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陈云是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中的重要成员, 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 就干部的培养问题, 形成了许多丰富而深刻的思想观点。这些观点主要包括:干部是从实际工作中锻炼出来;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干部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干部队伍要形成梯队结构等。陈云的干部培养思想丰富了党的建设学说, 并成为党的干部工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干部培养; 实践锻炼; 学习提高; 梯队结构;
干部培养是干部工作的重要环节, 是个体努力和组织培养的统一。干部培养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壮大、薪火相传和后继有人, 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巩固和长治久安, 因此, 干部培养在党和国家的事业格局中向来占有重要的地位。
陈云是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中的重要成员, 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 就干部的培养问题, 形成了许多丰富而深刻的思想观点。尤其是在延安担任中组部部长期间以及新时期担任中纪委书记期间, 就干部培养的原则、目的、途径和方法等, 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陈云的干部培养思想丰富了党的建设学说, 并成为党的干部工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主要从实践锻炼、学习提高、群众路线和梯队结构等几个方面, 对陈云的干部培养思想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实践锻炼
实践出干部, 这是陈云关于干部培养的基本观点。这既是他个人革命生涯的写照, 也是对党的干部培养工作经验的总结, 同时也是实践具有第一性、认识来自于实践这一唯物论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干部是从实际工作中锻炼出来的。1939年, 中央党务委员会决定开除刘力功的党籍, 因为他拒绝党组织分配的工作。陈云就此指出, 刘力功作为一个新党员, 本来应该积极要求到基层工作中去锻炼, 他却要求到总司令部工作, 并且多次教育仍然没有效果。对于刘力功这样的新党员和新干部, 他们不懂得才干是从实际工作中锻炼出来的, 到实际工作中获得实际经验对于干部的成长来说, 是更为重要的事情。对于干部的教育和培养, 陈云认为:“实际工作是重要的教育武器, 实际工作的过程, 就是教育干部的过程。”[1]1942年, 延安一些党龄较长而又缺乏工作经验的干部要求进中央党校学习, 不愿做组织分配的工作, 陈云就此指出, “真正政治上高明的革命家, 只能在革命斗争中培养”[2], 干部要想政治上获得开展, 必须具有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 “没有实际经验, 就没有政治上开展的基础。”[3]而共产党的真正领袖, 都是既有丰富革命经验又有真正革命理论的人。干部在实践中成长, 从实践中培养, 在实践中选拔, 这是党的干部工作的基本方针之一。通过实际工作的锻炼, 才能获得经验, 增加阅历, 开拓视野, 从而带来干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干部要到艰苦的地方和基层一线去成长。对于干部来说, 艰苦的地方和基层一线往往能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 艰苦的地方往往更能锻炼干部。1942年4月, 陈云就延安几种干部的培养问题指出, 没有工作经验的干部以及长期在高级领导机关工作的干部, 应该参加下层工作, 以弥补经验之不足。因为领导工作的能力往往是从下层的实际工作中生长起来的, 而艰苦的环境更能培养干部的无产阶级意识。1942年, 中组部挑选了一批条件比较适合的干部, 准备派到敌占区工作, 由于有牺牲的危险, 不少干部或推诿或拒绝。陈云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就如何增强新党员新干部的党性指出, 必须大批地分派新党员新干部到下层锻炼, 对他们的基本使用原则是, 要多走逆风, 少走顺风, 在必要时甚至要分配其不愿干的工作, 以磨练其意志。[4]而从中组部派给陕甘宁边区的一批知识分子干部来看, 他们参加了下层的实际工作之后, 不仅积极刻苦, 而且思想意识也有很大进步, 所以陈云指出, 对于新干部的锻炼, 必须从下层实际工作开始[5].而对于基层一线对于干部的培养作用, 党的实践是一以贯之的, 胡锦涛同志指出:“凡是在各种领导岗位上有所作为、成绩突出的干部, 都是注重实践锻炼特别是基层实践锻炼, 在丰富生动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 这已经成为一种规律性的现象。”[6]
陈云重视轮岗和交流对干部的培养作用就华北党的干部问题, 陈云指出, 地方干部与军队干部应该交换, 这样就会各得其利, 各得其所, 有利于干部综合素质和全面能力的提高。陈云同时提倡干部不仅要做党务工作, 还要做技术、经济和事务工作, “一切党务、行政、军事、机要、经济、民运、文化及其他工作, 都是不可缺少的革命工作。”[7]而作为一个革命家来说, 三百六十行, 各种实际工作都要做, 否则, 革命是不能成功的。
干部实践锻炼的关键是要做到实事求是。陈云认为, 毛泽东同志的一个巨大功绩就是培养了包括他以及众多三八式干部在内的一代人, 同时, 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巨大威望, 也是通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建立起来的。毛泽东同志的另外一个巨大功绩就是在全党树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工作作风。陈云通过在延安阅读毛泽东同志的着作和电报, 认为其中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 陈云由此提出:“工作要做好, 一定要实事求是”[8]而要做到实事求是, 很重要的就是要把事实弄清楚, 为此就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调查研究。系统的周密的社会调查, 是决定政策的基础。陈云认为, 干部在实际工作中, 必须正确地把握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这就是认识来自于实践, 只有经过实践, 认识才能发展。干部政治上的高明, 往往表现为思想上的高明, 而思想上的高明, “只是因为这个人丰富地接触了并且理性地认识了革命运动中的许多客观事物”.[9]
二、学习提高
坚持干部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统一, 主张干部通过学习以获得本领上的提高, 这是陈云一以贯之的主张。就干部学习的原则和意义、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学习的对象和内容等, 陈云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他本身也是活到老, 学到老, 是党内干部终身学习的典范。
学习是干部的责任。陈云认为, 中国革命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事业, 必须有理论的指导, 中国革命才能获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 就没有革命的行动。干部没有文化, 没有知识, 革命是革不成功的。因此, 每个干部必须不断地学习理论和文化, 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文化水平, 从而“增进革命知识, 培养政治远见”.[10]1938年, 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 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提出, 学习是党员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的一项任务。陈云由此指出, 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 干部如果不把工作和学习联系起来, 工作就得不到改进, 这是因为:“学习是做好工作的一个条件, 而且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11]
干部学习的途径和方法。陈云认为, 由于中国革命的特点, 干部学习的主要途径是自学, 在工作中学习, 这是最主要的办法, 也是最靠得住的办法。这是因为大量的革命工作需要有人去做, 干部都进学校学习是不可能的。干部学习的关键是要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来自于实际, 真正的理论, 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才能深刻的领会。这就要求干部学习理论要和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 把经验上升为理论, 并去指导实际工作。对于具体的学习方法, 陈云主张, 要老老实实, 一本一本去读, 咬的透, 弄得懂。要做读书笔记, 最好成立读书小组, 互相讨论启发。要有读书计划, 坚持不懈。陈云提倡每天读书两小时, 认为这比整天埋头工作对党更有利。1940年1月, 中央书记处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要求, 建立在职干部平均每日学习两小时的制度, 并保持其持久性与经常性。[12]1940年3月, 中央书记处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再次要求, 全党在职干部必须保证平均每日有两小时的学习时间, 并建议环境许可的地方, 可依类编成学习小组。[13]当时在延安, 毛泽东组织的哲学学习小组和陈云组织的中组部学习小组, 成绩斐然, 都获得模范学习小组的称号。对于在中组部学习小组的收获, 王鹤寿多年后回忆说:“通过学习, 看问题更全面了。遇到问题, 就会从各方面去考虑, 既考虑这一面, 又考虑那一面, 全面来考虑问题, 这在工作上是很有用的, 对我帮助很大。”[14]
陈云重视各类学校培训对干部学习提高的作用。面对当时全国各地急需大批干部的现实, 陈云提出了“热炒热卖”的培训方式, 就是利用当时的抗日军政大学、中央党校、陕北公学等院校, 根据不同干部的情况和特点, 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短期培训, “学习后到前方, 再从前方回来学习、提高, 学后再出去锻炼。”[15]通过这种方式, 几年间, 共轮训了20多万干部, 不仅为全国革命供应了大批干部, 而且很多都成为革命队伍中的骨干分子。1983年, 陈云在写给王震、蒋南翔的一封信中提出, 很好地培训适应四化建设需要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党政领导骨干, 是党校的迫切任务。而知识化、专业化干部方针的提出, 本身就对新时期干部的学习提出了较高要求。
干部学习的对象和内容。1942年, 《中共中央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指出:在职干部教育, 应以业务教育、政治教育、文化教育、理论教育为范围。鉴于当时不少干部文化程度较低的现实, 陈云首先提倡干部学习文化, 也就是要向书本学习, 并要持之以恒, 把书一本一本读懂。同时干部要在实际工作中学习, 向群众学习, “一切实际工作中的和群众斗争中的经验教训, 是我们最好的学习的课本。”[16]对于干部学习的内容, 陈云认为主要包括哲学理论、中国历史、时事政治以及军事等业务知识。这其中重要的是学习哲学, 陈云认为, 干部之所以犯错误, 是因为主客观不一致, 相脱离。而主客观一致的关键是要把思想方法搞对头, 为此, 就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陈云深有体会地说:学好哲学, 可以使人开窍。学好哲学, 终身受用。在长期的学习和革命实践中, 陈云提出了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唯物辩证法, 这就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交换、比较、反复。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成果, 也是陈云对自己思想方法的基本总结。它深植于中国的土壤, 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并对干部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群众路线
干部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这是陈云关于干部培养要走群众路线的基本主张。陈云是党内坚持群众路线的典范, 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 他依靠群众, 相信群众,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陈云认为一个和群众有着血肉联系的干部, 其成长进步就有了宽厚的基础, 其事业也会不断发展。而如果一个干部脱离群众, 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其事业也会失败的。
干部要在群众中培养。陈云向来重视群众在党的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游击战争、党的巩固、地方工作以及建立根据地等方面, 陈云都有群众重要性的论述, 他指出, 群众运动是游击战争开展的基础;群众工作的好坏, 是测量党组织巩固程度的标准之一;群众工作, 是地方工作的中心;建立稳固的根据地, 最重要的是发动群众, 使党与人民密切结合。正是认识到群众在党的事业中的基础性作用, 陈云认为, 干部要来自于群众, 在群众中培养, 在群众运动中锻炼和成长。这是因为, 在群众中培养的干部, 往往和群众有血肉联系, 对群众有很深的感情, 体察民情, 熟悉民意, 深知群众疾苦。这样的干部, 基础往往比较扎实, 较有威信, 更会得到群众的拥护和信任。对于一个干部, “如果群众普遍认为是好的, 便不会有什么问题。”[17]因此, 选拔干部的标准之一就是要看干部是否与群众有密切联系。而共产党员的义务之一就是要经常地巩固同群众的联系, 适时反映出群众的要求与需要, 并在群众中起模范带头作用。陈云指出, 许多新党员和新干部普遍的弱点就是缺乏群众工作的经验, 他们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在群众运动中锻炼和提高, 参加群众工作越久, 他们的经验就越丰富, 这样, 他们才会不断的进步[18].
注意培养群众领袖和本地干部。陈云认为, 党在发动群众运动、建立群众团体的过程中, 很重要的是发现和培养群众中的积极分子, 并注意从积极分子中培养群众领袖和本地干部。他们是党的事业的重要依靠力量, 因为他们有很大的优势, 就是熟悉地方情况, 并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陈云进而指出, 党的领导机关也要注意吸收部分本地干部参加, 以有利于工作的开展。1935年6月, 陈云就游击队如何去组织群众运动时指出:游击队必须努力吸收当地新战士到队伍中来, 而且要培养他们担任中下级的领导, “因为这些人是游击队去接近群众、赤化群众的桥梁。”[19]1939年, 陈云就开展和加强群众工作时指出, 群众工作的关键是组织群众, 建立群众团体, 在这个过程中, 会涌现出很多群众领袖, 党要注意培养群众领袖, 并在群众团体内部, 实行民主的选举运动, 从而真正选举出群众中的领袖人物, 这样, 不仅群众工作做的好, 还可以巩固党, 并使干部得到锻炼。陈云一向重视培养本地干部, 认为他们与群众有密切的联系。1934年, 陈云就如何开展白区工作时指出, 在建立白区组织中, 要培养出当地的干部, 这是白区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1946年, 在通河干部座谈会上, 陈云就领导干部问题指出:要重视本地干部的培养。关里来的本地干部, 这是可贵的“大豆、高粱”, 抗联干部则是“森林、煤矿”, 同时要注意工农出身的本地干部以及培养新的本地干部[20].1987年, 陈云就调查研究和党内民主生活制度问题指出, 提拔干部要注意就地取材和五湖四海, 不熟悉的干部也要用。他还就自己的工作实践举例说, 他新到一个地方, 经常是不带什么干部的, 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就地取材, 使用地方干部[21].
干部要会做群众工作。发动群众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关键, 鉴于群众在党的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使得会做群众工作成为干部的基本本领。陈云是长期从事工人运动的群众领袖, 具有高超的群众工作艺术[22].陈云认为, 领导的艺术在于了解群众的心理, 干部要善于找到提高群众积极性的办法, 提出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 以此来推动工作。更重要的是, 干部要了解群众的情绪和呼声, 注意解决群众的切身问题和日常问题, 注意改善群众生活, 为群众谋福利, 这样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如何解决群众的切身问题?陈云认为, “只有群众才真正了解他们自己的问题, 只有在群众中才能讨论出在当时当地解决问题最适当的办法。”[23]陈云以彭湃和马斌的群众工作为例, 指出他们之所以深受群众拥护和爱戴, 关键就是他们关心群众疾苦, 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注意深入群众, 并与群众打成一片。因此, 陈云在东北时, 号召干部下乡, 要求干部走出城市, 丢掉汽车, 脱下皮鞋, 换上农民衣服, 不分文武, 不分男女, 不分资格, “一切可能下乡的干部要统统到农村中去, 并确定以能否深入农民群众为考察共产党员品格的尺度。”[24]认为党要在东北站住脚, 就要发动群众, 依靠群众, “没有群众, 一定失败, 死无葬身之地。”[25]从而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四、梯队结构
新时期以来, 陈云从党和国家的根本大计出发, 从党的事业可持续发展考虑, 高瞻远瞩, 运筹帷幄, 提出了干部队伍要形成梯队结构, 成千上万地提拔中青年干部等重要思想, 并就如何建设干部队伍第三梯队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和措施。
干部队伍要形成梯队结构。陈云指出, 为了使党的事业后继有人, 代代相传, 干部队伍要形成由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形成的合理结构。在当时的实际情况下, 第一梯队由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组成, 他们大多70岁以上, 包括邓小平、陈云、叶剑英、李先念等同志。他们的职责主要是掌好舵, 深谋远虑, 运筹帷幄, 决定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第二梯队由一些经验丰富、久经考验、统筹全局的政治家组成, 他们大多60多岁, 包括胡耀邦、万里、习仲勋、王任重、余秋里、谷牧、宋任穷、胡乔木、姚依林等同志。他们处在党和国家领导机构第一线, 负责实际工作, 承担党和国家的大量日常工作。第三梯队由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领导干部组成, 他们处于30到50岁的年龄段, 大多文化水平较高, 具有专业知识, 富有朝气, 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和后备力量。在当时拨乱反正和老干部大规模复出的背景下, 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的年龄差距很小, 这就使得大力培养和选拔第三梯队提上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日程。
大力加强第三梯队建设。对于第三梯队建设, 陈云指出, 必须成千上万地提拔中青年干部, 要集体接班。这样做, 一是当时干部队伍老化, 青黄不接。二是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不在中国出现曲折, 为了干部交接班稳定进行, 为了兴风作浪的分子掀不起大乱子。三是为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连续性和继承性。第三梯队的人选, 党性要强, 要有干劲, 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要把握好政治标准, 选干部首先要看德, 要确保领导权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对于造反起家的, 帮派思想严重的, 打砸抢分子, 以及反对党中央路线和违法乱纪的人, 则不能提拔。同时, 要注意选拔知识分子和技术干部, “拿笔杆子的人, 能写文章的人, 选择的时候要特别注意”[26].
培养选拔第三梯队的建议和措施。陈云指出, 培养选拔第三梯队, 关键是要坚持实践出干部的观点, 把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放到各级领导岗位上锻炼。具体来说, 一是要制度化和规范化, 组织部门要成立专门管理青年干部和技术干部的机构, 并上下对口, 形成制度。二是各级党政军民组织设立辅助机构和辅助人员, 以便在工作中考察干部。辅助机构如办公室、秘书处、研究室等;辅助人员如书记助理、部长助理等;还可以按照地区部门成立小组等[27].使得中青年干部在这些岗位上, 调查情况, 研究问题, 提出方案, 给他们接触全面工作的机会。三是老同志发挥传、帮、带作用, 帮助培养中青年干部, 把他们扶上马、送一程, 在重大问题上出出主意、把把关等。陈云认为, 才干和能力都是锻炼出来的, 让中青年干部在实际岗位上锻炼一些年, 他们就会成长起来, 就会成为党的事业的后备力量, 如此, 党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 才能后继有人。
五、余论
陈云的干部培养思想, 既来自于中国悠久深厚的政治传统:不历州县, 不拟台省;宰相必起于州郡, 猛将必发于卒伍。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先锋队思想和干部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以毛泽东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干部培养思想的体现。陈云的干部培养思想, 着眼于党的事业的发展壮大, 着眼于党的事业的后继有人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其精髓就是中共特色的干部培养之道:不断历练。20世纪90年代以来, 党中央提出的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 干部选拔坚持群众公认原则以及大力加强后备干部建设等, 都是陈云干部培养思想的体现和发展。陈云的干部培养思想是党的干部培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将在党的干部培养工作中继续发挥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云文选, 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216页.
[2] 陈云文选, 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250页.
[3] 陈云文选, 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251页.
[4]陈云文集, 第一卷,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第363-364页.
[5] 陈云文选, 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257页.
[6] 李源潮:领导机关的干部要从基层中来到基层中去, 人民日报, 2010年5月21日.
[7] 陈云文集, 第一卷,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第350页.
[8] 陈云文选, 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285页.
[9] 陈云文选, 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251页.
[10] 陈云文选, 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142页.
[11] 陈云文选, 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188页.
[12] 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 第八卷, 文献选编 (上) , 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 第522页.
[13] 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 第八卷, 文献选编 (上) , 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 第525页.
[14]刘家栋:《陈云在延安》,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第81页.
[15] 刘家栋:《陈云在延安》,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第101页.
[16] 陈云文选, 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143页.
[17] 陈云文选, 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176页.
[18] 陈云文选, 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165-166页.
[19] 陈云文选, 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96页.
[20] 陈云文集, 第一卷,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第514页.
[21] 陈云文选, 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359页.
[22]曾志:《一个革命的幸存者---曾志回忆实录》 (下) , 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第405页.
[23] 陈云文选, 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169页.
[24] 陈云文选, 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312页.
[25] 陈云文选, 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315页.
[26] 陈云文选, 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302页.
[27] 陈云文选, 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295页.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始终把团结培养党外代表人士作为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方面,作为党治国理政的政治优势。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选择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人士担任各级国家机关领导职务。党外代表人士教...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向全国人民描绘了一幅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也向铁路企业吹响了打好深化改革攻坚战的集合号。铁路企业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如果没有思想政治能力、动员组织能力、驾驭复杂矛盾能力,就难以引领好改革方向、凝聚起改革力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