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古代丝绸之路军事活动考古学分析

来源:文物 作者:赵丛苍;张朝
发布于:2017-03-13 共11483字
  题目

        “丝 绸 之 路”是 德 国 地 理 学 家 李 希 霍 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在其《中国---个人旅行的结果和在这个基础上的研究》(China:Erge-bnisse Eige ner Reisen und Darauf GegründeterStudien)[1]一书中提出的一个抽象概念,其横亘于欧亚内陆腹心地带,宛如一条丝带连接着东西方文明。丝绸之路作为文明对话、民族交流、贸易往来的通道,在世界古代史上有着极高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除了和平的贸易、朝贡往来,丝绸之路上不乏金革之声,“所谓通西域的丝路,实际上是在亭障遍地、烽墩林立和烟火相接的严密保护下才畅通无阻的”[2].战争贯穿于丝绸之路的兴衰,从张骞“凿空”之前,至宋元之际丝路阻断衰落,战争与贸易共同构成了丝绸之路发展史的主题。利用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古代军事活动进行研究,包括了对军事活动所遗留下的物质文化遗存和由于军事活动所产生的其他物质文化遗存的研究,同时关注古代军事思想与物质遗存间的互动,可以获得对古代军事活动的深入认识,达到阐释军事发展规律及人类历史演变进程的目标。本文以此为视角,对丝绸之路进行长时段的考察,以期对丝绸之路兴衰演变的内在机制有所深入认识。
  
  一 丝绸之路的蒙昧阶段
  
  众多考古发现证明,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丝绸之路作为文化交流的孔道就已经存在。横亘于亚欧大陆腹心地带的交流通道在青铜时代居住有众多的民族和部落,其频繁的接触、交流、冲突构成了早期丝绸之路文化互动的基调。先秦时期是丝绸之路的萌芽阶段,地处丝绸之路的各个部族大都处于文化的萌芽或发展时期。日知认为:“公元前2世纪张骞凿空之时,由地中海周围,经伊朗高原至中亚,至中国,都已经或正在经历了城邦和帝国的古典时代国家或政治单位的阶段。 ”[3]早期政治单位或国家的形成加剧了欧亚腹地的资源争夺,而战争在早期丝绸之路上的资源争夺和部族迁徙中地位突出,其一方面是资源争夺的手段和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又是民族迁徙的直接原因之一,但是战争是蒙昧与血腥的,因此早期丝绸之路也具有一定的蒙昧性。众多的考古发现为探索早期丝绸之路萌芽和发展提供了直观可靠的参考资料,考古材料除了能够反映中西方早期文化的接触,同时也揭示了丝绸之路形成之初的战争情况,能够深刻反映丝绸之路起源的蒙昧性。
  
  早期丝绸之路指的是张骞西使“凿空”之前的丝绸之路,包括了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含义。在时间上,早期丝绸之路是公元前6~前2世纪丝绸之路的形成阶段。早在新石器时代,作为文化交流通道的丝绸之路已经形成,但作为普通的交通通道,简单的文化交流现象并不能说明其特殊意义。丝绸之路应当是连接东西方璀璨文化的纽带,只有形成具有互相吸引力的两极才能够提供丝绸之路运行的内在动力。“西域史前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力,在于不断地接受来自于周边其他发达的古代文明中心的影响作用……西亚文明和中国中原文明都是在当地条件下独立形成和发展着的。”[4]公元前6~前3世纪的亚洲大陆的东端,周朝处于发展变化时期,虽然春秋战国诸侯纷争,但从文化面貌及社会发展阶段来看,其先进性是不可忽视的;地中海沿岸、西亚地区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相继兴盛繁荣,两者遥相对峙,为中间的早期丝绸之路运行提供了牵引力。
  
  在空间上,早期丝绸之路是丝绸之路的雏形,所涉及的地域范围受到人类活动范围的局限而与汉唐丝绸之路有所差异,但丝路主干已经形成。其大致范围横贯今天的中国西部、中亚、西亚地区,北抵蒙古草原、阿尔泰山,南接印度。地域广阔,环境各异,高山纵横,沙漠遍布,文化多样,在历史上形成了诸多各具特色的部落和民族,共同构成了丝绸之路人群要素。
  
  生业资源的差异是造成文明差异的重要原因,公元前一千纪左右的欧亚大陆,文明发展并不平衡。由于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从河西走廊到中亚、西亚地区分布着不同生业方式的族群,农业文化区与游牧文化区长期共存、并行发展。农业民族利用沙漠绿洲、山前地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特点发展了农业经济;而北部草原、高原、山地地带被游牧民族所控制,发展了游牧经济。红山口-石人子沟一期遗存在天山南北麓主要表现了定居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方式,但已经出现游牧文化的因素,与之对应的哈密盆地绿洲则长期发展农业经济。而红山口-石人子沟文化二期,游牧生产方式成为主流。公元前3~前2世纪,红山口-石人子沟一期遗存逐渐消亡,这一过程是伴随着具有典型游牧文化特征的二期遗存入侵导致的,其主要手段应当是战争。而且在石人子沟遗址发现有手持管銎斧或弓箭的士兵争斗场景的岩画,红山口-石人子沟遗存中存在如弓、镞、管銎斧、剑、矛、铠甲等武器,反映出该地区在公元前一千纪下半叶战争频繁[5].而其中的原因之一则可能是,由于公元前一千纪左右气候剧变,导致自然资源分布发生变化,属于红山口-石人子沟一期遗存的月氏人的生业方式逐渐由定居农业向游牧转变;而原本生活于蒙古高原的匈奴部族也受到气候剧变的影响西进南侵,以武力夺取了对东天山地区自然资源的控制权,促使这一地区生业方式发生了质的转变,加剧了该地区的游牧化。
  
  战争在考古学上有如下表现:具有防卫设施的聚落或城镇;武器如刀、剑、弓、矢等装备;武器陪葬或武器祭祀现象;伤亡者、战士;包含战斗场面的造型艺术品或画面[6].早期丝绸之路上的战争遗存十分丰富,充分体现出战争或争斗在丝绸之路蒙昧阶段的普遍性。公元前8~前6世纪,双鸟回首剑和鹤嘴斧在米努辛斯克盆地与中国北方广泛传播,如在中宁地区出土属于春秋晚期的回首剑,而且该墓出土器物以马具和兵器为主,兵器还有管銎斧、镦、镞等[7].
  
  公元前2世纪之前,地处丝绸之路的民族众多,但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可与两端强大的波斯和中国匹敌,而且中间地带分裂的格局使得这条东西大道战争频发,居住于此的部族屡屡迁徙。自商周时期起,中原统治者就不断地对西北地区的羌人发动大规模的征伐战争;至春秋时期,秦国因东进受阻,遂向西扩展,益国十二,开地千里。公元前4世纪中期,迫于中原王朝的压力,西北地区的羌人爆发了大规模的迁徙活动。 “这些羌人早在张骞‘凿空’前二百多年就率先 打 通 丝 绸 之 路 的 青 海 道,开创 了中西交通的先河”,“丝绸之路从中 原 地区通 向新疆 的 早期开拓则与羌人的西迁密切相关”[8].
  
  以羌人为代表的西戎诸族与中原统治者之间的战争是周秦时期中原文明向西扩展的途径之一,“甘肃东部周秦遗址的出现是伴随着军事征服与人口迁徙而实现的,秦人进入西汉水上游地区具有军事殖民性质”[9].甘肃礼县西山遗址M2003随葬有3鼎2簋及青铜戈、剑各1件,墓主的鼻梁部位有1件铜镞插入头骨之内,表明墓主非正常死亡,而且很可能是战死的[10].在该遗址发掘的其他墓葬,也能够反映出秦人在这一时期与西戎诸族之间战争频发的特点。
  
  公元前2000~前1000年气候剧变,“造成华北农业边缘地区人群的畜牧化,以及因剧烈资源竞争而产生的武装化”[11].放诸丝绸之路,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因资源竞争而产生的武装化并非中国北方地区独有的特点,丝绸之路上族群的畜牧化及武装化是丝绸之路蒙昧阶段的主要特点,也是丝绸之路蒙昧阶段的重要运行机制。匈奴的崛起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强大的匈奴联盟时期,中国北方与东部的蒙古高原以及与西部内陆亚洲山麓地带的交往几乎停滞了。这种交往只得改道沙漠绿洲,丝绸之路应运而生了”[12].公 元前6~前2世 纪的丝绸之路,除了东西方具有高度发达的文明,中间的纽带地区则仍然处于文明的蒙昧阶段,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并行发展,但由于生业资源的限制,中间纽带的大部分地区接受了游牧文化的生产方式,其武装化程度进一步加强,出现了高度武装化的匈奴民族,开始第一次以强大军事管控能力掌握丝路要道。
  
原文出处:赵丛苍,张朝. 考古学视野下的丝绸之路军事遗存[J]. 文物,2016,(02):73-80.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旅游文化论文
返回:旅游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