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科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耳鼻咽喉科论文 >

87例耳廓假囊肿患者前壁软骨切除及引流手术的疗效观察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发布于:2014-03-15 共1568字

    本科采用前囊壁软骨切除术+输液管加压缝合治疗耳廓假囊肿87例,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资料
   
    2008年4月~2012年3月,本科对87例耳廓假囊肿患者行门诊手术,其中男性72例、女性15例;年龄17~65岁,平均(39.4±11.6)岁;病程2个月~1年。均为单耳发病,无明显外伤史。囊肿位于舟状窝15例、三角窝11例、耳甲腔17例、耳甲艇6例、三角窝与耳甲腔同时受累16例、三角窝与舟状窝同时受累14例、全耳廓受累8例。囊肿界限清楚,皮肤色泽正常,触诊时有囊性感,皮肤温度正常。除发现患耳增厚、肿胀外,患者无其他不适。
   
    方法
   
    术前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常规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证,囊肿局部无感染。
   
    1)前囊壁软骨切除术。患者取平卧位,术耳朝上,常规消毒铺巾,局部浸润麻醉后,于囊肿外侧缘沿耳轮弧形切开皮肤至软骨膜,暴露软骨;于软骨膜下用蚊式钳分离前壁软骨,至囊肿边界。沿囊肿边缘剪除全部囊肿前壁软骨,切口对位间断缝合。
   
    2)在囊肿处行输液管加压缝合。视耳廓情况及囊肿范围,将输液管剪成适当长度(1~5cm)。在耳前、耳后各垫一段输液管,用三角针4号丝线穿输液管从耳前皮肤进针,经后壁软骨、耳后皮肤,穿另一根输液管出针,在距出针点5~8mm处,再从耳后输液管进针,穿过耳部组织至耳前输液管出针,行耳廓背、腹侧贯通缝合。丝线打结固定,松紧适当。根据囊肿大小、耳甲腔、舟状窝、三角窝及耳轮凹凸情况,可作2~5排、2~8个加压缝合点。最后以无菌纱布包敷。术后口服抗生素5d,5d拆除输液管,7d拆线。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耳廓恢复正常,皮肤无红肿、溃疡,未见耳廓明显增厚、变硬,无疼痛及灼热感;有效:症状明显好转,耳廓囊肿范围缩小;无效:症状无改善,检查体征同初诊时。
   
    结果
   
    87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术后伤口愈合良好,耳廓局部无肥厚、无瘢痕结节、无感染,耳廓无畸形。术后随访1年,无一例患者复发,治愈率100%,无并发症。
   
    讨论
   
    目前针对耳廓假囊肿的治疗手段多样,治疗的目的是刺激囊壁促其纤维化,防止液体再生,使囊壁粘连愈合。常见的治疗方法有:囊肿穿刺抽液加压、开窗手术治疗、局部注射、囊壁切除术等,虽然各种治疗方法均有疗效,但仍存在疗程过长,易复发,易遗留耳廓软骨增厚、耳廓畸形、瘢痕等后遗症,且上述治疗方法的关键在于加压包扎的有效性。耳廓加压的方法繁琐,加压效果不可靠,易致复发。尤其对囊肿较大,同时累及三角窝、耳甲腔、舟状窝或全耳廓受累者,加压包扎易至耳廓上部扁平变形,影响外观。若因加压不当,尚可发生耳廓缺血性损伤,严重者可致耳廓变形。
   
    输液管性质稳定,无菌,取材容易,成本低廉。可根据囊肿的大小、形状,将输液管剪成不同的长度和形态,依照对耳轮、三角窝、舟状窝、耳甲腔的形态分别加压缝合,使耳廓腹侧皮肤与软骨紧密贴合,消灭死腔,以达到彻底治愈。输液管为中空管状,有一定的弹性,既可缓冲压力保护耳廓软组织,又可使加压效果确实、可靠,有效避免耳廓缺血坏死及增厚变形等并发症。术后无需另外使用任何加压装置,患者无加压包扎引起的头胀、头痛感,对仪表及日常活动影响不大。
   
    本疗法操作简单,危险性少,所用材料简单易得,无需持续引流,不影响耳廓外观,长期疗效稳定,是治疗耳廓假囊肿的可靠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剑,韩军,喻妮,等。前囊壁软骨切除法治疗耳廓假囊肿[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0,24(4):206-208.
  [2]程雷,黄岭。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47-49.
  [3]黄选兆,汪吉宝,孔维佳。实用耳鼻咽喉头颈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40-841.
  [4]潘滔。对耳廓假囊肿治疗的认识[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17(7):391-392.
  [5]张晓彤,孙斌,凌荧,等。耳廓假囊肿病理及治疗问题探讨[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45(8):640-644.
  [6]马桂琴,李连贺。耳廓假囊肿的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1,5(2):435-437.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耳鼻咽喉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