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公共关系学论文 >

有关礼仪论文3000字范文精选8篇(5)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编辑
发布于:2016-12-22 共24400字
第五篇有关礼仪的论文:

《论荀子散文中礼仪思想的基础、特质及现代价值》

  摘要:作为我国战国末期最为着名的儒家代表人物——荀子的重要成就之一在于礼学。礼在荀子散文中居于核心地位,荀子散文的各个方面均围绕着礼学加以论述。战国时期正处在一个奴隶制向封建制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整个社会“礼崩乐坏”。面对这种情况,作为重要思想家的荀子,在孔子礼学思想为基础,构建了一套极具特色、系统而完整的礼学思想体系,对我国文化、文明的发展带来了长期而深远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荀子;散文;礼仪思想;特质;现代价值

  荀子是战国末极具开创精神的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也是一位独步诸子的大文学家,一部《荀子》,融合了散文、赋体、诗歌等多种文体,兼备该全、宏富广博。与他对《非十二子篇》中他家他派的大肆批判不同,荀子对仲尼、子弓十分赞赏。由于对孔子的仰慕,注定了他二人学说的一脉相承之关系,当然,这并不代表二者的思想的完全一样。荀子散文中的“礼”继承了孔子的“礼”之思想,同时,兼采百家之长,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礼仪思想体系,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荀子散文中的礼仪思想基础

  荀子在散文形式上勇于创新、大胆变革,他将诸子散文由语录体推向了论说体,通过半诗半文赋体,开辟了赋体文学的先河,同时,运用散文诗对其政治主张加以宣传,这些都是他对散文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在荀子散文中,今本《荀子》32篇,除了《大略》以下属于弟子附录的7篇,以及《成相》诗、《赋》之外的24篇都属于以意名篇,《不苟》、《仲尼》、《儒效》、《议兵》、《性恶》等诸篇都属于首句名篇,由此可见,荀子所自着散文均为命题论文,在散文的发展历程中,称荀子为论说文体以意名篇的创造者,绝不是言过其实。荀子散文不仅有篇意,而且自有体系可寻,例如,有思想修养论述的,如《劝学》、《修身》、《不苟》、《荣辱》;有诸子世俗审评的,如《非相》、《非十二子》、《仲尼》、《儒效》;有治国主张阐述的,如《王制》、(王霸》、《富国》、《强国));有论述君臣之制的,如《君道》、《臣道》、《致士》;有探讨社会伦理的,如((正名》、((性恶》、《礼论》、《乐论》等。

  深人研究荀子散文不难看出,礼学可谓荀子散文的核心,这一观点早已成为文学领域的共识。荀子将礼仪视为绝对性,根据《荀子》一书中的所有论述不难看出,几乎所有内容都i礼仪有着割不断的联系。例如,《劝学》篇:“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是心非是无欲虑也。”这句话中的“是”就是“礼”,在荀子来看,人们的行为都必须经过“礼”之约束、规范,如此才能实现生命由感性逐步走向理性。在感性、理性之间,礼义与行为得到了统一,甚至主体内心实现了“礼然而然,是情安礼也”。

  荀子散文中的礼仪思想基础源自于孔子。在孔子的思想中,“礼”、“仁”是核心,而且二者并无主次之分,“仁”主内、“礼”主外,通过君子体现出来,成为表里合一的一个整体。在孔子之后,儒家内出现了很多门派。子思一派重点将“仁”学的思想继承下来,并由孟子发扬光大,对内迈出了一条“内圣”之路。荀子正是由于读懂了孔子对礼的重视,因而承续了下来,对外拓展了一条“外王”之道。但是,荀子对孔子礼学的继承,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打破了传统的由内而外的礼治思想,加强了“礼义”的外在规范性,因而促使当时混乱的社会秩序得到了迅速治理。孔子“礼义”受到了“仁”的道德牵绊,但是荀子极大地削弱了这种道德,甚至加人了类似于“法”的强制性因素。若孔子的“礼义”仍属伦理范畴之内,那么荀子的礼具有更为强烈的政治气息。

  和孟子的理想主义不同,荀子是我国理性主义的先驱者。正如《性恶》篇中所提到的“辩合”、“符验”、“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他认为人的行为必须受到“礼”的规范,这在我国古代哲学家关于“知行”等的论述中,是个特殊的存在。例如,在《王霸》篇所提到的:“国无礼则不正。”在《致士》中所说的:“礼者,节之准也。”在《天论》中所提到的:

  “礼者,表也。非礼,昏世也;昏世,大乱也。”在《礼论》中:“君子审于礼,则不可欺以作伪。礼者,人道之极也。”在((大略》中:“礼者,人之所履也。失所履,必颠跟陷溺,所失微而其为乱大者,礼也。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

  根据荀子散文对“礼仪”的论述,“礼”不仅是治国之利刃,还是人道立身之准绳,是是非曲直之衡量标准,更是成事之法宝。因此,“礼”涵盖了治道的各个方面,因而也成为了荀子思想的核心。

  二、荀子散文中礼仪思想的特质

  “礼”乃人之本。一方面,“礼义”是作为人的基本属性,是体现人超越动物性的根本特点,就荀子而言,人之所以是人,并不在于形体外表方面和动物的差异性,如“二足、无毛”,而是由于“以其有辨也。”动物虽有父子之实,但无父慈子孝,虽有雌雄之分,却无男女授受不亲的认识。人道与动物之道的差别,在于“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当然,人之“辨”的依据源自于“礼”。可见,礼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是脱离、超绝动物、自然状态的根本标志。在荀子看来,“水火虽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但无知,禽兽有知却无义。”人不仅有气、生、知,更是万物中唯一的“有义者”,因此,人才是万物之灵,天下之尊。礼不仅使人成功地脱离了动物之类,还将其扶上了“天下最尊贵”的宝座。

  另一方面,“礼”为道之极。就像散文《大略》中所说的:“礼也者,贵者敬焉,老者孝焉,长者弟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当然,敬、孝、弟、慈、惠属于道德行为的范畴,但是,就荀子来看,它们成为礼在所有社会关系中的集中体现。在具体生活中,礼就像是各种错综、复杂社会关系网络的纽带,从衣、食、住、行到社会交往,每个环节、细节都深刻地渗透着礼之印迹,它就像“绳、衡、规矩”一样,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方、直、平、圆”的根本标准。在《王制》一篇中,荀子提到:“礼者乃人道之极。”礼是一个道德标准,对于所有社会成员均适用,对于不同的社会角色,礼能够做出不同的规范。身为君主,应做到“以礼分施”,实现普遍但无偏私;身为臣子,应做到“以礼待君”,确保忠诚、顺从、不怠;身为父亲,应做到“宽惠、有礼”;身为人子,应做到“敬爱、致文”;身为兄长,应做到“慈爱、见友”;身为人弟,应做到“敬拙、不苟”;身为丈夫,应做到“致功、不流,致临、有辨”;身为妻子,应做到“则柔、听侍”。礼是人们的修身之准,对于个体道德、品格的形成具有强烈的规范、指导作用。

  “礼”为政之纲。礼乃立国之根本,所谓“国者”,“天下之大器也,重任也。”由于一个国家牵涉到的是天下千千万万的百姓,因此,走何种治国之路,何以治理天下,都不得不谨慎。就荀子来看,“治国莫若礼”。“礼者,乃政之戟也。为政不以礼,则政不行矣。”“礼”是一国的根本指导,若不用礼则政令难以推行。礼,有如天上日月、地上水火、万物中的珠玉一样闪耀。《天伦》篇中提到:“礼义不加于国家,功名不白。”若国家不以礼治国,则其功用、光辉就难以得到施展。若礼可在一国顺利施行,则将实现强国之梦,老百姓将“贵之如帝、高之如天、亲之如父母、畏之如神明。”

  “礼”为樱之准。一方面,礼对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进行了规定。《富国》篇中所提到的:“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在荀子看来,为了避免社会内部的争斗,最佳方法莫过于分清等级差别,明确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身份,给予其相应的权利、义务。至于为何一定要进行等级划分,就像《王制》中所说的:“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澹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由于受制于各种有限的物质资源,名分相同的话无法偏重,权势相同难以平等,众人平等无法相互役使,因此,不得不对贫富贵贱进行区别,以便稳定天下。但是,荀子所提到的等差级别的根本标准,在于“德”,而不是“血缘亲疏”,《王制》篇提到了“虽王公大夫之子孙,若无礼义,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积文学正其身,乃为卿相大夫。”另一方面,礼乃治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在礼的范畴中,君主名分、权力最高。因而治国关键在于“为君之道”。正如《王制》中荀子所提到的:“道者何也?君道也。君者何也?能群也。”只有组织群体途径得当,万物方可各得其宜,分之关键在于礼。“明分”者,旨在维护各等级差别,使各等级各安其分,实现“君君,臣臣”的职责。

  三、荀子散文中礼仪思想的现代价值

  荀子散文中的礼仪思想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政治、理想、道德、人生价值等方面。

  (一)政治及管理价值

  荀子将“礼仪”思想视为君王经营天下之大道,将“礼治”作为政治的特质与根本标志,这点体现了荀子“礼仪”思想的政治功用。“礼”的政治功用,只有借助先王、历史方可焕发其生机、活力。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很多哲学家虽然反对现实,但却无力回天,因而很多人将原因归结于“今不如昔”,因而过分盲目地崇拜先王之道。在如此情况下,先王的权威、魅力成为他们对历史的崇拜根源,也奠定了先王之道的权威地位。一旦“礼”被证明是先王治民之道,则其将获得难以超越的价值。在荀子看来,这种先王之道就是“礼”。荀子从儒、道之间的差异性,对先王之道加以阐释。《儒效》有言:“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道也,君子道也”,“道者,君之所道也”。也就是说,先王之道并非老庄的自然之道,而是人之道。荀子以礼释道,这和孔子的主张一脉相承。孔子日:“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当然,荀子以“仁”充先王之道,以礼定规矩,在德、礼之间提升了礼的治世高度,并以礼判德、抬礼降德。从现代社会而言,这种思想实际可以运用在管理过程中,在组织中营造礼仪氛围,也能够实现更好的管理效果。

  (二)理想价值

  荀子一生都在追求一个目标,那就是使整个社会达到一种理想的模式,这是一种期待,对荀子来说,需要对等级秩序加以重建。战国时期是一个宗法社会,一切“以血缘为根基,在宗族内部进行尊卑长幼的区分,并以地位的差异对其权利、义务进行规定”。如此情况下,个体缺乏独立性,只是为了便于统治。荀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也提倡如此体制,以便达到统治者的目的。在荀子看来,人与人天生就不是平等的,他们的欲望可能引发恶的行为,必须通过划分等级满足各类有欲望的人的需求,并利用高等级人对低等级人进行约束,如此方能维系群体的有序性,达到“非齐维齐”的目的。因此,荀子提出了“尚贤”思想,即等级的划分应和德才是否优良相对应,并对“贤”的内涵、标准进行了明确,即“尚礼”。“尚贤”、“尚礼”的思想在现代教育中依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呼吁从小培养孩子的“礼义”思想,促进孩子道德品格的健康发展,因而“尚贤”、“尚礼”思想已经成功地引人很多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课程体系中来。

  (三)道德价值

  道德价值主要体现在道德理想人格方面,荀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种理想化的人格,分别为“士”、“君子”、“圣人”,其中,圣人为最高理想层次,士、君子为圣人的必经阶段。士为初级层次,该层次的人能够以礼约束自身行为,以圣人作为自己的示范。对于士而言,还可分为正身之士、仰禄之士,前者将社会责任为己任,将社会理想作为自己的终身奋斗目标,后者将荣华富贵作为追求,通过讨好君主获得这些。士作为理性社会价值的提倡者、维护者,必须表现出足够的担当。而君子则是将礼藏在内心的人,就伦理道德而言,存在广义、狭义的差别,荀子所指的是狭义的君子,是“法之源、治之源”,“具有晚上的理想人格。”荀子在阐述中,赋予了圣人一定的道德,实现了“仁智相通,内圣外王”。

  荀子一改圣人高不可攀的形象,认为即使对于普通人,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积累善行,最终达到圣人的境界,这种思想对于现代很多出身平凡的人而言,都是一种莫大的激励,也是督促他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四)人生价值

  对于人生而言,礼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矫性养欲、行为规范,这两方面也阐释了礼和人之间的关系。首先,人都是充满欲望的存在者,由于先天“性恶”。因而就社会来看,人性在价值层面方面是负面的,如果依据人性自身的欲望来发展,就代表要顺从自己的恶欲,后果严重。《性恶》中曾经描绘了如此景象:“人之性,生而有好利,顺是,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残贼生而忠信亡;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然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归于暴。”

  为防止该情况出现,避免个人对社会、他人的伤害,必须对其人性加以改造,即通过礼的矫正,使人性实现由恶向善的转变。其次,人不仅是感性的存在者,还是社会性的存在体,因此,必须将礼作为人之行为规范。所谓“夫行也者,行礼之谓也”,人的行为应做到“从礼”,行的过程即礼的实践过程,要求人们必须根据“礼”的规定行事,荀子还提出了人的行动准则:“礼也者,人之所履也,失所履,必颠陷溺”。必须将礼视为实践指南,若非如此将步人生命的歧途、跌人堕落的深渊。《礼论》甚至指出了不同等级者的人际交往方法:“礼也者,贵者敬焉,老者孝焉,长者弟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这点在如今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言以概之,礼不仅是先王之道,更是治国、人生之道。荀子散文中蕴含着丰富的礼仪思想,不仅继承了孔子的礼学思想,还进一步加以发扬,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礼学思想体系,并对我国文化、文明发展带来了长期而深远的影响。荀子散文中的礼学思想,无论对于政治、社会,还是自然、人生,都是很有意义的存在。但是,为了证明礼学的价值,荀子将其地位提升到了极限,这种对礼学价值的无限扩充,致使礼学意义的过于绝对化、至上化,和礼学的世俗化、政治本质出现了冲突,也和礼的发生学说存在矛盾,因而值得深思。

  参考文献:
  [1]吴树勤.礼学视野中的荀子人学:以“知通统类”为核心[M].济南:齐鲁书社,2007.
  [2]解丽霞.儒礼与制度—兼论先秦儒家“礼”的承传[n.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5):446-471.
  [3]张静互.儒家礼教论—论“仁”、人性”、“文”和”礼“的关系[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3 (2):105 -107.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礼仪论文
返回:公共关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