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会计论文 > 审计论文 >

教育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及其取向与架构

来源:学术堂 作者:刘老师
发布于:2015-01-08 共2438字


论文摘要
  一、教育审计信息化的内涵

  从广义的角度理解,教育审计信息化是指教育内部审计机构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组织计划审计项目、实施审计的全过程。教育审计信息化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即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包含一个精良的设备系统和一个强大的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即 AO 系统)等;二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开展内部审计管理的过程,即计算机辅助管理技术,包含具有一个完善高效的办公系统(办公自动化)和建有一个科学的审计管理系统等。笔者认为,现行的职业学校后勤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不断深化,特别是会计电算化的全面实施,加强教育审计信息化建设十分必要,势在必行。

  二、教育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纵观教育审计信息化建设进程,虽说在近些年来有所发展,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对信息化建设意识不强、力度不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笔者认为,问题的存在有外部的、历史的客观原因,也有教育系统内部主观方面的原因,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教育审计信息化建设意识环境弱化。当前,教育系统内部的同志基于对教育审计工作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一些同志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在内普遍认为,教育审计一般都是过程序、走过场的,能应付就行了,没有必要花钱搞审计信息化建设。一些从事内部审计管理工作或直接从事审计实务操作的同志则认为,在人脉关系错综复杂的当今社会,教育审计能开展就不错了,没有必要花精力搞审计信息化建设。从一定程度上讲,认识不到位是制约教育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根源。

  二是教育审计信息化规范体系薄弱。教育审计信息化的基本职能是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财务数据的采集和提取,实施审计流程有效控制和审计人员的科学管理等。而据笔者了解,当前,教育系统内部尚未出台基于教育会计电算化的教育审计数据需求规划和规范、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规范以及计算机辅助审计流程规范等规范体系。各地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仅是依照或参照当地审计机关的相关做法而已。教育审计信息化规范体系建设是制约教育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内在根源。

  三是教育审计信息化队伍建设发展滞后。据笔者了解,当下,教育系统内部配备的专兼职审计人员,绝大多数是从教育财会工作岗位上转岗过来的,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员是在特定时期由教师改行的。由于这部分同志在会计、审计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方面存在基础性不足,特别是在计算机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方面严重缺失,加之观念上对审计信息化应用的意识不强,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因此,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审计发展新要求。教育审计信息化队伍建设发展滞后是制约教育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原因。

  三、教育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取向与架构

  教育审计信息化建设是落实科学审计理念、推动完善行业治理、实现教育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内在要求,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教育审计的未来出路。笔者认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审计信息化要以“数字化、科学化、规范化”为建设取向,以“先易后难、分步实施、逐步完善”为架构策略,从加强意识和基础环境建设入手,围绕教育审计信息化基础规范体系和内部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强化应用型审计人才培养,加快提高教育审计监督能力和实现审计方式转变,形成涵盖审计决策、业务管理、现场实施、质量控制等各环节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格局,为推动教育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和能力支撑。

  1. 强化认识,营造良好的教育审计信息化建设意识环境

  教育审计信息化涉及到教育后勤服务、财务管理、会计运作以及风险控制等各个方面,是教育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育审计信息化建设事关教育审计事业的生存和发展,事关教育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事关教育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因此,要在教育系统内部大力宣传“科技兴审、信息化强审”的作用,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审计信息化建设意识环境。

  2. 强化责任,打造坚实的教育审计信息化建设基础环境

  要将教育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纳入单位“一把手”工程,制定科学的教育审计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分期实施目标,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快速有序发展;要在单位和部门内部进一步明确会计电算化与审计信息化必须“同向同行、同步推进”制度,强化组织推动,形成建设合力,将教育审计信息化工作纳入对部门业绩考评之中;要结合会计电算化和后勤管理信息化发展要求,不断增加对教育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投入,加强审计信息化硬件建设,提高审计信息化建设水平。

  3. 强化建设,构建科学的教育审计信息化基础规范体系

  要构建并逐步完善计算机辅助审计流程规范,指导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有序开展;要统筹规划,大力整合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资源,探索建立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规范,规划审计方法的体系构架;要根据新形势下实施管理审计、绩效审计的要求,建立教育审计信息化条件下的评价指标体系,收集整理教育系统各项考核指标体系的先进水平以及系统内的指标参考值,为有效评价教育财务管理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4.强化效果,全面推进计算机审计软件系统的应用

    实践证明,教育审计信息化推进的关键在于运用,在于审计人员如何做到将计算机技术与现场审计有机结合。因此,教育内部审计机构要选择一些重点审计项目,通过试点,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应用实例,总结具有新颖性、实用性的计算机审计方法加以推广。在审计项目小组人员配置上要把好人力资源组合关,要考虑审计人员的财务专业技能、经验程度、计算机应用能力等因素,科学合理配置人员,通过“传、帮、带”或“青蓝结对”等方式在项目小组中运用并逐步推广审计信息化。

  5. 强化培训,打造有灵魂的教育审计信息化队伍

     要通过专题培训或后续教育方式,增强审计人员学习应用计算机审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营造学习和应用计算机审计软件的浓厚氛围。要加强审计信息化骨干和中坚力量的培养,加大计算机技术、财务审计技能以及相关专业知识的综合培训力度,全力打造计算机审计复合型人才。要建立教育审计信息化考核评价体系,将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要素,如数据的完整性、及时性、审计方法贡献度、审计线索质量等纳入考核评价范畴,推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内部审计论文
返回: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