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艺体类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建议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发布于:2014-08-22 共3329字
论文摘要

  高等师范院校课程设置中,《心理学》是师范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主干课程,是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世界各国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都少不了心理学这门课程。师范生掌握好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对今后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高师艺体类专业学生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师范类群体,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困难。艺体类专业公共心理学教学中存在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差、重修率高,师资不足、教材难度和内容不适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明显等诸多问题。作为教师教育的重要基础课,如果艺体类专业的师范生没学好这门课程,考试不合格,不但会影响顺利毕业,顺利取得大学文凭,而且必然影响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下面就此谈谈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提升高校艺体类(师范)专业公共心理学的教学水平。

  一、艺体类公共心理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艺体类专业学生学习公共心理学现状

  1.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
  十多年来,随着高校持续扩招,整体的生源质量不断下降。艺体类专业的学生更是由于长期注重艺术技能训练而忽略文化课程的学习,从而造成绝大部分艺体类专业学生文化基础薄弱。每年高考艺体类专业学生的文化科录取平均成绩大都相当于普通文理科专业学生平均成绩的一半。这些艺体类学生在对文化理论课的学习理解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学习不得法,学习能力差。

  2.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差
  艺体类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形象性,课堂纪律存在一定的随意性,而文化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不但对师生的逻辑思维要求比较高,而且对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要求也高。笔者多年对艺体类专业学生的教学中发现,上课做笔记的几乎没有,拷贝课件的寥寥无几,多数学生不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课堂注意力分散现象严重。所以在艺体类专业的文化课程教学课堂中经常发现学生存在旷课、迟到、睡觉、玩手机和聊天等不认真听讲学习的情况,学习主动性差。

  3.学生具有较高的审美情趣,个性较强
  艺体类专业的学生养成了普遍清高的性格和难以接受别人教导的骄满心理。他们普遍具有比较高的审美情趣,个性较强,自主意识强烈,与他人沟通合作的意识弱。

  (二)艺体类专业公共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师生之间的课程目标不一致
  艺体类学生中打算步入教师行业的极为少数,故他们认为大学期间只要学好专业技能就可以,不重视对其他课程,包括心理学的学习。艺体类专业学生虽然对公共课的学习总体上以及格为目标,但仍有部分学生对心理学具有一定期望值的。他们希望通过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学习,提高自己认识和把握人的心理特点、心理与行为活动规律的能力,解决目前遇到的诸如人生意义、学习、爱情、友情、认识发展、个性塑造等问题。

  绝大多数公共心理学任课教师把课程目标定性为系统地介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心理学基本知识,启发学生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去分析和理解各种心理现象和解决有关问题,为今后的教师职业作准备。这一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期望不一样,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公共心理学教学中,艺体类专业学生对课程目标的认识与教师不一致。所以,教师所教的并不是艺体类学生想学的,他们学习的需求得不到充分体现。这是造成艺体类专业公共心理学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根本原因。

  2.教学内容抽象枯燥
  目前公共心理学教材绝大多数是以普通心理学体系为主,强调心理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教学,与学生实际的学习、生活和即将从事的职业活动相距较远。这些教学内容抽象枯燥,理论性强,无法引起学习积极性。虽然有部分高校采用的公共心理学教材在最后一、两章涉及到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学知识,但这些零散的知识缺乏内在的整合性,和学生现实的需求严重错位。而且受课时限制,任课教师无法对最后一、两章进行课堂教学。

  3.教学资源不足
  由于教学资源不足,公共心理学的教学一般采取合班授课,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的大课堂,任课教师基本采用教师绝对主导化的讲授法,“一言堂”“、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忽略与学生互动,而且课堂氛围沉闷。有时还把艺体类不同专业的班级整合在一起,甚至出现过艺体类专业的班级与文理科其他专业的班级整合在一起的情况。任课教师面对这样的教学班更无法因材施教。

  公共心理学的教学内容比较多,但课时偏少。任课教师在时间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往往流于单一模式的照本宣科,对多媒体的应用也仅仅停留在板书的替代或补充的简单课件。许多艺体类专业学生起初接触心理学时,充满好奇和期待,但随着课程的进展,兴趣骤然下降,甚至是反感,这必然影响心理学的教学效果。

  二、艺体类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提高师资力量水平

  高师艺体类专业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要提高师资力量水平,才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何来提高艺体类专业公共心理学的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呢?笔者认为,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1.强化对公共心理学教师的进修学习和培训。学校要创造条件,让教师有机会、有条件去进修、学术交流、做访问学者;激发教师自学的积极性,使他们通晓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哲学、教育学、美学和艺术体育学等学科的知识,并且做到能把各科知识融会贯通。

  2.加强公共心理学教师与中小学相关学科教师的交流。任课教师针对自身缺乏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直接经验,可利用带学生到中小学实习的机会,主动深入参与到各实习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中去,进行有效的调查研究,开展中小学生心理辅导等相关工作。从实践中获取大量的信息资源和启示,这对课堂教学时理论联系实际是非常必要的。

  3.建立健全艺体类专业公共心理学教师的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学校领导以及学校的相关职能部门,要在全面调查了解艺体类专业公共心理学的教学现状、师生诉求的基础上,建立健全艺体类专业公共心理学教师的激励机制。现实情况是,一方面是学校扩招,教学任务艰巨,另一方面是课时津贴非常低,广大教师都不愿意多上课。由于艺体类专业师范生的特殊性,教师们更不愿意承担艺体类专业公共心理学的教学任务。为此,学校可以考虑制定特殊政策鼓励优秀教师承担这方面的教学任务。比如,加大投入,鼓励这部分教师单独编写适合艺体类专业学生学习的,有特色的心理学教材;增加教学业绩在这部分教师的职称评聘中的比重,等等。

  (二)调整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

  艺体类专业公共心理学的课程目标要根据艺体类学生对自身心理成长和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在系统地介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心理学基本知识,启发学生应用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去分析和理解各种心理现象并解决有关问题,为今后的职业作准备的基础上,要侧重培养学生懂得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中强化艺体类学生艺术教育的专业信念,确立从事教师行业的信心,重视公共心理学的学习。

  教学中要从艺体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实际文化水平出发,根据课程目标调整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适当降低理论难度,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增强心理学的实用性。在课堂教学中,增加贴近教育教学的实例和学生生活学习的案例,培养学生对心理现象的分析能力。

  (三)改进教学方法

  任课教师可以在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基础上,合理编排教学班级,灵活应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增大教学容量,加强课堂心理小实验的教学环节。课堂心理小实验所花时间不多,不耽误理论课教学,实验结论一目了然,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苗秦莲.高校扩招后教学质量下降原因分析与对策:天津市市属高校的调查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2(9):64-66.
  [2]郭晓飞.从教学目的角度看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2):97-99.
  [3]金莉娟,王道阳,姚本先.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电力教育,2009(2):133-135.
  [4]范安平.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2(4):80-83.
  [5]谢小琴,李红丽.艺术教育专业“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134-135.
  [6]徐大真.谈高师公共课心理学教学中的课堂心理小实验[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63(5):70-72.
  [7]徐大真.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3,20(5):99-100.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高等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