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化学论文 > 高分子材料论文 >

不同催化剂对亚磷酸三苯酯分子量和热稳定性等的影响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2-19 共3432字

  原标题:含磷聚碳酸酯的合成及催化剂对产物性能的影响

  摘 要:以双酚A(BPA)、碳酸二苯酯(DPC)和亚磷酸三苯酯为原料,分别以氢氧化锂(LiOH)和乙酸锂(Li?Ac)为催化剂,通过熔融酯交换法合成得到含磷聚碳酸酯.分别通过红外光谱仪、凝胶渗透色谱仪、示差扫描量热仪和热重分析仪对所得产物结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玻璃化温度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和测定.结果表明,反应5.5 h,LiOH催化体系所得产物数均分子量为8 700 g/mol,分子量分布系数为4. 27,玻璃化温度为115. 09 ℃,700 ℃时残炭率为25. 51 %;LiAc催化体系所得产物数均分子量为8 000 g/mol,分子量分布系数为9. 36,玻璃化温度为109. 91 ℃,700 ℃时残炭率为24. 11 %.

  关键词:双酚A(BPA);碳酸二苯酯(DPC);亚磷酸三苯酯;含磷聚碳酸酯;熔融缩聚

  0 引言

  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其中,芳香族PC因其分子中含有柔性的碳酸酯基和刚性的苯环结构,具有分子链刚性大、尺寸稳定性好和优良的抗冲击性、耐蠕变性,耐热抗寒性等特点.现芳香族PC已成为使用最广泛的5大工程塑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程建筑、航天航空、食品包装和电子电器等领域[1].

  目前,PC的合成主要有光气界面缩聚法[2]和熔融酯交换法[3-7]两种工艺.光气法需要使用剧毒光气,还需处理大量二氯甲烷等低沸点易挥发有机液;而熔融酯交换法仅以双酚A(BPA)和碳酸二苯酯(DPC)为原料便可反应得到PC,且不需使用二氯甲烷等有机溶剂,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合成原料对环境的危害.

  另一方面,虽然PC的阻燃性高于一般热塑性聚合物,但仍无法满足汽车零部件、建材及电器元件等领域对材料阻燃性的较高要求,因此需对PC进行阻燃改性.传统的有卤阻燃剂效率较高,但燃烧时会产生大量有毒的烟和腐蚀性气体,对环境污染很大.热稳定性好、阻燃效率高的无卤磷系阻燃剂已成为研究热点[8-10].已有研究采用熔融酯交换法,在聚合物链上引入磷元素,合成得到具有较好阻燃和热稳定性的主链含磷PC[11].

  本实验以亚磷酸三苯酯为含磷活性单体,与BPA和DPC在不同催化剂条件下,通过熔融酯交换法合成含磷PC,在对产物结构、分子量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和测试的同时,也探讨了不同催化剂对产物分子量和热稳定性等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试剂

  亚磷酸三苯酯,分析纯,北京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DPC,分析纯,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BPA,分析纯,北京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乙酸锂(LiAc),分析纯,北京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氢氧化锂(LiOH),分析纯,阿法埃莎化学有限公司.

  1.2 实验仪器

  红外光谱仪,德国布鲁克,FTIR-8300;差示扫描量热仪,美国TA公司,Q20;凝胶渗透色谱仪,美国Waters公司,PL-GPC 500;热重分析仪,德国耐驰公司,TG 209 F3.

  1.3 实验步骤

  1.3.1含磷

  PC的合成 将物质的量的比为10∶9∶1的BPA、DPC、亚磷酸三苯酯和质量为DPC0.1wt%(质量分数)的催化剂置于放有磁子搅拌的三口烧瓶中,于220℃、真空度0. 03MPa条件下反应2. 5h;减压至真空度0.097MPa,升温至260℃,继续反应至结束.期间隔一段时间取样,留备测试.

  1.3.2样品后处理 将上述反应最终产物用四氢呋喃溶解,并于甲醇中重沉淀,抽滤,真空干燥至恒重,留备测试.

  1.4 产物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

  1.4.1产物结构的红外表征 不采用KBr压片法,直接将待测样品用研钵研成粉末,干燥完全后进行红外测试.

  1.4.2产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测定 将样品用四氢呋喃溶解,按1 mL溶解3 mg样品配置30 mL样液,用注射器吸取4 μL左右溶液注入系统.

  1.4.3产物玻璃化温度的测定 称取5~10 mg样品,于N2气氛下(50 mL/min),以20℃ /min升温速率,由室温升温至200℃,消除热历史;再以20 ℃ /min的降温速率降至0 ℃;再以10 ℃ /min由室温升温至200 ℃,记录DSC曲线,由第二次扫描曲线计算产物的玻璃化温度.

  1.4.4产物热稳定性的测定 将5~10 mg待测样品放入陶瓷坩埚中,设定升温速率20℃ /min,温度范围40~700 ℃,N2气氛,N2流量40 mL/min.

  2 结果与讨论

  2.1 产物结构表征

  首先通过红外光谱对不同催化体系(LiOH和LiAc)所得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图1).观察两组红外光谱图可以看出,两个产物样品中,均在1 770cm-1处出现特征吸收峰,表明产物中含有碳酸酯基;1 503cm-1处的吸收峰为苯环骨架伸缩振动,2 935cm-1处为饱和C-H的伸缩振动峰,1 219cm-1处为C-O基团的伸缩振动峰,表明产物为含有苯环的PC.并且,在3 300cm-1处的强吸收峰是酚羟基的伸缩振动峰,原料中只有BPA存在酚羟基,而PC的红外光谱图中在3 300cm-1处没有吸收峰,说明产物中没有羟基,假设亚磷酸三苯酯与BPA没有反应,而BPA是比DPC过量的,则此时PC两端以羟基封端,在PC的红外光谱中应该出现羟基的吸收峰,但是PC的红外光谱中没有出现羟基的吸收峰,说明BPA与亚磷酸三苯酯发生了反应,因此判断磷元素进入到了聚合物链中,反应得到了含磷PC.
论文摘要

  2.2 产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笔者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对反应所得含磷PC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进行了测定,具体数据见表1、表2.
论文摘要

  由表1和表2数据,反应2. 5h,LiOH催化所得含磷PC数均分子量为2 700 g/mol,重均分子量为7 000 g/mol,分子量分布系数为2. 57;反应最终产物重沉淀样数均分子量为8 700 g/mol,重均分子量为37 200 g/mol,分子量分布系数为4. 27.

论文摘要

  LiAc催化所得含磷PC(反应2.5 h)数均分子量为3 020 g/mol,重均分子量为9 000 g/mol,分子量分布系数为2. 97;反应最终产物重沉淀样数均分子量为8 000 g/mol,重均分子量为74 500 g/mol,分子量分布系数为9. 36.相同反应时间,LiAc催化所得产物分子量较高,但以LiOH为催化剂更有利于得到分子量分布较窄的含磷PC.

  2.3 产物玻璃化温度的测定

  不同反应时间产物的第二次DSC扫描曲线分别如图2(LiOH催化)和图3(LiAc催化)所示.由图2和图3可以看出,不论是LiOH催化体系还是LiAc催化体系,其产物的玻璃化温度均随反应时间的增长(2. 5 h至5. 5 h)而升高,分别为49. 22℃-107. 33℃-115. 09℃和63. 02℃-86. 85℃-109. 91℃.且LiOH催化最终所得含磷PC的玻璃化温度(115. 09℃)略高于LiAc催化体系最终产物(109. 91℃).

  2.4 产物热稳定性测试

  为对不同反应体系产物的热稳定性进行比较,分别对两个催化体系不同反应时间产物进行了热重分析,分别如图4和图5所示.

  由图4可知,反应2. 5 h,LiOH催化含磷PC初始分解温度为223. 6 ℃,最大失重温度为407. 8 ℃,最大失重速率为-14. 2 %/min,700 ℃的残炭率为22. 82 %;反应5. 5h,初始分解温度为360. 1 ℃,最大失重温度为406. 2 ℃,最大失重速率为-15. 87 %/min,700oC的残炭率为25. 51 %.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由图5可知,反应2. 5 h,LiAc催化合成含磷PC初始分解温度为283. 4 ℃,最大失重速率对应温度为497. 4 ℃,最大失重速率为-13. 98 %/min,700oC的残炭率为22. 92 %;反应5. 5 h初始分解温度为392.7℃,最大失重速率对应温度为486 ℃,最大失重速率为-13.87 %/min,700 ℃的残炭率为24. 11 %.

  对比不同催化体系产物的热稳定性相关数据(表3)可以看到:对于同一催化体系,随着反应时间增加,所得含磷PC产物初始分解温度升高,最大失重速率所对应温度降低,残炭率升高;对于不同催化体系,相同反应时间,LiAc催化所得含磷PC具有较高的初始分解温度和最大失重温度.
论文摘要

  3 结论

  以亚磷酸三苯酯为含磷活性单体,与BPA和DPC,分别在LiOH和LiAc催化下通过熔融酯交换法合成得到了含磷PC.相同反应时间,LiAc催化所得产物具有较高分子量,而LiOH催化所得产物分子量分布较窄;且LiAc催化所得含磷PC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赵光辉,任敦泾,李建忠.聚碳酸酯的生产,应用及市场前景[J].化工科技市场,2005,28(5):1-6.

  [2] 唐旭东,陈晓婷,张明珠,等.新型含磷双酚A型共聚碳酸酯的合成与表征[J].应用化学,2005,22(12):1360-1362.

  [3] 王晓茹.聚碳酸酯的合成方法及其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2,39(1):57-58.

  [4] 苏坤梅,李振环,程博闻,等.双酚A型聚碳酸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进展[J].科技导报,2009,27(8):80-84.

  [5] 杨孔波,周静宜,陈放.熔融酯交换法合成聚碳酸酯预聚体[J].石油化工,2012,41(1):76-80.

  [6] 范海平,戢子龙,宋淑群,等.熔融酯交换合成聚碳酸酯预聚体[J].合成树脂及塑料,2012,29(2):12-15.

  [7] 张野,朱世锋,夏秀丽,等.合成聚碳酸酯的工艺技术及应用进展[J].辽宁化工,2010,39(6):640-643.

  [8] 丁涛,田明,刘力.聚碳酸酯无卤阻燃剂进展[J].现代化工,2005,24(10):10-14.

  [9] 张丽丽.两种新型有机磷阻燃剂的合成及其阻燃聚碳酸酯的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2.

  [10]李雅南.无卤阻燃剂的合成及其阻燃聚碳酸酯的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3.

  [11]WANG C S,SHIEH J Y. Synthesis and flame retardancy of phosphorus containing polycarbonate[J]. Journal of Polymer Re?search,1999,6(3):149-154.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高分子材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