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创作于2011年,介绍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各个地域的饮食文化,画面唯美、音乐动听,独特、精致、原始的天然美味拥有“催饿”的魔力,不断挑动着人们的味蕾,使得纪录片收视率一度超过黄金档电视剧。“通过音乐外化和强化这种魔力,用听觉挑动味觉,用声音表现美食故事”,这种用音乐强化视听表现、抒发人物情感、讲述老百姓的故事、烘托地域人文气息不仅是创作人的创作目的,也成为了本片成功的关键所在。《舌尖上的中国》音乐主要有三类:现场音乐、背景音乐和前景音乐。不同类别的音乐在片子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其造型、再现和表现能力为纪录片提供了言无止境的画外之意。
一、现场音乐:真实再现,增强地域色彩和人文气息
现场音乐一般指现场拍摄同期录制的音乐。《舌尖上的中国》每一集都有这种现场的音乐。如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吉林查干湖祭鱼祭湖仪式上,女演员在唱当地歌曲;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介绍绥德黄馍馍时黄国盛的哼唱,介绍禾仓米粉时有贵州地扪村侗族女人的唱歌,介绍陕西岐山人过寿吃面时有岐山县秦腔剧团的演唱,介绍西安面食时有陕西平民美食的说唱;第三集《转化的灵感》中,介绍绍兴黄酒时,绍兴一户人家里的录音机正放着绍兴地方戏曲的声音;第四集《时间的味道》中,朝鲜族金顺姬的一家人一起吃饭、唱歌、跳舞;第五集《厨房的秘密》中,藏族人传统的烹制食物的方法中伴有藏民们念经唱诵;第六集《五味的调和》中,介绍广东美食家庄臣时,画面有他和母亲一起唱粤歌。澳门舞狮, 敲锣打鼓,音乐阵阵,别开生面。
第七集《我们的田野》中,贵州下尧村长街宴摆开,壮族人合唱等。
这些现场音乐一般以当地民乐或民谣为主。不管是当地人几句简单的哼唱,还是富有风味的民乐表演,都代表着不同民族、地域,以及各种地理、自然环境的风格特征。这些现场音乐基本上都是同期录音的,原汁原味,符合了纪录片真实再现的要求,它们不但渲染了环境气氛,交待时代背景和民族、地域特色,大大地丰富了观众对作品中时空背景的感受,而且打通了听觉和味觉,衬托美食,与片中人物一起进入原生态生活,更容易把观众带进纪录片的真实情境之中,富有人文气息。
现场音乐是客观音乐,随着现场的拍摄直接纪录在镜头上。
它也可以成为背景音乐,起到渲染气氛、交代环境的作用。如《主食的故事》中,介绍西安肉夹馍的时候,现场纪录了西安人曹石的说唱乐队的说唱,配合不同面食的画面,唱出了多种面食的优点,随着解说声音的进入,西安的城市街景凸显出来,说唱成了背景音乐,实际上是一种听不清晰,却带着陕西方言口音的音乐,成为了环境造型元素的一部分。
二、背景音乐:气氛、情绪和基调
这里的背景音乐是指后期制作时为配合画面效果铺垫的音乐。与现场音乐不同的是,它是一种主观音乐,是创作者对音乐的一种主观选择、取舍、创作和运用。《舌尖上的中国》的背景音乐比较多,这也是片子受到欢迎、备受赞赏的重要因素。有的是引用原声,如 Bruno Coulais创作《Le Peuple Migrateur》中的《Tambour Battant》、四位冰岛女孩所组成Amiina 乐队创作的首张专辑《Kurr》中的《Lóri》、小林 武 史 创 作 的《SwallowtailButterfly》 中 《Heart of GLI-CO》、张大为创作的《eMao》中的《Shangba- La》、谢明祥创作的《初夏雨后》等。这些原声音乐被截取成片段,随着画面自然的进入,又自然的消失,断句恰到好处,成为画面重要的补充内容。
《自然的馈赠》中,介绍鱼把头石宝柱清晨吃饭出发时的情景时,《Lóri》清脆的声音响起,恍惚黎明已划破暗影,一种玻璃般晶莹剔透的弦乐声不但表现出查干湖结冰的环境状态,又衬托出石把头一种简单、淳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有的背景音乐是原创音乐,即是为了片子创作的。《舌尖上的中国》的原创背景音乐主要由中国青年作曲家阿鲲担纲。阿鲲为《舌尖上的中国》创作了 19 首曲子,除了《劳作的春夏秋》、《水与火的艺术》、《厨房交响曲》、《劳动人民的平凡》等少量音乐外,主要的是背景音乐,如《东方智慧》《原野之风》《土地图腾》《味与情》《微观的世界》《耕种速写》《水的秘密,城市的声音》《大自然的法则》《平和的心》等。这些音乐都是为着不同的画面内容和场景主题创作的铺垫音乐,每一首曲子都有自己的主题和变奏,但能与画面融为一体。如背景音乐《平和的心》主要是为《我们的田野里》里贵州糯稻一段谱写的,“用了单簧管走了一段非常民族化的音型和旋律,并配合着大环境的音色,来表现山区的宁静、纯美和从江县人的朴实善良”。
纪录片里为展示各式各样的人物,为使人物加强立体感,编导的做法是,提前给人物设计好主要的音乐旋律,再用音乐创作手法,通过变奏和各式各样乐器的配合演奏等,来展示人物不同情景下的情绪,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和鲜明。这在大型纪录片里经常体现。在《自然的馈赠》里,藏族女孩卓玛走了 11 个小时的山路,捡的松茸质量却都不高,卖不了好价钱,人群中她一脸的严肃,配上的音乐是缓慢的,就像雨点轻落,满载着主人公的失落,又似在安慰这位坚强的女孩,女孩的愁和忧都付与了这段轻柔的音乐。
基调有时候也是背景音乐呈现的。《舌尖上的中国》音乐的基调主要是欢快的,有时候沉重也夹杂在欢快之中,赋予人生现实的多面性。查干湖捕鱼的段落,为了说明查干湖渔民严守心口相传的规定“猎杀不绝”,把冬捕的渔网设成 6 寸的网眼,拉来的鱼儿几乎都在两公斤之上,背景音乐是一段天籁般的靡靡之音,沉重中不失纯净,这几乎是整个纪录片的风格和基调:利用自然、尊重自然,才有辛劳的收获;革新变革、遵循传统,才有美味的享受。
背景音乐的作用体现在,当镜头语言和文字语言有所不足,对片子的抒情达意有所欠缺时,选用适当的音乐来弥补。当虽有较好的镜头语言和文字语言,但仍觉得表现力不够,不足以宣泄情绪和抒发情感,还需要更强的张力,这时候可以用适当的音乐铺垫,使整体情感和情绪得以强化,获得更加满意的效果。可以看出,《舌尖上的中国》的背景音乐主要是画面的陪衬和补充,绝对不凌驾于画面之上,它润物细无声,不“喧宾夺主”,音乐的进出非常自然,音乐的表情与画面一致,从而使得观众获得视听的享受、心灵的感悟和心理上的满足。
三、前景音乐:节奏、结构和叙事
《舌尖上的中国》与以往纪录片有较大的不同,在于其前景音乐的运用。所谓前景音乐是指音乐专门为片子打造或者引用原声,随后画面根据音乐的节奏、表情和主题进行剪辑、后期合成。纪录片最大的特点是纪实性,强调真实纪录生活的原貌和真实的情境。一般来说,它是不允许先有音乐的。但是《舌尖上的中国》却背其道而行,反而获得了不同凡响的效果。导演“随即一个电话将各分集编导近十人召集到工作室,决定要根据音乐再来剪辑画面,而放弃了之前让‘音乐跟画面’的做法”。创作实践也证明了“画面跟音乐”确实带来了“1+1 大于 2”的效果。
阿鲲原创的主题音乐《劳作的春夏秋》每一集开篇都有呈现。开篇展示了不同环境下各种各样的食物以及烧制的镜头。镜头繁多,没有联系。主题音乐“偏重亲切自然、注重描摹、贴近生活、灵动跳跃”,刚好把零散的镜头衔接起来,画面跟随音乐的节奏,优美、自然而舒服。《主食的故事》中,主题音乐运用了何真真创作的《彩蝶舞夏》,从南到北、不同的主食画面根据音乐的节奏,欢快地展示出来。中华美食在蒙太奇艺术、音乐的节奏中打开了观众的味蕾,营造出传统温馨的中国家庭氛围。《舌尖上的中国》凡是炒菜的过程几乎都会出现一首非常重要的前景音乐《才下舌尖、又上心间》。如《自然的馈赠》介绍江浙一带的春笋烧制过程,这首轻快,活泼、清新的音乐把诱人的美食更加凸显出来。同样,《厨房交响曲》也是一首前景音乐,老黄父子制作火腿的过程,特别是手工腌制火腿中手的按摩、挤血、撒盐等画面都是按照音乐的节奏剪辑的,画面配合轻快的音乐,烘托出菜肴的美味。
如果说音乐的节奏还属于浅层次的话,那么纪录片的结构,用音乐来讲述人物故事、展示人生百味,的确获得一种与众不同的画外效果。主题音乐、前景音乐的使用,调性的布局,每段乐曲的衔接,有一个或者两个主题音乐贯穿全片,成为整个音乐构成的一个连接线。《舌尖上的中国》有自己特有的主题音乐或前景音乐,每当劳动人民辛勤耕耘时,每当美味展示时,主题音乐就会响起。把主题音乐经过变奏,在片中多次使用,使镜头的蒙太奇语言更加集中,片子的结构显得更加完整,从而使观众在心理上更容易享受到前后贯穿、统一的美妙感受。
前景音乐有时候成为一种特殊的“解说词”,具有叙事的能力。音乐可以预示事件的变化转折,用一段音乐加转场画面,预示着将要出现紧张、危险、恐怖的情景;适当的音乐会预示事件将要向好的方向发展,或要向坏的反方向发展等等。比如在《自然的馈赠》纪录海南渔民出海的过程,运用了主题音乐《彩蝶舞夏》。“夏之彩蝶,舞于花间,翼之轻盈,宛如清风,或憩或行,心之所向,翼之所往”。海南捕鱼人林红旗捕鱼的过程充满了风险、艰辛和未知数,这样一首婉转灵巧的曲子配合着这样一个粗壮的、皮肤黝黑的打鱼人,折射了执着的不易和平凡的伟大。
其中有一段,原本是寂静大海和海船,音乐是抒情的,给人一副海阔天空的舒畅感,但是当海船上的灯闪烁时,节奏紧张的音乐先行进入,再配上深海里鱼群乱窜,船上船长的指挥和呐喊,大家伙撒网的镜头,一段深夜捕鱼的情境展现在眼前。音乐的转折带动了情景的转场。
如果用的音乐跟画面内容和情绪相悖相反,即声画对立,会成为隐喻蒙太奇,音乐是从相反的方向去挖掘人物的内心活动,或暗示某种思想,其效果使作品出现特殊的意境,会令主题更加强化。如《自然的馈赠》描述挖藕人寒冷季节挖藕,是因为买藕吃藕汤的人多一些,这一段用了前景音乐《时间的记忆》。音乐的节奏是轻快的,却反衬出内容的沉重。人生百味、人物命运的确非言语所能表达,而音乐恰到好处地传达了这种复杂的情感和情绪。音乐的表现性和象征性在此处发挥得恰到好处。
前景音乐,不再是画面引导声音,而是声音有了独立性,它与画面共同塑造“意义”。《舌尖上的中国》前景音乐的运用并没有违背“真实的底线”。纪录片拍摄目的在于,通过对特定对象或主题的拍摄,在还原生活真实的同时,表达出主创对生活的价值判断和情感投射,并根据这些来实现与观众的情感交流。“没有绝对的真实”,中华美食不是几个镜头就能展示的,但音乐的选择与运用与“美食”的主题不矛盾,它表现出了创作者的某种态度和情感。
《舌尖上的中国》音乐优美动听,现场音乐真实自然,背景音乐适可而止,前景音乐触动心弦,为观众奉献了一场华丽的“视听盛宴”。可见,音乐在纪录片创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音乐作为声音语言,与其他的电视语言一起构建作品的立体形态,从而强化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加深观众对作品的理解,激发观众更多的联想。托马斯·斯金纳先生说:“就纪录片而言,音乐与画面之间的关系应该是‘1+1=3’的关系。”也就是说,音乐与画面一起可以创造出第三种意境。
近年来,在国内纪录片市场中,影响力最大、特色最鲜明的无疑要属《舌尖上的中国》,它不仅创造了中国纪录片收视的历史奇迹,而且充分彰显和传播了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甚至形成了一种舌尖现象,进一步推动了纪录片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对这部纪录片叙事...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由央视纪录片频道制作拍摄,于央视一套《魅力纪录》栏目播出的美食文化类纪录片,播出后,以其对美食文化的独特阐释,获得了业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引起社会广泛热议,掀起一股舌尖热。该片以美食为载体,以传统文化为精髓,以...
区别于故事片单纯通过编剧构思进行故事的虚构,纪录片叙事主要是强调创作过程中的情节特点,为加强其戏剧性表现力,将生活中的冲突矛盾放大化,呈现给观众。但在原则上,要确保记录内容的真实可靠,以此为前提选取具备代表性的题材,通过悬念的设置、...