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动物学论文 >

蝎子生活习性与养殖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9-22 共2456字
  摘要:蝎子因其药用价值,近年来愈受欢迎。其养殖为不少人带来了可观的财富,但是仍有想要养殖蝎子的人却不知道其特性与养殖方法,这里为大家说明蝎子的部分特征与养殖。
  
  关键词:蝎子;阶段;繁殖
  
  一、蝎子的特性
  
  蝎子在陆地上最早出现的时间是在四亿三千万年前的希留利亚纪,属于蛛形纲动物。它外貌最特别之处,就在于有一条高高翘起,像琵琶一样的尾巴。而且这是它对抗敌人的主要利器,其杀伤力也不能小觑。成年的蝎子其体长一般在50-60毫米,整个身躯表面都是高度几丁质的硬皮,身躯分节明显。蝎子的身体由头、胸、腹部、尾巴组成。身体呈现黄色,腹部及肢体颜色比较淡。头和胸部由六节组成,呈梯形,背面复有头晌甲。在身躯的背部中央有一对中眼,前端两侧各有3个侧眼,有附肢6对。前腹部较宽,由7节组成。后腹部为易弯曲的狭长部分,由5个体节及一个尾刺组成。蝎子是雌雄异体,整体来看,它们的身体主要是瘦长,螫、弯曲分段,而且蜇人的尾巴带有毒性。
  
  一般地讲,蝎子具有较强的适应生活环境的能力,其生命力也是非常顽强的。例如,野生蝎若在温、湿度等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即使缺食 1 年仍不至饿死。常温下,蝎子从仔蝎到成蝎需要 3 年左右的时间,蝎子的繁殖期为4~5年,每年产 l 胎,寿命高达 7 ~8 年,产仔期约5年。在自然条件下的人工养殖蟹与野生蟹的生活史基本相同,且由于家养蝎受到人为的保护和管理,因而其一般生长发育和繁殖都优于野生蝎。而创造恒温( 26 ~38 ℃ )条件,可以部分地改变蝎子的生活习性,且一年四季均能生长发育,各龄期的蜕皮间隔时间也明显缩短,从仔蝎到成蝎只需 8 ~ 10 个月,交配过的雌蝎 3 ~ 4 个月便可繁殖 1 次,全年能繁殖 2 ~3 次,养蝎的效益可明显增加。
  
  蝎子具有变温动物的共同特性,即在 1 年的生长发育周期中,随着气候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生活方式。在人工养蝎时充分了解和认识这一特点,在实际饲养过程中加以掌握,即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野生蝎在自然状态下,一年中可分为生长期、填充期、休眠期、复苏期 4 个阶段。
  
  ( 1 )生长期从“清明”到“白露,( 150 ~ 160 天),是蝎子全年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最好的阶段,故称为生长期。
  
  每当”清明“前后,气温逐渐回升,气候逐渐转暖,昆虫开始复苏出蛰,野生蝎的天然适口食物随之逐渐增多,蝎子的消化能力也随着气温的升高而不断增强,活动范围和活动量也日渐加大。在此期间,以”夏至“至”处暑“活动最为活跃,取食量增大,新陈代谢最为旺盛,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高峰时期。蝎子的交配和产仔也大都是在此期间进行的。
  
  ( 2 )填充期  从”秋分“至”霜降“期间( 45 ~ 50 天) , 是野生蝎积累和贮存营养,为进人冬眠进行生理准备的阶段,故称为填充期。自”秋分“以后,气温开始逐渐下降,野生蝎在此期间食量大增,尽量饱食,并将摄取的营养转化为脂肪贮积起来,以便供给冬季休眠期和来年复苏期内所需的营养消耗。
  
  ( 3 )休眠期  ”立冬“至”雨水“期间( 120 ~130 天) , 野生蝎的生长发育完全停滞,新陈代谢降到最低水平,进人蜷伏休眠状态,以安全度过不良环境条件,故称为休眠期或蛰伏期。秋末冬初,野生蝎即停止采食等活动,大多数个体转移潜伏于距地表 30~80 厘米深的窝穴内,缩拢起触肢与步足,尾部上卷,蛰伏越冬。
  
  ( 4 )复苏期  从”惊蛰“至”清明“ ( 30 ~ 50 天),此时严冬已过,暖春将临,处于休眠状态的野生蝎开始苏醒出蛰,故称为复苏期。”惊蛰“以后,气温开始上升,野生蝎便由静止状态逐渐转人活动状态,此过程即为复苏。但由于早春气温偏低且昼夜温差较大,这时蝎子的消化能力和代谢水平还较低,其活动时间和范围也都不大,除白天晒暖时间逐渐有所增长外,夜间很少出窝活动。此时蝎子只能凭借躯体所具有的吸湿功能自环境中吸收少量的水分,利用填充期所贮积的营养物质和食人少量的风化土来维持生命。
  
  二、蝎子的养殖
  
  (一)蝎子喜欢阴暗潮湿,怕风,怕光(活动场所偏湿些,栖息穴窝稍干燥些),昼伏夜食,下午6-8时左右活动觅食,生长繁殖的最佳温度35℃-38℃,空气相对湿度60-75%,5℃以下处于休眠状态,(零下25℃的地方,只要蝎子在窒内养殖或在1米深的地下坑养殖,都不会冻死),蝎子的寿命8-9年,生育能力6年左右,每平方米密度为800只左右。
  
  蝎子同时还有占小缝的习性。因此, 在建蝎场时应尽可能地模拟蝎子的野生生活环境。目前建蝎场从单位面积和投蝎数量来规划 ,不外乎有两类:即合群饲养法和隔离饲养法。实践证明,合群饲养法成活率较低,因此在 建蝎场上尽量采用隔离饲养法,提高人工养蝎的成活率。
  
  (二)蝎子为卵胎生,受精卵在体内约40天完成胎胚发育,产出仔蝎,蝎在胎胚发育过程中需要温暖的环境,在临产时,第三,四足伸直,第一,二对足向内合抱,头胸部及前腹部向前倾斜近于地面,栉板下垂,生殖打开,小蝎依次产于两步足合抱内,一般不接角地面,每产4-5只为一批,小蝎刚娩出时,附肢和尾部折叠于腹部,形成一个椭圆形,像大米料一样,当小蝎体表的液体干后,便伸展活动,沿着母蝎的头胸部和触肢爬至母背上,环境适宜,母蝎每间隔半小时左右产仔一次。
  
  蝎子一般一胎可产30-50只不等,也有产20多只的,一般平均产30只左右, 在产仔时如受到干绕,有的母蝎将小蝎抛掉,产完小蝎,最后还产下几粒高粮米大小的黄褐色颗粒,这是死胎,有时所产的小蝎长时间不见活动,这是死籽,主要是环境长期于燥在临产前受到损伤或其它物理性伤害所致。
  
  蝎子在负籽其间不吃不动,全神贯注在临护着它的幼仔,免受意外伤害,若小蝎离去,母蝎会用强大的触肢将小蝎轻轻的钳住,诱导它重新返回背上,特加别在产仔前一定要母蝎吃饱。小蝎在母背阶段,不吃不喝,靠体内的卵黄为营养,一龄小蝎体重长一厘米,乳白色,体胖有规则地排于母背上。
  
  总之,蝎子具有较强的适应生活环境的能力,其生命力也是非常顽强的。养殖起来也不太难,并且其繁殖能力也饿较强,因此靠养蝎子来获得财富不失为一种较便捷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潘红平 宋月家.农村书屋系列-蝎子高效养殖技术一本通  
  [2] 朱张海  寿雪海.蝎子生产大全  
  [3] 向前.蝎子养殖关键技术  
  [4] 张国庆.人工养蝎技术  
  [5] 向前.养蝎子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动物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