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哲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东方哲学论文 >

哲学理论走向百姓日用的实践探索(2)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5-11-13 共6991字

  哲学迫切需要从个别走向普遍, 从书斋走向社会大众,从零散走向系统,从局部走向整体,从婢女成为精神向导。 当今的新轴心时代是一个全球意识观照之下的多元文化对话、学科相互渗透、精英哲学与大众哲学相结合的新时代。 "中国哲学必须在发挥自身固有的内在精神的同时大力引进西方哲学,以便跟上当前世界哲学发展的总趋势而成为新轴心时代的哲学重镇".[7]

  有史以来,人是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完型,其本质的主体化和对象化过程具有双重意义:"它是主体持续客体化过程。 同时,它也是个人借此被持续地再创造的过程。 在无穷无尽的客观化过程中,个人被塑造与对象化".[8]

  我们已经分享全球化的红利, 但没有充分获取哲学思想的力量,人们往往急功近利、浮躁浅泛,关注物质和经济,遥望文化和精神。 当面对问题,犹豫不决或束手无策,即便给予回应,也是驻足现象,忽视构成。着手中国新哲学建设务必瞄准百姓日用进行跨界研究, 人们只有跨越画地为牢之界---其实世界本无界,方可大写"天地交而万物通"的日用化、实用化、普及化的"人"之哲学。

  4 哲学理论走向百姓日用的实践探索

  哲学不是权贵或专家的专利, 哲学走服务大众之路是人类长期的梦想与追求。 苏格拉底将哲学从 "天上"拉回现实,倡导"认识你自己";孔子曾周游列国,兜售思想、教化百姓;王艮也曾开创泰州学派,弘扬百姓日用之哲学,并身体力行,跨界传播。而今,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办的学子与大众同修的 "中华文化大学",可以说是哲学走向百姓日用亲证的一个新探索。

  不同于一般进行泛泛讲座的论坛、 讲堂等,"中华文化大学"的办学理念、宗旨、定位,特色鲜明、系统完善。中华文化大学的活动内容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中华文化大学堂、中华文化大学网、中华文化大学视频课程和中华文化大学 QQ 群。从活动团队的内在教学理念、传播方式和外在的力量支撑都一一蕴藏中华文化大学的巨大活力。 "中华文化大学堂"秉承古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宗旨和自身"承道统,启新命,同修行"的定位。中华文化大学的创办与发展,得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领导、院系领导的大力支持,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主办,安徽省图书馆等单位联办;由中国科学院杨叔子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方克立学部委员等海内外知名学者组成的学术委员会。中华文化大学有着灵活的传播方式,在四大活动平台上,形成基于"大学与社会结合、学子与大众同修"的"有形学院"与"无形学院"互补的新颖传播模式。 如: 既有每教学周三上午的中华文化基础课程,也有每月第三周日下午 2 点 30 分在中国科技大学水上报告厅举办的大型中华文化讲学与文化演出活动, 更有中华文化的网络在线课堂以及 QQ 群的文化交流等。凭借这四大平台,中华文化大学惠及无数学子与大众,从十几岁少年到 92 岁的耄耋老人,从目不识丁的合肥市民到专业知识深厚的博士生。 中式的通识文化大学与西式分学科的专业大学结合, 这必将成为中西教育结合的一种富有深意的探索。

  自 2010 年创办以来, 中华文化大学就植根 "中华",重点不是分科知识学习(外学),而是人生境界的修行(内学),旨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中华文化大学始终坚持"承道统,启新命,同修行"的办学定位,在目标上"守明德悟道之向",在理论上"走综合创新之路",在实践上"行百姓日用之学".

  在此基础上不断彰显特色, 如面向校园学子和社会大众免试免费开放的公益性, 知行合一中华文化精髓的亲证性,"慢炖式"持续学修文化精髓要义的系统性,关注传统向现代转化的"创造性",致力东方与西方、科技与人文、 古代与现代、 学者与大众的会通性,"讲"与"学"结合的互动性。

  中华文化大学的创办富有新意, 体现在网站的打造、徽标的设计、传播方式的优化。 首先是富有新意网站的打造。新意的网站打开了全新大学的视窗,展示凡圣同修,百姓亲证,"先觉"觉"后觉",找回被暗淡的理想,复燃熄灭的创造热情,弥补"分科知识"的单调,寻觅"安身立命"的大道。 "中华文化大学网"开辟的网络课堂,是以中华文化的传承、创新、普及为目的,向所有爱好中华文化的各界人士开放的新型学修家园。 "看客"有感而发就成"参客","参客"同修就成了中华文化大学的"主人".中华文化大学网会聚两大焦点:一是理论顶天:张岱年先生指出:哲学是天人之学,综合创新理论追求"天人合一"的大境界;二是实践立地:以大众参与为根本的中华文化普及新路探索,加强建制,学院认证和骨干培养。追求理论高度也着力实践深度,努力做到"天高地厚". 其次是完美徽标的设计,[9]可参见中华文化大学网主页。

  从色彩内涵来看, 徽标中用四种颜色象征中华文化悟道途径的"四大互补":即社会人伦之道、天地自然之道、身心自性之道、生命创进之道的互补。 亦象征中华新文化探寻的"四大会通". 从结构内涵来看,徽标中"四象"不是静止不动,而是动态旋转:向里旋转,"四象"会通于徽标核心处的小圆(象征道体);向外旋转,"四象"朝四个不同方向扩散(象征道用)。 其意境取自《易传》,《易传》云:"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按中国古代哲人理解,道(太极)是万物之本,也是人生之至。中华文化的最高追求是知本达至,道通为一。按照《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其中,"明明德"即知本,"止于至善"即达至。

  中华文化大学秉承并发展古代"大学"崇高的宗旨,走综合创新之道,行百姓日用之学。新时代中华文化的目标是:叩启真的心窗,探寻善的家园;追求美的境界,觉悟创的人生。

  5 结语
  
  哲学不能珍藏在象牙塔中, 不能局限于学者专家的对话,哲学要走出校园、书斋到百姓日常生活中。 迈不出这一步,哲学必将枯竭。 21 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全球化进程加快,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矛盾不断突出,系列危机日益凸显,人类也在全面觉醒,新轴心时代形成的思潮即将席卷全球。新轴心时代与公元前的轴心期有巨大差异, 新轴心时代的文明不再孤单,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相互开放,交错并存,人类面临的难题性质也在发生变化,精神生产从积累型的理性文化转向侧重消费的后现代主义, 因此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有别于雅斯贝尔斯概述的古典轴心时代。 中国哲学再创造在以往阶段已多次坐失良机,如今必须抢抓机遇,其突破口就是理论创新与百姓日用结合,跨越各种人为界碑,融入多元化世界。 这些方面的努力, 汤一介对新轴心时代的呼唤,成中英对中国哲学再创造的呐喊,吹响了哲学理论创新的号角。再造中国新哲学,首要是哲学共同体要健全新轴心时代意识,才能理性建构。对于新轴心时代的呐喊系统研究,目前还不成熟,其中天主教神学家卡曾斯(Ewert Cousins)和浙江大学王志成教授研究团队的成果具有启发性。在他们和其他一些思想家的基础上,我们整合了新轴心时代的意识特征,主要是:跨界与全球化意识、生态与生活化意识、女性与他者意识、非实在论意识。 然而,即便意识不断增强,哲学的亲证之路也是艰难而漫长, 需要动员民众、 坚持不懈地跨界探索。跨界探索需要明确的目标、强大的跨越能力和满腔的激情,首要是群体性地相互跨越自我心灵的篱笆墙。

  参考文献:
  [1]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A].胡塞尔全集:第六卷[M].德文版,1976.59.
  [2]陈方正。论"轴心时代"的"两种文化"现象[J].江海学刊,1999,(1):83-87.
  [3]W·詹姆士。实用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7.
  [4][6]张岱年。论现在中国所需要的哲学[J].国闻周报,1935,12(13):4-8.
  [5]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M].北京:三联书店,1998.61.
  [7]汤一介。新轴心时代哲学走向的特点[J].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1,(4):1-4.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东方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