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机械工程专业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意义
机械工程专业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
(1)提高机械工程专业课程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为机械工程专业课程教师教学发展奠定基础。
(2)提供机械工程专业课程课堂评价的理论科学依据,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机械工程专业课程课堂教学出现的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等进行思考和改进提高,提升机械工程专业课程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高高校机械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质量。
机械工程专业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必须遵循的原则如下:
(1)反映机械工程专业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
(2)机械工程专业课程课堂教学过程和效果的统一性。
(3)机械工程专业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科学性。
(4)机械工程专业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实践性。
二、多层次的机械工程专业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
(一)评价体系
作者根据多年机械工程专业课程课堂教学和科研经验,构建的机械工程专业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如图 1 所示。本体系为不断提高机械工程专业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机械工程专业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实行学生、教师(同行、专家、教学督导和教学管理人员)评教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1)学生。学生是课堂里最重要、最直接、最活跃的教学对象,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最终受益者。他们主要对授课教师知识的授课态度、教学及考试方法、学生接受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2)教师。包括同行、专家、教学督导、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人员。
督导。督导评价的主要对象是新入职的年轻教师,督导评价主要对教师讲授课程的难点、重点和专业知识的熟练程度等进行评价;督导还对青年教师授课方法进行评价和指导。主要采用听课、座谈交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督导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的退休教师,对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质量提高有重要作用。
同行。具有相似的教育背景和专业背景的同教研室或同系内的教师,进行相互评价能互相学习,促进教学沟通交流,具有教学针对性,同行评价对授课教师在讲课内容、责任心、讲课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通过随堂听课、课后讨论、观看课堂教学录像等方式进行评价。
专家。专家评价以教师示范课的方式进行,教师精心准备一两节示范课,专家安排指定听课,专家给出评价。专家组成人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校内校外同行和主管部门的领导。
管理者。管理者评价方法是随机听课、网评抽查、座谈会等,教学管理者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从事教学管理和研究工作多年,该评价使教学管理和研究者了解当前机械工程专业课堂教学现状,及时发现本科机械工程专业课程课堂教学中的新问题和新情况,研究并提供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法。
(二)统计计算
本研究采用统计评判法对专家评价和学生评价的数据进行处理,方法如下:
(1)制定评价表,按百分制打分。
(2)定期组织学生、专家(同行、专家、督导和教学管理人员)对课堂教学评价打分,一般在教学中期和教学结束进行。
(3)统计计算。利用计算机,编制表格和计算程序,自动完成统计计算,学生评价和专家评价比重各占 50%,计算得出机械工程专业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综合结果。
三、机械工程专业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实践
1. 依据图 1,学生、专家(督导、同行、专家、管理者)对机械工程专业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评价,形成评价和反馈系统。我校机电学院随机对机械工程专业课程每位授课教师课堂听课,每学期完成两次单位学时的听课任务,并做好课堂听课记录,及时掌握教师教学情况。并选取机械工程专业课程每位授课教师的课堂录像,由专家(同行评价、专家评价、督导评价、管理者评价)对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价。授课录像采集录像时长达20 学时,采集时间为 2 个月。专家评价经历 1 个月的时间。
2. 运行机制。学生和专家评价完成后,学院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流和沟通,对授课情况进行反馈或对授课教师进行指导,机械工程专业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提高了授课质量信息反馈的时效性,避免了一些很容易更正的问题再次发生。学生和专家形成的评价和反馈信息,学院存档,并动态观测。
四、结束语
本文依据多年机械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经验和教学研究,为提升机械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水平,构建了机械工程专业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并对机械工程专业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实践方法进行了研究,为提高机械工程专业教学质量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
[1]杨淑萍。重新审视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内容与标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0)。
[2]冯源。美国高校教学评估方法及其参考价值[J].中国大学教学,2011(4)。
[3]张将星,王占军。美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主体、内容与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11(5)。
0引言2014年初,国务院、教育部相继通过和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议》和《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将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引导一批本科院校,在办学思路、模式和方法上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形成本科层次上的现代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