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服装设计论文 >

服装艺术设计中变色纤维材料的运用探析(3)

来源:苏州大学 作者:范文星
发布于:2017-01-31 共10996字
  2.2.2 变色纤维材料对服装款式的影响。
  
  这类纤维材料可以适应和感知某些特定的环境,在使用这种纤维材料时需要充分的考虑和利用它这一特性。因此,在设计这类材料的服装时,穿着的场合必然影响其款式,这是毋庸置疑的。例如,变色纤维材料用于舞台、T台、橱窗时,需要的效果是醒目独特,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所以在款式上也需要大胆的创新与突破,夸张的手法被大量的运用。像这类服装属于观赏型、展示性服装或者说是概念服装,穿着起来是否舒适合体,似乎不需要特别考虑,而结构的表达和设计理念的阐释才是追求的重点。而有些休闲运动款的服饰也会采用到这一材料,以增加服装的或是防水,或是感光等特殊的功性。这类服装要求舒适性比较高,制作精良,耐磨损。例如图3中的这种石岛热反应夹克是由棉和尼龙制成,加入了热敏液晶材料,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衣服的颜色。当温度达到27摄氏度时,热敏液晶材料中微胶囊的外部层分子便会开始移动,从而改变光的颜色。通常,衣服上的颜色是由深色逐渐过渡到浅色。当温度回到一个正常范围时,衣服的颜色也会回归到它原本的一个颜色。
  
  总之,变色纤维材料不属于特别亲和人体的材料,它也并非哪里都可以使用的,它有其使用的特定范围,并且在应用它进行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它的特性并充分利用其属性。
  
  三、变色纤维材料设计的方法。
  
  变色纤维材料就设计方法来大略划分,可以分为传统型和创新型,下面简单的介绍其中几种。
  
  2.3.1 变色纤维材料的传统与创新设计方法。
  
  变色纤维材料被设计成舞台、T台上风格各异,变化万千的服装所采用的手法多种多样,不能一概而论。传统制作方法的运用比较广泛,不同的材质也都可能会运用到。其中比较常见的几种有:绣花、绗缝、填充、褶皱、编结等。例如瑞典的服装设计师Sandra Backlund将编制设计运用在服装局部。通过用纯手工的编织手法,设计出类似宫廷服饰,层层叠叠的褶皱效果,构筑出特殊的奢华质感。
  
  除了常规的传统方式方法,创新的手法也是不断的出现,为面料的变化提供更大的空间和可能,这里简单的介绍几种:破坏、撕裂、涂层等[4].其中,按照一定的设计构思对面料进行破坏重组,采用如:剪切、镂空、抽丝、磨砂等不同的手法,形成亦实亦虚、错落有致的效果。或者将多种变色纤维进型拼合、粘贴,形成多变瑰丽的效果。
  
  2.3.2 变色纤维材料的二次设计。
  
  变色纤维材料的二次设计大体上来说分为突出局部设计与整体造型。局部设计一般来说是突出或强调某一局部的变化,增强该局部面料与整体服装面料的对比性。
  
  对多种材料进行整合再造,强化面料本身的质感、肌理或色彩的变化,形成丰富多样的艺术效果。这充分的展示了设计师对材料的运用与服装结构设计两者之间的把握和协调能力。这类服装以突出变色纤维的光感、质感为主,款式相对较为简单。
  
  时至今日,设计能力的提高,常规思维的打破,单一的某种技法可能已经满足不了我们挑剔的视觉审美,因此设计师们更加喜欢多种技法的综合运用,使得设计更加丰满、富有层次。几种不同材料的互相搭配、互相补充,多种手法的运用与叠加让面料具有了不同的属性与质地,能适合更多的风格与场合。
  
  四、变色纤维材料设计的灵感挖掘与产品转化新设计、新创意不可能是凭空出现的,一般来说它们总是受到一定的启发而形成的。就像砸向牛顿的苹果,无形当中成为了人们打开思维的钥匙,开启了设计的广阔空间,我们称之为灵感。当灵感被捕捉,被挖掘后,设计师们就要考虑向产品转化,并得到市场的关注与认可。这个链条看上去简单,其实每个环节都要经过反复的研究与修改。
  
  2.4.1 设计的灵感来源是多种多样的。
  
  时尚的舞台瞬息万变,可是总有那么几个主题是永恒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是对自然的模拟与崇拜,我们经常感叹造物主的鬼斧神工,能够使我们周围充满了美丽与奇迹。自然界中的色彩、花纹、肌理效果变化万千,如微风吹动的水波、瑰丽伟岸的石头以及宏观的天文奇景、地貌特征,微观世界的各种动植物以及细胞的组织结构等等,都是我们产生灵感的绝佳素材。这些素材任意提取一点都能够激发出无限的创意,人们积极的尝试用各种手法来模拟自然界的种种。方法多种多样,有从面料图案上去表现的,有从面料色彩上去表达的,也有从材料肌理上去体现的。蜂窝,鱼鳞,蝴蝶翅膀,羽毛,花卉等等常见的题材,应有得非常广泛(如图 4)。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中许多美丽的色彩与纹理都能赋予我们无限的创作灵感,而模拟的时候,因为研究的角度不同,设计的面料也截然不同。我们这里谈到的新型面料之所以不同于传统面料当然不仅仅是花纹颜色,它还更深层次的挖掘了某些生物的某些特性,再加入新的技术使其具有新的属性。比方说香港物理学家对蝴蝶和一些相关物种的翅膀做了研究,探究出了为何它们的翅膀在不同层次上能够形成色彩斑斓的图案。他们认为这一机制或许能够制造出根据要求能随时变色的材料。另外,某些动物能够根据周围环境的不同变换颜色,一些植物叶片具有防水功能,这也给了人们一些启示,改变面料的纤维结构,使之能够具有或是变色,或是防水等附加功能,成为不同于传统面料的功能性材料(如图 5)。大大的扩展服装的性能,提高了它除了穿着以外的其他属性。
  
  另外,在图片 5 种,体现出未来科技为灵感的主题在时尚界也占有一席之位。时至今日,在各大 T 台上还经常会出现有关未来风格的创意设计。这一类设计经常采用一些带金属感的面料来体现,而本文中介绍的变色纤维面料因为有着丰富的色彩层次以及有别与传统面料的功能性,也在这类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总之,面料的主题与灵感的挖掘寻找需要设计师具有发现美的眼睛。并运用大量的创意与想象进行大胆的设计,最终开发出审美属性与功能属性并重的新型面料。
  
  2.4.2 变色纤维材料与科技的关系。
  
  另外,人们对于新型材料的诸多构想能得到实现,可以说和科技的发展、技术的创新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面料开发人员创意性的对生物、化学、化纤、纺织工程等学科进行了综合运用,极大的丰富了材料的功能与品类。使人们充分享受到了新型服装材料所带来的便利与舒适,同时也展示了新型服装材料服务于人类的美好前景。
  
  变色纤维面料要完成从 T 台到产品的转换,还需要解决诸多技术上的问题,这需要不断的研发与改进。这项工作是长期而艰苦的,设计之路任重而道远。
  
原文出处:范文星. 变色纤维材料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D].苏州大学,2014.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服装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