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英国服装设计师的培养体制探究
【第一章】英国培养服装设计师的路径研究绪论
【第二章】英国服装设计师培养历程
【第三章】英国服装设计师学徒制发展
【第四章】英国服装设计师院校制发展
【第五章】影响设计师培养机制的因素分析
【第六章】对中国服装设计师培养的启示
【结语/参考文献】英国服装设计师培育分析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 7 章 结 语
英国素有“时装设计师摇篮”之称,时尚教育体系享有极高的声誉,培育出了大批优秀的时装设计师,他们中有不少已经成为国际顶级大师。本研究通过梳理服装设计师的成长历程,将服装设计师的培养分为两个阶段:服装学徒教育和服装院校教育,在此基础上形成英国服装设计师学徒制与院校制的研究。在服装设计师学徒制的研究中梳理了学徒制的发展历程并且从培养机制的培养目标、教学管理与监督、考核与评估以及教学方法这四个要素中进行分析,总结其特点。在服装设计师院校制的研究中也梳理了英国服装类艺术院校的发展历程,同样地也是通过院校培养机制的四个要素来对院校培养机制的构建进行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加入了英国服装类艺术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分析来深入了解现代英国服装院校培养机制的内容。接下来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对影响服装设计师培养机制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为我国的服装设计师培养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随着世界快速的信息交流,现在中国时装设计师也已经踏开始上世界舞台,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有前人经验在前,在这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国在服装设计师的培养上面也应该借鉴成功者的经验,取之精华,只有把最重要的“灵魂”培育好,才有机会早日踏上时尚大国的行列。英国服装设计师培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有着复杂的培养机制,直至今日发展出了许多享誉国际的艺术院校,为服装产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服装设计师人才。笔者尝试为英国服装设计师的培养机制进行分类与分析,希望为中国服装设计师的培养提供些许可借鉴之处。
本论文是笔者在阅读有关服装设计师成长资料、英国职业教育史、英国艺术院校资料以及对留英的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的采访,还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的思考和总结。由于理论水平有限,本论文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疏漏与偏颇,希望各位专家学者提出批评与指导。首先,受知识水平与专业限制,笔者对培养机制的概念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其次,关于英国服装设计师的发展历程与培养方面的权威书籍及研究较匮乏,为本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另外,笔者没有前往英国掌握一手调查资料,使得本研究的内容及准确性有限。
然而,根据英国服装设计师的成长历程将设计师培养机制进行分类,进而分析机制的构成和影响因素是本文的创新点。笔者希望能为服装设计师的培养研究略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徐海荣。中国服饰大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477.
[2] 吴山。中国工艺美术大词典[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1989.
[3] 刘建明。应用写作大百科[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4] Stephen Howarth. Henry Poole: Founders of Savile Row - The Making of aLegend.[M].London:Bene Factum ,2003:15.
[5] Norton, Kate. Savile Row Never Goes Out of Style[N]. BusinessWeek,2006.
[6] Dunn, Bill. The Battle for Savile Row[N].BusinessWeek, 2003.
[7] Deitz, Paula. Savile Row's Ambassador to the Court of Kings[M].The New York Times,1996:65.
[8]Tuxedo,无尾礼服。wikipedia[DB/OL].
[9] Sheppard, F.H.W. Cork Street and Savile Row Area: Introduction. Survey of London: 1963:442.
[10] Jackson, Marie. London's much-loved icons at risk.[J]. BBC News. 2005:29.
[11] 区青。英国时尚先锋[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4:99.
[12] 区青。英国时尚先锋[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4:110.
[13] History: Late Victorian Era. Black Tie Guide.[M]. Retrieved 2011.
[14] 'The Youngest Legend in History': Cultures of Consumption and the Mythologies ofSwinging London“[M]. The London Journal ,2008:114
[15] Philip Baback Gove &The Merrian-Webster Editorrial Staff. Webster's Third InternationalDictionary[M].Springfield, Massachusetts, USA: G&C. Merrian Company.1976:106.
[16]杨朝祥。《技术职业教育词典》[M].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4:10.
[17] Harries, William. H& Judith S.Levey. The New Columbia Encyclopedia [M].New York andLond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5:128.
[18] Apprenticeship indenture[M]. Cambridge University Library Archives.1642:179.
[19]Apprenticeship indentures 1604 - 1697[M]. Cambridge St Edward Parish Church archives.Retrieved 2009:28.
[20] Hilton, R.H. English and French Towns in Feudal Society: A Comparative Study,Cambridg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78.
[21] O'Byrne, Robert. Style City: How London Became a Fashion Capital[M]. Frances LincolnLtd,2006:138.
[22] Table 0a - All students by institution, mode of study, level of study, gender and domicile[M].Higher Education Statistics Agency. Retrieved 2008.
[23] 马克斯·维贝尔。世界经济通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139.
[24] 王川。《论学徒制将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J].南昌:职教论坛。2008:10.
[25] 李立国 . 工业化时期英国教育变迁的历史研究 [M].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22.
[26] 高德步,王钰。《世纪经济史》[M].北京: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06.
[27] Phyllis Deane and W.A.Cole. British Economic Growth,1688-1957,Cambridge,1964:291.
[28] White, Belinda. ”Natalie Massenet appointed chairman of the British Fashion Council“[N].Daily Telegraph. Retrieved 2014.
[29]Scott Honathan French. Historical Essays on Apprenticeship and VocationalEducation[M].Ann Michigan: Aobor Press,1914:56.
[30] 区青。英国时尚先锋[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4:131.
[31] Waddell, Gavin.How Fashion Works: Couture, Ready-to-Wear and Mass Production[M].Oxford: Blackwell Science,2004:175,216.
[32] 何克抗。创造性思维理论:DC 模型的建构与论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
[33]Kingston University's new chancellor sets out her aims[M]. Times Higher Education,2013:49.
[34] 李桓威,黄华新。《表征和认识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06:2.
[35] 刘煜。《悠久而发达的英国纺织业》[J].纺织信息周刊。2003:13.
[36] 珍妮纺纱机。百度百科[DB/OL].
[37] 詹姆斯·E·麦克莱伦、哈罗德·多恩。世界科学技术通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0:394.
[38] 孙玫璐。《职业教育制度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83.
致 谢
本文在撰写过程中遇到了颇多的困难。从开题确定论文方向一直到现在论文的完成阶段,波折颇多。但是在老师、同学和朋友的鼓励和支持下都顺利的一一克服了,在此,我要衷心地感谢在我论文撰写阶段所有帮助过我的人。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王德庆老师,从论文选题阶段就给我指引方向,才会有这篇论文的诞生。由于资料的缺乏本论文最初的撰写遇到了不小的困难,但是王德庆老师耐心地帮助我寻找外籍资料,提示论文资料搜寻方式。这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部分宝贵的参考资料,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我对本论文完成的信心。王老师不仅耐心帮助解决我学习上的难题,而且在思想上对我的帮助也很大,通过老师经常能够接触到国外讯息,对于我视野和思维的开阔有非常大的帮助,这方面的思维拓宽带来的好处完全不亚于学业上的学习。
然后在此我也要感谢外语系的每位老师,尤其是郭平建老师,在本论文撰写过程中郭老师也给予了不少关心和帮助,热心帮助我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关心我们的学习生活。
在外语系这个大家庭里面老师教会我们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研究生三年期间我最大的收获。
再次,我要感谢和我一起学习生活三年的但沐霖、王亚楠、孙清和李亚川。感谢你们在我论文撰写的过程中给予我的关心和对我的鼓励,这是我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助力。在论文资料找寻过程中也处处留心,帮助我搜集相关资料。她们在专业上的意见和学习上的督促,直接帮助我顺利完成本论文。
家人对我的学业上的关心也是我写作的动力,在此要感谢我的父母对我生活和学习上的无条件支持和鼓励。
论文答辩委员会的各位老师将对论文做出更加专业的评价和建议,帮助我完善论文。
在此也要一并感谢你们。最后,衷心的感谢每一位真心帮助、支持我的老师、同学、家人和朋友!
1930年, 精神分析学家约翰·卡尔·弗卢杰尔 (John Carl Flügel) 在Psychology of Clothes (《服装心理学》) 一书中描述了现代男性时尚的诞生....
如今我国真丝类服装的产量不断提升,然而服装设计能力却相当低,导致服装裁剪和缝制技术不高,导致生产此类服装的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不够理想。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服装设计中真丝材料的运用的服装设计论文,供大家参考。原标题:真丝在现代服...
3D打印的新型技术和概念已然成为热门话题,这项技术也先后被人们引进使其成为走在时代前沿的天之骄子,我们不难想象,如果把3D打印应用到服装设计中去,这会是一场颠覆性的历史变革,也会间接的影响了服装设计业数字化的发展前景,并给服装行业以新的可能和...
扎染艺术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也是各个国家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扎染艺术在世界各国相继出现,逐渐形成了各自的艺术特色及风格。...
参考文献:[1]袁利。打破思维的界限[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2]王红。3D打印:头脑红利驱动创意经济[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8)[3]郭少豪,吕振。3D打...
服装是经过缝制,穿于人体从而起到保护和装饰作用的产品,又称衣服。远古社会,人们就以稻草、树皮等天然材料遮蔽身体,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关于服装诞生的说法,包括“蔽体说”“御寒说”“图腾说”“标记说”等,并从中衍生出现代对服装用途的两大界定,即实用...
第5章影响设计师培养机制的因素分析英国服装设计师在培养过程当中随着社会的变迁经历了多种机制。这些培养机制都产生于不同的社会背景之下,是社会各方面作用力下形成的符合当时形势的机制类型。下面将综合英国服装设计师培养的学徒制和院校制教育,归纳...
茶艺背景的差别也会给饮茶者带来不同的艺术感受, 因此只有合适的背景才能让饮茶者充分领略茶的滋味。...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的潮流席卷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传统的服装行业与信息、生物技术等相结合,诞生了智能服装这一新的范畴。...
摘要在多元化、全球化的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成为国际时尚舞台一道不可忽略的风景,其中水墨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成为国内外设计师们非常重要的灵感来源之一,如何将传统水墨与现代服装相融合也成为了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本文从水墨艺术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