报表等等)。
1.2.1.2 工具不同
电算化系统是运用电子计算机,数据的处理与核算都是由计算机的程序完成,只需要会计人员输入原始的数据,计算机就能很快计算出最后的结果。提高工作的效率,也提高工作质量。
手工使用的运算工具是笔算、算盘、计算器,计算过程中每次的运算都要重复一次运算。由于手工会计不能存储运算结果,这样就得加大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在计算中边计算边记录,容易混乱,速度慢且工作效率低。
1.2.1.3会计工作组织体制不同
电算化系统的工作组织体制是以数据的不同形态作为依据划分为:1、信息收集组(以原始凭证手工系统的工作组织体制主要是以会计事务所的不同性质制定为:材料组、为原始数据,处工作组、成本组、资金组、固定资产组、综合财务组,他们之间通过信息资料、互相往来、相互稽核、以及分别各自做自己的工作,使整个衔接很通畅);2、凭证编号组(按事先规定的编码原则或者需要数据处理的其他文件进行编码);3、数据处理组(包括数据的输入、处理、输出);系统组(就是对系统软件的维护,保证数据安全正常运行)
以上的异同,明显的可以看出电算化将手工数据的分散收集、分散处理、重复记录操作方式改造成电子计算机的集中收集、统一处理、数据共享的操作方式。这样的改变也同时减轻了人员的工作量,工作性质也更加的规范化,从而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1.2.1.4内部控制方式不同
传统手工会计对会计凭证的正确性,一般从摘要内容、数量、单价、金额、会计科目等项目来审核;对账可根据凭证、明细、总账的核对数据的正确性,还可通过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等内部控制方式来保证数据的正确,堵塞漏洞。在我们登记特殊明细账填写金额的时候必须同时登记数量,单价,方便在最后结算合计。
电算化会计由于账务处理程序和会计工作组体制的变化,除原始数据的收集、审核、编码由原会计人员进行外,其余的处理都由计算机部门负责。内部控制方式部分被计算机技术替代,由手工控制转为计算机控制。在内部控制中,对会计电算系统的数据加工处理方法要求严格、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要求高、数据系统要具有可验证性、要求要有充分的安全可靠性保证,同时还要求会计信息系统兼有监督和管理的功能。
1.2.1.5登账规则不同
电算化会计可以通过对凭证的分类、排序、合并,来生成任何一种账薄的形式,电算化是由程序完成登账工作的。只要凭证是正确、输入无误,以此生产的数据和形式都是正确的。如果凭证或输入有误,电算化不可以采用手工会计系统完全一致的改错方法。记得在实训过程中,由于把数据填写错误的凭证记账了,我尝试了多种的更改:a、采取取消“审核”去修改,窗口弹出的信息为“此凭证已记账,无法更改”;b、在点击取消“记账”显示的是灰色,也无法更改;c、把错误的凭证“作废”,重新填写凭证,在保存的时候,窗口信息显示为“凭证已经存在,无法保存”.最后老师给我们找到解决方法的快捷键,在显示的窗口中取消“记账”,依次还需要取消“审核”,再更正凭证。
手工会计登账按规定日记账、总账要用订本式账册,明细账要用活页式账册。会计人员要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登账时账页应当连续编号,不得有缺号、隔页、跳行出现,否则无效。出纳人员对现金日记账,必须每日结出余额并与库存现金实有数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当每笔结出余额,定期与银行进行核对。如果在此中发现账薄记录有误,或者是重复登记,例如在实训中结算家乐装饰材料公司的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 职工福利费发生的时候应计入“应付职工薪酬”,那是因为这些科目在以前都已经计提过了,是通过“管理得用”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的”,就不能计入“管理费用”.应采取划线法或红字更正法,账页中的空行、空页要用红线消。
1.2.1.6结账不同
电算化会计结账前应检查该月的所有凭证是否都记账、结账日期是否正确、其他相关的模块数据是否传递完,以及其他结账条件是否完整。在实训期间我们最后结账的时候就出现过不能结账的情况,接着就返回,检查本月份输入的会计凭证登记是否记入账,只有本期输入的会计凭证全部入账后才能结账。而且一个月只能结一次账。结账也必须是逐月结算,如果上月的账没有结算完,本月是无法结账的。在我们结账之前做好数据的备份,如果结账不正确可以恢复重新结账,这样可以保障数据的完整不被丢失。
手工结账一般是在月末、季末或者年末将账薄记录定期结算清楚。手工结账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结清各种损益类账户,来计算“本年利润”;二是结清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分别结出本期发生额合计和期末余额。结账前,要将每个账户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结账时,应该结转出每个账户的期末余额。在摘要栏备注“本月合计”并在下面通栏划单红线。
1.2.2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的联系
通过在实训操作中发现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既有不同点,也有相同点。下面是对相同点进行的分析。
1.2.2.1系统最终目标一致
在会计工作中,广泛运用计算机来处理经济业务,是会计技术 上的革命,但并没有改变会计的基本原理。会计电算化仍然要遵循复式记账 的基本原理,对发生的经济业务都要运用复式记账原理,编制会计分录 ,登记账户 ,然后编制会计报表。
无论是电算化还是手工系统,它们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加强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决策,提高经济效益。手工会计或电算化会计要达到系统目标,都必须经过数据的收集、加工、处理和传输,从价值方面入手来控制经济活动 ,努力实现以尽量少的投入,达到尽量大的产出。
1.2.2.2基本工作要求相同
1、采集数据,予以输入; 2、存储数据或资料 3、数据的加工处理,如排序、分类、计算和统计 ;4、信息和数据的传递;
1.2.2.3都以遵循会计法规为重要依据
会计理论和方法会计法规和准则共同遵守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 .电算化会计不能置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于不顾,相反应当更严格地执行,从措施上、技术上杜绝可能的失误。手工会计杜绝在账簿、凭证上做手脚。第一、每一笔业务的发生,都要根据其原始凭证,一一登记入记账凭证、明细账、日记账、三栏式账、多栏式账、总账等等可能连通起来的账户。手工会计需要把原始单据附在凭证后。第二、会计的每一笔账务都有依有据,而且是逐一按时间顺序登记下来的,极具逻辑性。第三、在会计的实践中,漏账、错账的更正,都不允许随意添改,不容弄虚作假。每一个程序、步骤都得以会计制度为前提、为基础。只有我们遵循了这些规定,才可以在会计的发展中得到更多的肯定。
1.2.2.4信息技术的基本功能
会计信息技术的基本功能为:信息的采集与记录,信息的存储,信息的加工处理,信息的传输,信息的输出。只有具备这五种功能,才达到系统目标。在手工与电算化系统中,电算化具备更科学和现代化的管理体制。
1.2.2.5都需要保存会计档案
会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重要历史资料(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总账、科目汇总表等会计核算的专业材料),必须按规定妥善保管。在会计档案中无论是电算化还是手工在每个会计年度形成的会计档案的作用都是不变的。由于电算化的保存很容易被复制与备份消失,以此就要求系统的信息资料管理得到加强。这些系统资料必须同手工会计系统一样。
1.2.2.6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是企业经营、资金、成本等主要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也是国家宏观决策的依据之一。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编制的报表要符合要求。电算化会计依据初始化系统管理及基础设置,明细的余额、凭证的统计,启动UFO表、设计表样、设置关键字、在表格中设置公式、检查公式、最后生成报表、保存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手工会计依据的是根据业务的发生,取得原始凭证,将其登记记账凭证。然后,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其明细账。期末,填写科目汇总表以及试算平衡表,最后才把它登记入总账。结转其成本后,根据总账合计,填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等等年度报表。
第2章 我国电算化会计的现状与不足
2.1我国电算化会计现状
随着电子计算机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人类的生活在向更高效、更优质的方向迈进。电子计算机在会计方面的应用即会计电算化逐步显示出其优于手工会计的特点,从而得到了众多会计工作者的青睐,并广泛应用于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总的来说,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已基本普及,但由于各地区,各企业的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异,导致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不平衡,通常是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效益越好的企业,会计电算化程度越高,计算机对会计工作的帮助越大。近年来,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会计工作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行会计电算化的企业需要既懂会计知识,又精通软件开发的复合型人才。经过社会上各种层次专业教育和会计知识培训,会计人才已不在紧缺之列。但企业还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对从网络上得到的会计信息进行“过滤”,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而且要注意对本企业财务机密保密,防止网络黑客和竞争对手非法获取本企业的会计信息资源。目前,我国会计人员达2,000万之多,但会计人员知识结构、业务水平总体来说还不高,复合型会计人才仍供不应求。在我国,会计电算化应用、推广、发展迅速,从单项业务处理到建立较为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从“各自为战”的单机操作到会计软件网络化的实施,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成绩,但随着网络系统更进一步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在安全方面出现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计算机病毒和网络黑客等。病毒具有隐蔽性高、传播范围广、破坏力大等特点;黑客是未经授权侵入网络的用户和程序,它的危害一般有:破坏用户个人信息、解开密码、轰炸即时消息等。这些都对会计信息的安全性构成巨大威胁,会计电算化继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加强其安全机制。会计软件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重要前提,软件的发展和使用决定着企业、公司的会计工作能否继续和深入。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使得财务软件已在我国部分企业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财务软件经历了从DOS 到Windows 再到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过程,但软件光有先进的技术而未与管理目标管理思想相融合是不能给企业带来大的价值增值的。由此可见,软件行业要从客户需要出发,与企业管理目标和管理思想融合,才能得到更快的发展。
2.2我国电算化会计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1.人们思想认识问题
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多数单位电算化都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使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同时,在软件更新及硬件投入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更不用说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以及注册自己的网站,根本没能利用信息技术优秀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这种认识对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十分不利。
2.复合人才的缺乏
电算化会计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由于会计电算化涉及到会计和计算机两种专业知识,在岗的会计人员虽经过计算机等级培训,但与实际要求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一方面由于计算机培训教材老化。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几年时间,计算速度提高了几十倍,软件操作系统也有质的变化。而现在的教材多为几年前的,所介绍的知识陈旧,实用性不强,经过这样的培训并通过考试的人员实际操作能力可想而知;另一方面,会计人员知识不全面,缺乏对会计人员的再培训和定期考核。电算化会计系统是人机结合的系统,它既需要熟悉计算机操作的财会人员,又需要精通计算机硬件维修、信息系统管理和基本财务知识的系统管理员。但我国这种复合型人才还相当匮乏,培养这一类的人才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3.会计电算化涉及范围的局限
缺少具有管理功能的会计软件功能大同小异,开发不足使会计电算化软件品种众多,但其功能却大同小异,“千品一面”,基本上包括账务往来、存货、工资、固定资产、销售、成本和报表等一些模块,主要的功能是核算。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每个企事业单位都要面向市场,需要独立自主地在预测基础上进行生产经营决策,在决策执行过程中还要加强控制,事后要组织好核算分析,因而需要开发真正具有管理功能的会计软件。没有实现管理会计电算化,并不是完整意义的会计电算化。完整意义的会计电算化应该是财务会计电算化和管理会计电算化的有机结合。管理会计一方面充分利用财务会计记账、算账提供的资料;另一方面,它还可以从财务会计基本信息系统之外取得有关信息,根据管理上的要求进行加工计算,借以为管理上提供各种有用的资料。
4.会计软件不能及时升级换代
软件安全性、保密性差不少企业认为电算化仅仅是“以机代账”,软件只需要一次投入即可,出现了只重视硬件换代,不注意软件升级的情况。从奔腾Ⅱ一直到奔腾Ⅳ,机型更换了几次,但财务软件仍停留在“古老”的Foxbase开发的DOS版上。另一方面,多数企业总是忙于开发、购买硬件和会计软件,并求得账、证、表的正确输出,却很少过问计算机系统是否安全可靠,企业以及部门的内部控制是否健全,导致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可靠性持怀疑态度。会计信息的安全性、保密性与企业的生存及发展息息相关,是企业的机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安全性、保密性重视不够,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隐患。而多数财务软件都把开发的重点放在理财和提供多功能管理和决策上,对软件数据的保密性没有考虑太多。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给企业带来无限商机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一些实行会计电算化的财务人员对计算机病毒的侵入防范意识不强,未能按照规定程序操作,导致会计资料丢失或出现错误,使软件在使用过程中泄密并遭受网上黑客的攻击等,一旦软件瘫痪或受病毒侵袭,即使重新安装了软件系统,要恢复和关联原有数据也非常困难。很多企业并没有针对网络环境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会计电算化安全防范措施,一旦发生问题将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5.内控制度不够健全
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十分薄弱会计电算化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但同时也增加了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等岗位,带来了许多新的要求,提出了新的问题。而目前,我国建立在手工操作条件下的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一些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也不是十分完善。实施会计电算化,就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加以约束,才能充分发挥电算化的优势。目前,不少单位没有严密的管理制度或有章不循,使得会计电算化不能正常健康运转。由于基础工作薄弱,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电算化管理也就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手工与计算机并行时间过长,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第3章 对于我国电算化会计不足的应对措施
3.1提高对电算化会计的认识
当前从已实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企业来看主要有以下认识偏差:一是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会计核算工具的改变甚至有的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用计算机代替人工打出的账比手工记的账好看一些搞不搞无所谓看不到其对会计职能、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流程的深刻影响因此对会计电算化工作一味求简;二是许多企业领导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片面认识仅把会计电算化认为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标志当作树立企业形象的一种手段把计算机作为主要因素把财会人员作为次要因素只重视机的因素不重视人的因素不重视人员的培训;三是部分财务人员错误地认为实行会计电算化只是一个形式较为方便没有意识到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重大意义在实际操作中对于会计软件的使用只局限在核算上对于其他作用、功能不加以使用推行以至于有些单位花钱买了软件却没有真正使用
3.2培养电算化会计综合性人才
知识经济对于企业的财务信息的加工与输出具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未来会计软件要实现更高层次的网络化信息处理。这一发展趋势,势必要求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人员在会计和计算机两个领域都非常有专长,成为这两个领域里的行家里手,加大对“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对电算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要经常性地进行,并结合经验交流,使培训收到实效。若只有普及型的速成人才培训,难以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水平。在吸纳高校会计电算化毕业新生的同时,还应选拔具有一定计算机知识的会计业务骨干到高校进修计算机专业,这样新老结合,高、中、低结合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就会形成,必将推动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进一步提高。
3.3提高软件的智能化水平
向会计决策支持系统和会计专家系统方向发展加快财务软件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化。管理型的会计软件除了具有完善的会计业务核算功能外,还应大力加强会计数据分析预测,辅助计划的制定和控制,支持高、中、低各管理层次的管理决策。管理型会计软件不但可以实现或辅助实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中的主要功能,而且可以使它们和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尽快开发出以管理为导向的会计软件并推广使用,有关部门应结合企业的管理特点,制定全国统一的、具体的管理规定和标准。有了可操作的管理规定和考核指标体系,会计电算化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才能有据可依,企业的管理才能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方向是会计决策支持系统和会计专家系统。会计决策是指根据会计资料,使用会计模型,运用会计分析方法对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备选方案进行优选,从而达到事前决策的目的。会计专家系统是指能模仿专家,并发挥同样作用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加强会计软件本身界面的友好性、易用性。让掌握计算机
知识并不多的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上手,这就需要软件开发人员能够设身处地为使用会计软件的从业人员考虑,使开发出来的会计软件易懂易用。
结 论
本文总体论述在这个与时俱进的时代里,无论是社会经济环境,还是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会计上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会计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会计电算化已经或正在取代手工记账。二是会计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会计的变化源于企业制造环境的变化以及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而后两者又起因于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对于我国电算化会计现状,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国外相比之下,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要加大发展的力度,培养高科技的计算机人才,来开发计算机软件,要提高会计人员的电算化水平,培养一批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的人员,要加大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力度,废除会计法规中的一些不符合会计电算化的制度,会计电算化制度中的一些法规和条例应该不断改进和完善,来适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水平,在我国电算化事业中要吸取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不断总结、不断进步,会计电算化人员要为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致 谢
能够顺利完成本次毕业论文,要特别感谢成都理工大学曾廷敏老师在此期间给予的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辛茂荀。电算化会计[M].中国物价出版社,2009.08:55-60
[2]张辉,李光亚。会计电算化[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45-159
[3]张新华,王桂媛。会计电算化[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5:234-235
[4]初级会计电算化[M].立信会计出版,2010:180-213
[5]狄毅飞。现代会计电算化 [M].中国证劵期贷出版,2010:34-36
[6]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委会。初级会电算化[J].,2009:14-16
[7]江苏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委会。初级会计电算化[M],2010.05:22-24
[8]王储。会计电算化与会计工作[M].北京财会出版社,2003:20-21
[9]刘语成。中国会计电算化的实践分析[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34-35
[10]王鑫则。会计电算化之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2-15
[11]侯云东。我国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0:No18,55-56
[12]王虹。对我国会计现状的认识和思考[J].经济师,2008,4:150-151
[13]龙海燕,裴蓉。财务会计[M].西南交通大学,2008
[14]蒋洁萍。基于会计信息化辅助财务分析的思考[J].金融经济,2010(6)
[15]王素玲。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应注意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之友 , 2009.6
[16]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会计[M].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9
信息化时代, 会计信息化将实现企业内部财务与业务信息一体化, 实现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信息一体化, 使得会计信息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具有更广泛的应用价值,...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信息社会化使会计信息系统发生变革,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会计受到会计信息系统的冲击,并且影响领域甚广。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在各个领域(包括会计领域)的广泛应用,会计工...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区已经表现出明显差异。计算机在各个行业的应用使得各行业的发展有了新的突破。在会计工作中,会计电算的出现受到了一众工作者的好评。...
本文就论述了会计电算化这一行业内部的管理与发展, 为我国会计电算化行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实现管理的信息化也是企业信息化的其中一个内容,而实现管理信息化,就得实现会计电算化,因为实现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就是先得实现会计电算化。所以基础和核心就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前提是得先实现会计电算化。...
本文通过对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方式的影响进行分析, 并且提出加强会计电算化审计的对策建议。...
本文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主要调查地区, 通过实地问卷调查和网络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深入探究芜湖市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互联网+”时代, 会计的职能将发生转变, 管理会计将成为未来会计活动的主要形式, 会计的理论将进行创新, “会计主体”假设将分化, “会计期间”假设将充实。...
会计电算化不仅使会计工作更加的规范化,也使会计工作效率更高。但会计电算化仍然面临许多问题需要改善,下面将会从会计电算化相关软件漏洞、企业管理人员认识不足、缺乏高素质的会计电算化人才三方面浅析会计电算化目前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本文主要从管理会计的含义及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入手, 分析管理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建立管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