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概述
1.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定义。内部审计信息化,是指内部审计组织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组织计划审计项目、实施审计的全过程,以及以确认审计风险或评价企业信息战略、优化组织运营为目标,对组织营运所依赖的信息系统进行独立的、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
2.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内容。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即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CAATS);二是指内部审计部门以组织的信息系统为对象,以风险评估或内部控制检查为手段,对该系统所产生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性作出确认,或通过优化企业信息管理,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即信息系统审计或EDP审计。
二、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可以有效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近年来,手工操作的内部审计模式已很难适应当前企业快速发展、风险控制业务数量急剧增加的现状。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审计程序的流程化以及审计分析的智能化,帮助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同时通过对审计计划到审计归档的全过程管理,能够实时掌握审计项目的进度,加强审计项目动态监督,实现审计方案、审计底稿及审计报告等文书标准化模板管理,促进审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可以促进企业内部审计的转型与发展。在信息化技术的辅助下,内部审计领域不断拓宽,从单纯的财务审计向工程投资审计、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等领域延伸,在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治理决策等多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审计职能从最初的查弊纠错的辅助性角色向全面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部门转变。
3.可以促进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创新。内部审计信息化通过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应用,使审计人员可以将精力更多的放在对审计线索的分析和定性上,通过合理运用结构方法、数学方法、信息论和控制论等方法,更好的实现“三个结合”,即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的结合;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的结合;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的结合,以此创新审计方法,抓住审计重点。
4.可以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内部审计要发挥监督与服务的双重职能,最终体现在审计成果的有效运用上。内部审计信息化可以帮助审计人员适时的发现问题线索并进行统计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并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持续关注和跟踪调查,促进各级领导层充分关注和落实问题整改,最终深化审计成果的应用,不断完善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结构,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三、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自2002年全面展开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以来,信息化建设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审计信息化工作是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以创新审计方式为核心,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工作质量为重点,充分发挥了监督、服务的职能。石油销售企业已上线运用的系统主要有审计数据仓库系统、审计管理系统及ERP审计系统。初步实现了对数据信息实现多维分析和深度挖掘以及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动态监控和全面分析,全面实现了审计项目信息的实时管理和控制,审计作业得到有效规范统一,审计成果统计及典型性问题分析更加快捷准确,审计项目实时上线率达到100%,充分发挥了审计信息系统资源优势,切实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促进了审计成果的应用。另外,在制度建设方面,制定和完善了《审计管理系统管理办法》和《审计信息化工作考核办法》等有关审计管理系统运行、辅助审计软件应用、信息系统审计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进一步保障了审计信息平台的有序建设、规范管理和高效运行,明确了质量责任。
企业内部审计的信息化作为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一套合理科学的制度作为支撑,同时在实际工作开展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审计信息化的制度流程还需进一步健全。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审计线索、审计内容和审计技术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有的手工审计标准和准则部分内容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用以约束和规范审计工作的配套制度又尚处于探索阶段,审计人员工作开展时缺乏相应完善的细则和内控流程指导,由此可能带来新的审计风险。
2.审计工作中计算机辅助功能挖掘应用不够。信息化管理必然带来企业经营、交易及财务数据的海量增加,在符合集团公司“三控制一规范”的要求下,要想利用现有审计力量开展高质量的审计工作,切实发挥审计部门自上而下的监督职能,就必须充分挖掘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的应用。基于抽样技术的审计结论已逐渐缺乏实用性,而使用审计软件进行实质性测试以提供100%保证,或找出错误和舞弊行为大大增加了审计结论的可信度,同时,全面的数据分析为管理层决策能够提供更加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3.ERP环境下的审计在线运用有待进一步完善。审计工作由单纯的查纠防弊辅助性角色转型为全面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事前、事中及事后审计的相结合。ERP系统针对整个企业经营中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大方面重要经营数据,提供了丰富的查询、数据分析等功能,对审计人员即时分析大量数据、在线监控提供了可能。当前销售企业尚处于ERP审计系统试点阶段,适时在线审计运用还比较欠缺,但必将成为下一步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点和突破点。
4.审计人员的能力不能完全适应审计信息化的要求。信息化环境下,日常业务处理过程包括了人员手工处理、计算机系统处理、人与计算机进行交互处理,风险控制的重点和环节发生了较大变化,对审计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审计人员不仅要加强财务及审计专业素质的培养,还应具备熟练操作运用审计系统、业务系统及计算机辅助工具的能力。只有这样,审计人员才能准确发现审计线索,完整收集审计证据,更好的完成审计任务。当前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素质与计算机应用的复合型人才较为短缺,尚不能完全适应审计信息化的要求。
四、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应对措施
1.完善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一是在现有审计准则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与信息化环境下审计工作相适应的管理细则,用以指导和规范审计程序和作业标准。二是坚持在与审计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信息化要求的业务操作流程,细化信息化技术的审计过程、审计方法以及证据收集等操作流程,形成完善的内部审计信息化控制体系,降低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风险。
2.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以提高审计效率。审计项目开展过程中,应积极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实现对大量审计数据信息的自动识别、检查、计算及分析复核功能,筛选出审计重点,发现问题线索,帮助提高审计效率。为保证审计结论的完整有效性,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应用系统后台数据库的整体情况,各数据库的关联情况、各数据库中表结构以及表之间的从属关系,准确的确定从哪些数据库中采集审计所需要的数据;二是确定所需数据格式、获取所需数据的最佳方法、途径等,以免造成数据获取方式不合理,数据格式不可用等,从而影响数据的采集转换。三是对采集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合理的验证;四是根据制度法规、业务和财务数据的对比分析或审计经验等,明确审计思路,建立审计分析模型,发现审计线索,查阅相关纸质资料或进行延伸调查验证结果,最后得出审计结论。
3.积极探索ERP环境下适时在线审计应用方法。ERP是一个高度集成的管理系统,实现了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数据的“三流合一”。ERP审计信息系统则是在此基础上为内部审计搭建了一个完整的数据信息平台,审计人员可以利用该系统所提供的各种功能与服务实时获取动态账务信息和其他经营信息,通过对定期获取的财务资产、计划、生产统计等企业重要生产经营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查找审计疑点和问题线索。在此基础上,有目标、有重点地进驻现场进行审计查证与核实,及时发现和纠正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对被审计单位经营状况的日常动态监控。
4.强化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审计人员胜任能力。一方面要加强对审计人员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内部审计系统应用及管理、内部审计软件开发及维护等方面的培训,用计算机审计骨干人才带动审计人员计算机及系统操作普及学习,力求打造一支素质较高、梯次健全、适应信息化建设环境下审计工作要求的人才队伍。二是在培训中注重将计算机业务系统知识与审计业务有效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教学等方式切实提升各级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审计水平,真正体会到信息化技术对审计工作效率的提升。
五、结论
内部审计工作已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这是审计环境变化和企业发展需要的必然结果。
内部审计论文信息化建设作为当前和下一步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也必将对审计工作的方式、程序、质量和管理,乃至审计人员的思维方式和自身素质带来深刻的影响。尽管当前石油销售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在坚持与审计实践工作相结合的基础上,完善信息化审计制度流程,以风险控制为导向创新审计技术和审计模式,引进培养一批复合型审计人才,才能不断加快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建设步伐,通过运用高质量的审计成果切实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使石油销售企业向国际一流油品供应商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克飞.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的新视野[J].当代经济,2011(2):10-11.
[2]刘相礼,陈晓,冯锡刚.摭论新时期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J].时代经贸,2012(9):238-241.
[3]殷立宏.信息化环境下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对策浅析.
[4]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报告[R].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3.
[5]张国意.企业内部审计与信息化[J].宁波经济,2012(2):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