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儿童文学论文 >

“灰色童谣”产生的背景、原因及危害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3-25 共4735字
论文摘要

  一、童谣及其发展

  1. 童谣

  童谣是为儿童作的短诗,强调格律和韵脚,通常以口头形式流传。许多童谣都是根据古代仪式中的惯用语逐渐加工流传而来,或是以较晚一些的历史事件为题材加工而成,又有“孺子歌”、“小儿语”、“童儿歌”等多种说法。在“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之后,有人给它谱曲,用它编操,以它作画成为一种能诵能唱,能舞能练的文学样式,并且可以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传播,称之为“新童谣”。摇篮曲、游戏歌、数数歌、问答歌、连锁调、拗口令、颠倒歌、字头歌、三句半和谜语歌等都是童谣的表现形式。

  2. 童谣的发展

  中国悠悠五千年的历史,童谣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 《列子》 中记载的 《康衢童谣》 就记载了尧帝时的童谣。“尧乃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谣之起,自尧时然也。”可见童谣在我国历史悠久。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 中,童谣迹亦可循。“童,童子。徒歌曰语。” (《国语·晋语》) 这为童谣做了最早的定义。意思是童谣是儿童没有伴奏的言语表达。很长一段时间内,童谣与政治甚至是巫术杂糅在一起,长久地为政治服务。比如汉末期董卓横行,民间童谣四起“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将“董卓”名字拆分在童谣内,预示着其不得善终,最终童谣预言成真,董卓及其党羽得诛。而直到“五四”运动之后,童谣才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飞跃,以周作人为代表的一批作家开始重视儿童教育和儿童文学,他们吸收了卢梭,康德等强调儿童本位观的先进思想,强调设身处地的为儿童的发展和未来做出努力,强调了童谣的意义和重要性,不仅创作了大量有益于儿童发展的童谣作品和专着像 《童话略论》《童谣研究》等,也为新时期童谣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自远古原初的休养生息开始,民众就以歌谣的形式传承知识和经验、描摹生活、娱乐自我,表达他们对社会、对时代对身边细微事物、对自我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在无意中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世相记录。

  相比昨日,随着时代的发展,童谣也在不断蜕变,当代童谣则更加灵活的给童谣附上了人性化的特点,真正的为儿童发展添动力,呈现了很多专属这个时代的特征。社会上也出现了很多专门创作和改编童谣的作家,当然也不乏儿童们自娱自乐的改编。改编后的有些童谣富有新意,富有创造力,可是有些童谣变了味道,被称为“灰色童谣”。具体多指当代青少年儿童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积极向上的童谣进行篡改、再创作,改编后的童谣多带有悲观思想,又由于童谣本身具有流传广泛的特点,因此改变后的童谣传播速度也很快,在校园甚至社会上产生了很多消极影响。比如以童谣 《上学歌》 的改编版为代表的暴力童谣,“太阳当空照,骷髅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去炸学校,背着炸药包。一拉弦我就跑,一转眼学校不见了!”以及一些粗俗童谣,比如改编了李白古诗 《望庐山瀑布》 的 《看李白拉屎》,“李白上山去拉屎,脱下裤子就开始。飞流直下三泼屎,一摸裤兜没带纸。”还有很多“灰色童谣”带有浓厚的反学校思想,比如 《反读书》 这一童谣,“读书苦,读书累,读书还要交学费。不如加入黑社会,有的吃,有的穿,还有美女陪着睡。”等等。这些童谣流传在儿童的生活中,而且备受欢迎,导致“灰色”风气愈演愈烈。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和背后隐藏的问题是值得我们探索的

  二、“灰色童谣”产生的背景及原因分析

  1.儿童接触大众文化良莠不齐

  儿童的每一点一滴的成长除了具有个体性还更必须具有的就是社会性,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遗世独立”,既存在在社会中被社会上其他人事物的影响,也同时影响着其他人。

  在生活中儿童所接触到的不光都是充满正能量的,也会存在负面的和不健康的元素,这也就是良莠不齐的大众文化所存在的弊端。

  传统的儿童世界是花花草草,绿树环抱,儿童的天堂是大自然。现而今,钢筋混凝土的世界,儿童的“天堂”是网络,是电子游戏,是迪斯尼乐园,是快餐文化,是各种“垃圾”食品。形形色色的视频影像流传在网络上,黄色的、暴力的言论屡见不鲜。广告贴满在大街小巷,电线杆上有“专治不孕不育,包治各种性病”,打开网络页面,一个个穿着暴露的美女映入眼帘。就连本应该专属儿童的动画片产业也并不是一片呈现祥和之气的净土。 《喜洋洋和灰太狼》 还有 《熊出没》 是近年来国内动画市场上的两朵“并蒂花”,可是在播出短短几年之后被国人“叫停”。 《喜洋洋》 里的灰太狼被平底锅砸过 9544 次,被抓过 1380 次;喜羊羊被开水煮过 839 次,被电过 1755 次…… 《熊出没》 10 分钟里有 21 句脏话,片中“光头强”整天就叫嚣“臭狗熊,我要砍死你”、拿着电锯到处挥舞…… 据央视 2013 年 10 月 12 日的 《新闻联播》 报道称,央视动画责任有限公司等十家动画制作机构、央视少儿频道等十大动画播出机构联合发出倡议,号召全行业承诺不制作和播出暴力失度、语言粗俗的动画片。因为儿童强烈的好奇心和超强的模仿能力会驱使他们把从生活中接触到的自己感兴趣的语言、声音、形象通过行动表现出来。而他们往往对低俗的语言,粗暴的举动比传统的情节,保守的文风印象更深刻,慢慢的可能会从无意识的模仿,到有意识的识记甚至实践。

  2. “中国好童谣”凤毛麟角

  儿童文学受众群就是儿童,童谣隶属于儿童文学,但是大部分的童谣是成年人编写完成的,当代虽然涌现了很多童谣作品。但是在电子时代的今天,无论是童谣书籍的传播程度还是口口相传程度都大打折扣。

  当代的童谣在受 3D 效果动画和数字电视的冲击。所以流传在我们生活中的最常见的童谣还是像 《姥姥家唱大戏》《数数歌》 等传统童谣,有人甚至提出当代童谣“生存尴尬”这一说法。其实儿童们是需要从童谣中汲取营养的,只是由于缺乏既适合儿童们学习生活又符合时代特点的童谣。有些“灰色童谣”的“灰色”就体现在时代气息不浓,和时代节奏不相和谐上。很多童谣具有上个世纪的说教色彩,让人不觉得有 21 世纪的新鲜感,出现了“中国好童谣”难求的局面。

  《小老鼠上灯台》 这首流传至今的童谣,也许没有多少主旋律意味,但因其妙趣横生、朗朗上口,深受孩子喜爱。近年来,这样能够广为流传的童谣难得再见,一些说教意味过浓、缺少童趣的童谣常常“有意义”而“没意思”,很难流传。着名词曲作家谷建芬说:“当前的童谣创作,歌词成人化倾向严重。创作中少了些童心、童真、童趣,也就得不到孩子们的认同。和二十年前相比,中国的童谣创作处于不折不扣的低谷期。孩子们想唱属于自己的童谣,却几乎找不到合适的。”这才导致儿童们拿老童谣取乐、戏谑,甚至是改编成“灰色童谣”博君一笑。相比较传统童谣,当代的新童谣必须要有突破传统的勇气,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应该大胆创新,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符合这一时代儿童心理阶段特征的,能充分调动儿童们主动学习童谣的兴趣的新童谣,让儿童们有童谣可读,有好童谣读,有新童谣读。也要在此基础上鼓励儿童自己创作童谣,并不是一味的打击已经产生的“灰色童谣”。而是从源头上遏制此类现象,让儿童们树立正确得当的童谣观,主动的远离“灰色童谣”。着名词作家阎肃先生有言:“童谣的创作就在于一个字,就是‘真’。要用孩子的眼睛、用孩子的视角来体现孩子本真的东西。不要强加于孩子一些成人教化的理念,而应该以孩子的逻辑来看待事物,结构作品。比如,以‘冬天来了’为题来创作,成年人会理所当然地说,冬天过去了,春天就会来了,希望就在不远的将来,但是孩子却告诉大人,冬天有雪花、雪花是会化的,孩子们关注的是‘冬天的景象’,是自然,而大人却往往忽略了本真去追求所谓的意义和内涵,这就是创作的误区。”当“中国好声音”为我们带来了动听歌喉,“中国好歌曲”为我们原创了耳目一新的曲风,“中国好童谣”也应适时开创出自己的风格,为儿童带来福音,为儿童文学领域开拓新的天地。

  3. 儿童“压力山大”求解脱

  科学研究发现人的一生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两个关键期,其中一个是青春期,另一个是零到三岁大脑发展敏感期。在这两个阶段大脑发展是非常迅速的,无论是记忆力还是接受能力,甚至是性格都在这两个关键期中飞速发展的。在此期间儿童要接受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但是在社会,家庭,学校给予儿童极大的关注和教育的同时也带给了儿童等量的压力。童话大王郑渊洁认为“差生是差老师和差家长联手缔造的。”面对压力,逆反心理作祟,编写一些“灰色童谣”以释放压力是儿童们反抗力求挣脱的表现。

  虽然我国追求的是素质教育,注重的是人才的培养,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却难以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从学前教育的角度上看,儿童在幼儿园的教育应该是以游戏为主的活动,一切生活学习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培养儿童在“五大领域”的拓展,而不是灌输式的教育呈现的“幼儿园小学化”现象。

  而小学和中学九年义务教育则更应该注重培养少年们会学习的本领,要尊重儿童的兴趣爱好而不是一味的强加给儿童源源不断的作业。国家强调“减负”旨在减轻学生的负担,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却负负得正,越来越多。一切向分数看齐,一切为了考试,等思想给儿童加重了身体和心理上的负担。“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抄抄抄,学生的绝招……”

  这就是应试教育带给儿童的悲哀,导致他们娱乐和自由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少,但是爱玩,有创造力的天性是不变的,忙里偷闲的他们对学习避之不及,会产生厌学的思想。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最基本的环境,也是儿童心灵的避风港。家庭成员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长久的“伙伴”。在儿童成长的每一步每一个举动都是深深刻着家庭烙印的。当家庭给予儿童鼓励和爱的时候,儿童的言论行为也是充满爱的,相反的话很可能会出现负面效应,也可能成为“灰色童谣”产生的原因之一。自古以来,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就存在于家庭教育之中。在现代,家长们在自己童年时代没有达到的目标或者遗憾错过的机会使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不惜一切代价给予儿童最好的物质环境,过早地让儿童接触奥数,外语等学科。而且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言论让家长们产生互相比较的心里———“别人孩子有的我的孩子也一定要有。”小小年纪的孩子们除了要学习课堂的知识,还被逼着接受喜欢的不喜欢的,或多的或少的“特长课”。围棋,象棋,京剧,舞蹈,书法,绘画等等,无不是家长们强加给儿童的“爱”的负担。家长们忘了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而不是强制。孩子们在外界接触了太多门“功课”,也难以攻克来自父母的“高压”。过多的压力在他们的肩膀上,无从释放,他们会采取自己独特的方式缓解压力。传统童谣已经不会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既然讨厌学习,厌烦功课,这种思想就会在他们改编过的童谣中出现。“炸学校”,“弃学校” ,“上学不如加入黑社会”等字眼频频出现。“在我心中,老师最凶,晚上补课到九十点钟;回到家里,老妈最凶,盯着作业从不放松。”这就反映出了儿童们难以承受父母和学校强加给他们的繁重课业负担的想法。家长们的望子成龙心切恰恰适得其反,过犹不及了。

  三、“灰色童谣”的危害和影响

  童谣是儿童教育的活教材,是他们游戏玩耍和表达情趣最常用的工具。在童谣中儿童汲取的应该是营养而不是糟粕。相比于健康童谣弘扬正确价值观,激发正能量,“灰色童谣”正在侵蚀儿童的心灵,成为危害社会的毒药。大部分的“灰色童谣”反学校,反学习思想严重,与正确的价值观背道而驰,在不断给儿童洗脑的同时也会削弱传统道德思想对儿童的教育作用。“灰色童谣”中夹杂的暴力,黄色的言论无疑对于叛逆期的少年具有严重的教唆性,会在言论中诱导青少年形成不良的价值取向,形成错误的道德判断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古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儿童在幼年时所接触的思想能够影响他的一生。少年犯罪率增多,各种各样奇怪的心理疾病的产生也在为我们敲响警钟,一切都要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孙宏艳. 新校园童谣三十一则[J]. 少年儿童研究,2001(1).
  [2]吴康宁. 教育社会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吴旭红. 从灰色童谣看大众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J]. 中国教育学刊,2006(1).
  [4]鲁杰. 社会教育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5]边霞. 儿童文化的基本特征[J]. 学前教育研究,2000(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儿童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