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科技发展和普及是科研管理工作的核心目标。当前科研活动及管理基本都是由大学教师及专业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完成的,随着高等教育逐步普及,公众的科学素质和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如何激发大众的科学热情、发挥大众才能,使更多普通公众参与到科研实践中来,亟需引起相关科研管理部门和人员的重视。
1 公众科学
科研活动一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投入,另一方面对从业者的知识素养有较高要求,因此传统的科学研究活动通常是由精英阶层从事的。近年来,发达国家积极鼓励大众参与到科学研究过程中,公众科学(citizen science)开始为人熟知。然而,我国现在对公众科学的理解和应用,更多地还停留在初步的数据收集过程中,后续研究参与的案例并不多。事实上,如果将此概念扩展,大众参与科学研究的整个流程,可以在此过程中提升自身科学素养,同时还可以加大对科研活动的监督,最终提高科学在公众生活中的应用,那么“公众科学”用“全民科学”来定义便会更恰当。
公众科学迅速兴起主要存在两方面原因,一是高等教育的普及,普通公众的科学素养有了很大提高。2012 年,我国在校研究生总数达172 万人。现累计培养博士49 万人、硕士426万人,这为我国推进公众科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二是部分科学的门槛降低,相对过去昂贵的科学仪器和设施,普通民众或者团体有能力自发组织研讨感兴趣的科研活动。比如外来物种监测、水质调查等,只要大众感兴趣,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很容易实现个人独立操作。此外,开展公众科学还可以完善相关专业科学团体。如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由于涉及时空尺度大,科学家团体自身无法解决,必须借助外部力量,而公众科学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渠道和平台。通过鼓励公众参与科研项目,可极大地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和对科研成果的认识,促使公众主动将科研成果直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真正实现“科学服务社会”的目的。
2 科研项目流程
科研项目管理流程包括:选题、申请、立项、执行、监督、验收和成果发布。现在通行的方式是:选题由科研项目管理部门提请,相关科研部门提出自己的科研需求,然后科研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讨论,确定选题大致内容和框架,并向社会公布。
相关科研部门依据选题要求撰写科研申请书,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给科研项目管理部门。之后科研管理部门再次组织专家,采用电子评审与会议评审相结合的筛选方式,将符合选题要求的优秀申请书立项,被立项的科研单位和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在申请书的框架内完成科研任务。在整个过程中,科研项目管理单位对科研立项单位和人员进行监督,特别是对资金使用和项目进度。项目完成后,科研项目管理单位组织专家对整个项目过程,特别是对预算执行和任务完成程度进行验收。如果最终审核合格,相关科研结果应向社会公开。当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如果不涉及保密相关规则,也会不定期对科研项目逐步以文章、报告、专利等各种形式的公开。
从上述流程可以看出,科研基本是科研项目管理部门、科研项目承担部门和专家组三者之间的互动。考虑到三者的历史渊源,各方很难做到独立,因而会产生项目操作不透明和预先指定、评审专家“乱评”、项目执行混乱等问题,而最近科研经费滥用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事件反映出,我国虽然在科学研究上突飞猛进,但在科研项目管理上没有跟进,逐年严格的规章条例没有起到防治科研经费中的贪腐和浪费的作用。为解决这些问题,科研部门尝试使用外部审阅人等多种方式,但实际上仍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甚至有时还加深了原有的不公平。如何提高我国科研项目的效率和公平,促进我国科技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我国科研项目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3 公众参与的路径选择
高等教育的快速全面发展,打破了旧时精英科研的藩篱,普通民众均可有意愿和有能力参与科研活动。特别是在科研项目以公共财政为主导的情况下,公众也是科研活动的真正出资人,因而在整个科研流程中需要体现其意愿、参与和抉择并分享科研成果。公众是整个科研项目过程中真正的第三方和被服务方,如何明确公众地位并发挥公众作用,是现在科研管理中亟待创新的问题。从公众角度出发,结合科研项目管理流程,使公众在科研活动中成为项目的参与者、监督者和接收反馈者,实现真正的“全民科学”。
作为参与者,公众一方面可以向有关项目管理部门提出科研需求,这将有助于科研项目更加密切地联系实际需求,也有助于科研管理部门增加科研选题的透明度和公开度;另一方面可以直接参与科研活动,例如撰写或作为合作方一起撰写项目申请书,从而主导或参与科研项目的执行。这就要求项目管理者依据项目类型放宽对项目申请人和参与者的背景要求,让更多人的参与竞争,用实力说话。通过进一步优化科研项目流程,真正把经费交给热爱科研、能做出成果的人才和团队。公众的参与将直接导致科研管理制度的变革,如减少对申请人的背景要求、申请书撰写要简化,小项目或者大项目的某个课题,意义与内容、目标及考核指标、技术路线图、年度计划、工作基础、预算均可简化到一页纸,特别是大幅增加人员费用,主要用于讲师、助理研究员、博士后、实验员以及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劳务支出等。公众可以作为评审者,对立项、执行和结题提出自己的意见。
作为监督者,公众可以作为真正的第三方,分别对项目管理单位、项目承担单位和专家组进行监督,促使其公正、公开地行使各自职能。由于科研项目出资方不同,现在基本没有统一的项目监督平台,容易导致科研项目重复立项,某些人或者团队获得太多项目,在其实验室现有人员限制和规定时间里无法完成,影响科研成果的进度和质量。更有一些人在外面同时开公司,相关支出和收益如何计算并不透明,是否存在国有资产流失引起广泛关注。还有一些比较偏门的“冷”项目,由于资金不足整日挣扎在温饱线上。这些都导致了科研项目整体效率的低下。在多头管理的情况下,最严重的问题是重复立项,一些项目过度研究,占用了大量的科研资源,而另一些基础研究甚至无以为继,更不用说持续积累了;由于项目成果不公开,导致乱结题现象非常严重,很多项目蒙混过关,造成科研经费的巨大浪费。如果公众直接参与项目全流程监督,特别是发挥公众分布广泛、人员众多、背景多样的优势,可以更好的监督项目的运行。
作为接收反馈者,公众可以充分获得科研成果及其条件,并在亲身使用后为科研承担单位提供反馈意见,为下一步科研活动发展的方向提供依据。同时,通过他们的广泛宣传,真正实现科研成果的普及。而亲身参与项目或者监督项目过程,也增加了公众对项目结论的信任度。比如,近期备受关注的转基因事件,科研管理方和承担方有必要有限公开项目科研成果的立项、操作流程和监督检查情况,并在后期让更多的公众参与科研,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而非简单的说明和声明。由此可见,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热情和能力,在科研项目流程中创造路径窗口,将极大地促进实现科研项目的公开和公平,更有利于科研成果的社会普及和生产转化。
4 制度配合
项目管理成功的关键,恰恰是在项目指导下,保证学术环境自由公正。在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如何快速有效地在高新技术和基础科研方面实现赶超,关键是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实现科研精英和公众的结合。在现有条件下,实现体制创新,将公众充分纳入科研体系,是科研项目管理和政策制定者应当考虑的问题。
在现有的项目管理格局下,应该由科技部、教育部、科学院、工程院等国家部委共同组建国家科研项目平台,便于项目管理和监督。避免重复立项、评审不公、结题不真等问题。同时申请人和评审人也避免了在各种网站上注册账户填写申请的麻烦。这将极大地提高项目过程的效率,同时也会特别方便公众参与、监督和共享。
鉴于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中,公众参与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可以通过系统总结其经验和教训,逐步实现向其他领域的推广,同时,整个项目流程的公开和透明也应该走上正轨,从而让更多感兴趣的人参与进来。另一方面,应充分考虑公众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不对现有体系造成巨大冲击的前提下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宏国,刘勇.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J].环境科学动态,2003(1):8~9.
[2]胡红亮,周萍,龚春红.中国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现状与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 2006 (8):1~5.
[3]范永茂.重塑公众主体地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之主体构建问题[J].中国行政管理, 2012(7):35~39.
[4]张健,陈圣宾,陈彬,杜彦君,黄晓磊,潘绪斌,张强.公众科学:整合科学研究、生态保护和公众参与[J].生物多样性,201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