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岁末, 日本兵库县小野市举办了别具特色的辞旧迎新仪式, 其中一项是用巨大算盘的算珠移位表示新的一年---2015年的到来。 表示5的上珠被拨下后将涂为鲜艳的黄色,4个退下的下珠将会涂回原来的褐色,以示区别。 该算盘长9米,高4米,重2吨。 算珠的直径为85厘米,高50厘米,每颗的重量是15公斤。 这项活动由当地“播州算盘工艺品协同组合”举办始于1974年。
算盘的标志物于1982年迁至市政府东侧后, 一直作为该市的地标迎接八方来客。
名为“播州算盘”的制造历史有400余年。 算盘传入日本的时期被认为是室町时代(1336年~1573年)后期,随商人进入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长崎和大阪等港口城市。 在日本,算盘的制造长崎为先,之后传到离大阪较近的大津地区。 天正8年(1580年)丰臣秀吉在攻占位于小野市东部的三木城时, 逃往大津避难的居民在那里学会了算盘的制作技术, 后返回原住地开始了算盘的制造。 经过长年的摸索与改良,传统“播州算盘”的算珠采用黄杨或桦木,档采用煤竹,框采用黑檀木,制作需要近100项工艺流程。 考究的选材和精致的做工,赢得使用者的好评。 经过当地珠算产业人士的一番努力,“播州算盘”于1976年被“经济产业大臣”指定为“传统工艺品”,并注册了“地域团体商标”. 一连的举动不仅使“播州算盘”得到《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法》的认定与保护,还确立了“老字号”的驰名品牌。 在极盛时代的1960年,“播州算盘”的年生产量达到360万把,在日本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现在的年生产量虽降至大约15万把,但仍占日本首位。 造成减产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伴随电子计算器的普及,学校教育中珠算课的减少,机关企业引进电脑等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变化, 以及日益突出的少子高龄化问题带来的社会结构变化。
这些虽都是不可抗拒的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但长久以来也使得人们认识到电脑带来的负面影响。 电脑不能教人学会数学的基础, 也不会使支配感情的大脑变得发达,更不会练就灵巧的双手。 近年来算盘固有的功能和教育效果被重新认可。 珠算结合了硬件与软件,培养集中注意力与创造力,提高智商与情商,防止衰老,形成了社会的共识。
“播州算盘”与时俱进,迎来了新的阶段。 现在的小野市珠算教育形成了独具的六大特色:
1.“播州算盘工艺品协同组合” 为每一名新生儿赠送一把算盘作纪念。
2.全市所有小学一年级用算盘计数器作教具,启发数字的概念。
3.让小学三年生挑战制作个人用算盘,为制成23档算盘的同学刻名留念。
4.小学三年生全员参加每年2月举办的市级珠算大赛。
5.在每年的珠算节---8月8日,由市政府、商工会议所、珠算振兴会共同举办“小野市珠算竞技大会”.(注:全国珠算教育联盟于1968年定珠算节为8月8日。 因为打算盘发出“啪啪”的响声,取其谐音88而定,后世界珠算日也定在这一天)
6.日本全国的高中珠算比赛在小野市召开。
这里我们看到“播州算盘”不仅是小野市的标志,而且成为了市民的集体记忆和精神财富。 笔者还了解到“播州算盘”的前景不仅仅局限于对算具的改进和开发国内市场,而是让算盘“走出去”. 通过普及海外的珠算教育,不但支援了该国的教育、加深了友好关系,而且还结合了振兴地区产业的理念。 据2014年11月27日《神户新闻》报道,小野市2010年开展募集企业和家庭中闲置的算盘,到目前累计募集到约7千把,其中大多是来自家庭的捐出。 通过 “NPO法人国际珠算普及基金”,在已寄到国外的5780把算盘中有4900把寄到了位于南太平洋西部的岛屿国家---汤加王国。 (参看下表)【1】
据了解, 汤加王国热心于旨在提高全民素质的珠算教育,珠算是该国初等教育中的必修课,不仅每天都要上珠算课,每年还要举办7场珠算竞赛。 但是孩子们使用的算盘有一些是粗制滥造的塑料制品或是玻璃珠,加之整体数量的不足,有的班级将一把算盘切割为两把,还有不同年级的同学传用一把算盘。
远渡重洋的“播州算盘”获得了第二次生命,被汤加王国的学童视为手中宝贝。 “风物长宜放眼量”,这是一项有长远眼光,具有双赢意义的活动。
在了解了“播州算盘”的历史渊源以及小野市对算盘情有独钟的同时,中国珠算2013年12月4日正式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依旧余兴未尽。 在珠算走向大国际化的进程中,对于“播州算盘”这一他山之石,我们更应拭目以待。
中国的科学技术史研究始于20世纪初期,很久以来,国内对中国传统科技史研究的一个动机是为中国及其文化作辩护[1].与此相应,在中国,现代学术意义的数学史研究也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从那时起,中国学者一方面翻译介绍外国数学史知识,一方面在整理祖国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