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哲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东方哲学论文 >

儒、道对于“生”的观点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5-09-30 共5107字
摘要

  一、引言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儒家和道家是互相融合,紧密联系的。但二者也是互相区别的。从古至今,中国人从小就开始接受它们的教导,其为人处世、行为习惯都或多或少都带有它们的影子。中国的哲学更多的是重视人的存在和生命的延续。重视人的生命,那么对于生和死的态度就很重要。一个宗教对于生死观的看法是其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并且深深的影响着信教的群众。

  儒道二家也不可避免的对生死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生死观是人对于生和死的看法,体现出一个民族在面对生和死时的态度、行为。而儒道教义影响着中国人生死观的形成和发展。

  二、儒、道对于"生"的观点

  (一)儒家对"生"的看法

  儒家学说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对人们思想的发展起着主要的作用。儒家认为生死都是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要有一个正确态度来面对。生死是自然之常理,没有永恒的生。然而儒家学说也是一门入世的学说,告诫人们要有所作为。儒家学说更看重生,儒家重生的基本人生态度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人的地位和价值。重视生命就要重视人的存在。天地生人是儒家天人关系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儒家认为人同宇宙万物一样是自然界演变的产物,但是人又与自然界其他事物不同,有着不可比拟的价值和地位。儒家重视人的地位,孔子在《论语·微子》中说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是万万不可与鸟兽同言而语的,与禽兽相提并论是贬低了身份。可见儒家把人的地位看得至高无上,肯定了人的存在价值。荀子则明确提出了人最为天下贵的思想。《荀子·王制》中说到:"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2.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人是天下最宝贵的,我们就要好好的重视自己的生命。《论语·乡党》载:"厩焚,子退朝。曰:

  '伤人乎'不问马。"马棚失火了,孔子最先关心的是人的生命有没有受到损害,而不是关心马的情况。奴隶社会时期,奴隶与牲口同样是没有尊严和地位的,但孔子却首先关心的是人的生命安全,这在当时是具有进步的意义的,进一步体现了孔子对人的生命的关心和珍视。儒家尊重生命珍惜生命,自然是反对人殉的。孔子就极力反对人殉,对殷商以来残酷的人殉制度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他强烈抨击了这种行为,在《孔子家语·曲礼公西赤问》中说到:"为刍灵者善矣;为偶者不仁;不殆于用人乎?"在孔子看来即使是地位低下的奴隶也有生的自由和尊严。儒家珍惜生命还体现在其反对战争上。仁人义士对战争是极力反对的。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就说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尝学也。"孔子并非真的不懂军事,而是他认为战争是对生命的杀戮和摧残,这是孔子不忍心看到的,所以绝口不提。孟子也是反对战争的,他强烈谴责使得生灵涂炭的战争,提出了"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的主张,他说:"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尽心下》)。在儒家看来不管战争带来了什么好处,总归是牺牲了人的性命的。这种不尊重生命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好的君王以仁德来治理天下,而非战争。

  3.要活得有价值。儒家是讲求入世的,碌碌无为的平庸人生是儒家所不赞赏的,人活着就要活出价值。所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在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要求下,人们都在渴望建功立业,一展生平志。孔子更是提出"君子自强不息"(《论语·述而》)的口号,激励着自己乃至后人奋发图强。他一生惟以天下大事、万世功业为念,孜孜奔走列国,授徒着书,人生态度可谓积极至极,树立了儒家阳刚进取的人生态度的身教典范。

  儒家重视生命的价值也体现在其重视对功名的追求,轻视富贵。儒家追求生前生后名,把个人名誉看得很重。对于身外之物的钱财归于世俗一类,不屑追求。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十分不屑于用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利益。正如孟子所言"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儒家一直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作为人生的指向标,不能失去做人的人格和尊严。除了有人格魅力之外,儒家最看重的就是读书,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通过读书来追求功名。读书为了高中,高中便是人生的辉煌。儒家把追求出仕做官作为人生的追求,人生的价值由此而体现。

  (二)道家对"生"的看法

  道家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文化,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对中国人思想的影响颇深。道家的思想都是围绕着"道"这个字来进行阐释的,他把人生的种种问题从宏观的角度出发,从整个宇宙扩展到人生观,加深了对人类生死的思考。

  道家认为生死是自然之理,要顺应自然的发展,天地万物都不是恒久的,更何况人呢?庄子说:"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庄子·达生》),生命恍惚而至,飘然而去,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我们也不能阻止它的自然发展。虽然它对于生命看似听之任之,但绝不是认为生命可有可无,它同样也看重生命,其体现如下:

  1.重视个体生命的价值。道家介于入世和出世之间,既不强调入世也不劝导出世,不过是顺应自然的发展而已。对于个体来说,功名利禄都是外在的,唯有个体生命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老子就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老子》四十四章)可见老子是重视生命大过一切。庄子亦然,"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身,又况他物乎?"(《庄子·让王》)。所以庄子也提出了反对"丧己于物,失性于俗"的生存观,不要让外在的一切影响自己的生活,人应活得潇洒随性,不受外在束缚。可见道家同样重视生命,然而是重视生命的本体,不受外在束缚的生命,不需要强加功名利禄的生命,是自然的生命。

  2.以生为苦。道法自然,自然的一方面就是自由,没有约束,然而活在现实的社会中人们要受到各种外在的诱惑,人的欲望也在不断攀升,从而使得生命变得艰辛,失去了自然的本性。

  人生是痛苦的,一方面要忍受生存焦虑的折磨,所谓"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庄子·齐物论》),人生活在社会上,成日要小心翼翼,勾心斗角,活得胆战心惊的,生活失去了本来的快乐,增添了许多烦恼。另一方面还要遭受身体劳顿的折磨,"一受其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劳役而不见其成功,恭然疲役而不见其所归,可不哀邪!人之谓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庄子·齐物论》)人生从生至死,终身忙忙碌碌却一无所获,心力交瘁却达不到目的,人生太悲哀了。

  3.注重养生,追求长生。既然生活如此艰辛,那么我们更要让自己活得开心。道家注重现实的安稳与快乐,对人生是持肯定的态度的。人生在世,不过短短几十年,要让自己活的舒心才是正道,不要让外在蒙蔽了原本快乐的新。重视生命所以想把生命活得轻松自然,养生可以让生命少受病痛所累,从外在达到生命的自由。追求长生,成为人间的活神仙,既是一种对人生美好的期盼,也是为了更好的活于人世,活得更潇洒自在,犹如活神仙。

  三、儒、道对于"死"的观点

  (一)儒家的死亡观

  儒家对于"死"的看法也有其独特之处:

  1.功利主义的死亡观。儒家是入世的哲学,人生前要有所作为,才能留有后世之名。孔子就有言:"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这说明人最怕到死的时候还默默无闻。儒家重视道德修养,人的一切美好品质都与道德高尚有关。儒家对于死的苦,苦在德业之未能竟。

  可见儒家有多重视道德的修养,用道德来衡量死亡。既然儒家的生死观以道德为核心,那么比生命更重要的就是仁、义。要求人们做到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身殉道。孔子指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不能为了自己活命而伤害别人,这是不道德的,相反的,可以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就仁义。孟子更是提出:"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孟子·尽心下》)人为了道死得其所,该挺身而出时绝不退缩,坚持道义,勇往直前。所以,在儒家看来,死也要死得其所,死也要成就身前身后名。

  2.死而不朽。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人的精神可以超越有限而永垂不朽。儒家绝不是消极被动地屈服于死亡,而要在现实的人生中创造不朽,用不朽来抗拒死亡。儒家强调"三不朽",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高尚的品德,伟大的功勋,深刻的言论都是让人可以流芳后世的,这种精神是不会因为死亡而消失的,可以世世代代永久地流传。即使肉体死亡了,精神却是永存的。

  (二)道家的死亡观

  道家的死亡观是以顺其自然为特点的,生死是自然现象,庄子认为构成人的自然物质是气,"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知北游》) 生死就是气的聚散,是大自然演变的一种形式,不必为生而喜,为死而忧。道家始终遵循自然规律,顺应生死。道家对死亡的态度有以下特点:

  1.乐死。道家遵循自然,以生为苦,人被外在诱惑束缚,未能自由发展。所以道家把死亡看成是快乐的,可以摆脱世俗的纠缠,回归本真的自我。生是痛苦,是劳顿,死才是快乐,是安息。

  《庄子·大宗师》有言:"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俟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善吾死也。"所以庄子的妻子死时,他鼓盆而歌,庆祝他的妻子不再受世间的劳苦,这种视死如归的坦然态度在当时是异类。道家反对厚葬,认为这是对死者的束缚。人生天地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回归自然而已,不需要无形的东西限制自己的肉体乃至灵魂。

  2.死而不亡。道家死亡观的最高目标是超越生死之困达到死而不亡,不死不生的境界。

  老子就认为"死而不亡的寿也"(《老子》三十三章)人的形体总是要死的,但是在精神上能与"道"合为一体,达到生命的永恒。只有忘掉自己,才能大彻大悟,超越生命的限制,进入永恒的状态。《庄子·天地》说:"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

  四、儒道生死观的比较

  (一)"生"的比较。儒道两家是我国主要的思想文化流派,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独有的历史背景和风格特点,但二者又相互融合,共同发展。通过以上对二者"生"的观点的分析,可以看出二者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其相同点就在于二者都重视生命,珍惜生命,都十分强调和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认为人是万物的中心。既然上天赋予了生命就要珍惜生命,不要随意辜负生命。当然在重视生命的程度上二者有不同,儒家更甚。二者对于"生"的最大不同在于怎样生存。儒家以生为乐,儒家多是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功利的人生追求。有所作为是对生的要求。而道家却恰恰相反,以生为苦。道家认为追求一切身外之物苦心苦身,把人置身于万物的束缚之中,得不到心的安宁,何必汲汲于名利。

  (二)"死"的比较。通过观察儒、道的死亡观,二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区别。

  二者相似之处在于都顺应肉体的自然消亡,追求精神的永恒。但在这点上,二者又有区别,儒家追求死而不朽,通过立德、立功、立言为后世留下千古美名,供后世瞻仰。但是道家是不追求这些外在的名利的,它们崇尚的死而不亡是将生命融入自然,融于"道",忘掉自我的超越精神的永恒。

  二者还有不同在于儒家是哀死而道家乐死。儒家虽然顺应死亡,但觉得死亡是件伤心的事情,对待死亡要表达出自己的哀伤。但儒家不主张过于沉浸在悲痛之中,"丧致乎哀而止。"(《论语·子张》)。儒家哀死,主张厚葬,对每一级的葬礼制度都有严格的规定。道家却认为死是快乐的,可以脱离现实带来的种种痛苦,不必再为现实而烦恼,能回归本真,回归自然。所以道家反对厚葬,不要再让这些外在的枷锁束缚了人的灵魂。

  五、总结

  儒道两家在中国发展了几千年仍生生不息,到现在仍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习惯。在生死观的看法上,二者即有融合之处,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共同影响了中国人对生死价值的追求。从上所述来看,儒家重生,重视个人的价值和作用,重视现实的实际,劝诫人们要不断完善自身,提高道德修养,在现世有一番作为。儒家更以它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人生,使人生充满快乐和追求。道家重死,崇尚自然无为,不要让自己被外在束缚而失去了自我,更是要将死亡看得平常,不要惧怕死亡,顺应自然。

  生死都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二者相辅相成,以儒家处世,以道家修心,找到一个平衡的最好状态。总之二者最重要的是告诉人们要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善待生命。

  参考文献:
  [1]郭鲁兵。儒家的生死观论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6)。
  [2]张树卿。略论儒、释、道的生死观[J].东北师大学报,1998(3)。
  [3]袁妹妹。道家的生死观特点[J].文学观察。
  [4]林文葵。浅谈道家生死观[J].新西部,2007(12)。
  [5]朱继英。儒家、道家生死观之比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0(1)。
  [6]汤一介。佛教与中国文化[M].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10.1.
  [7]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8]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东方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