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设计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包装设计论文

论包装设计中蕴含的“无意识”与“无为”设计理念

来源:中国包装 作者:常家鑫;刘仁博;王辰逸
发布于:2023-01-13 共3777字

  摘要:优秀的包装设计追求形式与功能的平衡,从早期设计“少即是多”的理念到现如今无意识设计概念的应用,其理论发展中与传统道家核心思想观念“无为而有为”的文化思想不谋而合,即追求道法自然、返璞归真的设计方式。分析传统观念、现代无意识理念在包装设计中所体现的特征与共性,有助于在商业利益为导向的设计环境中体现以人为本、去繁化简的正确设计价值观。

  关键词:道家思想文化;无为;无意识设计;包装设计;

  当代消费水平的提升与商业营销需求的增长,促使企业生产厂商将产品包装作为设计亮点吸引消费者目光,包装设计成为一种保证产品安全运输与促进销售的手段。设计师通过结构、色彩方面的创新带给人们不一样的使用体验,但过度冗余的包装设计造成了诸多问题。由深泽直人牵头提出的无意识设计概念提供了一种增进用户体验,满足情感需求的全新途径。本文探究无意识设计概念中蕴含的设计思维与设计模式,分析现有体现无意识设计的包装设计蕴含的设计观念,结合中国道家“无为”思想中蕴含的设计伦理,探索当下包装的“无为”意境。

  一、无意识设计理念

  无意识设计(Without Thought)由日本工业设计师深泽直人首次提出,他将“无意识的行动转变为可见之物”这一无意识设计理念应用于产品设计中[1]。无意识设计将人们生活中的惯性行为转化至产品交互特征中,作为依托用户隐性需求的设计方法,无意识设计通过用户不经意间与产品的功能进行交互的方式,拉近用户与产品的距离,减少陌生感,间接增进人与物的情感交流。日久重复的操作会让人产生习惯,从而产生无意识的行为[2]。无意识设计在当下设计形式单一、缺乏人与物的良性关系的背景下,将现代心理学概念引入设计活动中,激发用户潜意识中存在的熟悉感,优化用户与产品间的交互行为。“删繁就简”的无意识设计增强了产品适用度,提升附属商业价值,从而改善用户的情感体验。

  二、道家“无为”与“有为”的辨析

  道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其精髓在于“无为而治”。《道德经》对该理念进行了系统诠释,其思想观念强调一种积极的人生观与社会观,即人与物需遵循自然之理,顺应自然的运行规则。所谓无为与有为的辨析自古有之,“无为”本身便是行为的约束,无为并不是不为,而是对于为人处世、治国理政状态的尺度界定,不妄为不乱为方可有为。“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则讲求审时度势的尺度,指导人们的生活行为。造物活动中,有为体现在对于社会、自然环境的责任感,通过设计尺度的规范来限制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范围,同时告诫人们需敬畏自然。农耕文明起源的中国社会具有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的自然生态设计观念,以古代商品包装形式为例,竹制、草编、木制的形式具有明显尚木、尊崇自然的意味,用料简单且结构巧妙的设计在凸显实用性的同时符合古时天人合一的理念。道家思想影响下的古代造物活动追求人心对于自然的向往情怀、人内心与世间万物的宁静至美,达到一种无为无欲的生活状态。

  在当今设计活动中,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要满足基本的实用需求还需要兼顾用户的情感体验,在设计造型、使用方式上追求“无为”理念的无意识设计,试图激发用户同理心,将心理层面的使用习惯同使用功能相结合,使用户与产品在交互过程中直接获得情感体验的满足,达到人、物、自然和谐的境界。

  三、“无为”在无意识设计理念的体现

  1. 用户需求与设计功能的权衡

  追求不刻意为之的设计理念,强调设计过程追求自然发展规律,遵循用户实际使用体验与情感体验,不随意干涉甚至破坏产品或包装的功能与外部特征,达到人、物、环境间和谐平衡的状态。以无意识理念出发的设计力图通过用户自然的使用行为习惯减小不必要的功能、材料与使用流程,这种以用户实际心理需求出发的设计理论与道家主张克己无欲的思想相吻合,达到使用情景与内心境界的平静和谐。

  在包装设计中融入无意识设计理念,可以通过用户日常使用习惯定位用户需求,发掘设计创新点。相较于传统市场调研,洞察用户行为习惯与感官体验的设计能够更加精确的找准产品定位,提升产品竞争力。以图1为例,深泽直人早期体现无意识理念的饮料包装设计,将香蕉的造型特征融入产品包装中,通过色彩、材质的巧妙使用激发用户的感觉器官,营造出饮料香甜美味的特征,实现刺激消费者购买欲的目的。包装设计在原材料选用、加工工艺、涂装印刷、组装销售过程中需始终将用户中心理念贯彻其中,从用户心理需求层面探寻包装设计的创新思路与创新方法。追求直击用户内心层面的隐形需求,简化繁琐的行为步骤,抛弃传统设计复杂无章的状态,从设计师的“有为”传达至用户的“无为”,彰显当代设计师社会责任与用户需求间的平衡。

  2. 大象无形中的至善至美

  “无为”思想作为老子哲学观念的精髓,是古代传统道德观念下衡量人生境界与治国理政的重要标准。万事万物“有生于无”的境界虽然无法直接描述,却可以通过实际的事物表达进行传递。人对“融身于自然”的理想情怀古已有之,投身于自然山水,追求顺应自然,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营造出和谐美好共生的意境,成为无数文人墨客追求的人生目标。反映在当代设计中,则彰显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时代理念。人与人造物的直接互动中包含了设计师与用户的沟通交流,从而达到设计的平衡点,设计师有意化无意,通过设计活动达到的兼容百态与事物环境融为一体,从古至今始终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目标与情感归宿。

深泽直人早期果味饮料包装设计
图1 深泽直人早期果味饮料包装设计

  四、“无为”思想对包装设计的反思

  1. 从以人为本中彰显可持续理念

  无意识设计理念的出现是对古代道家“无为”理念的传承,顺应用户行为的规律,顺应自然发展过程,通过设计活动来减少人们的物欲,给予人内心的平静与愉悦。“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在当今任然适用,更少的设计表现传达出的是设计师更多的社会责任。无意识理念下的包装设计从用户心理层面直击用户需求,对于传统设计流程删繁就简,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形成一套在用户与社会两者间相互满足的可持续发展体系。包装设计源于古代用于简单包裹食物器物的草纸粗绳,发展至今演变为商品竞争营销的发力点,包装设计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则彰显了人类内心诉求的回归。包装的简洁高效,不仅能带来客观的经济价值,同时为消费者需求带来全新的使用体验。如图2所示,2014年红点设计奖获奖作品胶囊包装改良设计,从板状胶囊诞生,人们似乎已经接受了传统胶囊撕开铝膜服用的使用行为,但在其过程中存在着卫生污染的问题。设计师从人们固有的行为习惯出发,只需将胶囊包装轻轻一掰,即可取出胶囊,免去了服用药物过程中的卫生问题。以人为本的包装设计需尽可能减少消费者额外的使用行为,从用户惯性思维或情感需求入手,使得包装设计从底层需求出发,避免消费者强行适应全新包装形式而造成的烦恼或困惑。

基于无意识理念下的胶囊包装设计
图2 基于无意识理念下的胶囊包装设计

  2.“有为”至“无为”的设计尺度

  在包装设计的历史变迁中蕴含着设计伦理、设计尺度的变化迭代。从当今盛行的简洁、朴素、淡泊的设计风格反观近代复杂繁琐的表现形式,其中蕴含的正是设计师对于用户、社会的权衡反思。有为到无为并不是表象,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社会责任与意识。简洁朴实,直击用户需求的包装会更加迎合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内心选择。包装设计应该把握用户“五感”,

  通过不同的色彩、材质、味道及声音等来刺激消费者的感觉器官[3]。用户的感官触发多来源于消费者日常行为习惯,设计活动需要设计师通过不断挖掘用户感受、需求,以增强使用体验。

  日本无印良品作为当今极简设计风的引导者,其产品包装在设计时通过简单明了的功能说明、造型特征与颜色变化,向人们展现其实用、简洁的设计语言,这种“无为”的外观样式,直击用户内心需求,更受市场消费者喜爱。

无印良品MUJI饮料包装设计
图3 无印良品MUJI饮料包装设计

  在设计尺度失衡的当下,通过古代传统思想文化观念反哺现代设计,形成注重社会责任感与用户实际需求为主的良性设计生态圈。当下遵循用户体验为导向的无意识设计,是古代受社会文化观念影响下集体无意识造物行为的衍生。从经久耐用到人文关怀,这种从表象到内在的转变,也正是包装产品从“有为”到“无为”的变化;从工业化时代满足基本需求,到注重情感体验,正是设计尺度存在的意义。现代包装设计不仅需要考虑其保护运输、促进商品销售的美观使用意义,更需要注重用户内心的情感诉求。现代产品包装设计正在寻找“有为”与“无为”二者之间的平衡点,返璞归真方能体现设计的纯真至善。

  结论

  无意识设计是以西方现代设计心理学为基础的设计理念,但追根溯源仍然是道家“无为而有为”理念的衍生进化。以古鉴今,汲取古代优秀文化特征底蕴,同现代主流设计思想相结合,形成以用户需求体验为中心,注重和谐平衡、长久发展的包装设计环境。

  参考文献

  [1]《艺术设计研究》编辑部.“无意识设计”的产品设计大师一深泽直 人[J].艺术设计研究,2015,(2):15-18.

  [2]丁锋,吴卫.深泽直人与他的“无意识设计"[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16(02)-:138-141.

  [3]刘颖,杨猛.包装设计中“五感”应用的探究[J].包装工程,2011,32(12):72-74+78.

  [4]李虹萱.道家无为思想的当代价值[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2):74-75.

  [5]邓腾.“自然美"与“无为美"对可持续设计的启示[J].湖南包装,2016,31(01):33-34.

  [6]黄立中,罗佳龙,吴矾,宋娟.道家美学思想在产品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J].设计,2019,32(17):19-21.

  [7]陈旻瑾.论日本无印良品包装设计的禅意美[J].包装工程,2010,31(04):120-122.

  [8]杨光鄂,玉萍.低碳时代的包装设计[J].包装工程2011,32(04):81-83.

  [9]综合.探析包装设计的定位策略[J]中国包装,2022 ,42(05):31-32.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原文出处:常家鑫,刘仁博,王辰逸.论包装设计中蕴含的“无意识”与“无为”设计理念[J].中国包装,2023,43(01):41-44.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包装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