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中高校与企业合作的价值与问题

来源:继续教育研究 作者:陈联,黄赐英
发布于:2020-03-23 共6736字

  摘    要: 校企合作继续教育既是高校拓展的新职能,也是企业发展前景的推手。由于目前校企合作继续教育存在制度的缺失,使合作受到限制;定位不准,造成供需相离;认识差异,使参与意识淡薄等阻力。为解决上述问题,寻找校企合作继续教育的途径,政府必须促成完善校企合作体制与机制,学校需要构建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企业应该创新培养制度。

  关键词: 校企合作; 继续教育; 意义; 困境; 策略;

  Abstract: 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based 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the new function for universities to expand, and also the promoter for the prospect of the enterprise. However, current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education system is absent, so the cooperation has been limited. The inaccurate orientation resulted in the gap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The difference in understanding led to the weak sense of participation.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to find ways for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e government must contribute to improve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system and mechanism, the university need to build the road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enterprise should innovate education systems.

  Keywor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Continuing education; Significance; Difficulties; Strategies;

  继续教育产生于现代工业社会,其主要任务是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当前,随着技术的革新、劳动者结构的变化、学习型社会的提出,企业涌现出大量继续教育需求。于是,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呼声越来越强烈。2010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加速发展继续教育”“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因此,大力推进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展职工的继续教育,是拓宽高校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和引导行业提升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校企联合开拓继续教育市场,就是发挥高校和企业在员工培训上各自的优势资源,以企业为平台,共同打造和培养企业所需的高素质生产、经营与管理人才。合作可以深化教育改革,推动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双方在相互依托中求得共同发展。然而,高校与企业在前期的合作中效果不明显,原因是合作中存在制度缺失、供需相离和认知差异等问题,使得双方合作难以明朗化,合作进程缓慢。学校与企业想要获得双赢,必须清楚地看到合作的意义并愿为此寻求路径。

  一、意义——高校与企业博弈后的双赢

  博弈论是指决策主体(个人、企业、政党、国家等)在相互对抗中,对抗双方(或多方)互相依存的一系列策略和行动的集合,它主要研究人们的行为发生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是一种关于决策和策略的理论[1]。博弈的最基本因素是参与者、策略、收益。在校企合作继续教育中,参与者由企业、学校和企业员工组成,策略就是参与者在所提供的教育情况下的双方的行为及反应,收益是指参与者的所得和所失。而参与者之间的收益是相互制约的。可见,在校企合作教育中,学校和企业是利益的共同体,合作对于双方来说意义重大。

  (一)校企合作继续教育将成为高校拓展的新职能

  高校的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合作交流。继续教育是高校服务社会最具直接性与现实性的体现。随着“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提出,教育终身化、学习终身化已成为新时代的重要教育理念。教育不再只是学前、基础、学历教育的短短十几年的教育,继续教育将会伴随人们一生。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早已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先后设立了继续教育相关部门、学院、中心,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继续教育模式。美国的高校继续教育体现了以市场需求为基准、产业化经营、高新技术支持的发展模式。目前,美国的高校中设立继续教育部门的占2/3以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继续教育在其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从学校的主页观其招生录取工作,它分为三个层次:本科、研究生和职业高级培训招录,职业高级培训实际上就是继续教育职业培训。在世界其他名校,如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和牛津大学,在继续教育领域里拥有为社会所称赞的特色培训项目。在我国,一些研究型大学在继续教育领域里也先行迈出一步,如清华大学提出了技术培训多样化、高端化的思路,并举办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浙江大学将区域人才需求视为继续教育发展的契机,先后同国家有关部委、大中型企业、地方政府共建了14个培训基地,开发了200余个继续教育项目,为全国培养了大批经济建设急需的高、中级科技和管理人才[2]。到2007年,全国企业职工继续教育规模达9 000万人次,占企业职工总人数的45%[3],全国从业人员累计有6 000万人次获得了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其中,在职人员占96%以上[4]。普通高校网络学院注册学生达110万人,其中,在职人员占86.5%[5]。而今,企业对继续教育的需求量逐年增加,高校开展继续教育是大势所趋,做好校企合作继续教育工作的思考与准备是当务之急。
 

继续教育中高校与企业合作的价值与问题
 

  (二)校企合作继续教育成为企业发展前景的推手

  我国中小型企业就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技能水平并不容乐观,员工的教育状况堪忧。在全国9 800万技术工人队伍中,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3%,高级技工占18.3%,而初、中级技工约占78%。在全国3 900多万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者只占5.7%[6],因而,亟待优化我国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在美国,有91%公立院校、65%的私立学校实行产学合作。有72%的院校与产业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有63%的院校与产业界共用设备[7]288。今天,拥有先进生产力的人力资源,就拥有了先进技术、先进产品和丰厚的市场。高校是培养专门人才,并以其层次的丰富性、办学的灵活性等特点,对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员工的职业培训有着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美国企业非常看重与高校的合作,认识到企业人力资本的积累决定着企业发展的前景,而企业参与校企继续合作教育可以获得企业发展的关键性要素——人力资本和科技资源,获得竞争优势进而获取经济利益,最终实现企业长远发展和战略目标[8]。

  二、困境——校企合作继续教育的阻力

  校企合作继续教育形式在我国起步不久,教育教学模式还不成熟。分析阻碍校企合作继续教育的症结及造成的后果,对于双方后期的合作是有益的。在制度、定位和认识方面的困境,使得合作进程缓慢、合作步履艰难。

  (一)制度缺失,合作受限

  校企合作继续教育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涉及企业、学校、政府等多个部门和行业,需要有完善的制度来规范和约束。目前,政府参与管理调控力度不够,校企合作继续教育方面的法制建设远未完备,既缺乏操作性,也缺少相关的配套法规。在培训收费、培训资质、形式等方面都还没有建立相应的规范制度。企业、学校和政府等三者在校企合作办学认识上缺乏共识和参与平衡度,影响了校企合作办学朝着高层次、深层次发展。就企业方面来说,缺乏明确的继续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奖励制度和约束机制。另外,在税收、利益分配、产权确定、合作效果评估等方面的政策也不完善和健全,不能很好地维护企业利益,从而影响了企业合作的态度。在合作过程中,学校既是发起者,也是组织者、策划者,这种单方面的管理方式淡化了企业的参与热情,直接导致合作关系不稳定、不牢固、不持久,制约了校企合作继续教育的顺利进行。

  (二)定位不准,供需相离

  从理论上说,继续教育应当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继续教育在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中处于边缘的地位,许多高校认为继续教育只不过是学历补偿教育,学校对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招生制度的设置、课程体系的建设一律效仿本科方案,学历教育简单地等同于继续教育。由于学校不重视,在资金和项目投资力度上有限,投入不足导致继续教育只能依赖学校资源,如场地、师资、设施等。开发和建设力量薄弱,缺乏专业化的管理制度,造成教育形式单一、教育缺少针对性,与企业的期望有差距是在所难免的。目前,大部分企业与高校合作继续教育只是定位在学历教育上,而学历教育的唯一性和门槛性限制了知识欠缺且希望进入大学学习的企业员工;学历教育的唯知识性和传授性追求办学的正规化,扼杀了员工学习的兴趣。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教学方法以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为主,以学术质量标准来规范、评价高校继续教育,它割裂了学习与实际工作的联系,造成办学与需要、教学与实际、学习与使用的“三脱节”现象。因此,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只有针对企业情况进行合理定位、科学定位,才是双方合作发展的硬道理。

  (三)认识差异,意识淡薄

  校企合作教育对于学校与企业是互利共赢的。因为大部分企业对合作继续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缺少必要的社会责任感,认为人才培养责任来自政府和学校,企业只需选择、招揽必需的人才,不需参与人才培养的设计与实施。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其发展主要遵循“规模生产战略”,这种发展模式对人才和技术的要求不高,所以教育投入兴趣和愿望不强,合作开展继续教育方面的积极性不高,把教育视为一种额外负担。然而,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需要将总收入的1.5%—3%用于员工培训,而我国一些小型企业只将职工工资总额的1.5%用于培训[9],甚至有可能这一部分培训费还时常得不到保证。目前,企业与高校最为普遍的合作方式就是帮助企业解决员工学历问题,企业只是简单地投入资金和把学生送入学校,对于教育目标设定、培养过程和教学动态监控这些重要的教学环节常常不闻不问,参与意识淡薄。这种应时应急行为、短期合作行为从根本上缺乏长期合作的准备和诚意。学校也由于得不到相应的反馈,导致教育结果与企业需求存在差距,合作效果不理想是可想而知的。

  三、解困——校企合作继续教育的“三合一”策略

  (一)政府促成完善合作体制与机制

  校企合作教育在许多发达国家都得到政府的重视,并建立了相应的体制、政策和法规。美国前任劳动部部长罗伯特·瑞切曾明确指出,政府应当担负起积极发展工人培训和建立健全再就业培训国家体制,创造优质劳动力以更多地吸引全球资本的责任[7]50。在法国,1971年国民议会就通过了《终身职业教育法》,建立了“1%事业”的制度和带薪教育休假制度。在德国,公民参加职业培训教育,可以申请到国家给予的援助金。近年来,我国社会一些知名学者也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纷纷呼吁建议加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继续教育法》。其实,教育的对象不仅限于青少年,终身学习将成为人们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对继续教育都提出了希望。激励企业与学校的合作,首先,要完善企业投资高校的法规,明确高校和企业的权利、职责和义务;其次,组建董事会、基金会和中介组织(行业委员会、行业协会、教育学会等)促进校企双方的沟通和交流,监控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学生学习效果,监督和管理资金的筹措、分配和使用,促使高校继续教育投资市场健康运行。

  (二)学校需要构建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1.定位准。

  继续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的延展,是联结企业和社会的重要纽带,如果能明确定位,找准方向,可以很好地起到为地方经济、企业和社会服务的功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职业技术教育术语》将继续教育的内容分为四个方面:一是需要接受正规教育(如攻读学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二是需要进行知识的更新、补充和探究的;三是需要对知识、技能的探究、创新和学习的;四是需要为适应职业的转换和提高能力而学习的。这个界定规定了继续教育的对象、内容和目的。因此,院校面向企业开展职工继续教育可以从五个方面去实施: 一是持续发展学历继续教育;二是广泛开展岗位技术技能培训;三是鼓励拓宽服务前沿的高端研修培训;四是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五是积极参与学习型企业建设[10]。在保证学历教育数量和质量的现状下,拓宽非学历教育的路径,满足企业员工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提出的培训需求,制订有针对性的、合理实用的培训方案,做出品牌项目,扩大学校在企业中的影响。

  2.制度新。

  重点做好建立健全激励性制度工作,探索将从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情况,作为各类证书更新和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在西方,有些学校的入学条件相当宽松,例如,法国国立高等工艺学院是法国少数有权授予国家高等教育文凭的着名“大机构”之一。该学院的一大特点就是招收学生既不需要入学考试,也不附加任何入学条件,唯一的入学资格仅是需要具有一定的职业经验,目的是为接受过一定程度职业训练的成人提供进一步提高技术与技能水准的机会。因此,在新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强调:一是需要一个开放、灵活的入学方式,采用在入学资格认定基础上免试入学、随时注册的办法,凭实际工作绩效的考察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测试进入成人高校学习,实行“宽进严出”的招生管理制度;二是需要加大非学历继续教育的投入,开展补偿教育、适应继续教育、横向扩大职业技能教育、职业资格培训教育、执业素质和水平提升教育;三是推进不同类型继续教育间的学分积累和转换,实施弹性学分制和更加灵活的学分制度。

  3.课程贴。

  课程是学校的“心脏”,是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员工的素质和技能在继续教育的课程实施中得以培养。高校课程开发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类。其中,学历教育课程的开发要根据企业岗位群的素质和技能要求,构建职业能力系统化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包括通识教育、职业技能、综合能力等课程模块所构成的必修课程和职业资格证、专业拓展、公共选修、第二课堂等课程模块所构成的拓展课程,它们共同构成各专业的课程。非学历教育课程开发以培训课程为主,培训课程是针对某一职业科目或培训活动的培训教学内容,设计这类课程有利于参培者素养的提高、技能发展和职业技能鉴定。继续教育要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注重多媒体教材和电子课程的设计,使课程教学达到最优化的效果。采取线上培训和线上知识分享的方式,建立企业专属的网上学习平台,上传相关培训视频、电子资料、图片、文档等,上传资料还可来源于优秀员工的知识和事例的分享。这样,员工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同时,还可对员工的学习时长进行实时记录;要突出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实现工作场所与学校课堂有效地组织与对接,学员在工作—学习—工作的过程中,经历一个完整而有效的能力培养周期。

  (三)企业努力创新合作培养制度

  1.建立健全激励制度。

  企业要完善劳动准入制度,确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进劳动者持证上岗制度。特别是在知识和技术更新快的重要行业、职业领域里,对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行定期更新,促进企业员工认同个人发展与继续教育的相关性。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借鉴国外经验,制定从业人员特别是各类专门人才参加继续教育的规定。企业要把员工继续教育的成果作为其岗位聘任、职务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同时,行业和部门要为员工继续教育提供条件和支持。对工龄长和优秀技能型人才实行特殊政策和激励办法,推行“带薪继续教育假制”。为解决从业人员工学矛盾设立“教育开放制”“学分银行制”,在一定期限内修完规定学分的注册学员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历和各种专业资格证书。

  2.建立经费保障制度。

  企业要树立长远的发展战略和高层次的企业价值观,加强对企业技术能力的培养。首先,企业要尽可能地实行国家制定的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使用的相关规定,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用于一线职工的教育培训;其次,把职工教育和培训纳入企业发展规划中,鼓励和支持在职职工参加培训、提高技能,使企业劳动者培训率达到65%[4],提高高级工和技师的比例;最后,企业要主动参与高校的教学改革,投入一定的经费和精力,共设专业,并进行课程开发,提供设备、生产实习场地,选派部分有丰富研发、生产经验的企业家和业务骨干充实教师队伍,担任主讲教师、开设专题讲座和指导学生作业及论文等工作,为企业员工继续教育的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校企合作开展继续教育,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都非常显着,因此,开创多层次、高层次的继续教育合作,如代培(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证书培训课程)、专题短期培训、培养工程硕士、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等,追随企业的发展,为企业培养一批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高级人才,高校自然成为企业合作继续教育的最佳伙伴,也必然为社会经济和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姚国庆.博弈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5.
  [2] 刘勇,陈理.我国继续教育发展趋势探析[C]//探索与实践:四川大学继续教育文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38.
  [3] 教育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司.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统计[Z].2007.
  [4] 郝克明.跨进学习社会——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74.
  [5]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9[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4.
  [6] 郝克明.继续教育发展战略研究[J].教育研究,2010(7):31-38.
  [7] 狄成杰.成人教育发展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
  [8] 马永红.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力机制研究[J].高教探索,2018(3).
  [9] 陈锡宝.探寻校企合作实现机制的有效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0(5):47-49.
  [10] 关世雄.成人教育词典[K].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413.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
原文出处:陈联,黄赐英.校企合作继续教育的意义、困境及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20(02):1-4.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继续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