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商务管理论文 >

黑龙江省商务部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对策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3-15 共9202字
  第4章黑龙江省商务部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对策
  
  商务部门作为省政府职能部门,承担着贯彻实施国家有关国内外贸易、利用外资及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推进流通产业结构调整;负责全省对外经济贸易协调工作;指导区域经济合作等职能。那么,在进一步加强黑龙江省国际经贸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要从理念、职能、措施等多方面进行调整。
  
  4.1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观念思想
  
  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变革已经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高频词。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对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力越来越被广泛关注。
  
  在全球贸易一体化、信息一体化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国际合作,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观念思想,已经成为关系到“中国梦”能否实现,能否借力发展的关键。
  
  (1)创新国际交流的观念,从而带动机制创新。
  
  黑龙江省应该注重发展外向型的经济模式,建立起适应国际化、市场化需求的新型体制机制模式,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技术和资金吸引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方面能够勇于打破市场限制,通过导入市场竞争机制,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以更加的自信和高度的开放为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领域,提供空间。合作的方式不仅仅是产业、产品,还可以是经济体制的转变,例如,可以鼓励国外民间资本进入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中,也可以由民营资本与国企合作开展对外贸易作。
  
  招商引资、合作并购以及参股等方式都可以在国际交流和合作中广泛应用。
  
  产业领域也可以由传统的领域向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技术等重点产业领域转移,以新机制实现新突破。
  
  (2)继续巩固并扩大对俄贸易龙头企业地位和作用,以其作为主要方向,通过产品、产业以及企业的全面参与国际贸易竞争,提升对俄贸易影响力,建立起对外贸易产业基地、重点项目集聚区,并以此为龙头,实现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全面开展。加快境内外的交易市场建设力度,以俄罗斯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出口产品的结构调整;以俄罗斯远东市场和资源为焦点,提升对俄经贸合作成效;以建设对外经贸重点企业为牵引,增强对外贸易企业竞争力。通过优质项目建设,提升市场基础和配套服务功能;强化资源整合,深度开发对外贸易产品;注重市场培育,实现贸易发展可持续提升。在发展龙头产品的过程中,始终要立足区域优势,加快生产要素向境外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黑河市在长期的对外贸易合作中,就与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该城市被称为俄罗斯的远东第三大城市。他们作为地处于中俄东段边界上黑龙江省两岸的两个城市,在中俄边境线上具有距离最近而规模最大的特点,并且在各自的国家都属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城市,因此形成了较好的发展互补性,使他们的对外合作与交流拥有了广阔的前景。他们的合作对于双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双方要通过打造贸易物流、产业培育、科技合作、环境服务等平台,积极培育龙头产品和对外贸易的龙头地位,实现合作互惠共赢。
  
  (3)构筑起政府、企业和民间等方面力量介入的互动格局。
  
  首先体现政府间的互动性。政府在对外贸易合作中的作用主要是协调沟通、引导激励、推进引领和服务保障。在具体工作中可以建立起有利于城市经贸合作开展的组织机构和持续合作的机制,创造良好的沟通渠道便于对合作事宜开展沟通、磋商。建立公平交易的边区互市贸易,建立工业区域或者农贸加工区域等,推动两个城市的资源能够共享,发展能够相互促进。在合作城市建设中能够努力实现规划统一、建设协调、招商合作共同开展和人才健康流动,从全方位推动两个城市的经济贸易合作。二是体现企业之间的互动性。合作城市的企业之间要在持续加强贸易合作的同时,根据相互行业特点不断向产业领域延伸,使合作关系进一步密切。可以以活动促合作,定期开展各种主题的交流、贸易活动,吸引更多的行业、企业参与合作,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同时也巩固彼此的合作关系。三是加强民间的互动性。民间的互动源自一种文化或者历史性的情感在里面。可以通过商会、协会等形式,在对外合作中发挥积极的连接、调节作用,为合作形式的创新搭建平台。民间组织既可以介入企业间的合作,还可以介入政府间的合作。企业可以通过协会等组织规范民间合作组织,政府应该大力支持民间组织,为他们发挥作用创造条件,重点推进跨境通道、跨境园区、跨境产业、跨境企业、境市场建设。
  
  (4)对未来的合作做好详细的规划。
  
  在对俄交流与合作中注重进一步发挥矿产业、绿色食品生产业、煤化石化工业以及林产品的加工业等传统产业的优势。凡是能够凭借良好的竞争力走出去的产品,就要勇敢的走出去;凡是具备良好的技术条件的产业,也要积极走出去在竞争中历练、发展。要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与时俱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以及新型生物技术等产业,在技术上互通有无,相互促进。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服务业,为其他领域的合作提供保障。同时,要不断拓展对外交流伙伴[34].以非洲为例,2011年黑龙江省与非洲国家有贸易往来的企业数量达到284家,贸易额达到20.67亿美元。黑龙江省同非洲经贸合作的互补性强、潜力巨大。在农业合作方面,非洲各国拥有大量尚未开发的肥沃土地,黑龙江省具备人才、技术、设备和经验等比较优势,不仅有利于发挥黑龙江省产业优势,推动农业企业“走出去”,还可以提升非洲粮食产量,为世界贫困地区做贡献,实现互利双赢。工业是另一个可以深化合作的领域,非洲基础设施和第二产业亟待加强,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产业基础良好,可以向非洲输出发电设备、数控机床、钢铁连铸连轧设备、汽车及配件、农机等产品[35].
  
  4.2加强政府职能
  
  在全球经济背景下,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目标驱动下,政府职能的转变目标之一,就是要能够更加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更加能够反映市场的需要,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改变管理思路,持续提升管理效率与服务质量,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为内部招商引资开展对外贸易创造良好的社会、商业环境,同时,也有良好的形象和信誉为拓展国际市场提供各种支持和服务,在遵守国际准则的前提下,提升自己产品、项目的竞争力,在优化配置国际国内资源中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1)积极转变职能,为国际交流与经贸合作服务。
  
  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形势表现出的不确定性、复杂性以及波动性等特点,要实现贸易合作共赢,各政府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合作方式,在加快区域合作中推动经济复苏。对于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要坚决抵制,共同推动关税降低甚至是零关税步伐;要从改善合作区域之间的物流状况入手,为能源以及贸易合作铺平道路;要努力化解资金不足的制约因素,实现金融领域合作的新突破;要注重项目的带动作用,通过大型项目的建设与实施优化贸易结构;要规范旅游交流以及劳务输送市场,通过人文合作为经贸合作注入活力和动力。
  
  将合作的空间由商务合作拓展到经济文化以及人才的交流,反过来,又用经济文化和人才的交流促进商务合作。商务事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人才队伍,迫切需要高等院校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因此政府在人才引进政策的制定上,要与合作的政策要和商业发展环境相配套。例如,黑龙江省目前已经更加重视与欧盟国家在三大产业的合作,就更加需要借力欧盟国家在技术及资本运作方面的领先水平,以便双方在资本、技术、人才和市场体系方面实现互补,形成新的竞争力。而黑龙江省人社厅在2012年通过成果推介、合作项目洽谈对接和海外专家园区行等形式,广泛开展国际人才智力交流活动,先后引进海外各类专家400多名,签订引进国外人才技术合作项目129个的重要成果,既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和成果,也为下一步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储备了力量。
  
  (2)通过政府职能的发挥,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良好的平台。
  
  要在世贸组织原则的框架下持续改进服务体系,努力创造与国际惯例相统一、相适应的政策法规、服务体系、法制体制以及信用环境;通过建立健全对外经贸投资信息管理体系和国际信用担保体系以及国际融资体系,带动经贸合作中的各方能够在政策法规和法律制度等方面有效接轨,构筑起统一的话语体系,强化交流,提升合作效率;在内部公共事务管理中,大力推行加强阳光政务,不断精简各种行政审批的程序和内容,提高行政效率;要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贸易行为,坚决杜绝垄断经营和地方保护主义现象。通过提供周到的法律服务和咨询工作,使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的企业以及外部投资商能够在健全的法律制度保障下开展商务活动[36];致力于建设与现代经济运行模式相匹配的信用体系,不断培养以信用政府、企业以及个人,建立健全信用制度管理体系,培育信用文化氛围,改善信用监管环境,用政府的权威和作为来建立维护商业环境的诚信、高效,形成政府言而有信、企业务实诚信、个人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3)政府应该适当放权,让更多的地方政府自主开展国际贸易合作。
  
  我国长期推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黑龙江省独特而悠久的对外合作经验,为地方政府参与国际合作创造了条件。地方政府在开展对外交流的过程中要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互利共赢的方针,着力改善和提高交流合作成效,扩大人才培养和技术转让,增强双方自我发展能力[37].在新的历史时期,合作交流要更加重视民生和就业,保护生态环境,尊重当地文化,加强资金监管。要相互扩大开放市场,改善贸易和投资结构,建立完善新的机制,制定中长期规划,确保合作可持续发展。《关于建立图们经济开发区以及东北亚开发协调委员会的协定》、《图们江地区经济发展区及东北亚环境谅解备忘录》、《关于建立图们江地区开发协调委员会的协定》《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未开发开放先导区》等国际、国内鼓励和规范对外交流的条款性规定为黑龙江省各地方政府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创造了条件,提供的规范,也极大的激发了各地方政府凭借优势资源积极开展对外商务交流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3建立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密切同其他国家的关系
  
  经济交流与政治交流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长期以来,凭借良好的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黑龙江省与俄罗斯地方政府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为更密切黑龙江省与俄罗斯地方政府的交流,经过国务院的同意,黑龙江省与相邻的俄罗斯的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犹太州、阿穆尔州、外贝加尔边疆区都纷纷建立起了省州长定期会晤的机制。在全国,黑龙江省是唯一一个与相邻的国家建立起地方政府间合作机制的省份,并且长期有效地执行该机制。黑龙江省加大力度促进两国边境地区的友好关系更为密切,提供了很多有利条件,以便增强双方贸易投资的便利化。同时,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以及佳木斯等9个城市纷纷与俄罗斯阿穆尔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等12个地方区、州、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俄罗斯基于良好经贸合作的友好关系也可以拓展到与整个国际社会建立密切关系。
  
  (1)凭借独特的地缘优势,与俄罗斯长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之间的经贸合作关系从最初的简单的易货贸易形式和边境互市贸易发展开来,随着合作领域的扩大,发展到黑龙江省与俄罗斯之间开展经济技术合作。黑龙江省开始对俄罗斯经济技术合作实施战略性的升级,然后对黑龙江省与俄罗斯企业间、政府间的各项合作关系根据多方面因素进行可适应的战略性的调整,并且对与俄罗斯之间开展经贸交流与合作的创新提升优化升级,结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了睦领友好。哈洽会升格为中国-俄罗斯博览会,丰富了黑龙江与俄罗斯的合作领域与内容,成为对俄交流与合作的新平台。黑龙江省口岸地区通过开展对俄贸易提升了市场机制下对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配置的效率和质量,有效地把外部资金、技术、设备、产品以及原材料等引进来,加快了经济发展,同时也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实现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协同发展,第三产业也必然受惠其中[38].因此,要继续加强与俄罗斯贸易合作,确保黑龙江省到2015年和2020年对俄罗斯的贸易额力争突破300亿美元和600亿美元的中长期发展目标能够实现,稳固黑龙江省在我国内作为俄罗斯经贸合作的大省的地位,提升沿边地区的开发开放水平。
  
  (2)充分利用自有的口岸优势,实现贸易合作领域不断拓展。
  
  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口岸功能,推进陆海联运大通道建设,以大通道带动大通关、大开放,深化东北亚各领域交流与合作。以绥芬河为例,自1992年延边开放以来,绥芬河充分发挥通道和区域优势,不断扩大和提升对外开放,外贸进出口总额位居全国延边口岸首位。占全国对俄贸易的1/10左右,占黑龙江省1/4左右绥芬河口岸在我国延边开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近年来中俄日韩贸易往来日益增加,合作日益扩大,绥芬河作为对俄贸易重要口岸枢纽,更成为联接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俄罗斯全境、日本、韩国、东南亚的黄金通道,因此要充分借助绥芬河地缘优势,通过搭建交流平台来推动中外企业间的合作与国际化的经营,发展口岸正规贸易,来促进中俄日韩等东北亚国家间经贸合作,实现展商与展会双赢局面。
  
  要持续加快边境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口岸功能,鼓励引导和支持内地企业与边境地区企业联合参与对外投资与项目合作[39].要进一步加强口岸国际合作,实现口岸对等开放,解决目前区域内不同国家临近对口口岸间在口岸建设、通关、物流、服务等诸多方面存在的不协调、不顺畅等问题,促进口岸之间合作。要推进陆海联运大通道建设,构建高效便捷现代化交通网络,推进对俄贸易合作,加快推进口岸经济园区产业园区规划,以及深化东北亚各领域交流与合作,全力打造绥芬河口岸打造延边开放高地,拓展对外贸易空间。
  
  (3)立足优势资源,加强产业合作,增强与其他国家经贸合作的地位。
  
  充分利用黑龙江省的工业农业优势,增强在国际贸易合作重点的话语权,为合作交流创造更大的附加值。要持续推进中俄在农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领域进行科技合作、共建农业技术示范园区,与联合国粮农发展署开展的“中国东北黑土区应对气候变化、提高黑土可持续生产力、保障粮食安全示范”,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研制出国际一流产品,保持与美、日、韩、加拿大、以色列、比利时等30多个国家机关科研机构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马铃薯中心等国际组织建立的技术合作关系[40].例如,可以继续加强和以色列这样的农业国家的合作力度,建立起农业、畜牧业、水利项目、环保工程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关系,引进以方先进的牧场管理经验和技术,开展奶牛场管理与技能培训,带动黑龙江省养殖水平有大幅提升在工业合作中,也要更加凸显企业的主体作用,继续加强与国际科技组织的合作,通过项目带动合作,通过项目创造价值,也通过项目建设为双方国际合作增加附加值。
  
  4.4改善投资环境 发挥区域整体优势
  
  改善投资环境即使经济领域的工作,也是政治领域的事情。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沿边开放作为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重要内容予以强调,这作为一个政治信号,为黑龙江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发挥区域整体优势指明了方向,也吃了“定心丸”.
  
  多年来,黑龙江省充分利用所处东北亚腹地和对俄开放桥头堡的地缘优势,实行外经、外贸和外资一体联动推进,取得了一定成绩,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要继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就必须持续改善投资环境,发挥区域整体优势。
  
  那么,良好的投资环境首先是一个开放的环境。
  
  (1)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实施开放政策。
  
  良好的投资环境首先是一个开放的环境。黑龙江省与俄罗斯5个州区接壤,边境线有2981公里,拥有国家一类口岸25个,设立对俄边境口岸15个,其拥有得天独厚的对外贸易地缘优势,具备发展以对俄经贸为主合作经济。站在这个平台上,就拥有了进一步进军国际市场的制高点,也赢得了更加广阔的对外贸易空间。在这种背景下,黑龙江省要正视对外贸易经济份额、对外贸易竞争力、对外贸易品牌与发展需求不适应、与拥有的地域优势不适应的不足,全面分析阶段性经济发展特点,前瞻性挖掘经济潜能,逐步构筑起以对俄贸易为主体,面向东南亚,联动亚欧大陆的战略性对外贸易格局。将哈牡绥东建设成为对俄贸易加工区,贯通哈尔滨、牡丹江、绥芬河以及东宁等边境口岸,发挥内陆市县的依托作用,将对外口岸和内部复地的优势进行互补,一方面建设产业基地,另一方面拓展从内陆走向海洋的经济枢纽。
  
  (2)拓展空间、提升层次,创造和谐共赢的发展环境。
  
  长期以来对俄罗斯外贸的过度重视与依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贸易成效,实现了双方共赢,另一方面影响了和其他地区国家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新的历史时期,尤其是后金融危机时期,必须在对外贸易空间和层次上有新的突破。在持续深化市场多元化的战略,优化外贸的结构和战略布局过程中,推进贸易方式由单向贸易转向双向贸易,由单边贸易转向多边贸易,由一般贸易转向加工贸易,以此培育出新的贸易发展点,构筑起全方位、多样化、高层次新型贸易格局。一方面要持续巩固和扩大传统市场,在落实《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中,持续调整对俄经贸,在强化轻工、机电、高新技术等优势产品的出口额度的同时,加大对俄罗斯的进口木材、化工、矿藏等产品的深度加工,同时拓展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领域的发展。另一方面,不断拓展和扩大新的对外贸易市场,将目光更多的投向欧美市场,将产业增长点更多的聚焦到绿色农业产品[41].目前对美国、欧盟以及韩国,甚至日本的进出口贸易增速比较快,已经开辟出了比较好的发展空间。要利用好东盟建立的自由贸易区,全力开辟东盟的市场,实现对非洲、西亚、中东、大洋洲、拉美等国家与地区贸易的新突破[42].通过建立贸易促进机制,拓展合作领域、共享贸易利润等方式,构筑起合作共赢的对外贸易环境。
  
  (3)统筹谋划,内外兼顾,提升区域影响力。
  
  抓好园区基地建设,增强外贸规模效应。坚持“出口抓加工”与“进口抓落地”并举,提升进出口产品的附件值,推动进出口产品有低端向高端迈进,外贸企业由小型向中型、大型提升,利用园区效益,提升贸易竞争力。在园区建设中,要集中筹划布局,导入精益化决策思路,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实现园区经济在对外贸易中质与量的双突破。要集中优势人力、物力、财力建设境外加工产业基地,持续深化和俄罗斯周边州区的合作。通过介入当地基础建设的方式,为中资企业进入园区创造条件,实现集群效应。要高度重视境内外联动的深加工连锁企业反战,在原材料、加工以及销售市场的相互融合相互发展中,实现贸易的融合式整体发展。在充分进行调研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要积极“走出去”,开展跨境合作,提升对外贸易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将贸易转型升级作为带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抓手,在境内外园区经济建设过程中,注重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持续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形成集研发、设计、加工以及物流产业为一体的对外贸易链,提升深加工外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4)优化环境,强化管理,畅通合作渠道。
  
  为了提升国际交流的能力,黑龙江省需要在强化产业规划的同时,加强对物流运输能力等配套设施的而建设。当务之急就是要提升铁路的运输能力,增强境内外铁路、公路建设步伐,强化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为对外经济合作与交流铺平基础设施条件。于此同时,电力以及通讯的配套设施也要能够满足需。现代化的物流网、信息网罗将为现代化的对外交流与合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石油是国家战略性资源,在因此,建设石油进口安全通道尤为重要,要持续维护和使用好中俄石油输送管道漠大线。要强化内陆港建设,提升口岸通关的能力。要通过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优化边境城市形象,并构筑起良好的电力、通讯网络,用城市建设的高品位,提升对外贸易合作的高水平和高层次。
  
  4.5开拓多种融资渠道完善金融保障体系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带动全球经济大发展的同时,也滋生了全球化的金融风险。在这种背景下,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就要通过放弃固定汇率采用灵活汇率;加强对金融市场监管等方式,保护合作双方的利益。
  
  (1)充分利用政策扶植对外贸易,提供关税、专项资金以及担保支持。
  
  要加强稳定现有经贸主体,在合作过程中主动帮助协调解决企业有关出口退税以及外汇核销等事宜,帮助参与对外交流的企业及时申请外经贸专项资金,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全力支持外经贸企业发展。省级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要继续完善,进一步加大对外交流合作中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要大力发展民间投资组建的互助式会员制担保组织,促使合作各方主体信用担保组织利用兼并、联合或者重组等形式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注入担保机构中,扩大黑龙江省担保机构的实力和规模。通过制定导向性政策鼓励各信用担保组织进行跨地区、行业的联合担保(再担保)业务。帮助担保组织和风险投资组织、经贸合作双方建立起战略伙伴关系,积极为投资回报较高的对外合作项目给予有效的融资担保。
  
  (2)培育国内融资环境,引入国际金融机构支持国际交流与合作。
  
  可以与具有成熟运作经验的国际金融机构与国内金融机构展开友好合作,不断创新,分享国际先进金融产业与产品的经验。鼓励各金融机构发挥特长和优势,针对黑龙江省国际交流合作特点设计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业务,针对不同的对外经贸合作项目以及企业对资金个性化的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能够自由选择的融资产品组合,一方面满足融资的需求,另一面降低融资的成本。加强对信贷业务的管理,但是又能够对重点、优质项目开通特殊通道,加快贷款办理流程。积极宣传各种金融产品,使经贸合作双方能够主动采用合适的金融产品开展融资,进一步提高融资效能[43].在安全、诚信的基础上,促使对外经贸企业能够选择使用金融衍生产品,并且通过推行形式多样的结算币种、方式以及工具,从而有效地使汇率风险得到规避。针对俄罗斯东南亚等贸易集中区域建立货币通汇、代理机制,加强汇款、托收、信用证等国际结算业务合作。借助网点比较多的工行、农行、建行和兴业银行广泛开展交流合作货币兑换。
  
  (3)金融机构要将扩大和提升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地位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积极参与其中,要善于宣传相关政策、产品,有效整合工商、税务、金融、司法等部信息,进一步完善信用征信体系,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合作双方的信用信息最大限度的共享,培育健康的金融信用发展环境。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研发、应用好进出口贸易收付的网上交易系统,使有出口业务的企业能够更加便捷的完成进出口业务产生的收付核销工作,优化、提升进出口业务的办理程序。对大型、重点外资企业实行上服务业务,通过面对面交流,扩大对相关外汇政策的宣传力度,创造一个有利于外汇金融发展的环境。
  
  4.6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针对黑龙江省存在的问题和现状,提出加强交流与合作的对策,具体包括通过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观念思想、加强政府职能、建立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密切同其他国家的关系、改善投资环境,发挥区域整体优势以及开拓多种融资渠道,完善金融保障体系,创新企业管理制度等几个方面,为今后相似方向的研究工作以及黑龙江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推进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商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