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土木建筑论文 > 城市规划论文 >

新形势下的工业区工业组团规划设计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4-10 共3879字

  现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冲突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引人关注。从现今的雾霾天气到频繁的呼吸道疾病,这些突出问题让工业区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它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是与自然共生的,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的野路子已经走不通。而将自然与工业、居住相融合,将休息与生产、生活相融合成为如今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对一个新型工业组团(工业城市)的规划来探讨新形势下的工业区规划设计思路。

  1 项目背景

  2010 年,四川省举全省之力启动天府新区建设,位于双流县的永安组团是天府新区空港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子信息产业的拓展区。它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时机。它承担了将天府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为世界级产业聚集中心和服务高地的责任。

  2 区域环境

  永安组团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处女地。永安组团规划面积约 37. 72 km2,它距天府新区中心 9 km,距双流国际机场19 km。距成都普兴铁路货运站 3 km。区内生态环境良好,场地内部有一个永安水库(现已经废弃)。在永安水库周边有较好的绿化植被,同时在场地东面是锦江(图 1)。永安组团周边的交通环境优越,南面是第二绕城高速,北面是大件路以及铁路货运外绕线,西面是规划的货运大道。

  3 规划构思

  3. 1 摈弃传统工业区的规划思路

  以往的工业区建设以纯粹的工业连片密集区为主要形式,传统工业区以初级工业或重工业为主,具有较大的环境污染,在我国典型的代表是东三省。在以往的工业规划中没有考虑产业内部的功能融合和产业的上下游工业布局,同时也缺乏产城一体、生态保护的规划思路。由此,在永安组团的设计中吸取以往工业规划的不足之处,同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以新的规划思路指导工业区规划设计。

  3. 2 永安组团规划思路

  规划以“产城融合、三位一体”理念为总体指导,紧密结图 1 区域现状照片合永安组团独特自然生态条件,借鉴世界先进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功经验,运用生态保护、重塑景观安全格局、紧缩城市、公交引导、智慧城市等理念,以科学新颖、前瞻准确的定位,合理构建产业、空间布局、交通及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城市系统。以期通过这些方式走出一条探索工业城市规划的新路子。

  3. 2. 1 设计结合自然 Ecological Design麦克哈格(Ian McHarg)对以往工业城市无序扩张的方式进行了诸多思考,并通过《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一书来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规划设计中我们应该充分的对现状进行调查,首先要尊重自然的山水格局,在各项建设中减少对场地的破坏,并合理地利用现状的生态环境,在规划中与之紧密结合。在规划中充分体现到场地得到竖向设计。

  3. 2. 2 重塑景观安全格局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永安组团如何在保护自然资源、传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快速高效地发展 IT 产业是我们思考的重要议题。

  在规划中充分尊重自然,在原有生态基底的基础上,保留原有场地的特色异质斑块。规划多条廊道,充分联系现有生态斑块,强化永安水库作为组团“绿肺”,对城市景观体系的统领作用。通过规划控制这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性生态特征点的位置和联系,形成新的景观安全格局。最大程度地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最终规划形成“一环、二心、两廊、绿网、多节点”的“渗透性”、“网络化”绿地系统格局(图 2 ~ 图 4)。规划中首先通过上述内容控制了非建设用地,再采取“紧缩型”的城市发展模式,以节省建设用地为核心的城市开发策略来进行城市建设,并计算总的城市建筑开发量,以满足 IT 产业发展的需求,并反映到开发强度、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等上面,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实现自然和产业的和谐发展。同时合理的布局邻里单元和产业区,将其紧密结合,形成产城一体、功能复合的发展模式。规划中结合现有已沿锦江发展的一个永安镇区,将城市引导入场地内部,形成东西向的发展轴,并形成相对完善的产城一体单元,这些单元周边通过绿地围合,内部形成紧缩的发展模式(图 5)。
  
  3. 2. 4 交通引导的城市发展模式 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规划以 TOD(Transit - Oriented - Development)模式,构建城市公交社区。规划通过三条主干道构成大运量快速公交轴线,将轨道交通站点与永安组团产城单元核心紧密结合,同时辅以快速公交站点,形成步行10 min 的距离或600 m的半径为空间尺度的城市公交社区。城市公交社区内布局公交站点、购物、餐饮等设施,以实现结构清晰、生活便利、运营高效、产城一体的城市空间脉络(图 6)。

  其他交通通过南北向与东西向骨干路可方便地与外部联系。在场地的南北边界分布有区域级的快速路,便于货运交通和城市其他交通分离组织。

  最终在规划中构成“四横三纵”的道路网系统,再由此组织次路系统和支路系统(图 7)。

  3. 2. 5 以智慧引擎 Intelligent 带动产业发展 Intelligent Pro-ducing规划中结合产业的上下游关系,以完善产业集群,通过“创智谷”这个智慧引擎的设立来引领产业发展(图 8)。合理的布局创智谷周边的功能,形成简洁高效的产品孵化和成果转化,通过核心的智慧聚集以引导全面的智慧产业发展。

  本次结合永安水库周边的绿地,进行超低强度的开发,即能营造出高端智慧产业的氛围,又能起到孵化带动周边产业的作用。规划中的智慧产业占总建设用地的 62 %。主要由电子信息技术、高科技研发、高端服务业、以及创意办公等组成。

  3. 2. 6 人性化城市 Hommization规划还从全新的人性化维度来指导城市设计,以期营造充满活力的、安全的、可持续的健康城市。秉承产城一体,综合服务的理念,合理分配城市功能设施,如各项教育文化设施、医疗卫生系统、社区服务等,创建复合型的功能设施。在外部空间设计上让建筑内部与外部空间产生互动,合理设计城市空间,鼓励步行和骑车,构筑安全的慢行系统。

  4 总体城市设计

  规划中以这些规划思路引领,创建新的工业组团布局模式,最终创建环境友好,功能复合,产业完善的新型工业组团。

  规划以永安组团优良的生态环境为本底,在城市设计中通过建立地块内部的绿地和公共空间,与外部大的自然环境相联系,完善生态架构,通过内外部的生态廊道建设,重塑新景观安全格局;通过公共交通引导的方式,在密集的公交节点处进行富有集散空间和公交转换的立体交通构架,形成具有复合功能的建筑,构筑城市中心以及智慧核心;规划通过合理的服务半径,布局园区复合型邻里中心,及生产性配套服务中心,形成完善的邻里单元,构筑产城一体的基础。同时以此为依托,以创智谷为发展引擎,构筑高新产业组团,大力发展高新产业,集聚发展城市核心;在设计中通过组团之间的通道,良好的外部环境空间,构筑舒适连续的步行空间和非机动车通行通道,通过设计引导人们走向自然,体现人文关怀及人性化设计,创建生态 IT 新城的典范(图 9、图10)。
  
  5 规划结构
  
  通过尊重自然、生态修复;产城一体、邻里单元;一核两心、组团发展的规划思路。确定规划永安组团的规划结构为“一核、两轴、三带、多组团”,形成产业组团、居住组团、锦江旅游服务组团协同发展的城市发展格局(图 11)。
  
  6 空间形态

  规划城市总体形态: 集中集约,大疏大密,展现现代、高新、活力的城市风貌,它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紧密结合,控制各项指标达到规划的要求,科学的指导城市建设(图 12)。
  
  7 规划总结

  通过上述的规划思路和手法,永安组团规划得到了一致好评(图 13、图 14)。本文以期通过规划思路的介绍和梳理,抛砖引玉大家共同来探讨新形势下的工业规划模式。在新工业组团的设计中必须坚持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7. 1 生态复合产业园区理念贯穿项目规划始终

  规划应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通过对现状生态资源分布、生态敏感度分析、用地适应性评价等手段,以生态安全格局的塑造和保护为核心,合理安排工业、居住、公共服务等用地布局,确保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两个方面能够取得最大的协调。同时考虑地块、建筑等的复合功能,纯粹的工业地块、居住地块已经不适宜现代的发展,所以在设计中需要统筹考虑各项功能的融合,并充分与外部环境和自然生态空间相协调,最终形成生态的复合的新型产业园设计。

  7. 2 生态景观资源与城市空间的密切互动

  通过对现状生态资源的评价,重塑景观安全格局,充分结合生态资源本底和地形条件,优化建筑外部空间形态,形成连续、多样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以绿色网络串联各层次公共服务设施中心。规划设计舒适的步行空间和非机动车通道,通过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引导人们走向户外,走向自然,以此建设更换的人居环境,推动城市良性健康发展。
  
  7. 3 “产城一体”理念的深化和落实

  通过公共交通引导、紧缩城市等设计理念,形成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并探索其与公共服务设施组合布局的模式,通过合理的公共服务设施分级发展模式,由此构建产城单元级、功能单元级、基层社区级三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各级公共服务中心根据职能和规模的不同,分布在城市和各个产业组团中心位置,并与公共交通站点相结合,满足合理的服务半径要求,由此形成快捷、便利、高效的产城一体发展模式。

  8 结束语

  通过精心规划和建设,新型的生态型工业产业组团必会成为自然生态环境一个良好的组成部分,两者相容共生,未来的产业区必是生态和谐、人文和谐、充满活力、运行高效生态新城。
  
  参 考 文 献
  
  [1] (美)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 设计结合自然[M]. 黄经纬,译.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2] (英)迈克·詹克斯,伊丽莎白·伯顿,凯蒂·威廉姆斯. 紧缩城市[M]. 周玉鹏,楚先锋,译.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 江玉林,韩笋生. 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4] (丹麦)扬·盖尔. 人性化的城市[M]. 徐哲文,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5] 俞孔坚,王思思,李迪华.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城市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