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艺术设计论文 >

泉州传统戏剧的服饰变迁轨迹及其文化意蕴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9-04 共4567字
论文摘要

  泉州是国家首批公布的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东亚文化之都,不同时期的文化变迁与古闽越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数度交融沉淀,形成了现今泉州闽南文化的生生不息、源远流长.自唐以来,泉州文化昌盛,人文荟萃,被誉为"四海文章第一邦",同时也是有名"戏曲之乡",这里群芳竞秀,艺苑奇葩,为南戏的发源地之一,保留着晋唐古代的遗响,被誉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宋元梨园戏、提线木偶戏、明代布袋戏、清代高甲戏、打城戏等戏剧蓬发勃兴,在中国戏剧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戏剧是艺术发展的一种结果,是文化高度进步的产物,被许多美学家看作是所有艺术形式中最后的形式[1].泉州有被誉为"南海明珠"的高甲戏,粗犷雄浑、诙谐风趣,曾被郭沫若、老舍、田汉、邓拓等名家撰文、题诗赞誉.本文以高甲戏为主体,辅以梨园戏等泉州地区传统戏剧,解析其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

  1泉州传统戏剧及其服饰变迁轨迹

  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对泉州戏剧变迁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对其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1.1形成与发展期

  高甲戏孕育于明末清初,早期称"宋江戏".相传过去泉南民间盛行"宋江戏",逢年过节,装扮成梁山好汉,演绎水浒故事,配以南锣南鼓和民间"红甲吹""十音"之类的曲调游行于乡村广场,深受群众喜爱,与芗剧一样都是起源于民间香灯庙火的活动表演.早期的"宋江戏"以武打为主,套数多采用民间的"刣狮",配以大锣大鼓成为具有粗狂表演的大气戏、武戏.明末清初,高甲戏应运而生于东南沿海特殊的时代历史背景下,高甲戏诞生与形成并非偶然,梁山好汉演绎"官逼民反"的故事正是民众发泄和倾述反抗压迫顽强抗争的情绪.

  早期服饰的色彩、样式和花纹简朴,一部分是用布料做的,只有镶边,没有绣花,服装有五通之称,即黑、白、红、黄、青五色.蟒绣水波、盘龙和团龙,绣工以色线为主再勾金,后来发展为凸龙,绣线有全金或全银,靠用铜片制的护镜,后改为绣狮子头等图案.早期高甲戏代表了人民群众强烈反抗的斗志情绪,催生了高甲戏的繁衍与蔓延,使得戏剧服饰作为戏剧载体也渲染了这样的情绪色彩.

  1.2吸收与巩固期

  清末高甲戏已十分兴盛,它产生并非最早,传承并非最久,戏法表演也并非最严谨,但却善于兼容并包来发展自身,角色原来只有生、旦、丑,后来又逐渐增加了净、贴、外、末和北(净)、杂二色,俗称"九角戏".旦角的科步部分吸收自梨园戏,手姿丰富,步法严谨;另外还吸取木偶戏、京剧的武打程式,气势雄浑,深入人心.

  丑角表演后期向京戏取法,气势恢宏;话白及音乐以"泉腔"弦管为主,兼收傀儡调和民间小调,既有清丽缠绵的音韵,又有激昂刚健的腔调,伴奏音乐吸收闽南吹奏乐、笼吹、什音.高甲戏善于博采纵长,兼收并蓄的特点,形成了泉州最具代表特色和长盛不衰的典范代表.

  随着剧目及表演艺术的发展,传统衣箱逐渐走向充实,增添了古装衣裙、改良甲、圆领生衣等,色彩以明色和饱和色为主.作为舞台表演服饰极具视觉冲击和表演艺术,或以多彩而不繁杂的色调来演绎大气戏的沉重和气势及英雄人物的刚健爽朗,或以清丽雅致的的服饰抒发生旦戏中幽雅瑰丽的表演艺术,或平淡中显不凡的丑角戏中明快活泼诙谐幽默的趣味,并保留了传统纹饰和地方刻纸图案作为纹样的剧中艺术特色.

  1.3改革与创新期

  文化大革命后期,泉州文化得以复苏,传统泉州戏剧进入了改革阶段.作为泉州戏剧服饰的制作工艺基础的金苍绣等在清末民初,绣铺曾多达数十家,着名的"得春堂"便是开设于此时,然而在如今电脑绣花冲击下,泉州手工刺绣队伍开始大大萎缩,甚至无法找到得春堂绣铺的旧址.泉州戏剧服饰趋向于工业化,现代平整而华丽的电脑织绣节省了人工刺绣的工时,作为刺绣底的罗缎也被现代光鲜的化纤布料所取代,然而替代不了的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和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

  2泉州传统戏剧服饰的文化内涵

  2.1服饰形制

  高甲戏戏剧服饰由最初的民间庙街香火表演时的粗布麻衣演变至今,大部分吸收京剧及徽剧的戏剧服饰并结合泉州地区梨园戏剧服饰清淡雅致的江南小调风格,创造了独属于高甲戏的泉州戏剧服饰,一般采用明朝服装的样式制作,其服饰主要有五大类,即蟒、帔、褶、靠、水袖.轻纱罗衣的飘摇水袖就像闽南地区独有气候风格浪漫而韵清;威严庄重的蟒袍尽管厚重却繁复精致,是泉州地方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的代表作之一;雅致精细的帔和靠,正如江南小家碧玉的清雅和欲语还休.

  蟒是明朝时候皇帝赐予有功之臣绣有"蟒"的服饰,蟒袍也是因此得名.在泉州传统戏剧中,绣有蟒的服装为帝王将相的通用官服.袍身满绣纹饰,以金银线和彩色绒线绣出纹样,一般上绣龙云纹,下绣江水云崖,款式威严庄重,根据角色的性别和身份地位,蟒袍的颜色也相对不同,如皇帝和后妃着黄色蟒袍,是高贵和特权的象征;状元和小生着红色,代表贵重和喜庆之意;如性格粗犷的包拯、张飞等则是黑色或蓝色蟒袍,代表刚正不阿;将军和忠臣是绿色蟒袍,寓意刚毅;年轻儒雅者如赵云穿白袍,凸显俊逸活力.蟒袍有男蟒、女蟒和改良蟒之分,男蟒袍身较长,绣四爪蟒或五爪龙等造型,突出其气势磅礴,刚毅矫健和威严端庄;女蟒袍身较短,多为皇帝后妃等穿着,其上多绣饰,团花、散凤、团凤或牡丹等纹样,其下摆主要为红色,以彩绣线绣出江水云崖等图案.

  帔是各级官吏和豪宦乡绅及其眷属在家居中通常的一种着装,款式为对襟长袍,半长大领,袖子宽大带水袖,开衩于其左右两边的胯下,男帔及足,女帔仅过膝.另有纹以彩霞是为霞帔,只有皇帝恩赐方能穿戴,在戏剧中常作为高级官吏如宰相等的贵妇或诰命夫人的命妇的着装.泉州戏剧服饰中的帔用色多彩,且满绣纹饰,如皇帔等皇帝、太后和后妃的服饰均绣以团龙、团凤或团龙凤;中老年民女纹以团花或团寿,年轻民女则饰以梅兰菊竹等.帔整体造型及风格极具雍容华贵,文致高雅的意境美.

  褶即生褶,也称头架,属于便服的范畴,使用范围广泛,无论男女老少、富贵贫贱、文静粗犷等角色均可穿用.褶的主要款式为"深衣制"形制,衣长及足、斜襟开身、斜大领.形制来源于明代右衽交领大襟袍,与其生活原型服饰很相似,宽腰阔袖,袖口缀有尺许水袖,胯下两侧有开衩.梨园戏中褶装饰主要采用团鹤图案,一般整件褶绣十团[2].

  靠是戏剧中武将的服装,由古代的铠甲演变而来,袖子处紧窄,前后衣长均及足,与铠甲不同的是经过改良用于戏剧的靠没有了厚重的护体铁片和铜镜,而是在丝绸制成的"靠"上绣以鱼鳞纹或丁字纹等图案,用以看起来像真正铠甲的甲片.靠可分为靠身、靠旗、下甲、三尖等,整体造型与真实铠甲相似,经过改良的靠整体呈现武将粗犷豪迈且威风八面的气势以及铠甲坚固且精美的视觉效果.

  水袖是大部分戏剧服饰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蟒、帔、官服等袖口缝上一段白绸,但高甲戏服饰比一般水袖较短,通常一尺许,手可以露出,水袖布料也不是采用丝绸或绸缎等,而是使用泉州当地称为"白洋布"的本地织品白棉布.水袖作为普通服饰的附庸,通过水袖甩动方式和力度,在戏剧精彩的表演之上丰富人物情感,在动感十足的水袖中,艺人优美的手势若隐若现,为戏剧表演更添魅力.

  2.2服饰纹样及刺绣特色

  2.2.1纹样与色彩解析

  泉州戏剧服饰讲究精细、大方大气、独具气息的形态,作为装饰作用的纹绣于戏剧服饰上的图案纹样及色彩运用与戏剧服饰相辅相成.纹戏服的纹样制作均在泉州当地制作,纹样大多以当地有名的雕刻和剪纸纹样为蓝本进行创作或直接采用,吸收闽南古建筑砖雕、木雕和刻纸剪纸等民间地方图案,如"万凰朝寿""双龙戏珠""满堂春"等.泉州戏服中的纹样主要可总结为几大种类,即古代图腾图案、民间吉祥图案、圆形图案、文字纹样、宗教图案.

  古代图腾图案如龙、凤等图案,其中最为突出和精致的当属龙凤纹.龙是英武、尊贵、权威的代表,历经宋、元、明、清四代,龙纹日趋富丽,奉为皇权的象征.

  凤是古代图腾崇拜的一种瑞禽,有百鸟之王一说,后来专运用于后妃的朝冠寄服饰当中,是幸福、美丽、高贵的象征.在戏服中,红帔黄帔也常绣龙凤等图案以示权威和高贵.

  民间吉祥图案表达了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吉祥物大多由民间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景产生的事物,通过某种寓意、谐音等形式来表现人们理想的图案,其中构思巧妙,富有独特的格调和浓厚的民族色彩.如牡丹作为富贵的象征,常用作戏剧中喜庆场景的着装;如在女帔直领上装饰的如意纹,喻示吉祥如意;如岁寒三友图案,松、竹、梅组成的图案,借植物坚韧傲骨耐寒的习性,象征品格高洁,用于女花帔和女花褶的戏剧服饰装饰当中.

  在泉州戏剧服饰中常见的文字图案有"兵""勇""佛""寿"等字.兵卒字样用在坎肩上;佛字用在僧帽上;回字作为装饰纹,缀于领口、袖口、下摆等处;寿字用于过寿的服饰上,寿字运用较多,在泉州戏剧服饰中大部分采用团寿图案或长形寿字,在老旦长帔上,或用团寿或长形寿加上万幅纹样饰于衣身上,寓意福寿绵长或用变形寿字缀于领口.

  圆形纹样被大量应用于泉州戏剧服装,泉州人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注重天人合一.泉州人心灵深处的文化结构呈现出人与人的和谐,对文化上的表现总偏向于和谐、圆满、统一、融洽、匀称的东西,因此在文化上自然反映出均衡、和谐、圆满的整体的思想结构.如团龙、团凤、团花、团寿等,基于圆形纹样具有丰满、端庄的特色,并被寓以美满、吉祥的含义,由其纹样在服装的突出醒目位置,象征性更加直观,具有强烈鲜明的平民化色彩.

  泉州戏剧服饰图案不仅具象生动、精致动人,且颜色丰富、搭配多样.《左传》中有"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的说法[3],在泉州民间剧种中有这样的口诀:"红色忠勇,白为奸;黑为刚直,青勇敢;黄色猛烈,草莽蓝;绿是侠野,粉老年;金银二色色泽亮,专画妖魔鬼神判."颜色在这里成为了性格和身份的象征.红、绿、黄、白、黑称上五色,另有紫、粉、蓝、湖、绛称为下五色或间五色,皇家士大夫、官将等用上五色,绿林首领及平民服饰采用下五色,形成了泉州戏剧服饰程式规范的美学特色.

  2.2.2特色装饰---金苍绣

  金苍绣因绣线包金箔形状如葱,故也叫金葱绣,因泉州方言"葱"与"苍"同音,雅化为金苍绣,明清以来流行于闽台两地宗教装饰绣品,与唐代"蹙金绣"工艺相同,用金丝线在罗缎上绣出精致的纹样,但蹙金的工艺早已失传.金苍绣工艺流程主要有画稿、打孔、绷布、印图、金苍平绣、金苍凸绣、上浆、组装等.特种阵法有荔枝跳、菠萝凸、三叠线、龙鳞迭甲等.金苍绣有平绣与凸绣之分,刺平绣时要将固定好的罗缎重点部分,用金绣线由外到内紧密绣上,其他部分用不同颜色的线绣制.而在刺凸绣时,为了达到美观的效果,重点部分的图案要用布盖上缝制,在布与罗缎中间预留空间塞满棉花,以图案不会塌下为最佳,完成凸绣工序,使图案变得立体.由于绣品在绣制的过程中会产生线头,凸绣完成后,在绣品的背面,要涂上稀释的米浆,使线头紧贴在绣品上不至于跑线,同时使罗缎变硬变平整.

  用金苍绣绣出的图案,如蟒袍上的龙纹,凹凸有致,活灵活现,立体感十足的同时不失精致和气势,由于丝线采用包金线,使得龙纹上不论是纹理还是质感效果都不是一般刺绣工艺所能体现的;如官服下摆处的云纹图案,采用平绣和多种特殊针法相结合,纹理平整而层次分明,摆脱了平绣的死板,立体的棱角云纹的飘逸与相辅相成.

  3结语

  通过对泉州地区文化系统及民间艺人的实地调研和走访,结合相关地方传统戏剧文献,从服饰形制、纹样特色、刺绣装饰等方面解读了泉州戏剧服饰的文化内涵.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文化部第一项传统文化保护区立项项目,目前对泉州传统戏剧的研究已经有较多的关注者和一定成果,但对其服饰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缺,本文以期为泉州地域文化传承贡献一定力量,为泉州东亚文化之都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余秋雨.中国戏剧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2] 张丽军.泉州梨园戏传统服饰探析[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3] 刘利,纪凌云(译).中华经典藏书:左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7.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论文
返回:艺术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