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电影论文 >

高科技运动镜头的运用对电影创作的影响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1-13 共4079字
论文摘要

  电影艺术来源于戏剧艺术的母体,从诞生之初就没有脱离戏剧艺术形态的窠臼.运动镜头在电影中得到重视和应用始于卢米埃尔兄弟,其发现运动镜头具有比固定镜头截然不同的形式美感与视觉节奏并蕴含着更深刻的蕴藉.运动镜头的使用大大拓展了电影纪实美学的发展和假定性的突破.数字技术的发展也促使电影融合新的技术手段来完善、丰富自身的发展,如今,电影运动镜头造型手段在影片叙事和氛围营造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丰富和完善了电影艺术手段与表现空间的人文语义.

  1 数字时代背景下对电影摄影与镜头的再思考

  《电影艺术词典》对摄影艺术概念的界定为:"电影摄影师运用摄影机、镜头、胶片把对象及其动作记录下来的过程."而数字时代背景下摄影的概念被界定为":以计算机数字编码技术代替传统胶卷媒介为载体,通过计算机通信系统控制摄影设备的运动并直接形成计算机图形或者胶片画面图像,并借助于数字合成技术对获得的原始图像进行处理从而形成富有艺术内涵意味的画面图像的过程"数字影像技术相对于传统摄影通过曝光控制与色调调节等不断消去非必须部分的"减法"过程相比,是一种从无到有逐步添加画面元素来完成创作的"加法"过程.数字影像技术能够捕捉到传统手段难以拍摄到的事物、场景《.地心引力》中运动镜头的创新性使用,给观众带来了鬼魅的视觉效果体验,让人们感受到震撼的近乎完美的电影纪实画面影像效果.随着数字影视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电影摄影概念的界定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过去由于传统拍摄方式和技术的局限严重束缚了电影创作的发展,如今数字技术迅猛发展,影视工作者可以凭借数字影视技术手段打破传统意义上借助光学镜头客观拍摄的镜头,可以借助计算机数字特效制作手段实现电影画面的制作,某一天,无论是摄影机拍摄还是借助于计算机媒介制作的画面广泛意义上都属于电影画面的范畴.

  数字时代背景下,既是看起来连贯的电影镜头也有可能不是同一片段拍摄的《.云水谣》中影片开头交代环境氛围的长镜头在不同场所、空间游荡,通过房屋、门台、窗户最后落在厅堂的拍摄手法,是常规的长镜头方式所无法实现的.在这个过程里就涉及了运动控制系统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技术,实现了多个独立镜头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的无缝链接而使观众看不出任何的处理痕迹.运动控制系统与数字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并有效利用数字虚拟技术与影视三维特效技术可以有效控制虚拟摄影机来模拟这种运动,在此基础上通过后期合成技术把不同的镜头元素组合剪辑成一个镜头的艺术形态进行呈现.相比传统剪辑手段由于技术的局限而往往造成时空空间统一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来说,运动控制系统大大拓展了电影纪实美学的发展与假定性场域的突破.通过虚拟摄影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不通过"镜头"拍摄而将场面"拍摄"下来以保证时空的真实性与统一性.数字技术不仅丰富了传统的影视制作手段、也大大延伸了作为主体的创作者的思维空间,引发了关于影视镜头新的阐释与思考.笔者认为数字时代背景下电影镜头的界定有了更深的意义与内涵延伸,无论其借助人为操作的摄影机还是计算机制作出的镜头拍摄都可以成为电影镜头,而不受拍摄时间长短、空间调度是否经过剪切处理影像等.

  2 高科技语境下运动镜头对时空的拓展

  高科技语境下的电影运动镜头相比传统镜头表现出了巨大的新意,其打破了传统长镜头保持时空完整的特性,将不同的时空画面融为一体创造出了以客观形态出现的主观化(虚拟)时空.运动镜头具有多视角、多维度展示银幕虚拟时空形象的能力《,盗梦空间》中,运动镜头将虚幻的梦境与现实时空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人为的虚拟时空场景、动画与实物有机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满足观众视觉审美需求的虚拟时空场域.

  数字时代背景下,传统艺术形式从有"韵味"的原始艺术形态转向机械的"数字特效"处理时代,后消费时代人们的消费观念也由专注于艺术本身的观赏性向追求精神娱乐消遣转变.高科技语境下的电影运动镜头重在给观众营造一种"震撼心灵"的视觉体验,强化创作者与剧情的关系,把观众从剧情中解脱出来而全身心的享受电影视听画面带来的鬼魅效果与刺激快感.

  这种运动长镜头的使用强调影像与现实的"亲近"关系,力图通过营造视觉奇观来强调影像的娱乐价值构建.

  3 高科技语境下影片制作观念的变化

  高科技语境下的电影镜头更注重数字特效创造出的鬼魅视听奇效.数字时代的电影制作区别于传统的电影制作方式往往初始于电影的构想,就把数字技术的影响因子考虑进去,打破了流传百年的电影制作工艺流程.影片策划、创作初期就要考虑到运动镜头产生视觉效果的可能性.在此过程中,特技制作公司就必须进行特效效果制作的实践,其所需费用也占据了整个经费预算的较大比重《.泰坦尼克号》中气势磅礴的"TD35"镜头与《黑客帝国》中绚丽的"子弹时间"是电影运动镜头特效实践运用的典范,创造出了震撼人心的视觉体验,使影片增添了许多浪漫色彩元素.

  4 电影真实性与虚拟性空间

  "摄影的美学特性在于表达真实"这是巴赞电影纪实美学的基础;克拉考尔认为"当影片记录和揭示物质现实时,它才成为名副其实的影片".纪实主义从电影艺术诞生之初至今统治了其艺术形态基本架构将近百年的时间;另一方面,电影进行纪实表达的过程也是伴随着假定性的设计,银幕上最终呈现的只是主观的现实影像而非客观现实主体的表达.影片相应的编导、表演、摄影摄像、录音、美术等都是经过筛选而出的"伪造现实",其本质就具有人为主观处理以符合剧情戏剧性表达的属性.以摄影造型视听语言为例,摄影机的运动、速度变化以及焦距的更换、光影色彩的运用与统一等都存在影视创作者主观意识上处理的痕迹,是艺术家基于客观现实、对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化处理与创造的过程.

  意大利电影理论家卡努杜在谈到电影影像时强调":电影既是艺术,就不只是现实的翻版."[1]德国美学家明斯特伯格则更进一步地认为":电影不存在于银幕,只存在于观众的头脑里."[2]

  在数字信息时代之前理论学家就已经认识到了电影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假定性属性;如今,数字时代的巨大发展对电影的制作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不但大大拓展了电影创作的空间场域,使艺术家的聪明才智得以创造性的发挥,同时也动摇了电影纪实美学的基础.区别于传统胶片摄影拍摄各元素统一不可分离的特性,数字技术可以把组成影像的不同成分进行有效的分离,并根据电影创作需求进行艺术化的后期处理与制作,把这些分别拍摄下来的影像元素有机地,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进行加工,形成一个看似天衣无缝实则由多个摄影镜头元素组合而成的电影影像镜头.这种影像虽然是人工合成的,但它在视觉表象上却具有客观世界物质现实的外观.数字技术进入电影艺术的创作中,不但可以创造出符合观众视觉享受的"客观真实"场景,如史前世界的恐龙家园、星球大战中的太空虚拟景象,甚至可以创造出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场景,并赋予运动镜头虚拟的特性,颠覆了巴赞"镜头中的现实主义就是空间的统一,现实主义存在于同一现实空间中"的认知.

  数字技术的语境下,电影实现了实拍真实影像与虚拟设计影像的完美融合与统一,创造出不符合电影纪实本性与物理现实的"视觉真实",给观众营造一种不可抗拒的"真实感".

  电影本质上属于一种交流手段,它可以在视听展现活动与观众所具有的超越电影之外的视觉经验与社会经验之间构筑交流渠道.观众通过多种渠道与方式把电影中呈现的事物与对真实世界的感知和心理体验进行对比,生活习性会促使观众下意识的接受那些生活中相对熟悉的事物,并清晰的理解影片情节的设置进而延伸到对主题思想内涵的理解.电影赋予那些时空中符合观众视听经验的影像以营造出一种真实感以符合观众的视听经验以及影像应有的特征.数字影像技术的实现是基于计算机系统的编码机制,信源到信宿的传递过程既是电影影像转换为光线,结构,音响与运动等因素的动态媒介形态转换过程《.超凡蜘蛛侠》中摄影机运动镜头穿越地板而进行不同空间场域的穿梭,在满足观众实物参照要求与真实心理感觉体验的基础上实现了观众与影片的交流并做出符合其心理真实的反映.尽管这种富有摄影"现实主义"特色的交流是通过影视特效制作进行展现的,但是其建立的基础是在实实在在的真实感觉信息基础之上,这就引发了电影视觉真实与心理真实的问题.无论是电影人对于视觉真实的营造还是观众对于感觉真实的拓展都是无限延伸的.

  5 运动镜头对电影发展的推动与拓展

  运动既是电影的本质属性,也是生命节奏与韵律的体现.运动镜头从空间场域与运动主体的角度为电影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场域,还原并拓展了人们对于世界的感知.数字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成就了电影运动镜头为观众创造出的视觉艺术奇观,并且不断丰富着运动摄影的技术武库,并在魔幻主题乐园、游戏开发、虚拟现实体验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电影纪实本性与奇观本性的争论伴随电影诞生之初直到如今,电影具有纪实的本性,但是其奇观性往往在多数情况下占据主导地位.电影趋近于现实是作为一种奇观所发明的.

  技术是艺术的催化剂,但是技术本身并不能抚慰人的心灵,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才会产生美的电影艺术,当人们厌倦了高科技影片纯粹的视觉奇观时,具有深刻艺术品位与哲理思想的艺术作品往往会起到抚慰内心心理的作用.观众更加注重"数字化生存"给观众造成感官刺激的视听奇观逐步取代"诗意生存"的纪实意境营建.从电影视听效果而言,数字技术创造出的形式美感大大突破了传统技术手段的限制,传统电影与数字电影的对决是"诗意"与"唯美"两个层面的较量.对于客体观众而言诗意与唯美的影像同样需要,观众既要享受影视作品带来的视觉快感、也要从作品中进行认识世界的表达".视觉奇观"泛指超出人们日常视觉经验或视觉常规的镜头画面形态.包含单纯提供视觉刺激与艺术化的具有深刻内涵的视觉奇观两个层面的内涵.艺术与技术是相互矛盾而又密不可分的伴随关系,技术的创新往往带来电影艺术的突破,而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又对技术更新提出新的要求和指明方向.电影艺术的发展永远离不开那些熟知先进技术对电影艺术有很高造诣、对生活富有独特感悟并拥有无限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电影艺术家的不断开拓,其通过对电影艺术的不断尝试与拓展奉献出了一场场电影艺术大餐为观众提供一个在想象与现实之间进行自由翱翔的媒介形态载体.

  参考文献:

  [1]:潘秀通,万丽玲 . 电影艺术新论:交叉与分离[M]. 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

  [2]:张歌东 . 数字时代的电影艺术[M].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3]:张会军 . 影像造型的视觉构成[M]. 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电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