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编导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导演/编导论文 >

历史事件:真实性的基础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04-09 共364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冯小刚导演的灾难电影特点研究
  【绪论  第一章】历史事件:真实性的基础
  【第二章】电影《唐山大地震》和《一九四二》中两个历史事件的再现
  【第三章】 《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这两部灾难电影的价值和意义
  【第四章】关于文化影响力和艺术再现力的反思
  【结语/参考文献】冯导灾难电影的艺术再现价值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绪论
  
  在近些年世界范围之内力倡环保,国家和个人纷纷响应,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的利用率越来越高,这使得人类在贪婪享受自然给予的物质条件后,会受到灾难的无情惩罚:地震,海啸,台风,洪水接踵而至;除此以外,战争,暴乱,疾病也不断侵袭。在天灾人祸之下,人类显得尤其的渺小和无助。电影的取材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灾难题材的影视片一直是很多导演所钟爱的,其中在70年代尤其的突出。
  
  海外灾难电影的杰出代表是1997年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泰坦尼克号》。海外灾难片和国产灾难片相比在灾难场景的描述过程中总是占有很大篇幅,当然这和海外大片的巨额投资及尖端的电脑3D合成效果密不可分。在海外电影市场此类电影层出不穷:无论从票房还是业内认可有如下几部堪为经典:《世界末日》、《龙卷风》、《天地大冲撞》、《世界大战》、《山崩地裂》。而在国产电影市场中,近几年备受瞩目的是冯小刚导演的灾难电影作品《唐山大地震》和《一九四二》。这两部电影无论在题材上还是内容上都是具有冯小刚作品特色的体现。
  
  一部灾难片是否成功并不仅仅由预算投入的多少决定,导演的匠心打造;演员的倾力呈现;电影营销团队的成功推荐都是不可或缺的。因为一部成功的灾难电影带给观影者的不仅仅是视听上的感受,更多的是内心的思考,人类只有在思考后才会不断进步,灾难电影是思索的产物。他不仅为观众再现了真实的灾难场景,还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逃生知识,所以本文的主旨不仅仅在于艺术再现价值的讨论,是讨论后的结论--热爱生活,善于反思,以史为鉴,活在当下。喜欢冯小刚导演作品的人都知道冯导的作品真实,刻骨,带有强烈的揭示性和讽刺性。这两部电影也是这样,《唐山大地震》感人肺腑,讲述了“23秒,32年”的心酸故事,结局是团圆而美好的。《一九四二》深入骨髓,让人一冷到底,它不仅讲述了天灾更强调人祸,让人深思。这两部作品在表现的张力上是不同的,《唐山大地震》以团圆和爱为句点,而《一九四二》在最后只是给了观众希望,一个是民国时的故事,一个是建国后的故事,同一位导演,不同的着眼视角,不同的历史背景造就了不同的人物命运。从投入和票房来看《唐山大地震》投入1.2亿,票房6.5亿;《一九四二》投入2亿,票房3.64亿。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了这样的落差,我想很难一言以蔽之。而在冯小刚导演自己看来《一九四二》本不该有这样惨淡的票房。很多时候商业电影的运作成功与否决定因素很多,不能光以票房高低来作为评判标准,而《一九四二》在很多业内人士的眼里却是不可多得的优质电影。“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管怎样,这两部电影的艺术再现价值是很高的。至少它让很多人了解了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年饥荒,虽然它不像冯氏幽默喜剧那样轻松惬意,但却发人深省,这就是灾难电影的核心价值。
  
  影视艺术的魅力在于通过光影向人们呈现出了不同时期,不同人物的曲折故事。在受到国际国内电影产业发展大环境的影响下,冯小刚导演的作品题材也从幽默喜剧向着灾难纪实性电影转变,在这一题材的艺术加工上,冯小刚导演是敢于承担的扛大旗者,在这个故事片、言情片、科幻片横行的时代,没有多少观众愿意去看虐人又虐心的灾难片。而且这类电影在近几年国产影片作品中所占比例不大,受关注度不高。很明显拍摄这些题材的电影最大的价值就是艺术再现,让观众最大程度上的了解真实事件和在灾难降临之时人们的反映。在了解了大量影评后发现还是有很多观众喜欢冯小刚导演执导的这类作品的,因为它真实,感人,刻骨,有冯小刚的影子。虽然也有很多观众认为冯导还是适合幽默调侃的喜剧的拍摄,但是任何事物如果没有初涉的尝试是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的。
  
  第1章历史事件:真实性的基础
  
  在近现代的中国,曾经有两场给人们造成浩劫的巨大天灾。1942年-1943年河南大饥荒,1976年唐山大地震,无数的人们挣扎在我们如今已无法想象的痛苦和绝望中。那么今天的我们,该如何面对当下的生活、已经拥有的幸福和随时可能再度来袭的灾难呢?我们应以史为鉴,在将历史事件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深刻反思有关灾难再现的价值。
  
  1.1唐山大地震事件的描述
  
  北京时间公元1976年7月28日03时42分53.8秒,位于中国的河北省唐山地区强度为里氏7.8级,震中烈度Ⅺ度,震源深度23千米,持续大约12秒的地震。有感范围达1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包括北京市和天津市受到严重波及。唐山市顷刻间夷为平地,全市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中断。由于唐山地震没有小规模前震或任何预兆,而且发生于凌晨时分,使得绝大部分普通民众毫无防备,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4204个孩子成了孤儿。此次地震在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中名列第一,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元人民币以上。地震罹难场面惨烈到极点,为世界罕见。直至1986年7月28日,唐山市重建才宣告结束。这次历史性的灾难无论在经济破坏还是人员伤亡方面都是惨重的,由于这次地震灾难影响巨大很多该题材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应运而生。
  
  1.1.1经历唐山大地震后的反思
  
  由于唐山大地震的经济破坏,人员伤亡惨重,导致每逢有关地震灾难的消息人们必提。这次地震,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力,由此引发的故事数不胜数,河北省的唐山市也因此出名,很多文学作品,电视作品纷纷转向这一历史性的灾难再现纪实,这次灾难对于当时的灾区人民而言不仅是身体上的摧残,更多的是内心的伤痛,有太多家庭因这次地震破裂,有太多孩子变成了孤儿,有太多普通民众留下了无法治愈的心理阴影。相关报道显示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最艰难的不是公共设施和房屋的再建是人们内心幸福感的重建。唐山大地震是无法预测和避免的,试想一下一个人忽然在有一天失去了一切,在悲怆万分之后还能顽强的生存,这是一种不懈的生命精神,因为逝者已矣,生者必当自强。这种生命精神的顽强不屈,影响着这个人和他身边的人,这也同时是一种正能量的传递。
  
  1.2对1942年河南饥荒的描述
  
  公元1942年(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夏到1943(中华民国三十二年)年春,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相持与转折阶段,在中国的河南省发生了历史上罕有的大规模旱灾,粮食大部分绝收,雪上加霜的是在干旱过后又发生了严重蝗灾。1000万河南民众饿死300万人,另有300万人向西逃荒沦为流民,在途中饿死、病死、冻死、挤火车掉落压死者也不计其数。当地草根树皮几乎被灾民吃光,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起初是人们食用饿死的人,后来出现了杀人吃人的惨烈情况。民国政府的忽视加上筹集用于抗日军粮的压力,一时之间河南省哀鸿遍野,满地饿殍,凄惨程度震惊世界。虽然这只是在动荡时期中原大地上发生的一次较为严重的灾难,但它的历史意义与参考研究价值却不容小觑。
  
  除了极少数中外记者对此次河南特大饥荒做了记载之外,这次灾害在历史上出现了几乎空白的现象。这一结果的始作俑者是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把目光集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势上,对河南大饥荒持淡漠甚至隐瞒、掩盖甚至想把河南省抛给日本人的态度。严重的赋税把本已经走入绝境的河南百姓逼到绝境,救灾不力和官场贪腐更加为这场灾难雪上加霜。1943年灾情继续恶化,2月初重庆版《大公报》刊登了该报记者从河南灾区发回的关于大饥荒的报道,却遭到国民政府有关部门当即勒令停刊三天的处罚。这就是民国政府对于这一事件的处理态度,非但不履行政府的救助职责,而且还妄图毁尸灭迹。
  
  时任美国《时代》周刊驻重庆记者的白修德于1943年于重庆了解到河南饥荒事件的情况后,躲过重重新闻审查,深入河南饥荒第一线做实地采访。他报道了中国河南千百万人挣扎在死亡线上,死难者已逾300万、政府无所救助的事实,在当时的美国社会引发了轰动。导致蒋介石政府由于国际社会的巨大压力终于开仓放粮,救济河南灾区,但由于政府的腐败无能,每级官员的克扣,可以说对于当时的灾情而言确实是杯水车薪。但白修德此举导致了灾情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挽救了一部分河南灾民的生命,也是1942 年河南饥荒的重要转折点。
  
  1.2.1对于一九四二年河南饥荒的反思
  
  一九四二年河南饥荒的惨烈程度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在现今社会发展稳定,物质生活丰富的时期是看不到的。大难未来之前,没有亲身经历的人很难想象当时的痛苦与抉择,在天灾人祸的双重夹击下,人类的渺小体现的淋漓尽致。人性、友善被遮盖而自私和仅有的求生意识被无限化的放大。在这种情形的催生下,就产生了卖儿卖女,嗜杀亲生骨肉,人吃人的现象。从建国初到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健全和发展,生在红旗下长在阳光里的我们这一代人是很难有省吃俭用的忧患意识的,因为一直拥有所以更不懂得珍惜,故需要纪实类的影片去还原和再现这些真实的历史灾难,使更多人了解到属于我们祖辈的艰辛岁月和今时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导演/编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