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探究
【第一章】日本农村劳动力开发体系探析绪论
【第二章】
战后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背景与发展历程
【第三章】
日本乡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验
【第四章】
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验给我国的启示
【结论/参考文献】
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进程的加快推进,农村从业人口逐逐渐从原来的第一产业向第二以及第三产业转移已经是社会的必然趋势。由于产业结构逐渐的发生重大变化,劳动力就业结构构成也必然会有大幅调整,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中去,从事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等非农产业,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地区转移是工业化、城市化不断向前推进的必然结果。新中国自成立以来,逐步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开始向先进的工业国转变,经过70 多年的努力奋斗,2014 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3.6 万亿元,比去年增长7.4%,位于世界前列[1].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披露,2014 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7395 万人,比上年增长1.9%[2].我国目前所在的时期,正好处于经济快速增长、城镇化高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的重要转折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与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国梦”的实现息息相关,同时关系到三农问题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并且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去,成为新的城市居民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受到各级人民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约 3亿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中来。进入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想要很好的实现,也必然要求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在现有历史条件下,顺利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任务越来越迫切。“据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预测,2030 年城市化率将要达到67.81%,按照2009 年中国46.6%的城市化率,每年要提高城市化水平近 1个百分点,相当于每将会有近1400 多万人转移到城市”[3].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转移在中国目前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了。
影响各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如制度、科技、经济、社会、劳动者个体因素等,而教育培训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加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和技能培训,是进一步提升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加快就业转移速度的一项基础性举措,对于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很有实际意义,也直接关系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最近几年以来,政府相关部门尽管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这项工作放在了更加重要的地位。2014 年9 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大农民工职业培训工作力度[4].政府也采取了诸多举措,然而由于受到资金投入、培训体系不规范、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培训设备等软、硬件建设一直没有能够得到有效的更新换代和进一步的提高,培训专业不具有实效性和前瞻性,师资水平提高十分缓慢,教育教学水平严重滞后,这些不足都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培训的实际效果。因此还远没有发挥出教育培训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应有的促进作用。
1.1.2研究意义
我国目前阶段所面临的形势与 20 世纪50 年代到70 年代的日本相似。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它们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中采取的教育培训举措及其成效,为我们提供了借鉴。日本早就已经顺利完成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地理位置和文化上与我国相近。通过借鉴日本的经验,可以指导我们少走弯路,有效的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可持续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给城市带来了社会、经济效益。农村劳动力转移满足了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降低了城市发展的成本,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有利于“新型城镇化”的实现和三农问题的解决,也将会有利于健全体制和机制,形成工农、城乡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让中国大多数的农业从业人口平等的参与到现代化进程中,从而共享现代化的成果;这还有利于加快构建新型的农业化经营管理体系,赋予我国的农民更多财产方面的权利,进一步促进城乡要素实现平等交换以及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健全和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
1.2概念界定
1.2.1农村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是指乡村人口中年龄在 16 岁以上、经常参加集体经济组织(包括乡镇企业、事业单位)和家庭副业劳务的劳动力。也指男性 16 岁至59 岁,女性 16 岁至54 岁有劳动能力的农民。
1.2.2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含义是指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化过程中,实现职业非农化的过程,它必然包括了农村劳动力的职业转移和生活空间的转移两个方面的内容。前者是指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它是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过程;后者是指农村劳动力向其他地区(主要是城镇地区)的转移,他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空间迁移的过程。这两者大多数情况下是重合的。
1.2.3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转移培训又称职业技能培训,职业培训是指培训学校或教育机构,针对当前社会需要,面向有就业要求和就业意愿的待业人员,进行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技巧、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使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满足相应职业岗位要求的职业教育活动。本研究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指国家相关部门、相关培训机构或学校、相关企业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以农村劳动力为培训对象,以职业技能为核心培训内容,以促使其转移到城市实现非农就业并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去为目的的综合职业能力的教育。
1.3研究综述
日本是城市化高度发达的亚洲国家,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上,日本用不到 30年的时间完成了欧洲许多国家上百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因而研究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先进经验也就成为热点,从查阅的文献来看,近年来国内外对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日本职业教育、日本企业培训进行研究的不少,然而,到目前为止从职业教育角度对日本开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进行的系统研究却并不算多,通过进一步分析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背景和历史发展进程,将十分有利于我国从自身国情出发,依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有效的发挥出教育培训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顺利实现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迅速转移。
1.3.1对日本“农民工”转型以及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
在日本,虽然没有“农民工”的称谓,但是也存在着农民工群体,这是日本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产物,据史料记载,1955~1975 年是日本经济腾飞的20 年,同时平均每年72.5 万农民工进入到城市非农产业部门就业[5].50 年代末60 年代中期,日本农民工进入大规模转移时期,在城市就业人口中,大约七成为农民工。日本的“农民工”起初面临的生存环境也和现在中国农民工同样恶劣,工资低、欠薪、没有任何社会保险;从事各种高度危险的职业,身患重病。60 年代日本“农民工”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变,经过劳资双方的相互博弈,一系列维护劳工利益的法律制度逐步建立起来,而且越来越细致,由于日本法律是保护弱势群体的,因此农民工的权益得到了有效的保障。为数不多的学者对日本农民工快速转型的制度原因进行了研究,现在归纳如下:
一是,户籍制度比较灵活。日本的“誊本”就是日本的户口本,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没有户口上的差别,外出的农民工,只要从当地政府把“誊本”取出来,然后两周内到迁入地政府登记即可。这有力的促进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同时农民工可以享受到当地的社会福利待遇。
二是“居者有其屋”的住房保障制度。为了日本农民工进城之后能够稳定下来,更好的为城市造出贡献,日本政府和企业拿出巨资建造大量住宅,供农民工使用,形成了“公营住宅”、“住房公团”等保障制度,此后一直延续,形成了日本独特的住房保障制度[6].
三是全民保险制度的完善。日本企业对农民工和城市员工都完全一致,农民工一样可以享有企业为其缴纳的医疗、养老、工伤事故、雇佣保险等。虽然投资较大,但是这种“全民保险制度”以及“终身雇佣制”的推行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农民工职业的稳定性。因此企业的用工荒问题也很少出现。
四是良好的教育制度。日本特别重视国民教育,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日本几乎不存在文盲,所有人都识字。因此日本农民工文化水平高,基本素养高,进入日本非农产业就业的人,不仅对职业技能培训的接受能力强,而且还能有很多创造性的发挥,很快成为城市中较好的劳动力,另外日本没有“高考移民”现象,他们的学龄儿童,随着家庭可以转迁到当地学校,只要三天内向当地学校报道,就可以随时安排入学,就地高考,没有生源地和所在地之分。这样农民工孩子的受教育问题也就解决了。
日本的工业化的起步时间虽然比欧美国家要晚了不少,然而日本工业化的推进速度却十分迅速,日本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速度也是如此,在整个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也是非常惊人的,远远快于欧美国家。因此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转移的背景、历程、原因及启示方面。如吴春阳(2003)从对中、日、韩三国比较的角度对日本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背景、社会根源、原因特点进行了阐释,突出了日本的特色[7].郭亚卿(2004)在《论日本农业的劳动力转移》中对日本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历程、特点、原因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对我国提出了重要建议[8].姚晓阳(2007)对中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从转移的历程、特点、原因、影响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然后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得出了重要启示[9].宋林等人(2014)也从中日比较的角度,借鉴了日本制度建设的经验[10].薛小鹏(2010)对日本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模式进行了研究,认为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具有跳跃式的特点,具有作为后起工业国的特色[11].程建平(2007)通过对中国和日本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进行了非常系统的比较,认为日本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日本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一体的,值得我们去借鉴[12].
1.3.2对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研究
日本农村劳动力在短时间内就实现了快速转移,这与日本针对农村劳动力展开的教育培训是密不可分的。经过资料查询得知,从职业教育视角对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进行的系统研究较少,但朱冬梅(2014)等人近些年对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经验进行了整体研究,其中关于日本劳动力或者农民工培训的主要经验,我们归纳如下:
一是政府高度重视。日本政府对教育非常重视,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一年比一年增加。20 世纪80 年代日本高中教育就已经得到普及了,其中40%的农村适龄青年通过努力走进了大学,继续接受高等教育,毕业后不再返归农村就业[13].教育事业得到了高速度的发展,随着人力资本方面投资的进一步的加大,日本各层次的人口素质也慢慢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也是日本当时社会条件下能够把农村劳动力短时间内转移的条件之一。
二是健全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之所以能够有效的开展起来与其相关法律制度十分不开的。1947 年开始,日本政府颁布《基本教育法》和《学校教育法》,规定把义务教育年限再延长三年,因此,农村劳动力的基本素质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未来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1953 年,日本政府出台的《青年振兴法》,强调政府在农民工培训中的起着主导作用,这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日本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逐步迈向正规化、制度化。1961 年《农业基本法》更加重视农村劳动力接受技能培训的重要性,这些法律为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供了强大的制度保障,有力地促进了日本农业人口非农化的进程[14].
三是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建设。日本政府特别重视职业技术教育,通过各方途径逐步构建了具有职前基础教育,在职技能教育,转业技术再教育,乃至创业教育的职业教育结构,水平高低不同,时间有长有短,形式门类十分众多,这种培训体系不仅适应了当时经济高速度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与现实需求,而且为社会转型期中的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各类升学、接受教育以及技能培训、转岗就业和自我提高的机会[15].日本政府为了加大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还在农村广大地区推行了一套职业训练制度,这也使得日本诸多农村地区,适应了工业化大快速推进的国情,农业的内部结构得到了及时的调整,培养自身所需要人才的同时也为城市贡献了高素质的劳动力,推进了日本城市化的进程。
1.3.3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研究
要使农村劳动力又好又快的转移就业,最重要的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现有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与技能。只有提高他们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能力,也只有如此才能把农村劳动力的沉重负担转化为“新四化”建设的强大人力资源优势。为了有效提高广大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近几年我国很多学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展开了诸多研究,笔者通过查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获知我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80 年代,其中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研究是从 90 年代开始的,从1994 年至今一共发表论文1671篇,近 10 年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研究最为集中。本节是对我国已有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主要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如下:
1.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问题与对策进行的研究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在近些年的规划、引导和发展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总体来说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的问题。刘国永(2006)在《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践与政策思考》中提出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底严重阻碍了转移培训的规模和速度;转移培训的针对性、系统性不强;转移培训缺乏足够的资金、制度支持[16].张竺鹏(2006)指出目前,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还处于刚起步的阶段,总体来看,培训规模偏小,培训率不太高,工作进展不平衡,远不能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在政策措施、就业服务、思想观念、教学工作等方面与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存在着诸多问题。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对策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法律建设、政策支持、制度建设、师资建设、模式研究、政府职能发挥、经费筹措、市场引导和规范以及资质证书等措施[17].
2.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影响因素的研究
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因素有很多,我国学者对此作了深入的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政府、培训机构、用工单位、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因素。朱占峰(2013)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影响因素与内在机理分析》一文中从七个相关部门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关健影响因素,主要是指政府、用人单位、培训单位、劳动力本身以及产业劳务中介等影响因素[18].李心海(2014)在《制约苏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因素》一文中指出培训质量、企业积极性、经费投入、劳动力素质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19].
3.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教育培训相关性的研究
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质量和速度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因此教育培训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发挥其职能。崔智(2011)认为职业教育形式的灵活性、多样性以及低收费政策适应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面临的实际,从而可以有效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20].赵展(2014)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培训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师资雄厚、硬件质量高、职业技能鉴定条件好以及推荐就业机会多等等”[21].莫堃(2011)在《职业教育对中国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研究》从宏观以及微观层面借助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22].
4.对政府在教育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研究
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教育培训发展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沈菊英(2006)在对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之后,认为有效的发挥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重要作用有其必要性,要想最短时间内解决其外部问题、实现培训机会均等、弥补和调节个人以及企业在教育培训中的不足,都要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在提高外出打工人员素质的培训问题上应从宏观上起到有效的指导和宏观调控的作用,主要是在宏观政策上给予支持,并起到监督管理,协调各方的作用。他认为:“政府应成为培训投资的主体,并制定相应政策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投资培训。政府指明培训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为培训工作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同时政府还应调动企业的积极性,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举办对员工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授权或委托行业组织,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惯例,承担本行业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基础性、技术性工作的协调、指导和咨询服务,充分利用和发挥行业组织的优势;利用教育界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23].王明达等人(2010)在总结改革开放30 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成就后,认为: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重大发展,而发展的前提就是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和强力领导下实现的: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始终把职业教育确立为当时经济社会的重要基础和有序开展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第二,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促进职业教育健康持续的发展,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职业教育的结构更加合理;第三,政府引导下,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等等充分说明了政府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24].
通过总结可知,近 10 年来我国学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研究逐渐深入,对现状、问题、对策的研究出现新的变化
1.4研究方法
1.4.1比较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是对历史现象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比较和对照,比较其不同的地方,归纳历史想象的成因,综合它们发展以及变化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本文对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历程进行了追根溯源,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历程进行了历史比较,目的在于从历史的角度探究问题的产生的根源,总结出来与之有关的经验教训,为解决当前形势下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中存在问题提供了便利条件。对中日两国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历程、背景、转移对策和成效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比较法,在比较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并结合具体国情借鉴成功经验。通过比较研究观点更加清晰、条理。
1.4.2文献研究法
使用文献研究法的目的是快速掌握国内外研究目前已经取得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研究课题以及论文框架。本论文收集的文献形式分为三大类:公开出版和发行的学术着作、期刊议论文、因特网资料等。相关学术会议论文资料;还包括一些政府部门统计资料、政策法规文件以及有关部门的报告等等。获取文献的途径除了购买、上网收集之外,还两次在国家图书馆,查阅并且复印了诸多文献。对中日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资料占有等都涉及到查阅现有的文献资料。而且论文写作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具体的数据,需要借助于统计年鉴、报刊、杂志、互联网等资料。
1.5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1.5.1本文创新点
本研究在对日本这个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背景和历程进行纵向梳理和比较的基础上,总结出教育培训在日本农村劳动力中的作用与成效。把转移培训看成一个系统化的体系,从每个体系的实质上进行借鉴,不仅借鉴相对应历史阶段的经验为我国当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提供一些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建议;而且借鉴日本后来历史条件下转移历程中的培训经验,为以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可持续转移提供借鉴。
1.5.2本文不足之处
假如本人具有更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资料数据更为详实的话,研究成果可能会略好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事关“新四化”以及“农业”、“农村”、“农民”的热点问题,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以及探讨。日本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启示要考虑我国当代社会的实际情况,本文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来借鉴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经验,但由于自身对资料的掌握和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国情在不断的变化中所以未必每条举措都具有很高的前瞻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