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高等教育提出大力发展通识教育以来,各大高校均给予其高度的重视。在语言通识教育大行其道的进程中,诸多所谓“小语种”通识课程被排进了课程表,但是,作为在中国学校教育中辉煌一时的“小语种”——俄语却因各种客观条件而走向衰落。无论是专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都正面临着被高校边缘化的危险。大学公共俄语教师,面对压力与挑战,只有积极主动地进行角色转型,才能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
1 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公共俄语教学的困境
在语言类通识课程的开设进程中,俄语教学曾盛极一时,但多年来,我国大学俄语教学的受重视程度却忽高忽低。面临着各种困难条件,如今俄语教学又有再次崛起的迹象。当然,高校也仍须面对诸多困难。
1.1 高校对通识俄语教学严重忽视
目前我国高校中的俄语生源减少是一个尽人皆知的事实,从俄语专业招生规模的萎缩到非外语专业俄语生数量的降低,使得高校也难免会产生忽视俄语教学的现象。此外,俄罗斯经济长期低迷,中俄贸易合作经历了一个缓慢发展的阶段,俄语人才需求骤减,使得高校俄语毕业生陷入一个“毕业即失业”的窘境,这也成为大学忽视通识俄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1.2 高校俄语生源数量和质量急剧下降
首先是数量的下降。大学俄语生源地是保证大学俄语生源的重要基地,但是,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开设俄语课程的中小学越来越少,甚至出现了无俄语生源的现象,如此又造成大学俄语生源严重不足的情况:
有些高校甚至完不成招生计划,因此,许多大学俄语专业不得不从学英语的考生中招收学生。
其次是质量的下降。近年来许多高校俄语专业由于俄语生源的缺失迫不得已招收零起点的俄语生,让这样的学生短期内速成,势必会造成拔苗助长的后果。
其俄语基础知识也注定不会扎实,高校俄语生的培养质量也必然会下滑。上述原因是造成大学俄语生俄语语言基础薄弱的最直接的后果。
2 大学公共俄语部门对通识俄语教学困境的应对
首先,应对种种不利的外部环境,高校开始试图通过减少俄语生招生规模、转变俄语教师教学职能来扭转局面,但事与愿违,却造成了生源减少与忽视通识俄语教学的恶性循环。还出现了俄语教师过剩,进而面临“下岗”这样一个新的棘手问题。
其次,减少对俄语教学的投入。上述的种种原因,导致了俄语教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小语种”教学,使得大量的高校外语教学资源转向英语教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高校俄语教学必须要从学校和教师层面做出积极的应对。学校应科学而积极地引导教师进行角色转型。但作为俄语教学的直接主体,教师必须面对困境,做出积极回应。
3 大学俄语教师的角色转型策略
教师的角色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教师角色是教师的身份认同和价值期望,而转型的形式是多样的,理应包括教学认识的转型、教师身份的转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转型,等等。
3.1 大学俄语教师教学认识的转型
随着未来中俄两国经贸往来不断增多,今后对俄语人才的需求面临着新一轮的增长。可以预见我国高校俄语教学潜力巨大。如今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又不断推广,这就使俄罗斯国内许多大学都看到了不断壮大的中国留学生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开设了商贸、法律、经济等许多相关专业。这一系列举措也吸引了更多的中国留学生赴俄留学,这预示着我国高校俄语通识教育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所以,俄语教师完全有必要扭转目前的悲观认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通识教学工作中来。
3.2 大学俄语教师身份的转型
如今,高校通识课程的设置已经相当常见。这就为大量面临转行的俄语教师又打开了另一扇窗,使他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开设一些俄语方面的选修课程。避免了优秀俄语教师的流失。如此,教师身份的转型已成为当务之急。那么,该如何转型呢?在通识教育的背景下,大学俄语教师应变知识的传授者为文化的传递者。在过去的俄语教学环节中,教师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始终围绕着大学俄语教学大纲。大学俄语教师的主要评价指标也主要是学生的学业测评,即期末考试成绩或俄语四级考试的通过率。教师成为“知识灌输机”。而在通识教育的语境下,教师就应该放松对学生语言知识的基本要求,转变为文化的传递者。
3.3 大学俄语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型
在大学俄语通识选修的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用,大学俄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语言学习的传授方式。过去教学任务主要是完成俄语教学大纲、帮助学生通过大学俄语四、六级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所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偏重于用精讲多练的方法来传授俄语知识。上述做法虽然能取得较好效果。但容易忽略外语教学的实践性的基本原则,不断提高学生的俄语口语实践能力。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们分角色朗读或表演,以此来调动他们学习俄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他们顺利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进而提高学生运用俄语的综合能力。
3.4 大学俄语教师评价的转型
既然在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俄语教师的身份和地位发生变化,针对教师进行评价的方式与方法也应进行转型。科研与教学研究相辅相承,科研可以服务于教学。在过去的俄语教师科研评定中,教师的学术主题大部分都涉及到教学的具体方法、某一知识点的深究,等等,而在通识教育背景下,上诉主题应变为如何让学生对俄罗斯文化国情知识、俄语口语的研习更感兴趣;在教师授课评定中,过去的评教做法都是在考察教师授课班级俄语等级考试中学生过级率的基础上辅以学生评教成绩,而在通识教育背景下,应取消对等级考试过级率的要求,着重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对俄罗斯文化的了解水平进行考察,并以此作为对通识教育背景下的大学俄语教师评价依据。
4 结语
尽管我国的俄语教学曾经辉煌,但还是几经沉浮。目前,随着中俄两国交往的不断扩大以及外语通识教育在高校的不断推广,国内的大学公共俄语教学与俄语通识选修课程将面临着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可是伴随着机遇,同样存在着众多艰难挑战与任务,在今后的一个时期,大学俄语人还应该继续加强对通识语言教育的认识,努力为公共俄语教学的发展添加动力,积极进行大学俄语教学和教师的转型,以期为我国培养更多、更好的俄语人才。
参考文献
[1]方泽强,刘星.大学教师角色本真[J].现代教育管理,2010,(3):88-91.
[2]于翔,华娜.俄罗斯私立高校发展战略举措探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10):16-17.
[3]黄东波.新“俄语热”潮流下大学俄语教学的困境及对策[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1, (24):189-190.
[4]刘自华.“三多一创”是提高教师撰写科技论文能力的有效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28): 68-69.
[5]陈岚,赵毅.科研与教学的互动框架结构[J].中国电力教育,2011,(34):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