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电影论文 >

美国电影分级制的发展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发布于:2015-11-13 共7570字

  如何对电影行业进行监管,保护受众权益是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美国于 1968 年最早制定并实施了电影分级制,而且得到了公众认可,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到上世纪 90 年代初时,美国电影分级制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已基本成熟和完善,为美国电视节目分级准备了很好的蓝本,也为其他国家的电影监管提供了借鉴。

  一、美国电影分级制产生的历史背景

  美国电影分级制的产生和制定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电影在美国问世不久,美国就开始加强对电影内容的监管。从 1911 年起,美国各州和地方政府纷纷成立审查委员会,对内容有问题的电影进行删剪和禁映。1918 年,俄亥俄州政府禁映了影片 《一个国家的诞生》,影片所属的互助电影公司向联邦法院提出诉讼,经过激烈辩论,联邦法院判其败诉,理由是电影放映属商业行为,作为娱乐产业,电影不能被视为 “新闻媒体的一部分或公共舆论之工具”,因此无权享受宪法第一修正案对 “言论自由”的保护,而须接受州、市政府的预先审查。这等于从法律上肯定了对电影进行审查是合法的。

  1930 年,天主教教士丹尼尔·劳德公开宣称电影正在败坏美国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并起草了一部电影审查法典,这部法典很快被电影工业的巨头们接受,并交由美国制片人和发行人协会( 1945 年更名为美国电影协会) 主席威尔·海斯具体执行,史称 《海斯法典》。

  海斯法典共有 12 条,对电影中涉及犯罪、性、庸俗、淫秽、渎神、服装、舞蹈、宗教、外景地、民族感情、片名及令人厌恶的事物共 12 个方面内容进行了限制。规定了谋杀、吸毒、野蛮暴力、挑逗性的裸体和性反常、放纵的接吻、异族同居、强奸及强奸未遂、虐待儿童和动物、种族污蔑及反政府的牢骚、蓄意诱奸、亵渎神灵的诅咒以及死刑场面等内容禁止在银幕上出现。任何作为 “美国制片人与发行人协会”成员的影院,禁止放映任何没有法典许可印章的影片,否则会处以 25000 美元的罚款[1].海斯法典影响深远,它为1968 年出台的美国电影分级制奠定了基础。

  海斯法典将电影列为娱乐业,不受宪法第一修正案表达自由的保护,但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和法律变革使海斯法典确立的社会基础发生改变。这一时期,暴力、街头骚乱、性解放、怀疑婚姻制度等等充斥整个社会,一些影片也开始出现直白的性语言和裸体镜头,保守的 “海斯法典”已无法应对电影的新运动和社会的新思潮,遭到了电影生产商和发行商的规避和抵制。有关电影不属于传媒形式的质疑也越来越多,在美国实行了几十年的电影审查制度已不适应时代要求,需要进行改革。

  1949 年美国约瑟夫·博斯汀公司买下意大利影片 《奇迹》 ( Miracle) 版权,与另外两部法国短片一起送审,经纽约州教育部电影分部审查后获得放映执照。由于影片放映后引起争议,纽约州行政委员会重审并裁定该片 “渎神”,宣布撤销放映执照,其他两部短片也一起遭禁。博斯汀公司随即上诉法院。1952 年,联邦法院以全票通过判决博斯汀公司胜诉。审判中,美国联邦法院首次将电影划入了宪法第一修正案的表达自由保护的范围。联邦法院大法官克拉克认为,电影是传播意见的重要媒介,它的公共舆论工具作用,并不因其作为娱乐的形式而有所减低,更不能以此作为无限制的专制审查的正当理由。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 《奇迹》案的判决,深刻影响了美国的电影审查制度,是导致美国电影审查制度向分级制度转变的重要案例和法律依据。之后各州电影审查机构在进行电影审查时违宪的情况时有发生,电影的表达自由与官方电影审查之间不断发生摩擦,美国原有的电影审查制度开始失效。

  美国电影业虽然开始享有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但这种保护不是万能的。电影业若想不受干扰地自由发展,必须在电影业、政府和受众之间找到必要的平衡点,电影分级制就是这种平衡点的表现。

  1966 年杰克·沃伦蒂开始担任美国电影协会主席,他开始着手制定一种自愿的电影分级制。沃伦蒂的指导思想是建立一个为家长指导儿童看电影提供引导信息的制度,而不是从内容上 “准许”或 “不准许”.

  二、美国电影分级制的内容及演变

  1968 年 11 月, 美 国 电 影 协 会 ( MPAA ) 、“全国电影院业主联合会” ( NATO) 、“美国国际电影进口和发行委员会” ( IFIDA) 联合宣布了新的自愿性的美国电影分级制。

  最早 出 台 的 美 国 电 影 分 级 设 有 四 级: G( General) 级影片适合所有观众观看; M ( ma-ture) 级指适合成熟观众的影片,建议家长对儿童观看进行指导; R ( restricted) 级影片指 16 岁( 后被提高至 17 岁) 以下儿童需有家长陪伴方可观看; X 级则禁止 17 岁及 17 岁以下观众观看。

  执行一段时期后,分级小组发现,大部分家长认为 M 级比 R 级更严厉。为了纠正这种误解,M 级被更名为 GP ( General Audiences,ParentalGuidance Suggested) 级,建议有家长指导。一年后,GP 级被修正为今天使用的分级标识 PG ( Pa-rental Guidance Suggested) .在电影分级制实施初期,R 级和 X 级统治了电影市场。1969 年, 《午夜牛郎》成为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 X 级电影,为 X 级影片赢得了不少声誉。1973 年,马龙·白兰度出演的 《巴黎最后的探戈》也获得 X 级评级。这些影片都让 X 级获得不少尊敬。到 1976年,有一半的影片被评为 R 级和 X 级,只有13%的影片是 PG.但同时,大量的色情影片也在票房上获得成功,X 级逐渐沦为色情电影的代名词。

  1984 年,电影分级制进行了修订,PG 级被拆分为 PG 和 PG - 13 两个级别,PG - 13 级是比PG 级强度更高的级别。1990 年 9 月,电影分级制又做了两项修订。一是对影片被定为 R 级的原因进行解释说明。分级小组认为,R 级影片包含成人内容,在让孩子观看前家长如知晓影片的内容信息对他们会有帮助。不久,除 G 级以外的其它几个级别也都提供相应的定级解释和说明。家长可以从影院、邮箱和电影协会的网站上获得这些说明信息。第二,把 X 级更名为 NC - 17 ( 17岁及其以下观众禁止观看) .这样做的原因是自电影分级制实施以后,X 级在一些观众心目中形成了不好的印象,分级小组希望通过更名来重申这一级别最初的意思是影片属成年人专用,不适合儿童观看。

  现行的美国电影分级制及图标如下:( 1) 大众级: G 级。适合所有年龄段观众观看。影片没有裸体、性爱场面,吸毒和暴力场面非常少。一些对话语言可能不够礼貌,但属日常用语。( 2) 家长指导级: PG 级。影片的一些内容可能不适合儿童观看,可能会有一些轻微的暴力或裸体场面,影片没有吸毒内容。建议由家长决定是否让儿童观看。( 3) 特别指引级: PG - 13 级。影片中可能含有暴力、裸体、粗俗语言和行为及其他一些元素,可能含有吸毒镜头,不适于 13 岁以下儿童观看,但尚未达到限制级别。( 4) 限制级: R 级。影片包含成人内容,会有较多的性爱、暴力、吸毒等场面和脏话。17 岁以下观众必须由父母或成人陪同观看。( 5) 成人级: NC - 17 级。影片中有清楚的性爱场面,大量的吸毒或暴力镜头以及脏话等。

  17 岁及 17 岁以下未成年人禁止观看。

  三、电影分级制的实施及评价

  美国电影协会 ( MPAA) 设有专门的分级委员会对电影进行分级。电影的分级主要由美国电影协会和全国电影院业主联合会两大组织共同制定执行,MPAA 在这一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分级的实施部门分级委员会附属于 MPAA,委员会成员在观看影片后进行讨论,然后投票决定影片的等级。如果电影制片人对其影片的等级不满意,可以重新剪辑,然后再次送审,或者向申诉委员会申诉。申诉委员会由 14 至 18 名成员组成,成员由电影协会、全国电影院业主联合会和美国电影市场协会指派。只有当申诉委员会超过三分之二的成员,认为分级委员会的分级结果明显错误时,影片级别才能更改。电影生产商可选择是否将影片提交分级,不过电影协会的成员公司都宣誓将所有生产的电影提交分级。其他发行商和生产者自由提交影片,没有分级的影片也可以上映。

  电影院可以拒绝执行分级制,但绝大部分影院( 接近 85%) 都把分级作为影片准入的政策[2].分级制度施行以后,电影生产商和发行商都希望影片能被定为 PG – 13 级,以吸引绝大多数观众,或者至多被定为限制级 R 级,而不希望被定为 NC – 17 级,因为大部分影院不希望放映这类影片,也很少有 NC - 17 级影片受到观众的肯定和欢迎。为了摆脱被定为 NC - 17 级的结果,一些带有较多成人内容的影片从现实利益出发,不得不删减其影片中的成人镜头而力争被定位 R级。一部影片无论主题多么严肃,内容多么有价值,一旦被定为 NC – 17 级,就意味着发行失败,会被观众远离。1994 年奥利弗·斯通导演的影片 《天生杀人狂》被定为 NC – 17 级,最终奥利弗·斯通将影片删减了 150 处才得以冠名 R 级发行。

  从分级的法律依据上看,美国电影分级制并没有得到国家法律支持,但在行业内部具有约束力。电影分级制改变了海斯法典对影片内容进行约束和限制的做法,只是为电影观众提供有关影片的信息,起提示作用,把是否观看的选择权交给观众,由观众实行自我保护。

  美国电影分级制是美国电影审查制度和表达自由博弈的结果,也是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结合的体现; 是为避免政府对电影业的管制,在以前的好莱坞自我审查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的一种“行业自愿分级制度”.这种制度为观众提供相应的电影内容信息,承担起大众媒介对观众,尤其是未成年观众的一份应有的社会责任,赢得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另外,分级制的终极目标则是避免来自政府的内容审查,为电影业的生产与发行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进而追求更大的商业利润。美国电影业从最初的官方审查到后来的基于行业内部的分级,保护了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权益,避免了官方的审查,调节了电影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满足了社会不同公众对电影艺术的多元化追求,兼顾了政府、电影业和公众三者之间的权益,最终从根本上保护了电影业的利益[3].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电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