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况
白洋泉河是丹河的一级支流, 发源于陵川县平城镇杨寨村,于泽州县东下村乡棘针掌汇入丹河干流,流域总面积 625.3km2,流域长度 48km,平均宽度 13.65km,平均纵坡 10.2‰。
河道设计治理长度 9.5km,分县城段和农村段两部分。县城段治理长度 2.65km,起止桩号 0+000~2+650;农村段分 3 段,治理长度为6.25km, 起止桩号为 4+300~5+670、16+670~17+786、39+466 ~43+230;支流入河口治理长度 0.8km.
2 任务及规模
工程任务为保护各治理段范围内的人口、耕地和交通道路的防洪安全,理顺紊乱的河道,减少河床摆动,清理河床淤积,根据治理河段现状布置堤防。 县城段河道保护 6 个村、1.2 万口人、800 亩耕地、1 条县道,1 座桥梁及 4 条乡村道路的防洪安全; 乡村段河道保护 6 个村、0.9 万口人、2500 亩耕地、1 条高速公路、2 条县道、4 座桥梁及 7 条乡村道路的防洪安全。
根据《 防洪标准》( GB50201-94),工程治理范围内沿河两岸村镇人口少于 20 万,工矿企业基本属于小型,防洪等级标准为:县城段Ⅳ等,乡村段Ⅴ等;重现期适合采用县城段 20 年一遇,农村段 10年一遇。
3 水文地质条件
3.1 水文
根据《 山西省水文计算手册》对河道分段进行洪水计算。 白洋泉河治理河段分段洪峰流量结果如下:( 1)云谷图段防洪标准为 10 年一遇,河道最大设计洪峰流量为 47.2m³/s;( 2) 潞城段河道设计标准为 10 年一遇,河道最大设计洪峰流量为 192m³/s;( 3) 丈河村段河道设计标准为 10 年一遇,河道最大设计洪峰流量为 228m³/s.( 4) 支流羊河段防洪标准为 10 年一遇,河道最大设计洪峰流量为 40.2m³/s.
3.2 地质
本区地貌形态主要为黄土丘陵区,剥蚀侵蚀严重,沟谷发育,大部为平缓低山,以剥蚀为主。 治理段地形总体平坦开阔,地表覆盖上更新统黄土,侵蚀下切及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普遍淤积提高,沿岸黄土冲沟及阶地发育,主河床较窄,形成较宽的河漫滩。 岩性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物。 地下水含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次为岩溶裂隙水及少量上层滞水,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及堆积层中;裂隙水埋藏于基岩石灰岩岩溶裂隙中,上层滞水零星分布于人工填土和第四系粘性土中。
区内未见自然不良地质现象。 由于本区地势平坦,不会发生大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 根据实地踏勘和调查区域地质资料,在工程区及其附近不存在全新活动断裂构造,也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等不良工程地质作用。
根据《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确定堤防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 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Ⅵ度),不考虑地震液化问题。
4 工程现状及问题分析
4.1 工程现状
陵川县位于山西省东南端,属太行山革命老区,是全省“ 两区”开发县( 区)之一,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近年来,全县大力实施“ 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三大战略,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河道两岸居民生产活动的加快, 天然河道被挤占现象越发严重。 如本工程县城段全长2.65km 全被挤占或开垦种植; 农村段全长 6.85km, 全部被开垦种植。 以上种种现象致使河道的行洪能力伤失或大大减弱。
4.2 问题分析
数十年来,全县降水量偏少,河道基本常年干涸,即便在汛期也是少水,河道防洪重要性得不到体现。 同时由于河道在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难题,城市快速发展产生的大量建筑和生活垃圾随意倾倒河道内,严重堵塞河道;河道沿线居民则大面积开垦河床,加速河道两岸水土流失,岸线破损,生态多样性处于劣势,急需改善。山体森林覆盖水平较低。 如若突发较强降雨,将给河道沿线农田、厂矿和居民人生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因此,治理本工程势在必行。
5 工程设计
5.1 工程布置原则及堤型选择
5.1.1 工程布置原则
工程堤防布置服从河流的流域规则,利于工程安全和综合效益的发挥;堤线走向与布置位置,应服从河流的治导线;堤距应能满足河道过水断面要求,保证设计的洪峰流量能安全通过;河道底坡基本按河道现状底坡进行布置。
5.1.2 堤型选择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堤防型式主要有浆砌石护岸堤防和浆砌石重力式堤防两种。 护岸堤防顶宽 0.5m,迎水坡比 1:1.5,背水坡比 1:1.0;重力式堤防顶宽 0.5m,迎水面直墙,背水面坡比 1:0.35;堤内均设有 Ф50mmPVC 排水管,梅花型布置,间距 2.0m,后设反滤;堤防每隔 10.0m 设分缝,缝填聚乙烯闭孔泡沫板。
5.2 堤顶高程的确定
根据《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堤顶高程应按设计洪水位加堤顶超高确定。河道设计水深采用规范推荐的公式,逐段试算,公式为:
5.5 支流入河口治理
汇入口堤防型式为 M7.5 浆砌石重力式堤防,堤防顶宽 0.5m,迎水面直墙,背水坡比 1:0.35;堤内设有 Ф50mmPVC 排水管,梅花型布置,间距 2.0m,后设反滤。 堤防每隔 10.0m 设分缝,缝填聚乙烯闭孔泡沫板。 对汇入口河床全断面铺设铅丝石笼治理。
重庆市幅员面积8.24万km2,境内河流以中小河流为主,中小河流流域面积占全市幅员面积65%以上。按照全国中小河流治理的统一部署,重庆市于2009年12月启动实施了第一批中小河流治理示范项目,并迅速在全市范围推进中小河流治理。近几年中小河流治理已...
对河道的维护管理包括很多方面,具体来讲主要指对河道范围内的自然资源(例如河道砂石资源)的有效管理与资源利用、河道内各项防洪安全措施的管理、河道内建设项目的管理以及河道自身安全的管理。但是在河道常规管理中还是存在一些人为等因素制约了河道工程...
本文首先对中小河流农村河道治理的意义进行简析, 然后从制订合理的方案、重视河道生态修复及完善奖惩机制等方面详细分析中小河流农村河道的治理措施。...
0引言。青弋江分洪道工程位于芜湖市境内,是水阳江、青弋江、漳河流域防洪治理的重要骨干工程。以防洪为主,兼顾除涝及航运。项目建成后,通过分洪道将上游洪峰直接排入长江,可以从根本上改善防洪形势,大大增强芜湖和周边地区的防洪保安能力。1河道堤...
针对生态河道治理的模式及方法, 做了简单的论述, 提出了生态河道治理的模式及方法应用控制策略。...
根据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05年编制的《白洋淀蓄滞洪区建设规划》评估,白洋淀在设计水位10.5m时,枣林庄枢纽最大出流2050m3/s。但自2005年至今白洋淀内非法围埝及其他违法设施建设有了明显增加;赵王新河河道内堤埝、高秆作物、树障严重阻水;周边...
针对上述问题, 尝试提出强化政府部门职能、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完善资金管理制度、构建综合保障机制等建议, 以促进农村水环境的长效治理, 保障农村河长制的顺利推行。...
1工程概况偏岗防洪工程以防洪为主,主要建设任务为清除河道障碍、部分河道裁弯取值、疏通河道、砌筑河堤以保护沿河两岸农田。紫色河主河道全长4.72km(不包括河首至最远处分水岭位置,下同),河首位于纳禅对面的赶岩坡脚,终点在黄泥堡处汇入小屯一那郎河。...
水下沉管技术起初适用于地质条件复杂、围堰困难以及水深较深的水域,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在河道工程中得了的广泛青睐与应用。1工程概况某工程为不断流河道工程,水面标高常年为6m,水深2.5m,进行水下沉管施工水面处宽度为35m,结合政府部门资料...
参考文献:[1]江恩惠。河道治理工程及其效用。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12-1[2]张敏君.城市河道治理探讨。中国供水节水。2009-12-7[3]刘永胜。整治河道水环境做好生态水文章。今日中国论坛。2009-10[4]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河流动力学及河道整治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