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我国入境旅游质量分布的地区差别及内部结构

来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作者:薛华菊;马耀峰;黄毅
发布于:2014-07-28 共5485字
论文摘要

  旅游流一直是旅游地理学中的研究热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始自入境旅游,有关中国入境旅游的研究主要从省际层面或客源地市场结构等方面,对入境旅游规模分布的空间特性、动态变化和经济效应等进行分析。旅游流不仅指旅游客流,同时包括相伴随的资金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等。陈秀琼研究发现中国旅游收入增长速度低于旅游接待人次的增长速度,入境旅游规模的快速增长并没有带来同步的资金流、物质流和信息流。旅游流的质量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实际问题。

  对旅游质量的研究从旅游业发展视角出发多,微观视角研究少,研究中把旅游者视为唯一评价主体。对旅游流规模带来的经济效益研究多,旅游流的质量研究少。李振亭首次提出旅游流的流质概念,从大尺度出发,对中国入境旅游的流量和流质进行分析,发现中国的入境旅游质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小尺度方面,张岩君对山东入境旅游的流质变化进行了时序分析。中观尺度上,我国省域之间入境旅游流的质量研究尚待弥补。

  鉴于此,文中基于旅游流质量视角,利用1997~2011年中国省域入境旅游数据,从中观层面上解析中国入境旅游质量分布的区域差异及内部结构所体现的规律性和变化。理论上,对入境旅游质量作进一步探讨,丰富入境旅游研究内容;实践上,在更微观层面上认识和研究旅游发展的相关规律变化,以期对推进区域旅游业从规模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促进旅游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有利于我国更好的建设世界旅游强国和幸福中国。

  1、材料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以全国31省市(不包括港澳台)为研究对象,采用1998~2012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为主要数据源。同时选用1998、2002、2006、2010年四个典型年份的截面数据深入剖析,之所以选用这四年,因这四年跨越"九五"、"十五"、"十一五"3个计划周期,基本可以反映三个计划周期内入境旅游流的发展变化情况。

  1.2旅游流质指数

  借用流质概念,旅游流质指数指的是特定规模旅游流的质量,即特定旅游流带来的资金流、信息流、物质流、能量流和文化流等。它是一个可以量化的指标。用公式表示为Q=f(X1,X2,X3,X4,X5…),其中,Q为广义旅游流质指数,X1,X2,X3,X4,X5分别代表资金流、信息流、物质流、能量流、文化流等。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考虑,文中仅考虑特定规模旅游流所带来的资金流规模与客流规模的比例关系,其计算公式为:

  论文摘要

  式中:Qij为流质指数,Mi、Pi分别表示第i个旅游区旅游收入指数和旅游接待指数,mti、pti分别表示第i个旅游区第t年的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显然,Q值有三种:Q<1,特定规模旅游流所带来的资金流规模小于客流规模,为低质旅游流;Q=1,特定规模旅游流所带来的资金流规模等于客流规模,为良质旅游流;Q>1,特定规模旅游流所带来的资金流规模大于客流规模,为优质旅游流;Q值越大,旅游流的流质越高。

  1.3差异分析

  区域差异量度方法主要有单指标差异量度法和多指标综合测算法两种,前者主要通过计算所选指标的绝对差异(标准差、极差、离差等)和相对差异(变异系数、极差系数、比率等)来测度区域差异。绝对差异仅表示指标数值的差异,会受物价水平、量纲的影响;相对差异是一个比值,没有量纲,故不受时间、物价水平、量纲等因素影响,为更准确地反映区域间的差异水平,多数情况下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同时考虑。文中研究选取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作为衡量历年各省区入境旅游流质指数的差异。

  论文摘要

  式中:St为第t年入境旅游流质指数标准差,Zti为第t年第i个省区入境旅游流质指数,Z珔t为第t年流质指数均值,n为省区数量;Vt为第t年入境旅游流质指数的变异系数。

  1.4"接待指数-流质指数"二维矩阵分析

  将入境旅游接待指数和流质指数两指标归并构建二维矩阵,从"量"与"质"两方面揭示各省区入境旅游发展态势。以各年份全国入境旅游接待指数与流质指数均值为交界点划分四个象限(图1),并据此划分入境旅游发展的四种类型:第Ⅰ象限,双高型,接待指数和流质指数皆高,此象限的省区处于发展最优态势;第Ⅱ象限,外延增长型,接待指数高而流质指数低;第Ⅲ象限,双低型,即接待指数和流质指数皆低,此象限的省区处于发展最劣态势;第Ⅳ象限,内生增长型,接待指数低而流质指数高。

  论文摘要

  2、结果与分析

  2.1省际入境旅游流质历时性演变

  图2所示,我国近15年入境旅游总体质量不高,历年流质指数均低于1,流质指数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近似为同步变化,2011年之前整体上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但到2011年急剧上升。反映绝对差异的标准差从1997年的0.357上升到2011年的0.704,增幅为97.2%;反映相对差异的变异系数从1997年的0.431上升到2011年的0.74,增幅为72%;同时全国均值呈逐年递增趋势,说明我国省际入境旅游流质2011年之前差距相对不大,但到2011年省际之间差异开始增大。

  2.2入境旅游流质指数区域空间分布差异

  依据公式(1)计算1997~2011年各省域入境旅游的流质指数均值,并据此划分三个等级旅游区:优质旅游区,Q>1;良质旅游区,0.92≤Q≤1,0.92为15年各省域流质指数均值;低质旅游区,Q<0.92。

  我国省域入境旅游流质两极分化极其显著(图3)。优质旅游区7个,分别为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重庆、福建等省市。其中,北京最高,流质指数超过2;上海其次,为1.72;良质旅游区4个,为山东、陕西、浙江和湖南,其15年均值分别为0.98、0.92、1、1。山东从2002年、浙江自2005年起步入优质旅游区;低质旅游区数量最多,共20个省区,占据60%以上。甘肃的流质指数历年全国最低,为0.44,且有持续下降趋势,作为中国入境旅游的"后发"区域,其入境旅游发展之路还很漫长。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和云南均位于低质旅游区。广东的流质指数历年低于全国均值,仅为0.74,这与其高接待量、高外汇收入完全相悖。云南的流质指数历年均值为0.73,而其入境旅游接待量历年居全国前十,高接待量没有带来高质旅游流,这点值得引起重视。

  论文摘要论文摘要

  2.3"接待指数-流质指数"二维矩阵态势演变

  论文摘要

  流质指数为收入指数与接待指数的比值,其值大小受收入和接待量的影响,如接待量和收入均小,可能会得到高流质指数,而两值均高也可能会得到低流质指数,如广东。要深入揭示入境旅游规模与流质的关系,通过构建1998、2002、2006、2010年"接待指数-流质指数"二维矩阵(图4),以揭示各省区入境旅游发展所处的"质"与"量"的态势。

  2.3.1四象限的省域分布格局

  四个时间断面中,第Ⅰ象限,双高型的省市数量为5:5:5:7,其中,京、沪、闽、苏、浙5省市始终居此象限,其入境旅游接待指数和流质指数均高于全国均值,处于发展优势;鲁、辽2010年上升到第Ⅰ象限。第Ⅱ象限,外延增长型的省区数量为2:3:1:2,其中,广东一直居此象限,其接待指数全国之首,而流质指数低于全国均值,处于为低质高量的中等态势;云南除2006年为双低型发展态势,其余三个时间点均居此象限;广西仅2002年居此象限,其余3个时间点均属于双低型发展态势,云南、广西的入境旅游发展有待提升。

  第Ⅲ象限,双低型的省区数量最多,四个时间断面的数量为18:16:18:17,占据全国省域的一半以上。其中,藏、青、宁、甘、黔、川、内蒙古、赣、晋、吉、鄂、豫、皖、冀14省区始终位于此象限,其入境旅游发展还处于劣势。第Ⅳ象限,内生增长型的省区数量为6:7:7:5,此象限的省区尽管接待量不高,但产生的旅游外汇收入较高;其中,陕、湘、渝、津4省市一直居此象限,为高质低量的中等态势;新疆的入境旅游发展波动性较大,1998年位于该象限,其余年份居第3象限。山东和辽宁的增长态势显著,其中,辽宁在前三个典型年属于内生增长型,2010年跃为双高型;山东则在四个时间断面中经历了由"双低型"到"双高型"的华丽转变。

  2.3.2三大地带区域分布对比

  采用中国传统3大地带划分东部、中部和西部。四个时间断面中,第Ⅰ象限均为东部地带,东部的入境旅游发展优势显著;处于中等态势的省区数量递减,第Ⅱ象限的东中西地带数量分别为1:0:1、1:0:2、1:0:0、1:0:1,四个时间点均没有中部地带省市;第Ⅳ象限的东中西地带数量分别为2:1:3、3:2:2、3:2:2、2:1:2,中部仅湖南始终据此象限;第Ⅲ象限东中西部的数量比分别为3:7:8、2:6:8、2:6:10、1:7:9,其中,河北始终居此象限,作为北京的近邻,其入境旅游发展一直处在"灯下黑"双低型滞后发展状态,这点值得深思;中部和西部地带双低型发展的数量较多,而西部的发展相对中部又略显优势。中部和西部的入境旅游发展无论是从"量"还是"质"来说都任重道远。

  2.3.3南北格局区域分异对比

  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划分南北区域,四个时间断面中,第Ⅰ象限的南北区域数量比分别为4:1、4:1、4:1、4:3,南北区域在高质高量发展上由差异显著到基本持平;第Ⅱ和第Ⅳ象限的南北区域数量比分别为4:4、5:5、3:5、5:2,中等态势发展上,南北区域差异由持平到开始差异化,随发展趋势看,南方相对优于北方;第Ⅲ象限的南北区域数量比分别为8:10、7:9、9:9、7:10,北方区域的数量相对高于南方区域;整体上看,南方区域占据第Ⅰ象限、第Ⅱ象限和第Ⅳ象限较多,其入境旅游发展整体状态略领先北方区域。

  2.3.4区域内部发展差异及动态变化

  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的三大典型区-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其入境旅游发展质量也正处于整合和优化重组转型期。环渤海区的北京入境旅游发展水平最高,其对山东和辽宁的辐射作用也十分显著;长三角区整体实力最强,上海的入境旅游发展仅次于北京,其自身的极化效应及对周边的江苏、浙江的溢出效应也较明显。四个时间断面中,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均属于双高型发展态势;珠三角区因流质指数一直低于全国均值,处于低质高量的第Ⅱ象限,其旅游流质量未能象接待量和外汇收入一样起到龙头作用,入境旅游发展尚处在外延增长型阶段。

  "泛珠三角"区的福建入境旅游发展优势初显,中部的湖南入境旅游"内涵化"发展显著;三秦区和成渝区入境旅游地位凸显,其在西部的"双星"地位日渐巩固。

  3、讨论

  (1)入境游客数和外汇收入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学术界对入境旅游研究集中在入境旅游规模和旅游外汇收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的共同点都采用入境旅游人数或旅游外汇收入单指标分析,或是将两指标并行研究,这些研究忽视了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之间的内在联系,文中则从旅游流定义出发,利用旅游流质指数,运用二元思维,构建"接待指数-流质指数"二维矩阵,深入揭示区域入境旅游"量"与"质"的发展态势。以此反映旅游规模与旅游收入之间的关系,更多考虑的是"量"与"质"的关系。避免单纯依靠旅游接待规模或旅游外汇收入来判断区域入境旅游发展的优劣,从而避免区域旅游业的发展走数量扩张型的误区。

  (2)旅游业是以旅游经济活动为中心,以提供旅游产品为职能的众多部门组成的综合性行业,这使得旅游流质量的高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人均停留天、人天数、人天花费、客源结构、资源类型等。运用SPSS16.0计算流质指数与上述指标的Pearson相关系数(表1)。研究发现:入境旅游流质指数与平均停留时间、人天花费显著相关,且呈递增趋势;流质指数与人天数、旅游外汇收入有关,但相关关系为下降趋势;与入境旅游人次、A级景区数不相关。这点印证了我国区域入境旅游质量发展的差异。云南、广西的入境人数全国前列,但其人均停留天数和人均花费却低于全国均值,而流质指数高的区域其人均停留天数和人均花费也较高。今后还需从延长入境游客停留时间和提高旅游花费方面来提高入境旅游流质量。

论文摘要

  (3)我国区域入境旅游流质量虽呈上升趋势,但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区域入境旅游的发展更多的是依赖于接待游客规模的整体扩张。入境旅游流质量发展不仅存在总体变动,更存在区域空间上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很多,如旅游价格水平、旅游产品供给结构、客源类型、交通通达度、旅游偏好等等,这些因素对研究结果会有一定影响。因篇幅有限,此问题有待日后更深入的研究。

  4、结论

  通过差异分析、"接待指数-流质指数"二维矩阵和典型年分析法对比分析我国区域的入境旅游发展,中国区域入境旅游流质量的时空动态演进呈现如下规律:

  (1)长三角、环渤海区入境旅游发展优势显著,且在地域空间范围上呈现持续扩张壮大的发展态势。上海为长三角区的核心,其对江苏、浙江的"龙头效应"显著;以北京为核心的环渤海区,对辽宁、山东的涓滴效应显著,但对紧邻的河北则应证了"空吸现象"。珠三角区的入境旅游发展还停留在外延式增长层次。

  (2)区域入境旅游质量的地带间差距显著,并呈扩大趋势;东部地带入境旅游整体质量较高,形成两大双高型发展旅游区-环渤海和长三角区;中部地带的入境旅游总体质量不高,且区域内部差异较小,但已出现入境旅游发展的"单核"-湖南;西部地带的陕西、重庆成为区域入境旅游发展的"双星";南北区域间的差距虽依然存在,但呈现逐渐缩小的演变态势。

  (3)入境旅游发展类型上,双高型均为东部地带,双低型的数量最多,历年超过二分之一,且大部分为中、西部地带。内生增长型和外延增长型省区数量相对较少,且呈下降趋势。我国大多数省区入境旅游发展还处于劣势,今后需全方位、大幅度提升入境旅游工作水平。

  (4)入境旅游流质量与游客的平均停留时间、人天花费显著相关,且呈递增趋势。延长入境游客停留时间和提高旅游花费将是提高区域入境旅游流质量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马耀峰,李永军.中国入境后旅游流的空间分布研究[J].人文地理,2001,16(6):44-46.
  [2]乌铁红,张捷,李文杰,等.中国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演变及成因-基于入境旅游经济区位熵的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5):191-196.
  [3]李伟,胡静,陆汝瑞,等.基于旅游目的的特殊时段旅游流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3,32(1):182-188.
  [4]李创新,马耀峰,张颖,等.1993~2008年区域入境旅游流优势度时空动态演进模式-基于改进熵值法的实证研究[J].地理研究.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旅游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