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管理学原理论文 >

国内外关于卓越绩效准则的研究情况综述

来源:大众标准化 作者:屈枭
发布于:2021-11-12 共4607字

  摘    要: 卓越绩效准则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美国,迄今为止,已被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认可,同时各个国家和地区也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了研究分析,其中以企业运营方面的研究为主。我国对卓越绩效准则的研究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以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对卓越绩效准则的研究,同时,该准则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我国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的管理实践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文章对卓越绩效准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希望能为学者们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国内外研究,

  2001年,我国在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全国质量管理奖评审标准》;2004年正式颁布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国家标准以及实施指南,之后,又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该标准进行了修订。《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及其实施指南的颁布和实施,给我国质量奖的评审提供了一个权威性的标准和依据。

  国家质量奖设立以来,我国广大企业踊跃参与该奖项的申报和评定工作,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研究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以下简称卓越绩效准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进行梳理和总结,对更深入地了解该准则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更好地实施该准则,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发展该准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国外研究现状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产生于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的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Baldrige National Quality Award,BNQA),强调通过卓越的过程获得卓越的结果,迄今为止,已被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认可,同时各个国家和地区也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其中以企业运营方面的研究为主。

  1988年第一届BNQA开始评奖时,卓越绩效准则最初只适用于制造业、小企业和服务业3个领域;1998年扩展到教育类组织;1999年扩展至医疗保健类组织;2007年起,进一步扩展至非营利组织,包括慈善机构、贸易和专业协会、政府部门,准则也做了相应的调整。目前,该奖项设置包括六大类,分别为:制造业、小企业、服务业、教育业、医疗保健类组织和非营利机构。

1.png

  Blazey(2006)认为波多里奇质量奖中的过程评价,可以看做是20世纪80年代对战略管理的发展,这一评价过程促进了竞争激烈的管理系统的再学习。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NIST)(2009)通过研究发现,波多里奇质量奖能够有效总结和推广获奖企业的成功模式,并为其他企业迅速提高产品质量以及生存和竞争能力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也会吸引更多的企业把目光放在对产品质量的控制上,以达到良性循环。Tammaru(2010)提出了 EMQA(Estonian anagement Quality Award)质量奖,它基于 EFQM(European Foundation for Quality Management)业务卓越模型,并同时结合了爱沙尼亚企业的质量管理现状。该质量奖模式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实施开始帮助企业一步步走向卓越,并最终获奖。目前,该奖项已在多个领域获得了成功的应用。Blazey (2011)以波多里奇质量奖的评价标准调查了来自300余家不同行业的企业管理人员,发现79%的企业管理人员持积极态度,认为该质量奖模式的实施不仅有效提升了企业的产品质量,同时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obin Mann(2011)通过对亚洲企业的深入研究发现,大多数企业将获取质量奖作为其最关键的目标之一,而卓越绩效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他也发现许多亚洲企业对于卓越绩效的认知不仅基础差、起步晚,而且缺乏长期坚持卓越绩效模式的能力,究其原因是因为许多企业对其中下层员工的卓越绩效文化的教育不够,导致企业内部往往缺少发展卓越绩效文化的意识。ManuK.Vora(2013)就如何实现可持续地变革并带领企业走向卓越提出了见解。他认为,为了公司的利益,在实施变革的早期阶段,领导力是至关重要的。第二,如果没有适当的人才管理,变革举措将会失败。Cox(2010)认为组织管理能否实现成功变革主要在于组织是否能够开发出有效的项目管理方法和关键绩效指标,并就如何最好地实现可持续组织创新和引导组织实现卓越提出了不同的观点。Victor等人(2011年)确认了BNQA同样适用于国家政府,他们从市政府获得数据,使用 PLS (偏最小二乘法)方法验证 BNQA中的每一项条目,表明该准则为市政府的业务程序提供了一套有效措施。因为这些措施允许对流程进行评估,并且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改进资源分配决策的目的。Omar(2013)通过对数十家非营利机构的负责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质量模型作为组织一种自我评估的工具,可以显着提高一个组织的绩效,并且建议调整主要评价要素的权重以更好地适应非营利机构的行业特点。Ngpaktee(2003)针对新加坡高校的评估问题,建立了基于卓越绩效模型的评估模型,其满分为1 000分,其中过程类和结果类各占500分;Muhammad (2013)通过研究发现,旧式的以波多里奇质量奖为基础创建的教育卓越绩效评价准则(Education Criteria for Performance Excellence)过于笼统,因此其在组织使命、顾客满意度等多方面都做出了改进,并建立了专门用于高校绩效评价的卓越绩效评价体系,包括确定预期结果、发展关键绩效指标等。Paulo A.Cauchick Miguel (2006)通过对医院的实际调研后发现,医院在采用以国家质量奖评价标准的质量管理系统后,员工的质量意识明显提高,服务质量和组织绩效也得到了改善,而且该系统的使用有助于该组织的管理者带领组织走向卓越。Palani(2006)从医疗机构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评价的5个维度,包括领导力、人员管理和员工满意度等,同时比较了3种不同类型的质量奖的评价准则,并将其运用于医疗机构。

  2、 国内研究现状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绩效评估的问题基本上不存在,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影响了我国企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一些大型央企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开始采用绩效考核方法,同时学者们逐渐开始重视相关的研究,由于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对绩效管理的研究和应用还比较少,并且由于影响卓越绩效考核的因素有很多,导致其在我国的应用领域非常有限。

  总的来说,我国的卓越绩效管理是以美国国家质量奖为标准,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2005年正式实行。评价标准在评价项目和具体评分方法上与BNQA标准基本一致,但具体评价内容有变化,过程管理成熟度采用A-D-L-I(方法、展开、学习、整合)进行评估,而结果采用Le-T-C-I(水平、趋势、比较和整合)进行评估。

  目前,学者们对卓越绩效模式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建议。

  在制造业服务业领域的研究。王中怡(2010)观察到卓越绩效模式的实施可以帮助机械企业创造出相交同行更具竞争力的关键产品,并在用户心目中占据重要位置。邱忠明(2011)通过研究发现,卓越绩效模式的引入可以有效加强企业的企业战略。李卫红(2011)基于卓越绩效评价标准,为制造业企业开发了一套质量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的结论是,卓越绩效的评价标准不仅可以用于争取卓越绩效的企业的自我评估,还可以用于评估跨企业和跨行业的质量竞争力。

  在建筑工程领域的研究。高冬兰(2013)发现,以卓越绩效模式为框架,对现有管理体系加以整合,进而实现一体化运行,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尤为重要。王泽群(2014)通过对万科西山院项目初步规划相关治理文件的详细对比分析后发现,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在部分内容上并不适用于该项目,根据这一问题,其最终总结出了在工程项目前期策划中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应注意的问题。黄莹(2016)在研究建设项目卓越绩效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适合项目施工的质量管理模式,该模式可以帮助施工单位和施工项目全面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实现不断追求卓越的目标。

  在医疗卫生领域,孙纽云(2008)在对国内外优秀绩效管理理论和医院绩效管理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多种分析方法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思路和原则,并在确定主要思路的前提下,构建了我国公立三级医院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理论框架。房振环,杨诚(2009)发现,在医院运营中追求卓越的绩效除了能够有效提升医院的整体绩效之外,同时也为医院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这对于医院实现可持续的成功至关重要。同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医院需要建立一个相对良好的内部治理环境,包括对企业实施战略管理,遵循IS09004国际标准建立及运行服务体系,加强质量安全文化的建设以及营造创新环境并创建共享利益的经营理念和机制。崔晓霞(2014)回顾了医院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结合实际案例对医院实施卓越绩效模式进行了全面分析,发现卓越绩效模式的引入与实施能有效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提高医院的诊疗质量和服务行为,促进医院管理质量的持续改善,保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在教育、航天等相关领域,杨惠辰(2008)提出,高校应该在研究卓越绩效准则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具有战略性的卓越绩效评价体系,并加以有效实施;同时强调高校应创建自身的卓越文化。赵耀华等(2007)将卓越运营与大学治理结合起来,撰写了大学卓越绩效模式的自我评估报告,重点考虑了治理方面的管理问责问题、运营的透明度问题以及对学生和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保护问题。张哲(2017)对卓越绩效模式在中国重大航天项目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他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其以“管理卓越、过程卓越、结果卓越”为主要内容,并结合该模式,系统介绍了其在航天探测工程中的应用。孙培农(2010)关注了在航空航天行业体系中推广卓越绩效管理的背景下,可能出现的认知上的意识形态混乱、管理理念的碰撞以及行业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并提出了探索性的意见和建议,以帮助理解和促进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实际运用。

  3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于卓越绩效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理论、企业做法,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应用及改进,已经形成了理论化和系统化的研究成果,而且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较高,研究成果的应用领域也较广。

  我国国内学者对卓越绩效准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应用于实践的时间也不长,但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我国的相关研究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应用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然而,和发达国家相比,关于卓越绩效准则的研究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提高,例如:对于我国发展迅速的服务业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少,亟需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以适应我国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另外,我国关于卓越绩效的评价准则只有一个,而且最近一次修订时间已近10年,需要对其进行修订和完善;同时,该准则的可操作性也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细化。因此,我国学者应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特有的国情,不断地对其进行创新发展,形成一套适合我国管理实践的理论体系,为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僧俐洋国内外卓越绩效模式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辽宁经济, 2018(08)-17-19.

  [2]李慧,王琮光卓越绩效国内外应用现状研究[J]商业文化, 2015(12):51-53.

  [3]黄莹,周福新,李清立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 2016,30(02):109-113.

  [4]温恒福,王丽丽.“卓越绩效准则"对完善大学教育质量评估标准的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 2012(09):45-49.

  [5]张哲,刘继忠, 刘彤杰,等航天重大工程项目卓越管理模式研究[J].航天器工程, 2017.26(02):130-138.

  [6]中国质量协会质经理手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7]邢广海,T公司建筑工程项目卓越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I业大学, 2019.


作者单位:江苏科技大学
原文出处:屈枭.卓越绩效准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J].大众标准化,2021(19):151-153.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管理学原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