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进入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已营造并具备了个性纷呈的社会环境,艺术领域尤其如此.至少由个性带来的多元思想、多元风格给高校美术教育添加了现代社会的文化光彩.但是高校美术教育角色定位不清导致美术教育中存在不少问题,而这些问题会集中暴露在每年的毕业展中,以某高校美术学院2011级毕业生作品展为例,主要问题有:第一,作品内容无聊、令人费解,图像和题目分离,缺乏起码的联系;第二,基本物象塑造能力的不足,暴露出缺乏较扎实的本科基础教育的问题.笔者对此进而思考一个问题:高校在美术教育领域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才能较好地解决现存的问题?鉴于中国高校美术学院的教育体系源于欧洲,笔者将从欧洲美术学院的历史展开讨论.
二、从欧洲美术学院历史看美术教育体系的形成以及对"学院派"的解读
从欧洲美术学院的历史不难看出,正规的美术教育体系应该包含对基础概念和技法的教授、对精准判断力的训练以及行之有效培养的人文素养.
(一)欧洲美术教育体系形成的概述
1.中世纪时期的美术教育
早期(12世纪、13世纪前)的大学体制很简单,只有"文科七艺":文法、修辞、逻辑、算数、几何、天文学、音乐.与现在相比,逻辑学和辩证法显得尤为重要.在当时,背诵课文是讨论课本某章节时的一个过程.因此,和我们相比,当时的学生在阅读能力和构思有说服力的辩论上强很多.当时的观点是,学习任何东西的基础,是记忆、合乎逻辑的思考并学会讨论所有的事情.中世纪的艺术家是无法进入大学学习的,他们大多是直接进入作坊,依次走过的成长路线是学徒、另一个大师的学徒、加入画家行会、再成为大师助手,这个时期的美术教育基本是作坊里的随意经验,大学系统的培养和他们是一点关系也没有.
2.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教育
文艺复兴时期情况发生改变.最早的公立艺术学院是佛罗伦萨设计学院,学生一旦进入这个学院就要学习"精准的判断力"和"概念基础",这其中包括了透视、比例、和谐、平面几何、欧式立体几何等.
这种学习方式是以系统理论代替了作坊里的随意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20世纪前最重要的思想:艺术需要在实践和理论中找到平衡.
除了掌握"精准的判断力"和"概念基础"以外,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教育讲究人文素养,人们认为高贵的思想会通过高贵的身体表现出来,即表达"灵魂的感情".这点和中国人说的修身养性有些类同.中国古人所说的"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就是在描述同一种观点:人的思想是通过一定的媒介表现出来的.欧洲人把这个媒介界定为"身体",中国人把这个媒介界定为"笔墨".解剖在艺术院校中盛行,成为学艺的基础也是基于这样的一个思想---身体活动就是思想活动.写生的建立也是基于这个思想.
(二)西方"学院派"美术教育含义的演变过程以及与中国"学院派"的差别
"学院派"原指拥有自己系统理论并用其培养学生的地方,但是在现在的西方社会,学院派的含义已经发生转变,它特指"太多的专业术语和理论,太多冷冰冰的知识"[1]27.回顾历史,我们现在说的"学院派",在文艺复兴末期就已经形成,当时卡拉奇学院作为最负盛名的艺术学院,综合了三种文艺复兴的风格,而其特点可以概括为几点:一是抛弃当代艺术,二是只关注艺术成就辉煌的某个"黄金时代",三是仅向艺术大师寻找某些元素,四是将这些元素重新组织形成新的作品.不难看出,这样的模式是完全放弃了对16世纪当下绘画风格的展现.因此,"学院派"开始被列为不关注"当下"、固步自封的代名词.
中国的"学院派"与之截然不同.中国最早的美术学院成立于1906年,到现在不过百年历史.且不说大众对绘画的门类分得不太清楚,许多艺术学院的一些在校生也都弄不清楚绘画和艺术的关系,更别说了解相关的系统理论了,因此理论对于中国的"学院派"来说,从来没有产生"过多""过剩"的困扰.
而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学院派"从来没有与世隔绝,没有拒绝观照这个社会的发展,在百年的进程中,一直随着周围的一切而变得更有生命力.
三、当下中国高校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放大西方"学院派"的僵化,提倡个性化,而忽视美术基础教学的重要性
1.忽略西方"学院派"的理论能让学生掌握精准的造型手法
要成就自己的风格之前,是要用夯实知识技巧做基础的.现在有人批评18世纪的"学院派"僵化、腐朽,在褒奖当时一些年轻艺术家时使用了这样的评价:艺术家个性的视角比课堂学习和标准化理论更重要[1]27.但是持有此观点的人忽视了绘画是描绘客观世界和主观情绪的结合.个性化的视角的确能够从描绘主观情绪去体现,但是要准确地描绘客观世界,必须通过训练学生的精准造型手法来实现.
而18世纪的系统训练方法在现在看来依然十分科学:18世纪法兰西学院的一年级学生在打基础时只允许临摹一些分解的肢体,如五官和手脚等.通过训练,能使学生在没有任何模特的情况下,完成整幅作品中的构图和所有人物.从细微之处着眼,再扩展到整体是正确的顺序,在自然生物中,也是细胞构成器官,器官再组成肉体的.笔者认为,分解肢体的画法恰恰让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式和精准造型基础.
同时,需要明确的是,现在西方美术学院的教学也并不是"摒弃"这些美术基础,而是用更开阔的眼界去调整"基础",使之能为表达当下社会发展服务.
2.忽略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的现状,一味照搬、盲目追赶西方模式
就现行的美术教育体系而言,中西方高校无论是师资力量或者是生源底子都不一样,片面的排斥"学院派"必然会造成学科结构的失衡.
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历次转折和变迁,注定了我们在社会发展的时候不能照搬西方的模式和理论.同样,在社会发展大环境下去发展学术也是一样.如果我们还没有经历过西方"打牢基础"的阶段,就学着西方的一些论调说"学院派"的理论体系已经僵化,而不去设置系统的教育体系让学生自由发挥个性,很有可能会造成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没打根基就盖楼,这样的后果是极为可怕的,无论楼盖得如何标新立异、如何个性有特点都是危楼.意大利着名艺术史家里奥奈罗·文杜里提到过,如果一个画家已经掌握了完美的技巧知识,并且成为具有自己风格的大师,没有遵循比例而且不按照一般传统去处理比例,那么他就有资格要求人们设法去理解他的"不合比例"的内在原因[2]15.这也辅证了要成就自己的风格之前,是要用夯实知识技巧做基础的.
(二)我国的"艺考"模式导致考生"先天不足"
放眼全球,每个国家在选择艺考生方式上都有自己的标准,或看重学生思想上的潜力,或看重画面上的表现力,又或者看重学生的天赋.因此每年进入到美术学院学习的学生并不多,但却都是适合在美术道路上发展的个体.
而我国的"艺考"模式使得学美术沦为高考"求稳"的一种备案,大多数选择考取美术学院的学生并不是因为热爱绘画艺术,也不是因为在绘画上有天赋,更不是对绘画有自己独特的观点,而是因为国家对美术考生的文化分要求低,选择"艺术之路"更容易可以上大学.在准备艺考的时候,考生只需要提前几个月从零基础按照考试标准学画画,这比起文化考试要考之前十多年的知识显得轻松许多了.但是这样选拔上来的考生,普遍对什么是绘画、什么是艺术、什么是美一无所知.同时,由于艺考大军每年呈几何数在增长,导致不少暂不适合开设艺术专业的学校也纷纷开办艺术学科,它们可能没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没有成熟的美术馆,没有优秀的作品供学生学习,这样的现实对于没有基础的艺考生而言,明显是艺术之路一个很大的障碍.
(三)单一的美术教育体系导致审美缺失
在传入中国伊始,西画已经进入表现主观情绪的抽象艺术和大众的波普艺术范畴,艺术在这个阶段看似摘掉了高雅的面纱,但未了解前因只接受后果难免让人误解美术作品就是简单地宣泄情绪和粗暴地粘贴复制.进入21世纪,中国当代艺术更是频出天价"拍品",这些现象不得不让人产生错觉:从美术院校毕业后便可以成为艺术家,"随意涂抹"就可以身价百倍,不需要技法呈现图像也不需要任何人文素养去作为自我表达的依据.但是"美术"本身是一种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受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哲学等其他上层建筑的影响.因此艺术从最原始的状态开始,就不是一门单一独立的学科.
学习美术,需要多门学科做支撑,至少是多种人文素养做基础.我们现有的美术教育体系在个性和基础中间摇摆不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美术教育体系中,还是以美术语言、技能教授为主,甚至一开始就一味强调美术的语言,忽视其他学科的重要性.除了美术语言之外的课程要么是学分需要,要么是为了显得学科设置完善,要么是政策规定必须设置,这些科目在学生心目中都显得可有可无,教师教授起来更是敷衍了事.这导致了许多美术学院的学生由于缺乏艺术所需的基本人文素养,在四年学习中除了用有限的工具以及特定绘画语言涂抹两笔以外,还创造不出一件像样的作品,更谈不上艺术品,在欣赏绘画作品时更是缺乏基本的判断力.
四、高校美术教育在解决问题中的角色定位
从欧洲美术学院历史的基本线索可以看到:高校美术教育需要在实践和理论中找到平衡.当下高校美术教育应当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精准的判断力"和"概念基础",这其中包括了透视、比例、和谐、平面几何、欧式立体几何等,应当更加重视对各种绘画风格的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通过人文学科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高校美术教育要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重视基础教学,在"基础"的基础上谈个性
美术教育的"基础"在西方美术史上,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定义.西方最早的艺术课本是阿尔伯蒂《绘画基础》,里面的基础是"几何形体"和"建筑",巴洛克时期的基础是"素描",文艺复兴时期的基础是"几何学".但无论是什么时期,由于绘画基础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于"基础"的讨论从未停止.而教授这些基础,是当今高校必须承载的责任.
如火如荼的当代艺术,看似心潮澎湃,新意辈出;看似颠覆传统,宣泄个性,但其本质也是学院式的.涂鸦看似与学院和艺术无甚关系,实则整套方法仍然相当学院化:明暗、透视、高光、构图甚至字体---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艺术学院中曾经教授过写装饰字体.现在即便在西方,"学院"也并不完全是个贬义词,因为太多的艺术家拥有高学位和高学历.并且,想在西方大学里教授艺术,没有艺术硕士学位是不可能的.这点,在中国也是如此.
如果"学院的"就是一切顽固不化的,墨守成规的或非原创的,那么大部分艺术运动都会变成"学院的".所以,基础教学和系统理论是不能等同于"僵化""非原创"的.如果以此为借口,就开始标榜"个性的释放",不理会经典、不思考学术,那创作出来的所谓"作品",不能称之为"作品",更不是"艺术品".
在认清基础教学和理论的地位后,高校所教授的就不应仅仅是具体操作,还应该为理论而存在,应该建立自己的成熟理论,并且用这套理论培养学生.
(二)保持学术乐园的氛围,并对在学习理论基础上建立的个性和风格采取包容的态度,保护学生的独立思想
高校除了教授成熟的学科理论,还应该肩负什么样的使命?大学的使命在于自由教育:结合哲学,政治和伦理的公民科学.梁启超在《莅北京大学欢迎会演说辞》中说道:"大学之目的,则在养成学问之士."梅贻琦在1931年就任清华大学校长时,发表过就职演说时提到,办大学应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学问之士"和"人才"应该是思想独立,学术自由,有创造精神、有判断力的完整个体与道德人格的完整个体.大学应该是一个具有包容性、职责性的场所,学术自由、建立在学理认知上的因材施教都是大学应该具备的素养.大学是探索知识、研究真理的一块圣地,应当和外界社会保持适当的距离.但这不意味着与世隔绝.
因此,高校教育除了要发挥有能力教授系统理论和基础的优势,还要在此基础上保护学生的独立思想,造就美术方面的学问之士,同时也应该为了培养完整的美术人才,保持学术乐园的氛围.作为学术乐园,势必会和孤独和自由为伴.大学应该是"坐冷板凳"和学术自由.大学应该和社会实际政治与经济利益保持距离,使大学、教授、学者具有相对独立性.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当代艺术拍卖市场上频现天价,导致社会上弥漫着一种"无论画成什么样都能卖高价"的谬论.有不少独立艺术家就开始研究到底是什么样的作品、什么样的风格和技法才能让自己暴发.这种不良的风气甚至影响到了高校之中,教师、学生都开始了盲目模仿的道路.但是高校应该是一个与政治、经济利益保持距离的地方,极具功利心的模仿不应该出现在高校教学当中.所以无论学生的学科基础如何,一旦进入高校学习就应该被培养成为完整的人才,这点在美术院校当中也不应该例外.
(三)走出盲目追求"个性化"误区,重视审美的培养
1.审美缺失导致盲目追求"个性化"
个性化是艺术作品的灵魂,在艺术领域,"个性化"是亘古不变的原则,没有鲜明艺术形象的作品不能称之为艺术品.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塑造一个独特的艺术形象便成为每一名画师需要攻克的难题.
然而,没有主题、没有思想内涵的图像也不能称其为艺术品.从表面来看,"随意涂抹"表现主观情绪的抽象艺术似乎更容易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象,审美的缺失导致大量的学生在欣赏优秀作品时,容易只抓形式不管内容,以为在形式上有突破就是成功,开始盲目追求随意涂抹的"个性化".而有的学生在创作中无意识地触及艺术规律,进而获得短暂的成功,但是如果审美缺失,会让其在创作中不断地重复自己,陷入瓶颈无法突破.
2.审美的培养是美术教育的前提
无论是因为中国艺考生的基础薄弱还是因为学科设置单一导致学生在高校中学习四年后却还未"入门",都可以通过审美教育的培养来弥补,从审美的角度扭转美术生的思路,从而达到跟艺术的契合.
从感性层面来说,"审美"是一种直观的感受,不带任何理论地去看优秀美术作品,去感受作品带来的喜悦、惊奇、恐惧、悲伤等情绪,会让人自发地学会审美.对于西方美术学院的学生来说,跟着父母游历各大美术馆、博物馆,甚至他们的父母、祖父母辈都是这样跟着自己的长辈做着同样的事,艺术的熏陶自然是潜移默化的渐进的成长过程.在西方社会,大众审美的水平普遍较高,也是因为长期接受感性审美熏陶的缘故.中国古人的艺术修养也普遍比现在的中国人要高,在长期没有丰富理论建树的时期,画家依旧能够在中国独特的审美传承中感受美,并自发地触及艺术的基本规律,从而创造出自己的作品.
从理性层面说,对任何事物的理解都应该从触手可及的领域开始,飘渺的想像实在不是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中国学生没有条件从小跟着父母到美术馆看原作,就需要潜心阅读相关理论,高校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灵活的阅读,应当提倡大量的阅读从而提高美术鉴赏水平.阅读的范围除了美术画册外,还应从基础的美术史、艺术概论开始,延伸到会影响艺术的每个领域如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哲学中进行广泛阅读,并选择自己喜欢的领域进行深入阅读,不论什么专业都需要人文的陶冶与性情的养育,都需要接受人文的教化.在广泛的阅读后才能展开美术鉴赏.同时美术鉴赏的教授不能单一地按照美术史的脉络或是美术技法的角度去教育学生,而应该着重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在同一个环境下,不同的画家会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为什么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画家又会采取同样的表现手法?这与题材有关,还是和线条、色彩、构图的象征性有关?这些是审美才能解决的问题.了解不同地域各种画派的绘画作品,欣赏不同流派的绘画风格,不是为了应付考试的死读书,否则,无论学了几个学期的美术史和艺术概论,都还是无法欣赏中西方在不同审美体系和变迁下出现的形式各异的作品.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在美术教育中不仅要提供系统的理论,保护学生的独立思想,还要正确引导审美方向,在实践和理论、个性和统一之间找到良好的平衡.美术理论对于艺术直觉的重要性,学院和个性相辅关系,或者可以用康德提出过的一个原则来概括,任何脱离了直觉的概念都是空洞的,任何脱离了概念的直觉都是盲目的.艺术是教不出来的,但是却可以得到促进和辅助.对学习美术的学生而言,高校学习阶段的美术教育应该在促进和辅助方面实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詹姆斯·埃尔金斯 .艺术是教不出来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里奥奈罗·文杜里.西方艺术批评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刘琅 .大学的精神[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
西方音乐史是音乐学院与师范院校音乐系的学生必修的专业课之一.该课可以使学生了解西方音乐发展的脉络,把握西方音乐风格的演化,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审美情趣,因此,西方音乐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西方音乐史这门学科虽然在我国发展已经近一个世...
一、开拓闽台漆画艺术课程资源的缘由(一)多元文化背景下本土性的强化在全球化进程中,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西方文化无孔不入地渗透到其他文化之中.这种全球化趋势,影响着人类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包含人的认知、信仰、生存方式、思想、语言、风俗习惯等,从积...
高等师范院校课程设置中,《心理学》是师范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主干课程,是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世界各国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都少不了心理学这门课程。师范生掌握好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对今后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