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荀子最早提出“知同知异”思想。荀子认为,要避免“失合之忧”,就既要“知同”又要“知异”。“同”,即是把看来相异的事物统一起来;“异”,是把看来相同的事物区别开。“知同知异”就是要在异中发现同、个性中发掘出共性;另一方面,要在同中发现异、共性中发掘出个性。“知同”人才能群,“知异”才能“分”;只有知同知异,求同存异,才能实现“群居和一”的理想社会。
关键词: 荀子; 知同知异;
“知同知异”说最早由先秦伟大的思想家荀子提出。在荀子看来,群体中各类人等杂处,要避免“失合之忧”,就必须“知同”“知异”。对此,荀子在《富国》篇中做了专门论述:“人伦并处,同求而异道,同欲而异知,性也。皆有所可也,知愚同;所可异也,知愚分。势同而知异,行私而无祸,纵欲而不穷,则民奋而不可说也。如是,则知者未得治也……群众未县也。群众未县,则君臣未立也。无君以制臣,无上以制下,天害生纵欲。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离居不相待,则穷。群而无分,则争……男女之合,夫妇之分,婚姻聘内,送逆无礼:如是,则人有失合之忧,而有争色之祸矣。故知者为之分也。”(1)
荀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人类群居在一起,有同样的欲求而选择实现的路径却不同,同样有欲望而识见却不同。对外物有所感知,这是智者和蠢人相同的;但各人所识所见又是不同的,这是智者和蠢人的区别。要避免“失合之忧”“争色之祸”,就要知势之同异,知君臣上下之同异,知欲恶之同异,知百技分工之同异,知群与分之同异,知男女夫妇之同异。
首先要“知同”。人有同欲,有同恶,群主(君主)只有知同,然后以“同”为根本追求,与群体成员同甘共苦(“济同欲”),才能战胜内忧外患。“书曰:‘蔡杀其大夫公子燮’,言不与民同欲也。”(《左传·襄公二十年》)“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攻》)“求逞于人,不可;与人同欲,尽济。”(《左传·昭公四年》)“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趋,同利相死。”(《史记·吴王濞列传》)“四王之王也,树德而济同欲焉。”(《左传·成公二年》)“同”可以理解为共同价值观(信念、追求)或道,它一来源于人之本性,一来源于教育。只有知同才有“道不同,不相为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同”才有荀子所谓的“人之生,不能无群。”
“人何以能群?曰:分。”荀子强调“群”的基础上,也特别强调“分”。因此既要“知同”,也要“知异”。“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矣。”(《荀子·荣辱篇》)对于男女来说,“同”即《彖传》的“男女睽而其志通”,“异”即“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2)“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3)这种因“异”而“分”,强调的是人的主体性差异,同时也揭示出“分”是调节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有效工具。“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于是,荀子提出“明分使群”的观念。也揭示了知同、知异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
对于异和同,“百姓日用而不知”,而君子不能“与世俗同知。”(《论衡·死伪》),而要“以同而异。”(4)“同”,即把看来相异的事物统一起来,即异中发现同、个性中发掘出共性;“异”,是把看来相同的事物区别开,即同中发现异、共性中发掘出个性。为此,荀子认为在为事物命时,同类事物要用相同的名称来命名,不同类的事物用不同的名称来命名,同实同名,异实异名。“然后随而命之:同则同之,异则异之;……知异实者之异名也,故使异实者莫不异名也,不可乱也,犹使同实者莫不同名也。”(《荀子·正名》)所以,荀子强调名分,强调“礼”与“法”,“效止于天子”,“社止于诸侯,道及士、大夫”,“尊者事尊,卑者事卑”,这样能者多劳,按照明确的社会分工形成的有序的“群居和一”。
然而在实际群体生活中,晏子认为是“同而不和”,必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始可。(《左传》昭公二十年)晏子论“和”与“同”谓:“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因此必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始可。这也正是《群书治要》引《慎子·民杂篇》所谓:“民杂处而各有所能,所能者不同,此民之情也。大君者,太上也,兼畜下者也。下之所能不同,而皆上之用也。是以大君因民之能以为资,尽苞而畜之,无能去取焉。是故不设一方以求于人,故所求者无不足也。”(5)
这和孔子主张的“和而不同”异曲同工。应在知同知异的基础上,存异求同讲和合。知同不知异,和合就缺乏基础;知异不知同,就可能会排斥和合,两种态度都有失中庸之道。
虽然根据佛学思想,人类大多“迷心不悟”、“执异思异”,如《大日经》言:云何迷心?谓所执异,所思异。《大乘入道章》下:迷心不悟,一行尚不能依。(6)
但人类依然可以“同行”,如《止观辅行》云:言同行者,己他互同,递相策发,人异行同,故名同行。(7)这也就是《易·系辞传》所言“殊途同归”:“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
荀子之所以提出要“知同知异”,是希望让人们认识到人性之“分”,群体成员在智愚、贫富、地位方面的差等,以及认识到群体之复杂,人类需求及选择实现路径的多样性,从而以“礼”与“法”作为“群居”的行为准则,进而达到“群居和一”的理想社会。“每个人依据其资质尽可能去做适合他自己的事情,于是社会才会正常地运行起来;如果无此分别,那么人人皆向往权力与财富,必定引发争夺,并导致社会大乱。(8)
注释
1胡适2017《中国哲学史大纲》第230页,民主与建设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2陈鼓应、赵建伟注释2016《周易今注今释》第347页,商务印书馆。
3陈鼓应、赵建伟注释2016《周易今注今释》第599-600页,商务印书馆。
4陈鼓应、赵建伟注释2016《周易今注今释》第346页,商务印书馆。
5蒙文通着、蒙默编2015《蒙文通全集》第53页,巴蜀书社。
6丁福保笺注,一苇整理2012《六祖坛经笺注》第59页,齐鲁书社。
7丁福保笺注,一苇整理2012《六祖坛经笺注》第106页,齐鲁书社。
8翟学伟2016《伦:中国人之思想与社会的共同基础》,《社会》第5期。
今天能读到的对先秦人性论之争的最经典的概括,是由王充作出的,他说: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宓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之徒,亦论情性,与世子相出入,皆言性有善有恶。孟子作《性善》之篇,以为人...
一、孟荀不同人性论提出的背景分析(一)不同的社会背景。孟子生活于战国初期,经历了春秋时期的大动荡,旧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已被破坏,整个社会都处剧烈的升降沉浮之中。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加速了中国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和社会封建化的进程,但同时百...
王霸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一对概念,中国思想家常用这对概念说明两种不同的政治主张。王道强调以德服人,主张仁义治国,霸道强调以力服人,主张功利和暴力,王道和霸道是两种不同的政治和治理手段。王道是一种理想,是儒家所致力的社会政治手段;霸道符...
在荀子的思想中,礼的内涵得到了极大丰富和拓展,突破了伦理的范畴,不仅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伦之礼,还指规则、规范、法制等客观政治原则,礼成为人们必须恪守的行为规范,也成为社会利益分配的准则,当以礼来治国,礼就成为治国理政的纲领,荀子...
1、孔子正名思想的提出与荀子的理论贡献在东周的春秋时期,社会政治形势由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在这礼乐崩坏的春秋时代,孔子提出了儒家的正名思想。何为正名?在《论语子路篇》的记载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子路曰:卫君...
一、黄老隆礼重法与荀子隆礼重法的相同之处1.特点---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战国末期,法家的法治思想极为盛行,这迫使荀子思考法治思想的合理性及现实价值,深入思考礼法关系,引法入礼。陈登元先生云:重礼者,儒家固有之见解,而重法者,荀子随环境而变...
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大道废弃,礼崩乐坏,智慧叠出,百家争鸣。借助于礼乐文化智慧,重整混乱的社会状况,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是儒家一贯的积极行为方式。而救世的斗士墨子对儒家礼乐建设的作法展开了批判:乐之作必厚措敛乎万民,使丈夫为...
荀子当时的生活背景是战事不断的乱世之中,他的很多思想都是在乱世中产生的,当然它的思想都是顺利当时的历史潮流的,战国年代,荀子面临社会大转变的时期,他有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力图寻求一种稳定城邦之道,担当起一统天下的重任,为人民百姓的幸福国家...
一、理性自觉的历史转捩点在先秦儒家思想家对乐舞思想探索的历史进程中,最早对其审美本质、审美关系、审美属性进行系统理论阐述、反思的是荀子。在先秦诸子中,荀子思想涉猎之广、反思之深,无人可出其右。其乐舞美学思想,更是集先秦乐舞理论成果之大成,...
在先秦诸子针对人性问题的讨论中,孔孟和墨子强调了爱人,希望能够激发人性中指向外的情感,以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杨朱和老庄则论述了自爱,亦即人对自我完整性的关注。无论相互间的差别有多大,这些思想家都或直接或间接地肯定了人性中诸因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