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片作为本土票房基本主体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发布于:2014-03-15 共4520字
长短辑小说有长篇、中篇和短篇,现在又有所谓“微小说”.电影有大片(巨片)、小片(一般指小成本影院影片而非学生习作那样的短片),还有时下被有些人认为方兴未艾的“微电影”,但是从来没有“中片”这样的说法和相应的观念。中国电影票房在2012年突破170亿元的情况下,本土票房份额要争取像日本、韩国那样不低于50%,光靠几部大片似乎不行,依靠“微电影”更无从说起,认真确立电影“中片”观念,努力搞好“中片”创作,也许非常具有当下效应且富有长远意义。
一、电影“中片”内涵界定
作为电影领域新出现的一个名词,“中片”是笔者在本文首先提出来的。
对于什么样的电影可以称之为“中片”,或者说电影“中片”内涵概念到底应该怎样来界定这样的问题,也许学术界和创作界都会有不同的意见和想法,本文在此首先强调的一点是:其实“中片”作为一个电影现象或事实,早已在世界电影发展史中客观存在,当然也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客观存在。
上世纪末,中国人曾经非常感慨和自豪于张艺谋电影的“以小搏大”.那时所谓的“以小搏大”,就是张艺谋很多相对而言小成本制作电影曾经在并不太短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能够非常有力地与进口大片相抗衡,赢得不俗的票房,常常还能取胜。不言而喻,这里所谓“以小搏大”之“小”,主要不是从影片时间长度之小或电影使用胶片规格之小等方面来说的,而主要是从投入资金规模及与此相关的使用拍摄制作技术、使用电影演员成本等方面来说的。客观地说,张艺谋在20世纪末期拍摄的大部分电影,比如《红高粱》、《秋菊打官司》、《活着》、《菊豆》、《我的父亲母亲》、《大红灯笼高高挂》、《一个都不能少》等,其投入拍摄的资金与好莱坞电影相比,尤其是与好莱坞大片相比,那当然是很小的,但是它们就当时中国电影拍摄而言,投入资金规模大多处于一般水平,或者说是中等规模。因此,张艺谋电影与好莱坞大片票房比拼的所谓“以小搏大”,就当时具体的中国电影发展历史语境及相对的经济成本价格而言,事实上也可以说是“以中搏大”.也就是说,张艺谋当时拍摄的那些影片,与其称之为“小片”,不如称之为“中片”更合适。
就相对狭义层面而言,“中片”可以说是“中等规模资金投入拍摄而成影片”的省称。正像投入资金巨大而观众和专家普遍不看好且票房遭遇滑铁卢的影片,人们很难再说论“中片”作为本土票房基本主体①倪祥保提要中国电影票房在2012年超过170亿的情况下,本土票房份额要争取像日本、韩国那样不低于50%,光靠几部大片似乎不行,依靠“微电影”更无从说起,认真确立“中片”观念,努力搞好“中片”创作,也许非常具有当下效应且富有长远意义。倪祥保苏州大学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论“中片”作为本土票房基本主体。它是一部名符其实的大片(巨片),一部制作成本相对很小、但观众和专家普遍看好且票房收益巨大的影片,人们也不应该再说它是一部小片一样,“中片”内涵概念其实也应该具有相对而言的全面性。本文以为,关于电影“中片”的内涵界定,显然不能只从狭义层面来理解,而应该有其更为全面的内涵意指,其基本内容主要应该包含这样三点:第一,影片拍摄资金投入属于该国家地区的中等规模;第二,影片故事和拍摄制作水平均达到比较公认的优秀或优良;第三,影片上映后大部分观众和专家反响很好或较好并具有很好或较好的票房收益。这三者缺一不可。
以此来看,世界电影发展史其实从来就不缺乏这样的作品。就新近的电影创作而言,诸如《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等是优秀的“中片”,总投资3000万人民币而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票房之最的《人再途之泰》,更是一部“以中搏大”特别成功的“中片”.另外,好莱坞的《撞车》、法国的《玫瑰人生》、日本的《入殓师》、伊朗的《一次别离》、韩国的《密阳》等,也毋庸置疑都是非常优秀的电影“中片”.
要之,作为电影分类中的一个新概念,“中片”从投入的角度上来说,不同于高投入拍摄的巨片;从放映时间长度来说,不同于学生习作短片或“微电影”;从制作精良和票房收益来说,既不同于叫好不叫座的影片,也不同于一味以媚俗来博取票房的那些烂片。因此,电影“中片”应该是比较基本而全面发展的。所谓基本而全面发展,就是指比较符合进入影院放映标准与质量的电影。更具体地说,比如在放映时间方面,它通常应该不低于80分钟,一般也不适宜超过150分钟;比如在故事题材及内容方面,不应以低俗为卖点、以出位来宣传和以香艳作招徕,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具有正能量;比如在拍摄制作技术方面,应该以基本满足艺术创作需要为前提,不搞技术和形式上的奢华与浮夸(比如不一定要3D)。顺便说一下,笔者关于电影“中片”的概念,与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所长丁亚平教授曾经在评论有关主旋律影片时提出的“基本影片”概念有所相关,但不完全一致。记忆中,丁教授提出的“基本影片”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多是就影片拍摄内容而言的,而本文所谓的“中片”则不仅限于此。两者比较相同一致的地方,首先在于强调电影拍摄制作追求情趣健康与态度认真,其次在于强调那样的电影应该成为中国电影的基本主体。
二、电影“中片”与本土票房
电影“中片”概念的提出并不对应于一个新的电影现象,而是关于已有电影现象的一个新认识、新主张。这个认识及主张的核心就是要让人们认识到,电影“中片”应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电影基本主体,因而也应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本土票房的基本主体。
正如人们公认的那样,一个经济社会发展得比较健康稳定的国家或地区,其社会阶层结构应该呈橄榄型,即富人和穷人都像橄榄两端那样是小部分,而衣食无忧且受教育程度较好、道德品性较好的中产阶级是橄榄中间那个最大的部分。事实上,一个国家或地区健康正常的电影生态也应该具有橄榄型的分布特征:特别优秀而能非常有力地走向世界的(也可能投资较大)和非常差劲的(也可能投资很少)电影应该像橄榄两端那样是小部分,而投入规模中等、故事情节与拍摄制作质量优秀或优良且观众反响良好的“中片”则像橄榄中间那个最大的部分。
对于部分国家或地区而言,电影市场主要有两个,一个在国际,一个在国内。就国际电影市场来说,要博取其他国家地区观众的眼球和赢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就当前一般营销传播现实情况来看,似乎可以分成这样三种情况:第一,依靠拍摄内容和制作方面都具有较高质量的大片及其不遗余力的大力宣传来将其推向世界很多国家地区,这在目前来说,主要是好莱坞的经验和策略。第二,依靠拍摄制作成本并不很高,但是故事内容和观赏效果都很好的“中片”来赢得世界很多国家地区不少观众的青睐,这其实也是好莱坞的经验与策略。当然,在这方面同样能够取得一定成效的并不限于好莱坞,而是有好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影,比如亚洲的日本、韩国、伊朗和欧洲少数电影大国等。第三,依靠数量众多的小成本制作电影,通过相对廉价的传播方式获取周边国家地区广义的电影市场(含销售碟片),比如印度宝莱坞电影和尼日利亚的瑙莱坞电影(尤其后者)。其中第二种情况特别值得强调,因为这是确保全世界电影生态健康发展应该采取的正确策略和做法,当然也应该是确保一个国家或地区电影健康发展采取的基本策略和做法。就国内电影市场而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电影生产,与其他文化生产活动相仿,确实首先应该努力服务并积极满足该国家或地区本土观众的观赏需求,这样才能获得起码的成功,然后谈得上能够很好地守护自己民族文化并进而走向世界。在理论上来说,电影的“以大搏大”并非不需要和不可能,但就国内市场而言,只想“以大搏大”,在目前很多国家地区都还行不通。无论是欧洲很多电影大国,还是印度的宝莱坞和尼日利亚的瑙莱坞,都无法对抗好莱坞,中国少数投入资金相对巨大的影片自然也还是难以在国内成功地抵挡好莱坞大片的票房冲击。这个由当下电影市场所证实的情况,暂时恐怕还难以得到根本性改变。
本世纪以来,韩国电影依靠改“大片至上”为“小片发力(”其实这里的“小片”应该也是“中片”,与前面所谓“以小搏大”其实应该是“以中搏大”一样),依靠电影“中片”的多类型吸引更多中年观众,开启了影院不再是20岁前后的“幼齿”天下的“理性繁荣时代”.影片平均制作费从2003年的41.6亿韩元(约人民币3300万)下降到2011年的22.7亿韩元。2012年上半年,上映本土电影66部,占总票房53.4%;外国电影149部,占总票房46.6%.票房前10位中本土电影7部,最高制作成本不超过人民币3300万,多数在人民币1500万~2500万之间,性价比优势非常明显。
近年来,韩国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的《密阳》和日本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入殓师》,显而易见都是非常成功的电影“中片”.事实上,日本和韩国电影本土票房份额能够超过50%,其中最为主要的一点,就是因为能够坚持比较成功地拍摄一定数量而获得本土观众好评的“中片”.这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和更好地走向世界,具有很强的启示性。
应该看到,如果把当下中国电影创作比喻为制作菜肴,那么很多非常普遍而严重的问题就在于:有不少制作方和导演对调味品作用的关注,超过对食材质量的关注;对外观造型的关注,超过对口感味觉的关注;对餐具精美的关注,超过对菜肴营养的关注。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导致中国大部分电影达不到“中片”要求并且难以为中国本土票房多做贡献的重要原因之所在。因此,中国电影本土票房要像日本、韩国那样不低于总票房的50%,确实一定要能够努力拍摄出比较多质量优良的电影“中片”.
在国际电影市场,大片角逐就像古代战场上的大将一对一地直接拼杀,必须面对残酷的胜败。在国内市场,中国本土电影面对好莱坞大片时,其实不光是大将与大将之间的单挑,而可以是短兵相接的混战,副将、骑兵和步兵都卷入其间。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少数几位主要大将可能不如对方,如果其他将士足够奋勇且有一定战斗力,那整体取胜的可能性还是非常之大。中国如果不仅希望自己的电影能够走向世界去获奖,而且希望能够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赢得更多的票房收益和文化影响,尤其是本土票房及文化影响,那么,至少就目前情况而言,光有几部大片而缺乏足够数量合格“中片”的情况确实非常不够,甚至相当危险。为了能够实现这一带有重要文化战略意义的目标,即使说不上在中国电影领域需要打一场拍摄更多合格“中片”的人民战争,也确实需要展开一场应该有恒心、有规模的持久战。
在展开这场有恒心、有规模的持久战中,认准中国电影的发展目标及策略极其重要。近年来,很多中国大片或“炫片(”放映前炒作得特厉害的)上映前都能很好地吸引眼球--因为其似乎有足够的“利好消息”,但放映后又大量聚集口水--因为其缺少乃至几乎没有令人好评的观赏效果、首肯的思想价值内涵和积极的文化影响力。中国电影今天并非不可以拍摄大片,但国内放映市场也许特别需要提倡“以中搏大”,即特别需要依靠一定数量质量上乘的“中片”来有力地繁荣本土电影市场,让“中片”从本土票房理论上的基本主体尽快成为实际上的基本主体。记得戴锦华教授就中国2010年电影创作数量和票房收入说过一句简洁而耐人寻味的话:500部太多,100亿太少。笔者对此的一个理解是:500部太多,是因为不符合“中片”最低要求而事实上完全进不了影院的影片实在太多;100亿太少,是因为能够获得较好票房的本土电影“中片”实在少之又少,远远没有成为本土票房的基本主体。历史是没有如果的,但是我们对于未来发展可以有希望、设想和努力。
假设中国今后每年的影院电影创作数量即使比2010年减少一半,只要能够比较符合“中片”要求正常进入影院放映的影片不少于100部,那中国电影本土票房份额及其文化影响力将肯定今非昔比,其走向世界的方式与可能性也将大为改变。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
影像叙事影片《左右》的伦理问题表现
一、叙事作为一种伦理最早接触叙事伦理一词,是在阅读刘小枫的《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一书时。刘小枫把侧重点放在伦理上,就像书的副标题所暗示的,他所要言说的是现代性伦理的叙事体现。虽然没有对叙事伦理进行学理上的梳理,但就他在引言中的...
-
基于影视艺术接受心理的影视创作
影视艺术作为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表现形式,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是比较高的。但是在越来越多的娱乐表现形式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影视艺术在受众中的影响力有了下降。影响影视艺术接受心里的因素不仅包括客观因素,还包括主观因素,主要与受众的心理素质、文...
-
商业爱国主义电影“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已经存在了一百多年,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够深刻地将其思想内涵形象地传递给观众,进而感染其情绪还不是别的艺术形式能够轻易超越的。在艺术的领域,它是一件精品,是精雕细琢的文明世界感受到人类内心渴望回味历史、解读现...
-
新生代中国电影导演王小帅的电影风格表现
王小帅作为中国新生代电影导演之一,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电影创作,到目前已经拍摄多部电影并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其代表作有《十七岁的单车》《梦幻田园》《冬春的日子》等。在以商业电影为主导的今天,他坚持自己的创作个性,以小人物特别是那些生活在...
-
段落式电视剧的分集观众反应
作为中国梦系列首部与观众见面剧集的《十送红军》,并没有打上以往革命历史题材宏观叙事的烙印,而是从普通红军战士入手,以长征地图为叙事线索,用段落式手法分别讲述了感人而又充满正能量的十个小故事。在赚足了收视率赢得了较好口碑的同时,也刷新了观...
-
-
纪录电影本土化发展视角下中国教电协会研究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以下简称教电协会)乃是由南京国民政府党政界要人联合文化界、教育界以及电影界名流,共同发起的一个旨在推广教育电影的文化组织。在抗战全面爆发前的几年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迅速崛起,成为推动教育电影蓬勃兴起的一支重要力量,对教育...
-
早期电影与城市文化的互动
城市作为现代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行政区划,它在世界文明发展过程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欧洲从古希腊、罗马城邦的兴起到中世纪市镇的复兴;中国从夏商周时期的城、邑到宋明城市的发展和复兴。城市在不同地域不同时期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
微电影《觉镜》中反腐倡廉的教育价值
近年来,微电影作为网络时代新兴的电影形式,从一段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的电影故事里刨除复杂的商业元素,以其短小精悍却不乏内涵的特点被广大民众所喜爱,更是以成本低廉、受众广泛为要素,成为现代企业传播企业文化、彰显企业特色的全新平台。国家电网北京市...
-
动画创作中如何创新民族文化元素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发展阶段, 我们更应该提倡将盲目学习国外画风的中国动画回归民族, 使其更加本土化。结合时代的发展步伐, 展现五千年历史的东方民族文化, 需要将优秀的审美文化和民间传统技艺相互结合, 用“工匠精神”对待每一部动画作品...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