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定期给出阅读书目,布置阅读任务。这些书目并不一定局限在文学领域,可以是哲学的,可以是美学的,甚至可以是历史的。这些书籍对于打开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形成以“原典”教学为主、教材为辅的新的教学模式,将是文学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必然途径。
最后,写作式教学。所谓写作式教学与上文提到的“实践化教学”有交叉之处,但也有所不同。概而言之,两者的侧重点以及最终目标存在差异。实践化教学的目的是使理论更好地与文学实践结合,填平两者之间的鸿沟。而写作式教学则更加强调学生通过实际写作而获得理论视野和逻辑思维能力。不可否认,写的过程是进一步夯实所学知识,并让自己零散的思想条理化的过程,某种程度上是再学习、再认知的过程,也是不断提纯自己思想的过程,其作用丝毫不亚于阅读。当然,此处所说的“写作”并非是指写小说、写散文,而是写作学术论文、学术随笔。具体方法是:首先根据所讲内容指导学生确定写作方向,充分利用中国知网、万方、读秀等网络资源做好文献调研,最终确定写作题目,然后让学生对自己的论文反复修改,直到最终成型。通过几年的实践训练,笔者发现这种方法往往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多数高校的文学理论课都只开一个学年,学时一般在 108~144 之间。如此少的学时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教师往往顾到了“面”却损伤了“点”.因此,笔者认为既然重视“面”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现在不妨以“点”的教学为主,而上面提到的四种教学改革尝试恰是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手段。
三。
上文谈到文学理论课的学时问题。笔者认为理论课与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以及外国文学课毕竟不同,它们往往有明晰的脉络及真正值得研读的作家和作品。而理论课则没有尽头,或者说传授知识仅是它的一个职能,它更重要的职能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这就决定了理论课的教学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提倡一种贯穿四年的理论课教学模式,这样才能为下文提到的教学改革措施提供时间保障。下面具体谈谈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措施。
若要保证理论课在大学四年的一贯性,整合课程是必要保证。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与理论有关的课程是零散化的,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缺少必要的呼应。比如,除了文学概论课之外,还有西方文论史课、中国文学批评史 / 理论史课,甚至有些教师还会开设与文化研究有关的课程。这就导致在教学中会出现重复和孤立的现象。有些内容在讲文学概论课时要讲,但在西方文论史和中国文学批评史课中还要讲,教师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不仅浪费教学资源,也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这就造成了重复。
就孤立而言,各门课程以及其中的知识点往往难以形成呼应,各种知识缺少必要的勾连,这样就很难引起学生的重视。比如“文学意象”问题,童庆炳主编的《文学概论》仅简单地交代它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并认为其渊源可追溯到《周易》,但并未充分展开,主要笔墨在探究它的审美特征方面,认为哲理性、象征性、荒诞性等是其主要特征。在中国美学史课中,谈到“意象”问题时则更多地侧重于对其源流的梳理,如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便十分详尽地考察了“意象”的源头,以及它在宋元书画领域的流变过程。这就造成了一种断裂,即文学理论教师侧重于对审美特征的讲授,美学史教师侧重于对源流的挖掘,由于知识视野和课时的限制,两方面知识难以实现沟通,导致学生的学习缺乏系统性,以致最终将之遗忘。若打通课程之间的壁垒,学生便会对这一问题形成清晰的认识,先重点梳理“意象”的古代源流,然后剖析它的近代流变过程,最终以西方现代派作品为例,探索在这一范畴中进行现代扩容的可能性。因此,笔者主张开设一门广义的“文学理论课”,将理论类课程加以整合,并将之贯穿于大学四年的教学中。
与整合各门课程相似,还要对目前琳琅满目的文学理论教材进行整合。整合课程属于学科之间的整合,而整合教材则属于学科内部去粗取精式的整合。毋庸置疑,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托,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但必须看到每部教材都存在着倾向性和特点,因此应辩证地看待目前流行的各种教材。
比如以童庆炳为代表的传统教材编写者长于系统性而疏于现实关怀,其思想深度自然有待商榷。进入新世纪以后,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则努力在现实性和思想性上下功夫,并以一种反本质主义的新思路解释文学及其相关规律,较具代表性的如陶东风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2004)、南帆的《文学理论新读本》(2002)、王一川的《文学理论》(2003)、南帆的《文学理论》(2008)等。较之传统教材,新世纪以来的教材在思想性和现实性层面着力较多,但这又会滑向另一个极端,即这些教材在重视思想性的同时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和知识储备,且行文很像学术论文,条理十分模糊。概而言之,两种教材编写模式的深层动因在于如何处理“向前看”与“向后看”的问题。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便应针对不同教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授课内容,将政治化色彩较浓、观念陈旧且明显过时的内容汰除,将一些难度较大且不适合本科生接受的内容作简单化处理。总之,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做到对当下各种教材的特点和优势了如指掌,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选择并讲解。
总而言之,理论素养的提升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尤为重要。提升理论素养的目标并不仅限于能够写一些貌似有深度的论文,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无形的财富,它不仅能让学生客观地看待文学现象甚至文学史,也会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社会洞察力。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来说,无论在科研中还是在生活中都会受益匪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
参考文献:
[1][日]渡边秀敏。男女的智能差别[J].心理科学通讯,1981(6)。
[2]陶东风。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文学评论,2001(5)。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传统的专业课程,其设置多偏向于语言文学类科目,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一套稳定的教学模式.而在高科技发展的当今社会和各学科整合互动发展,推行通识教育的当下,传统模式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师生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此,...
随着社会对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毕业生综介素质要求的小断提高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就业形势趋于严峻,师范毕业生的就业意向逐渐多元化。同时,师范就业的回报慢和少也成为师范生就业的瓶颈。加之市场经济冲击以及师范生供大于求的趋势明显,汉语言文学...
据2011年统计全国共有各类高校2700多所,在校生3100多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研究,如果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则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他认为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高等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改革和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对高校汉语言专业的学生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就要加快改...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范类普通高等院校,除了设置传统意义上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外,还要根据本地区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相应的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目的是为了造就少数民族双语型人才。即,通过大学四年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的学习,在已有的本民族语言文...
一、应用性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设意义虽然目前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学者针对目前高校第二课堂发展的不足,提出了几点颇为中肯的问题:第二课堂的思想认识不到位,指导思想不明确,...
在2007年召开的全国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研讨会上,有学者指出语文教师应该具备较为深厚的母语修养作为文化根基.针对当下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实状况,更有专家指出灵性的缺失个性的消失和品性的迷失是主要困境。由此可见,对语...
一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的传统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结构一直处于或大或小的明显变动之中。有的表现在专业课、方向课及其关系上,有的表现在核心课、外围课及其关系上,有的表现在基础课、选修课及其关系上。这里要探讨的是,基于语言学类...
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持续艰难,地方院校纷纷升格成为综合性大学而增设许多新专业,高校对各专业的考核愈益以就业率为刚性标准,汉语言文学等传统基础性老牌专业慢慢转向被社会看轻的冷门专业。因此,探究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对接,研究汉语...
后现代的文化语境已经逐渐向我们走来,多元的文化视角共同形成众声喧哗、莫衷一是的场域。这种文化场域既为我们思考现实问题带来新维度,提供新方法,同时也为我们研究文学提出了新挑战,要求我们提出相应的对策以走出困境,打破瓶颈,为文学研究带来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