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哲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东方哲学论文 >

哲学理论走向百姓日用的实践探索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5-11-13 共6991字
摘要

  意识回应存在,存在掀起思潮。社会发展的趋势呼唤新理论的指导,以避免政局混乱、生产率下降和生活质量的滑坡。 全球发展的不均衡,不单是经济,也表现在哲学、宗教、科技、文化和艺术。哲学是回应和引领社1盾、科技进步和民众需求等都有其特殊性,中国新哲学所要回应和预见的必须是全球背景下的复杂国情。 全球化时代的科技文化与人文思想跟下层民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引发的问题与思考也钳制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社会的和平发展。而今,在科技创新为动力的全球化背景下,新轴心时代的火炬已经点燃,各种矛盾、危机与觉醒接踵而至,中国哲学的再创造迫在眉睫。因而,哲学关注百姓日用、回归日常生活是当代哲学关注的焦点,也是建设中国新哲学务必重视的新方向。

  1 哲学日用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作为人类精神和文化知识不同样式的哲学、宗教、科技、文化、艺术都必将永远与人的生命和日常生活相随。 因此,哲学不会消亡,只会新陈代谢,与时俱进。 人类在新轴心时代所处的环境已大大不同于雅斯贝尔斯所说的"轴心期",两千多年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但其蕴含的矛盾仍然是人与人、 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的问题,只是表现特征产生差异。哲学的每一次超越都历经危机、觉醒与再创造。伴随科技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全方位冲击,20 世纪发生了后形而上学转向, 哲学开始深入社会现实,关注人类生存。人本主义哲学聚焦人类自身,倡导哲学"要回到日常生活",把"此在"人类放在"日常性"中探讨人的存在、意义、情感和意志。 卢卡奇、葛兰西、 哈贝马斯等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也试图让悬空的思辨哲学回归日常生活, 他们把思维的半径延伸到漫不经心的日常行为、琐事生活,经高度理论化之后抛向社会。 哲学家要关注实践活动的生活世界,"通过一种高于生活的素朴性的反思, 正确地走向生活的素朴性回归".[1]

  从而,人们的潜力得以彰显,看到日常生活新形象,领略日常生活新价值、新方式,枯燥的哲学变得丰满,盲目而凌乱的生活变得系统。关于哲学回归人类自身和日常生活,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里突出哲学的首要任务是教人们"学会生活"、呵护人性、关爱生命; 萨特主张哲学要关注一切人和一切人的日常生活, 忽视日常生活就是消灭个别性和世界的丰富性。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视域也开始紧跟时代步伐,投入日常生活,关注生命之美,身体的智慧潜能以及人类之爱。

  在我国,哲学的日用化意识和程度很弱。中国哲学正沉浸于徘徊而彷徨的现状:学界"注经论史"的"经学式"研究铺天盖地,参考文献越列越长,原创性观点和着述却难以寻觅,"新理论"建设浅尝辄止,批判的多,建构的少, 献媚和屈服权威的译介常常挤垮稚嫩的思想幼芽,指向"百姓日用",适合大众化的更是寥寥无几。 哲学不只是哲学家的专利,如果哲学的"文字只为极少数人掌握、运用,而绝大部分民众都不可能接受那怕是最低限度的教育, 更不可能作任何深入思考、反省。 显然'哲学家'那种抽象的理性思维和论辩是不可能及于社会深层的".[2]

  广大的民众"如果没有哲学那远射的光辉照耀着世界的前景,都无法前进".[3]

  哲学教育也面临生存危机,"大智慧"贴上"小学科"的标签,其生存与发展,从内容到形式,从理论到实践,从学者到大众存在道道壁垒。 当前哲学在民众中现实地位的下降也正反映他们对日用化哲学的需求, 这是一种挑战,哲学工作者必须应战。 事实上,当今学术界面对新轴心时代迎面而来的诸多现实问题,往往一筹莫展,即便拼凑成堆的理论材料, 在现实面前常常屈服于权威与利益。归根究底,在于缺少驾驭现实的理论框架和展示思想的通畅舞台,缺少亲民、亲证的"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思想视阈。 中国从来不缺少雕虫小技,缺的是画龙点睛的"大智慧",而真正能解决此难题的关键是以创造为切入口跨界域、跨学科构建新哲学。

  2 新哲学建设的历程与研究困惑

  新思潮形成新哲学都是历经艰辛,面临种种困惑。

  历代哲学人无不在理论与实践的接口彷徨、 呐喊与挣扎。 当下,瞩望新轴心时代,哲学人不断觉醒,继往开来,试图再创新哲学、普及新理论。 我们回顾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选取代表性的哲学重建,几乎可以还原艰辛的重构历程和诸多困惑, 也感受到当下再创中国新哲学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中国哲学从先秦到魏晋, 其重心主要专注于人生意义的社会伦常,后经过与佛学的长期激荡融合,实现了一次超越, 以终极关怀价值系统为归旨的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充分发展。在宋明理学之后,全球化的浪潮已经初现端倪,只是中国没有觉醒,"被全球化"的遭遇接踵而至。 中国人仅仅依靠回望轴心期的思维积淀难以应战科学技术装备的世界变迁。 从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地主阶级改革派"尚变"、"重行",资产阶级改良派夸大"心力"作用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的唯物主义 "知难行易" 说等传统哲学不足以指导救国救民斗争,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迫使国人引进西方哲学,也为以后铺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之路。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哲学思想界不断论战,学术界或骂完祖宗骂洋人,或崇洋媚外、怀旧复古,在"抛弃"与"固守"中国传统文化的两极漩涡里挣扎,但新理论建设却为数不多。即使一些学者投身新理论探索,也常常陷入非主流或后继无人的青黄不接境地。 上个世纪的两次论战都未能实现中国哲学"新范式"的重建。 今天以科技为主动力的全球化世界, 社会各方面发展速度迅猛,各种关系被拉断、撕裂,解构或建构的周期也急剧缩短,天地人之间的矛盾相互交错,多元化、跨界性、大众化特征日益彰显,各种危机此起彼伏,先知先觉者所建立的传统理论在跟进和超越现实时却显得捉襟见肘。 哲学试图以不同的身份或脸谱介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的心灵深处,可是支点晃动、半径不足、刚柔不济,一次次蜻蜓点水或浅尝辄止。 哲学共同体在扑捉、加工和创造新理论的隘口,局限在各自狭隘的研究圈子里挥霍品种单一的原材料, 高傲地无视新轴心时代的风云变幻和思想暗流, 习惯性地忽略流行语、校园困惑、视觉污染等看似琐细的变换,甚至绕开敏感地带。 如此残缺、碎片化的世界观,注定凝练出一孔之见的哲学思想。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火焰和先锋。 现实中我们常常将其简单换算成马后炮的"工作小结"或是亡羊补牢的忏悔。 当代变革越发深刻剧烈,问题层出不穷,很多问题恰恰是再现西方往事,也有不听祖宗话的悔恨。我们不能在指责西方中心主义的同时被编入部落主义的阵营。 全球化时代,主动和被动的全球化,结果没有太大差异,但付出的代价却大相径庭。今日的世界不是亨廷顿所说的文明冲突,而是文明可以共生,其条件是需要对话,跳出圈子进行文明地对话。跨越古今中外的思想栅栏, 穿透科技与人文的壁垒, 促成大众与学者的牵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些本应是哲学的结构性需要,然而,我们所领略的是现象的无休止解读。 当代新道家、新儒家的思想冲击波也曾一度振聋发聩,融会"中西马"、综创新哲学、关注日常生活的呼声也时常萦绕耳边,但是哲学天空仍旧不是晴空万里。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 科技发展和思维革命, 哲学界不能囿于一隅、固守传统,或只炒作热点,考辩琐细,"注经论史",而要全景性地为新轴心时代指出危机的根源所在,提供实实在在的新观点、新理论、新举措,教育民众,武装决策群体,回应时代特点和现实需要。 然而,当下问题扎堆,与日俱增,困惑接连不断。 看教学:照本宣科、专业割据、博士不博;看科研:学阀林立、论文经济、八股文风;看管理:标签意识、学术干预、家长作风;看理论:

  自说自话,拼凑有余,建构不力;看实践:脱离群众、不越雷池、纸上谈兵。如此这般,需要我们全面觉醒,走出困惑。

  3 日用化是建构新哲学的突破口

  哲学思想的演进,集中反映和引领时代的变迁。其研究涉及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境界论。发展至今,哲学已经发生过若干次转向。 新轴心时代的哲学业已转向关注政局的波动、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和人之生命质量的提高。人类处理矛盾与危机,探索走出困境的路径, 反映在哲学上是开始研究人之世界与世界中人,把论证哲学日用化作为构建新哲学的突破点。哲学越来越把探寻百姓日用视为哲学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对接点,百姓日用也是哲学发展的起点和归宿。

  追溯新哲学建设的先哲夙愿, 发现哲学是人之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回望中国的哲学思想演进,我们不难发现利益群体的愿望和思想都不同程度地镶嵌、 贯穿或覆盖于哲学。自从原始的神话思维,历经先秦的百家争鸣、汉唐的三教相继、宋明理学以及近现代救亡图存的理论探索,从未离开人的生存问题,差异就在人字的"大写"与"小写". 西方的哲学发展也是如此,只是发展的路径不同而已。

  现当代关注哲学重建的呼声越来越响,早在 1935年,张岱年先生就在《论现在中国所需要的哲学》一文中深刻指出:"现在中国人的思想,或则依傍古人,或则追随西哲,有独立的气魄的,实在太少了。 但文化之重建,须先有思想之独立,而如欲思想独立,必须有哲学之创造".[4]

  其实当我们这辈人拥有这个世界的时候,"下一辈的人已经在时间的子宫里形成".[5]"中国能不能建立起新的伟大的哲学, 是中国民族能不能再兴之确切的标示。而如想创造新的哲学,必须先认清现在中国所需要".[6]

  张岱年先生还给出中国新哲学的四个要件: 一是能融会中国先哲思想之精粹与西洋哲学之优长以为一大系统,二是能激励鼓舞国人的精神,三是能创发一个新的一贯大原则, 四是能与现代科学知识相应合。即:融会中西-激励精神-创发原则-回应科学(简称"中国新哲学四要素)。

  现实瞬息万变, 当下构建中国新哲学不能囿于张岱年先生的四要素,要继承,更要发展。 一要着力跨越时空,融会古今中西;二要怀揣阴柔之气,指向刚强精神,彰显"自强不息,生生日新";三要跨界思维,找准连接基点,一以贯之;四是回应科技发展,瞻前顾后;五要知行合一,跨越理论与实践之界,跨越中外之界、古今之界、人文与科技之界、学者与大众之界,达至无界而界,思维互补。 也就是说,在以创造之道为核心的动态过程中会通东西、现代传统、科技人文、大众精英,又在会通中立足于人之生存发展、日常生活,从而兴起中国哲学再创造。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东方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