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本科毕业论文 > 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 >

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来源:学术堂 作者:小陈论文答辩
发布于:2015-07-20 共5176字

  摘    要:在贸易全球化的今天,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中小企业当前会计工作的主要工具,是提高工作效率,运用机技术代替手工记帐的基本方式。市场经济的高速,全球经济贸易的复杂多变,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商务日趋活跃,会计电算化不仅减轻了财会人员的劳动强度,为会计工作节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同时也提高了会计信息收集、整理、传输、反馈的速度和准确度,提高了会计的分析决策能力,但会计电算管理仍然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辨证地了解新形势下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客观地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探求其原因,有针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不仅对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而且对整个会计系统,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企业;现状;问题及风险;对策

  目    录

  1 会计电算化的定义与其在我国的发展

  1.1会计电算化的定义

  1.2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

  2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2.1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特点

  2.2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实施应用的现状

  3 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风险

  3.1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3.1.1 会计软件发展模式的局限性

  3.1.2 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严重缺乏

  3.1.3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差

  3.2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风险

  3.2.1 系统故障风险

  3.2.2 内部控制的风险

  3.2.3 人员职责集中带来的风险

  3.2.4 数据输入输出错误风险

  3.2.5 信息存储无纸化风险

  4 中小企业对会计电算化问题的解决对策

  4.1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4.2加强会计电算化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4.3加强电算化的内部审计

  致谢

  参考文献
 

  1  会计电算化的定义与其在我国的发展

  1.1会计电算化的定义

  “会计电算化”一词最早是 1981 年中国会计学会在长春市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正式提出来的。可以简单地将其理解为“将现代有关电子计算机方面的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具体地说,就是利用会计软件,指挥各种计算机设备代手工完成,或完成在手工下很难完成,甚至无法完成的会计工作的过程。

  随着会计电算化事业的不断发展,电算化的含义得到进一步的引伸与发展。它不仅涉及到会计核算, 而且涉及到会计管理、会计决策等会计工作。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含义,有很多说法。有人认为:会计电算化是企业通过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处理会计信息的方法;也有人认为:会云电算化是利用电子数据处理方式,实现对会计数据收集、存储、传输和各种加工处理自动化的一种会计。

  现在大家普遍认为:会计电算化是一门会计边缘学科,是现代会计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计算机技术用于会计工作中,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会计决策的人-机相结合的控制系统。

  1.2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

  根据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以及开发平台与技术的变化过程,可以大体上将我国会计电算发展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与定点开发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

  在这一时期的定点开发工作进行得非常艰难,应用单位并不完全了解计算机技术,也不能全面描述自己的业务需求。由计算机技术人员和企业财务人员组成的开发组只能在摸索中前进。

  第二阶段:第一批商品化会计软件开发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

  在这期间开发出的商品化会计电算化软件主要是以计算机替代手工会计核算和减轻会计人员的记账工作量为目标,一般人们称之为“核算型”会计电算化软件,其主要功能包括账务处理、报表生成、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材料核算、销售核算和库存核算。各模块可以独立运行,模块之间在结构关系是松散的,不能称之为一个系统整体,未能解决数据重复录入和数据一致性控制机制等问题。

  第三阶段:商品化会计电算化软件不断成熟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

  由于在第一批商品化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与应用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一阶段从一开始就进行规范化总体设计,并在功能上做了较大调整,主要功能包括系统管理、账务处理、资金管理、报表、工资、固定资产、采购与应付账款、销售与应收账款、库存管理等。

  第四阶段:会计电算化软件向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末至今)。这一时期推出的大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不仅限于解决企业财务管理问题,而且要对企业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进行一体化、集成化管理。

  2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2.1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特点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进人信息化的基础,是今后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是会计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从总的情况看,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会计电算化的形势和基础比较好,基本完成手工会计记帐向电脑会计记帐的转变。随着新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会计电算化正从简单的会计核算系统向综合的管理信息系统转变,形成以会计软件为核心,融管理、计划、分析为一体的会计电算化管理信息系统。各级各部门都广泛应用会计软件,实现了从DOS平台迅速向Windows平台转变;后台数据库正逐渐由XBASE数据库向互联网络数据库转变。管理机制符合我国《企事业会计准则》及其配套的行业会计制度。人员素质逐渐提高,操作水平日益熟练,系统的安全性与保密性加强,显示财政系统会计电算化以向优良、稳定、科学的方向发展。

  2.2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实施应用的现状

  企业会计电算化基本普及,它不仅减轻财会人员的劳动强度,为会计工作节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同时也提高了会计信息收集、整理、传输、反馈的速度和准确度,还提高了会计的分析决策能力,使会计工作能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但是由于财务工作本身的特点,一些小企业管理基础相对薄弱,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偏低,造成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实践中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会计电算化工作也往往局限于替代手工会计核算,阻碍了企业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同时由于网络财务、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对会计电算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将我国企业在运用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需待解决的问题也暴露出来。

  3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风险

  3.1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3.1.1 会计软件发展模式的局限性

  我国的软件开发公司,都强调突出自己的会计软件开发模式和特点,造成大部分会计软件相互不能兼容,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差异,给用户带来不便。如现在的用户软件或金蝶软件等。由于财务人员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会计软件经销商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得不负担起对用户单位操作人员的培训、初始建账等方面的责任。也就是说,销售的数量和范围越大,需要服务的对象和范围也就随之提高。这种软件不兼容性的结果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3.1.2 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严重缺乏

  财会队伍中的部分人员知识老化,对计算机的应用不熟悉,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积极性不高,短期培训很难取得明显效果,而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人员由于会计实际经验相对比较少,即精通会计知识,又懂得电算化的复合型人才,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实务界都比较缺乏。因此,会计与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更是供不应求,直接影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

  3.1.3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差

  财务数据往往是企业的机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目前,我国不少地方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安全性,保密性重视不够,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一些会计电算化的具体操作者未能按照程序操作,导致会计资料的丢失或错误的出现,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财务人员对计算机病毒的侵入防范意识不强,未能采取有效措施防病毒和黑客的侵入。

  3.2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风险

  3.2.1 系统故障风险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主要由硬件和软件构成,硬件是系统的身躯,软件是系统的灵魂。由于机械故障、突然断电、操作人员失误等原因有可能导致硬件系统失灵,由于非法调用和修改,软件系统因此受到破坏。在网络环境中,网络的开放性、动态性和虚拟性导致系统的可控性降低,一旦遭遇系统阻塞、病毒侵入或黑客袭击,将导致系统的混乱甚至瘫痪。

  3.2.2 内部控制的风险

  会计电算化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但同时也增加了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的责任,带来了许多新的要求,提出了新的问题。目前,不少单位没有严密的管理制度或有章不循,使得会计电算化不能正常健康运转。加上基础工作薄弱,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电算化管理也就出现一些问题,导致手工与计算机并行时间过长,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3.2.3 人员职责集中带来的风险

  手工会计系统强调组织内部人员职责分明,相互牵制,每一步作业步骤都留有原始记录。在会计电算化操作中,由于管理员和操作员常常被赋予一定的访问权限,在相对开放的网络环境里,有可能掌握重要的财务信息,窃取企业商业机密,如果缺乏有效的控制,将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3.2.4 数据输入输出错误风险

  在电算化条件下,会计数据来源于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如果缺乏有效的控制,一旦输入错误的数据,计算机接受这部分数据并进行自动化处理,将引发错误的连续性和重复性,造成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信息输出错误,给投资人、债权人及其关联单位等信息的使用者带来重大损失,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难以保证。

  3.2.5 信息存储无纸化风险

  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数据处理大致分为输入信息、加工信息和输出信息三个基本环节,虽然信息传递仍可以通过纸面文件的形式来完成,但加工过程的自动化可能导致可视性审计线索逐渐消失,除了部分原始凭证和打印输出的报表外,大多数会计信息是以机器可读的形式存储在各种磁介质中,这种数据存储方式有可能给系统带来许多风险,由此产生的大量会计信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储,网络数据的共享性使得电子数据面临着更加严重的安全威胁。

  4企业对会计电算化问题的解决对策

  4.1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是会计电算化高效实施的前提,建立健全一整套电算化模式下的规章制度,形成良好地内控环境,做到不兼容权限必须分离原则、相互制约原则、安全、保密原则、内部防范的原则,内容主要包括:人员管理制度;操作管理制度;数据管理制度;系统维护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定期杀毒制度;电子档案的管理等。

  4.2加强会计电算化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会计电算化系统实施主体是“人”,但无论规章制度如何完善,软件质量如何优良,作为电算化会计系统实施主体的“人”不能发挥作用,有制度而不去执行,甚至恶意的修改软件程序,修改数据库中的数据,非法取得口令,最终还是达不到内部控制的目的。因此,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应直接纳入内部控制结构的内容。管理者应当重视对财务人员的培养,增强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和业务水平,达到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主体诚信。

  4.3加强电算化的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在会计电算化中对于保证会计工作人员正确、有效地完成会计核算工作,并最终产生有用的会计信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内部审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审计,电算化会计账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遵照《会计法》及有关财经法规的规定。(2)审查机内数据与书面资料的一致性,如查看账册内容,做到账表相符,对不妥或错误的账表处理应及时调整。(3)监督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合法性,防止发生非法修改历史数据的现象。(4)对系统运行各环节进行审查,防止电算化实施过程存在的漏洞。

  总之,会计电算化是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产生的,也将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完善。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已远不能适应当前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实现会计电算化,是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的必然趋势。会计电算化突破了传统会计的观念与理论,为财务人员提供了众多机遇,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实施给会计理论和会计研究带来了新的难题,只有不断地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才能使会计电算化为提高中小企业经济效益发挥更大的作用。

  致谢

  本论文是在讲师梁有光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讲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不仅使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讲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本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没有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是没有办法完成我的毕业论文的,再次感谢大家。

  参考文献:

  [1]陈新。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探讨[M].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12)。-112-112

  [2]黄秋涛。会计电算化下审计的发展[M].集团经济研究。2007(11Z)。-69-7.

  [3]王春萍。试论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M].商场现代化。2007(08S)。392-393.

  [4]丁丽娜。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存问题研究[M].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9,(03)。

  [5]张新华,王桂媛。主编会计电算化。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02)。

  [6]朱晓峰。网络会计电算化的信息安全风险及防范[M].福建电脑 2005,(8)。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会计电算化论文
返回: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